当前位置:首页>一起惠资讯>阿里巴巴>文章列表
阿里巴巴
【一起惠讯】3月18日消息,日前,阿里巴巴集团COO张勇在负责无线端之后介绍了手机淘宝未来的发展思路,明确表示做38生活节主要是为了让用户记住手机淘宝。张勇表示,生活节活动隐含着对淘宝的重新定位,手机淘宝来源于淘宝,但又比淘宝原来的外延更大。“我们希望把手机淘宝定位成一个生活消费的入口,生活消费大于购物,吃喝玩乐都构成生活消费的主要内容。”“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手机的移动互联网场景,能够让用户通过手机淘宝能够订购、体验、消费各种各样的生活服务。”张勇同时强调,每个行业的O2O的形式是不一样的,销售汽车的O2O和吃饭、看电影的O2O是不一样的,服务体验全链需要进行流程再造。据悉,手机淘宝最新版本推出了生活服务的一个入口,是一个发现“附近”的入口,通过这个入口可以实现分类、搜索、地理位置三位一体,帮助消费者找到需要的信息。之前,淘宝并没有LBS定位,现在手机淘宝上包含了动态定位和静态定位。“手机淘宝做O2O的路线图要从简单做起。”张勇表示,手机淘宝希望能主动帮助线下的合作伙伴进行商务电子化。手机淘宝要在不同的行业找到结合点,能够让原来的实体经济加上数字经济变成完全新的新经济。目前,手机淘宝在百货、购物中心、零售品牌线下专卖店等领域进行积极的拓展。张勇认为,和百货购物中心这样的业态的合作分为3个阶段:第一层是营销层面,第二层是支付层面,第三层是商品打通。其中第三层是最难的,商业电子化最终的格局应该是线上和线下商品和物流都是打通的。“商品通的核心主角并不在淘宝,而是零售企业。”流量是手机淘宝发展重要支持,但张勇强调,无线端的发展不仅仅靠淘宝的流量支持。无线端的业务还是要站在用户体验的角度出发,绝对不是做流量倾斜就能搞定的事情,这并不能反映事情的本质。对于无线端,集团最重要的支持是组织的保证,将集团最精锐的力量进行打通和统一的考虑。在此基础上,基于用户视角设计全新的线上产品。张勇透露,未来移动端还将继续非常积极的投资策略。今年以来,阿里在移动端一直都是非常积极的投资策略。“任何企业核心竞争力不一定来自于收购,收购投资是一个好的辅助手段,但不应成为一个企业的核心。但我们在需要的时候会毫不犹豫的投入,包括大手笔的投入,但是我们花每一分钱都会很谨慎。”此外,支付宝内部将接入轻量级的服务和消费内容。张勇认为,支付是需要场景的,所以支付宝钱包要有一定引导。用户的消费决策链条很短,能够带来更多的用户活跃度。对于购物链条相对比较长的多样化消费则更适合将手机淘宝作为载体。
一起惠2014-03-18 10:07:00630 次
【一起惠讯】淘宝正在密谋一场关于商品条码数据的争夺战,但对于品牌商而言,是否愿意将其拱手相让,则取决于商业敏感度。日前,淘宝(含天猫)全面升级商品管理系统,并开放商品条形码管理功能。这一举措要求商家在后台编辑的同时,要向淘宝提交商品条码作为补充。淘宝称,将在4月正式实施这一新规,而4月底的时候,部分商品将条形码视作商品发布的必备元素,也即意味着届时没有商品条形码的宝贝将无法发布。淘宝的强制性措施已经并非首次,商家所要做的就是执行。不过,商家交出条形码的同时,也交出了店铺或是品牌的全部商品大数据。一位淘宝卖家告诉一起惠,淘宝此前对商品的管理是以商家代码为标准的,即以简单的款号+颜色+尺码三个主要信息为排列组合。而这些实际上只是商品条形码所包含的信息的一部分。“品牌商商品条形码里含有‘商品年份+供应商代码+出货批次+商品的唯一码’等等,规格都不一样。”卖家指出,商品条形码主要分为EAN-13、EAN-8、UPC-A和UPE-E四种,不同类目的、商品的条形码区别也很大,单从数字而言,开头就有690-695六种,位数也有8位、12位、13位不等。繁杂的条形码设置显然为淘宝(天猫)这样的平台管理商品信息带来难度,更重要的是,为商家商品进出库、统一管理设置了障碍。现阶段,阿里巴巴正在谋求商品供应链、物流、信息流的大数据管理,而最终落地的则是已经启动一年之久的“菜鸟”智能网络(阿里“天网”)。“淘宝要求商家全部上传商品条形码后,几乎掌握了全部零售商品的条码。”商家表示,淘宝未来或许将从第三方寻求技术,从而找到条码统一化的解决方案。淘宝的野心还在于解决传统零售商O2O症结,让数据可以在线上线下流通。而在此之前,采集全面的商品条形码并解析其背后蕴藏的数据价值,则是在修炼基本功。目前,包括手机淘宝、支付宝钱包、微信等移动客户端工具已经可以实现对商品的二维码扫码,甚至二维码付款。同样,如果淘宝可以全面管理线上、线下商品信息,条形码同样是重要的流量入口。当然,浩瀚的数据采集量分摊在商家身上,同样是不小的工作量。这些数据均是文本信息,需要商家自行手工输入并上传后台。为此,淘宝也特别提醒商家尽快着手,并承诺为宝贝数量多的卖家提供ERPAPI接口,以及批量导入条形码的助手工具。而为了鼓励更多商家身先士卒,淘宝还将对补码准确且有码率超过50%的马甲,给予专门的手机端活动干茶能力。相反,上传错误条形码则将遭到淘宝的处罚,其名义是滥发信息。
一起惠2014-03-18 10:04:10542 次
【一起惠讯】阿里巴巴与腾讯的交战已经上升到公关层面。日前,有公众账号爆料称,被微信官方屏蔽所有功能一周,理由是过多发布关于“阿里巴巴上市”消息遭到用户举报。据了解,该账号已经终止所有功能至3月24日,也就是一周之内不能发布任何功能。微信后台提示一起惠随后尝试在微信账号留言,但并未接到相关回复。根据截图显示,微信方面还对其作出警告,称如再出现违反《微信公众平台服务协议》行为,屏蔽期限会加长或永久封号。该消息在微博上随即遭到了阿里巴巴公关方面的“回击”和“调侃”。微淘负责人“小刀是花名”直言:“新浪微博是否该考虑屏蔽一切含‘微信’的关键词呢?”实际上,阿里巴巴与腾讯之间的公关暗战已经持续一段时间。今年“315”期间,腾讯科技因为提前发布了文章,预告称支付宝可能会被央视“点名”,被阿里巴巴公关指出大有去年“八点二十发”的意味。该文章随后被腾讯科技删除。但很快,央视又在短片中指出了微信朋友圈有人以卖狗之名行骗。这一事件瞬间引爆了阿里巴巴公关的热情。显然,阿里巴巴与腾讯两家互联网巨头之间开始进入全面对垒时代。无论是移动互联网入口,还是电商,随着兼并、投资不断发生,聚焦的业务模式也更具戏剧性。此前,更有传闻称,马云一手炮制了刘强东与奶茶妹妹的“绯闻”,以此抵消腾讯注资京东的影响力。这也引发了阿里公关与京东公关的“争斗”,以致马云不得不亲自出面,通过来往澄清真伪。业内人士指出,社交网络、自媒体正在消解大公司对于传统媒体的控制力,同时,也让各种未经求证的传闻不胫而走,混淆视听。对于那些掌控媒体发行渠道的大公司而言,处于自身利益,屏蔽竞争对手信息,或者屏蔽对自身不利的传闻,无可厚非,但这也让用户对于传媒的信任度大打折扣。截至发稿前,腾讯方面尚未对此作出回应。
一起惠2014-03-18 10:03:09608 次
华尔街日报援引知情人士的话报道称,国内电商巨头阿里巴巴正在准备赴美上市,而这可能会成为美国最大的一次IPO。据知情人士透露,这次IPO的融资金额可能会超过150亿美元,持平或超过Facebook在2012年创下的160亿美元记录。此外,新浪微博在本周五宣布将在美IPO,拟融资5亿美元。截至去年12月,新浪微博共有1.29亿用户,对比之下,Twitter在去年四季度的用户人数达到了2.41亿。据悉,新浪微博在去年的收益增长近三倍,达到1.88亿美元。与Twitter类似,新浪微博依然处于亏损状态,去年的亏损金额为3800万美元。通过广告和市场服务的销售,新浪微博在2012年才开始实现盈利。据预测,微博最早可能会在下个月赴美上市。有关阿里巴巴打算上市的传闻由来已久,外界认为这家公司应该会在今明两年之内上市。现在,据知情人士透露,阿里巴巴正在为最早可能会在三季度进行的赴美上市奠定基础。据分析师预测,阿里巴巴的股票估值可能会超过1000亿美元,而这可能会使其跻身标准普尔500的前40。此外,阿里可能依然会决定在香港上市,或者处于市场或商业原因将上市延期。阿里的一位发言人表示,公司在IPO的问题上还没有做出任何决定,无论是时间、地点还是顾问。吸引着投资者的是阿里巴巴超大的利润。这家公司。截至去年9月,这家公司创造了31亿美元的年营业利润,其营业利润率也因此达到了46%。而对比之下,亚马逊在同期的营业利润只有6.4亿美元。据知情人士透露,正在考虑中的美国上市可能会募得超过150亿美元。售股股东将会是雅虎和其他潜在的IPO投资者。无论阿里巴巴会在何时正式发布IPO,他们应该都会很快进行。对于美国公司的标准和程序,阿里已经非常熟悉了,其财务业绩也作为雅虎的一部分被披露了数年。他们所遵循的也是美国的一般公认会计原则,也就是GAAP。此外,阿里巴巴应该会避免有可能会影响其他中国公司的论战。严格来讲,阿里并不算是一家中国企业,他们是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的,使用的是香港的审计事务所。阿里会在何时、何地和谁一同公开上市已经成引发了国际的猜测。
一起惠2014-03-17 10:07:23607 次
【编者按】如果说微信打阿里是“三维打二维”,那么搭上微信顺风车的大众点评与背靠阿里的美团之间的生死较量,是否也变得轻而易举?在业内资深人士看来,美团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不堪一击,它仍然走得很快,特别是在细分市场;大众点评则被对手强拆底层建筑,现在寄希望于微信+手机QQ的组合,降维攻击。对话双方:深喉(曾经的团购一线创业者、对O2O、本地生活研究颇深)一起惠一起惠:腾讯“娶”了京东,又“纳妾”大众点评,他们的合作对阿里、美团有威胁吗?深喉:微信在三四线城市的覆盖不是那么大。一起惠:美团靠阿里,这不纯粹是抱大腿的模式吗?深喉:其实,美团没有靠阿里。靠王兴自己。一起惠:你觉得王兴最近状态怎么样,有见到他吗?深喉:没有。一起惠:美团移动端真有走这么快吗?深喉:移动端是挺快的。但是我没想到微信会如此力挺大众点评一家。那天发布会上,有人问腾讯,在微信“我的银行卡”中是不是只会放大众点评、美丽说等腾讯系的物种。腾讯说,谁做的好就放谁。但是,“好”本身就是一个主观的评估,我想很显然不会放美团。一起惠:假设微信推的是美团,美团会坐上火箭吧?深喉:会,美团会,美团如果自己不出错,会很强。一起惠:这家公司到底强在哪?深喉:有些时候成绩好也要看他的时机,美团遇到了几个很关键的时间点。2011年3月,美团把阿里巴巴的销售拉了过来,组建了一个非常强的销售团队。2012年,24券倒闭,美团网又把24券的城市团队收编了。那个时候,这些城市里面只有拉手、窝窝和24券,美团还没有这么大的实力。美团其实是看准了竞争对手的情况,选了一些增长有潜力的城市。美团应该也是这些团购网站里最早做手机客户端的,然后2012年的时候做了猫眼电影票app。猫眼电影票做得非常人性化。影院的取票机通常藏在很偏的地方,有意迷惑用户。但猫眼就标的很细,告诉用户路线,就像打游戏有张小地图一样。一起惠:你觉得大众点评差在哪?深喉:移动端推广慢了三个季度。因为大众点评最开始推广的是大众点评客户端。大众点评最强大的地方是“商户评论”,用户去线下消费的时候,肯定会关注。我在河南一些小城市时候吃饭都是看评论的。但美团根本就不重视点评系统,因为团购所有的钱是依靠广告业务。这也意味着,大众点评做的是二楼的生意,美团(团购)做的是一楼。大众点评从二楼下楼,却发现插不进脚了。相反,一楼已经被别人挖得差不多了,二楼就要塌了。美团是CPS的模式,不能动态调价,我一单一单的抽羊毛。我每一单都薅到的羊毛不是很多,但是单数一累加就多了。美团做成一个正循环,业务是跟商家一起成长,只要客流量放大十倍,那么收入便放大十倍。一起惠:本质上是流量游戏,大众点评缺的就是流量。深喉:是的。CPM是线上流量,CPS是线下流量。任何流量的转化一定是像漏斗一样有折损的。所以当你推大众点评客户端的时候,不一定能增加大众点评团购的业务量。所以,大众点评要下楼了才发现美团就堵在门口,对大众点评来讲压力蛮大的。一起惠:与微信合作之后,战局改变了。深喉:是的,有更便宜的流量进来。CPM事实上还是很辛苦。微信给大众点评导流直接就在团购页面,浇到了漏斗下面的地方,这样就可以直接跟美团PK。微信找大众点评进行合作,一定有腾讯和阿里之间的考虑。但从局部的竞争来讲,对大众点评不是坏事。而且这个流量不光是微信,还有手机QQ,手机QQ覆盖是很强的,正好弥补了大众点评在三四线城市的不足。另外,大众点评所有的成败都在于微信和手Q有多强的关联,点评现在已经占据了腾讯两个路口。一起惠:QQ很早就开始整合本地生活市场了,现在也推出了QQ手机,手机QQ和微信要打架吗,腾讯如何平衡内部资源的争夺?深喉:他们都支持大众点评。听说高朋的CEO林宁已经离职了,这样一来,高朋也要并到大众点评了,就像腾讯电商并到京东。其实,发生在腾讯和大众点评的问题,也是阿里和美团的问题,百度和糯米的问题。比如,阿里巴巴要推自己的淘宝本地生活节、推出O2O事业部,这个事业部跟美团就有点像亲娘养的和后娘养的。后娘养的比你做的还好,你怎么办,你是把它给捅了呢,还是允许美团比你做的更好。而且,美团自己心里怎么想,他还想独立上市呢。不一样。一起惠:美团上市还有时间机会吗?深喉:有啊,传说今年啊。一起惠:美团今年能做到多大?深喉:一个月十个亿吧。全年一百二十个亿。一起惠:赢利了吗?深喉:自己说盈利了啊。这有点像沃尔玛,规模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就算是微利我也ok。前提是要走顺了,能引来流量。一起惠:百度和糯米呢?38节的时候还和阿里淘宝叫板来着。深喉:百度团购以前是导航,现在把糯米给吃了。以后这个牌子叫百度团购呢,还是叫百度糯米呢,还是有两个团队呢?两个团队各有自己的技术和产品,一定会中间出现合并和整合的事情。这个也是麻烦的事情。一起惠:百度选择糯米是看中糯米的市场份额吗?深喉:销售,市场份额代表了他的销售能力。百度地图是另外一个移动互联网入口,跟吃饭也很相关。阿里还有高德也要好好整合一下。一起惠:除了这些吃喝玩乐,在传统领域,还有没有什么东西能跟互联网连接上,爆发新的机会和创业点呢?深喉:一定是高频次的东西,比如送餐、外卖、电影票。一起惠:这也是美团在布局的戏份领域,根本上还是离不开衣食住行。
一起惠2014-03-14 09:51:45665 次
奥康国际3月12日晚公告,公司与阿里巴巴签署O2O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进行市场开拓,实现双方未来的市场扩张策略,创造更大的商业价值。根据协议,阿里巴巴为奥康及其下属机构提供企业O2O业务服务,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天猫、淘宝、微淘等店铺的开设、数据采样分析、培训支持、线上线下会员体系打通、线上线下(支付宝)移动支付以及相关产品的技术支持等。该O2O合作框架协议有效期一年,协议到期后可续签。公司称,上述协议签订后,对公司本年度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均不构成重大影响。
一起惠2014-03-13 10:02:52756 次
【一起惠讯】3月13日消息,一起惠最新获悉,电商软件服务商Shopex(商派)为了应对天猫聚石塔涨价,推出ERP软件“三费”全免政策。根据商派的描述,其免去的“三费”主要包括免聚石塔入驻费或聚石塔弹性托管费(ECS);免聚石塔数据库存储服务费(RDS);免API调用费。为此,商派2014年调拨了1500万专项资金用于补贴聚石塔API调用。商派的三免政策可以说几乎对冲掉了聚石塔新收费政策带来的成本剧增。此前,淘宝服务商市场体系升级,强制要求服务商入驻聚石塔,这也意味着,服务商必须向天猫聚石塔缴纳服务器托管费和数据存储费用。同时,聚石塔还宣布将按照API接口调用次数进行收费。这些新增的费用令不少软件服务商苦不堪言。但面对重压之下,多数服务商只能选择被动接受,而这些激增的成本也顺理成章地向卖家端转移。“增加客户的成本,运营将会变得更加艰难,也有卖家抱怨,但这就是现实。”北京某大型电商ERP企业老板告诉一起惠。不过商派的免费新政在其他从业者看来似乎营销噱头大于实际意义。“本质上说明了业务量小,没客户,或者没有大客户,所以只能自降门槛来抢市场,对我们而言没有多大影响。”上海某ERP企业指出,商派虽然免去了入塔、调用接口等相关费用,但是,相比于管易、e店宝等主流ERP厂商几万元一套的系统,商派软件售价并不低。实际上,即使是e店宝这样的企业,也同样要承受淘宝服务市场新政策的挤压。此前商家透露的一份价目表中,其入塔报价大型独享价格,服务费用已超过2万元。有业界人士称,具有阿里巴巴投资背景的商派,希望以价格战的方式,借机抄底,从而在重塑格局的情形下完成市场收割。“业内猜测较多,只能说不排除这种可能性,但谁也没有根据。”E店宝CEO陈涛向一起惠表示。
一起惠2014-03-13 10:01:111193 次
继虾米网之后,阿里巴巴集团(下称“阿里”)再次出手音乐领域。昨日业内有消息称,阿里已经收购手机音乐播放器天天动听。虽然阿里官方不予置评,但阿里旗下音乐事业部一位内部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上述并购已基本敲定,未来将与虾米音乐整合。早在2010年,阿里曾推出淘宝数字频道淘花网,但因版权问题一直没有发展。随后,阿里加紧在数字音乐领域布局。今年年初,阿里收购了虾米网,并同时成立了音乐事业部。天天动听成立于2008年5月,2011年A轮融资数百万美元,早在2012年10月获得阿里战略投资;来自虾米音乐的数据显示,今年6月,天天动听的用户量已经突破2亿。为何要收购天天动听?“长期来看,当然是移动端布局;但短期内最受益的还是来往。”一位接近阿里的资本人士向本报记者分析称,相对于社交起家的腾讯系,娱乐社交属性是阿里系产品的短板。在PC时代,娱乐属性与商务属性相对割裂;但在移动社交时代,这个短板越来越明显。“阿里通过来往正面鏖战微信,用土豪推进等方式已经付出很高的成本。”上述人士表示,音乐类产品容易积攒用户,有着向社交类产品反向扩张的可能;但其前提是细分市场有足够基数,即所谓的“大娱乐”路线,此时阿里在音乐上仅有虾米显得薄弱,“反正不缺钱,继续再收购一个”。艾媒咨询CEO张毅认为,虾米网定位相对高端,用户群体相对成熟高端;而天天动听的优势在于渠道,除了部分高端用户,覆盖了中低端用户,且用户群体更为年轻化,二者能够资源互补。昨日,虾米网CEO王皓向本报记者证实,虾米网和天天动听相对差异化,此前没有太多合作,未来的合作计划不便透露。但他同时表示,虾米正在积极配合来往,开发更多娱乐化的应用。来往方面此前曾向本报记者透露,在产品上,“来往”的公众账号主要是四类,一是天猫平台上有线下店的品牌商家,二是淘卖家,三是数字媒体内容提供者,四是天猫、淘宝暂未覆盖到的线下商户。数字媒体内容这一版块即以虾米音乐等为主。未来,其将打通虾米音乐、淘宝、支付宝等平台和服务,明星将可以在平台上发布自己的最新歌曲、专辑,并通过来往平台与粉丝在手机上随时随地进行互动,以明星衍生的消费市场来吸引用户向来往迁移。腾讯内部资料显示,目前,QQ音乐的月登录用户已经超过3.5亿,背靠微信,QQ音乐的娱乐社交玩法还在探索。而日本移动社交产品Line,则出品了以Line卡通表情为主角的系列动画片“LineTown”,并在电视台授权播出,用更激进的方式为娱乐社交吸引用户。
一起惠2014-03-13 09:58:37628 次
【编者按】一个多月以前,阿里巴巴重金收购中信21世纪,引发医药电商界震荡。有人说马云相中了中信21世纪持有的第三方网上交易平台资质;亦有人说,阿里将本属于国家的药品监管码变作“私有”。而始终未发声的中信21世纪则似乎有自己看法。马云的“底牌”是什么?在这场资本游戏之后,中信21世纪暗藏的野心又是什么?一位医药界资深人士向一起惠解读了其中的奥秘。医药大数据非阿里巴巴独属一起惠:中信21世纪与阿里巴巴合作之后,有哪些深度合作?业界深喉:我相信阿里注资以后,一定会体现出他们更深层次的思考。马云最近提出了一个DataTechnology的观点,我觉得非常认同。他是把一个非常抽象的计算机术语用一种直白的方式表达出来。除了当所有人都在讨论的云计算、大数据,马云还说明了这些东西到底落地到什么地方。我觉得阿里提出这个想法,首先对阿里云的技术架构非常有信心,它的应用层也是非常完善的。中信21世纪有医药行业、药品行业全方位的数据。从另一角度来说,这同阿里以数据来驱动的理念不谋而合。阿里巴巴如今把数据提高到整个集团的高度上来,依靠技术支撑,能够实现对大数据的采集、存储、分析、挖掘、管理,切入点非常理想,未来阿里会在数据行业有更多的想法。所以,基于数据的一些商业模式能够自然而然的做出来,有别于一些传统的模式。一起惠:行业数据是非常核心的话题,包括药品信息的监管和运用。据了解,中信21世纪在被收购之前,已经将数据放在阿里云当中了。业界深喉:对,使用它的存储系统。一起惠:被收购之后,数据的调用权限上会发生哪些变化?业界深喉:医药大数据其实有很大的想象空间,不仅仅局限于药品监管信息。中信21世纪和阿里巴巴合作之后,业界有很多猜测,但真正如何,还要看几方的态度。作为围观者,最好静观其变,拭目以待。医药监管数据仅是起点一起惠:在技术层面上,规划是怎样的?如何让药品监管系统变得更加完善?业界深喉:电子监管码技术体系一直在提升,这次跟阿里云的合作估计是希望可以通过它的云平台技术还提升中信21世纪对于码的处理能力,进而更好的服务于企业。所以,整个体系的建设、监管是不断的提高的。这也是随着社会发展技术不断前进的。包括电子监管码从16位到现在的20位,从一维到二维等等;也包括码的印刷的方法都在不断的提升。一起惠:目前市场流通的药品中,监管码的覆盖率有多少?业界深喉: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到2015年,要实现对药品的全品种、全链条的覆盖。这可能就包括所有的药品吧。至于具体的数据,中信21世纪会对药品品种、药企入网率,流通企业入网率等相关数据建立一套分析系统。这期间需要运用新的存储手段来更高效的管理和分析数据,从而能在系统中看到这些数据,并逐步向政府去推广这款系统的运用。一起惠:关于入网率,是否方便透露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水平?业界深喉:数据本身不断的在变化。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对于老百姓的医药安全是非常关注的,“两会”也是一直在说。所以企业本身入网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入网率、药品覆盖率都会加快。只不过这个数据是动态的,我不能给你一个抽象的。(笑)一起惠:未来电子监管码的想象空间是怎样的?业界深喉:如果电子监管码能够发挥出更好的效果来,我猜中信21世纪不仅在药品领域,在其他领域也完全可以推广这种技术和产品,做到的是全程追溯。一起惠:其他领域有没有界限,比如服装品类是不是不太适合?业界深喉:目前,对食品、药品的安全问题中信21世纪是最关注的。对于有些企业来讲,对于他们产品的真实性也是非常关注的。消费者也需要知道产品的来源体系,才会对产品的真实性更有信心。所以说这个不仅仅是对于食品、药品,对于其他高附加值的产品都会带来一些应用的。一起惠:这对于阿里来说,或许是个好事情,因为它是做综合平台的,能看到的市场更大。业界深喉:对,电子码监管的不只是某一个行业的,某一个药品行业,还监管其他的行业。阿里自身可能也是看到了这么一个架构和市场前景。医药O2O核心是大数据流通一起惠:通过打码,推动食品、药品发展是一种市场行为,还是政府在主导和推动?业界深喉:我觉得这可能是三方面的,一个是政府的推动、第二个是企业的整改,第三个是最总要的就是消费者需求的方向促进。如果中信21世纪的系统做的好,在市场上得到广泛的接受,会有认可,同时也可拉动生产企业的需求。这三方面是互相配合,去推动电子监管码的发展。同时,技术手段的提升也推进了这项技术朝着朴实应用发展,大数据对他们来讲是一个天衣无缝的配合。一起惠:医药行业做O2O把整个链条打通同样需要大数据技术,但很多传统“土豪”可能还领会不了其商用价值和社会价值,这会不会是目前医药电商的痛点?业界深喉:中信21世纪很有技术底蕴,且理念是超前。以前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当时没有这么强大的计算能力跟分析能力。现在云技术和大数据驱动的商业模式,对电商行业和线下行业来讲都是致命的,谁能够理解这个重要性,谁能够生存。有的传统零售行业提出线上线下价格一致。价格就是个数据,为什么只能做到价格一致而不能做到其他服务或者信息也一致呢?这背后反映的就是信息流不匹配,线上线下能否无缝衔接(seamlessintegration),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如果你的数据能够匹配了,那么流程就能够顺畅了。如果数据都不能打通的话,你的业务流就不能够走得通的,最终变成数据的孤岛、信息的孤岛,数据不能交互,企业血脉不畅,这个企业怎么能够活得起来?怎么会有生命力?所以如何利用现有的技术整合,让线上线下数据交流,并且要用同样的一套KPI体系去关注你的数据。如果指标体系都不一样的,那线上线下团队交流的时候他没有共同语言的,业务不可能有很好的沟通。这个可能是一个底层的根本性的问题。马云提出的DataTechnology站在一个制高点,所以人家说他不是人嘛,是外星人。
一起惠2014-03-13 09:56:57647 次
【一起惠讯】3月12日消息,多位接近阿里巴巴的人士一起惠爆料,阿里巴巴已于日前完成了对深圳市一达通企业服务公司的全资收购,双方正着手将彼此的业务进行深度整合。对此,一起惠致电一达通高管,但对方表示不予置评,并称一切以阿里巴巴方面的对外通知为准。公开资料显示,深圳一达通是国内首家结合专业进出口代理和电子商务功能的中小企业进出口环节外包服务提供商,为中小企业提供通关、运输、保险、码头、外汇、退税、融资、认证等全程进出口服务。据一起惠了解,2010年11月,阿里巴巴以一达通2011年利润的20倍进行估值,收购一达通65%的股权,实现了对其的控股。而此次,阿里巴巴则完成了对一达通剩余35%股份的收购。但据业内人士称,阿里巴巴的控股,却并没有换来双方的优势资源进行有效地整合,而是更多地让一达通自由生长。“双方的合作基于营销层面,如阿里巴巴在广东的销售一般会向客户重点推荐一达通的服务,而一达通则给予阿里巴巴国际站的供应商免除服务费的优惠。”实际上,阿里巴巴国际站已将推广一达通的服务纳入其2014年的重点规划。而从去年11月起,阿里巴巴国际站的员工就已频繁地飞往深圳,与一达通方面就业务的整合、产品的优化进行磋商。而关于为何阿里巴巴会选择在此时完成对一达通剩余股份的收购,该人士分析,首先,阿里巴巴正在筹备上市,一达通则是阿里巴巴旗下少数有很强盈利潜力,并能保持盈利稳定性的业务,完成对一达通的收购,有利于提高阿里巴巴上市时的估值。其次,过去一达通代理进出口报关、退税等综合业务存在政策不明朗,阿里巴巴不敢过于深入地整合一达通。但从去年下半年起,政策的风向开始转变,国家开始重点扶持一达通类的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今年3月初,国税局刚刚下发公告,明确了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的代理出口退税资质。此外,近两年,阿里巴巴的外贸B2B业务已经饱和,传统的信息服务逐渐丧失活力,“养”销售人员的成本过大,所以阿里巴巴国际站迫切需要转变业务模型和盈利模式。一达通主打的外贸综合服务则是一条很好的出路。一达通总裁魏强此前曾对一起惠表示,2013年一达通实现进出口总额4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7%,预计将在2013全国一般贸易出口排名中位列第四。同时,其客户量突破14000家;融资总额超过60亿元人民币;纯利或达1亿元人民币。
一起惠2014-03-13 09:54:42647 次
【一起惠讯】3月12日消息,据一起惠了解,刚刚过去的淘宝38节活动邀请了众多品牌商在3月8日开展O2O大型促销活动,但实际上,品牌商却反映此项目在推进过程中并不尽如人意。据悉,关于手机淘宝生活节和品牌商之间的合作有两种模式:一是有独立门店的商家接入支付宝钱包,打通支付体系,方便消费者通过移动端在线下进行消费;二是入驻线下商场的商户则无需接入新的支付方式,阿里巴巴集团已经和线下商场统一进行协商。但有品牌商指出,由于这种两种合作模式都存在一定问题,品牌的参与数量也远不如预期。“此次活动十分仓促,留给品牌商准备的时间很短。以至于不少希望参与此次活动的品牌商没有跟上淘宝网的脚步。”该商家表示,今年2月份,阿里O2O项目组突然召集品牌商开始为手机淘宝生活节进行准备。如果品牌商的独立门店希望参与活动,其线下门店的收银体系必须和支付宝钱包进行对接。品牌商需要将支付宝钱包这一体系和品牌商原有的财务体系打通。部分商家还暂存顾虑,或者在技术解决方面需要一定时间。这也导致了此次淘宝三八节没能充分利用品牌商的资源。“接入支付宝钱包是势在必行的,但全面落实还需要时间。”此外,部分品牌商通过线下商场的分店参与淘宝生活节的O2O项目,3月8日线下商场中的分店都将推出各种营销活动。一位品牌商O2O项目的负责人向一起惠透露,手机淘宝生活节O2O项目的牵头人最初向品牌商承诺,阿里集团会统一和线下商场进行沟通,布局整体营销活动,然后各个商场会主动和品牌商的店铺进行沟通和对接,品牌商无需再自行和商场关于活动进行协商。事实上,参与生活节的线下商场一直没有和该品牌商的分店进行沟通。这也让品牌商对阿里巴巴和商场的谈判能力产生质疑。“后来,阿里O2O项目组负责人在了解到相关情况后,态度出现了转变,希望商家能够主动和商场进行沟通,但为时已晚。最终,该品牌商的各个分店自行策划组织了相关的促销活动。”而阿里O2O项目组在各大论坛提及的“四通八达”等美好愿景均没有得到落实,最终落地的只是生硬地利用免单和高折扣把线上用户转化为线下用户。该人士还透露,此次活动设置优惠券等营销活动的O2O后台也很不稳定,出现不少问题,“在3月8日前几天后台全部关闭,只是想测试一下的商家也不能再进行修改。”在3月8日当天甚至还发生了线上下单亦可使用线下优惠劵的事故,阿里O2O项目组直至下午才解决该漏洞,据称该损失将由阿里集团承担。据参与了手机淘宝生活节的某传统品牌电商负责人陈宇航透露,大多数传统商家都认可O2O将是未来的必然趋势,也是搭上移动互联网大船的优先级船票,且都一致认为目前在众多电商平台上只有阿里集团能在O2O上有所建树。“期望高所以失望大,众多品牌对此次的O2O活动颇有微词是可以理解的。”陈宇航认为,O2O是对整个企业信息流资金流的一次重大革命,需要企业对整个信息发布传达体系和利益分配体系进行重组,而不是简单地把线上流量往线下灌注。靠免单、优惠这些方式强行把线上用户往线下转化并没有可持续性,也不是商家最终想要的结果。另有业内人士认为,去年双十一期间,天猫O2O模式出师不利,主要原因是没有对各方利益进行合理分配。这次手机淘宝吸取教训,并没有绕开商城单独和品牌商合作,而是选择和线下五大零售企业进行合作。但阿里集团和线下零售企业合作的默契程度仍然有待提升,而在线下布局支付体系这一关键性动作暂时未能大规模推进。
一起惠2014-03-12 17:08:03690 次
阿里巴巴、西来实业、电商运营先锋老A学院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三方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携手打造中国首家O2O实体电商城。三方合作的首个旗舰行业商城——西来集·实体电商城,将于2014年5月中在广州正式试运行,并将在随后持续推出新的合作项目。淘宝卖家运营负责人祝焱称:西来集·实体电商城是中国第一家从DNA开始,就具备O2O特色的产业链商城,从招商开始到后期运营、推广、交易流程,整个商贸闭环都是具备O2O的DNA。西来集实体店和西来集天猫旗舰店将于5月同步开业,西来集作为天猫上第一家O2O百货商城,解决了传统百货商户不会开网店、不知道该在哪里开网店、不会页面设计、不懂电商推广等问题,这一些都交给阿里巴巴,由老A电商学院具体运营,百货店中的商家,只需要拎包(准备好货物、准备接单)就可以入驻。
一起惠2014-03-10 09:52:00649 次
【一起惠讯】3月10日消息,有知情人士称,顺丰正在低调筹划金融业务,目前已在多地启动招聘销售人员。据该人士称,顺丰金融业务命名为“顺银金融”,其瞄准的客户类型将包括顺丰速运的客户,尤其是合作紧密的电商企业,提供支付、供应链融资等服务。一起惠注意到,在某人才网站上的确出现了顺丰在当地的金融岗位招聘。通过招聘信息描述可见,应聘人员将全面负责地区顺银金融业务组工作,设定顺银金融业务组员工的工作计划与目标,沟通协调地区落地各项事宜,保障有关信贷、支付、电商等工作的顺利开展。显然,顺丰有意在金融领域开疆辟土,进而实现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融合。不过,一起惠从顺丰方面获得的反馈表明,顺银金融并非顺丰秘密筹划的业务板块。实际上,顺丰早在2011年就已经启动了顺银项目,内部架构单元属于“顺银支付”事业部。顺银金融的社会身份是“深圳市泰海网络科技服务有限公司”(顺丰CEO王卫控股),是顺丰的成员企业。“这个团队的作用,在于与我们现有的物流速运业务、系统无缝对接,专注于为行业用户及电子商务企业提供包括结算、代收货款等专业化、工具化的服务。”顺丰方面表示,还没有接到总部对于顺银金融进一步的战略规划,招聘也只是正常的业务需要,“至于是否会向第三方企业提过金融服务,不排除,但也很难说。”据一起惠了解,顺丰在2010年E商圈运营时,曾推出过其支付工具“顺丰宝”,2011年底,并通过深圳泰海投资低调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互联网支付业务许可证),为顺丰宝扫清牌照的障碍。但对外界而言,鲜有人了解顺银金融在支付业务中所扮演的角色。顺丰宝也并没有在顺丰国内创立的电商网站“顺丰优选”中有所体现。而根据国家规定,如果从事开展金融类增值服务,还需获批诸如金融业务紧密相关的商业保理、小额贷款、基金支付等大量牌照。目前,电商市场中,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企业先后拿牌,而平安银行则拥有一张全金融牌照。在此基础上,巨头们纷纷布局互联网金融业务,特别是阿里巴巴,除了通过支付宝沉淀了客户的资金,小微金融做贷款业务外,与天弘基金联合打造的互联网理财产品余额宝横空出世,则令业界一片哗然。相比于上述公司,顺丰金融未来的走向更接近供应链端,特别是在客户货款结算方面具有想象空间。现阶段,顺丰已启动服饰、手机等多个类目的供应链解决方案,除仓储配送外,还支持代收货款、垫付货款、逾限退费等多样化的增值服务,其金融概念已颇具雏形。虽然是否涉及互联网金融板块犹未可知,但随着政策和监管进一步明晰,顺丰杀入这一炙手可热的领域的确存在很高的可能性。据悉,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介绍2014年政府重点工作时也明确表态,将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让金融成为一池活水,更好地浇灌小微企业、“三农”等实体经济之树。
一起惠2014-03-10 09:47:39631 次
腾讯周一港交所公告,同意约2.15亿美元收购京东3.5亿多股普通股股份,占上市前在外流通京东普通股的15%。同时,将腾讯旗下拍拍c2c、QQ网购等附属关联公司注册资本、资产、业务转移予京东。京东腾讯还签署了电商总体战略合作协议。腾讯同时还签署了京东IPO认购协议:紧随京东IPO完成后,认购上市后在外流通京东普通股的5%。此外,据新浪科技报道,京东正在筹备并购后的1+1赔钱促销,而易讯也已经集中对组织架构进行了调整。京东某高层透露,已经安排相关部门在准备“1+1”专场促销,虽然是赔钱卖货,但是获得腾讯投资、并购易迅都给了京东更大的想象空间。据悉目前这一促销已经准备完毕,上周五预计是今日推出,具体时间内部在等待命令通知。不同于京东内部会传达一些并购的消息,易迅内部更多则是处于等待之中。有易迅网业务人员向新浪科技表示,目前内部并没有太具体的信息,他们也是从公开渠道获得信息,并且在等待通知。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上周五前后,易迅网频繁对内发邮件,进行一系列的人事任命及组织架构调整。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成联营事业部,负责公司开放平台业务,并且由易迅网CEO卜广齐负责。根据媒体获悉的内部邮件显示,易迅网在内部集中将一批经理级别员工提拔为总监,涉及部门包括IT数码事业部、运营支持部等。在高级管理人员方面,易迅则提拔林捷担任配送中心副总裁,负责配送中心全面管理工作。业内所知,腾讯一直重视电商,但发展10年并无太大建树,这证明其企业基因中缺乏了“电商基因”。而此次入股京东将整合外部资源,对阿里巴巴形成牵制。不过,当当网李国庆日前则表达了另一种看法,虽然腾讯拥有流量优势,但流量是人流而不是商流,如果产品、价格和体验都不行,再多流量也无法变现。腾讯、京东联手之后,国内电商行业形势骤变。A股市场上,可关注京东概念股:齐心文具(002301)(与京东商城签订《齐心-京东十亿采购额战略意向书》)、老板电器(002508)(京东商城结为战略合作伙伴)、怡亚通(京东重要的供应琏合作伙伴)、用友软件(600588)(与京东联手为电子商务提供一站式服务)。
一起惠2014-03-10 09:40:49762 次
马云在A股的“点石成金术”再发威。自2月24日晚间发布定增方案,透露出阿里巴巴间接参股的信息后,股价开始持续拉升。截至昨日,8个交易日内出现5个涨停板,涨幅近七成。昨日晚间,公司公告对股票交易异常波动进行核查,今起停牌。据物产中拓定增预案,公司拟向包括控股股东浙江省物产集团公司、天弘基金在内的5家特定投资者发行1.09亿股股份,募集资金不超过8亿元。交易完成后,天弘基金将持有物产中拓总股份的11.82%,而阿里巴巴则持有天弘基金51%股份,间接参股物产中拓。但让市场费解的是,在物产中拓24日发布定增预案,带来阿里巴巴入股这一利好消息仅4天后,2月28日二股东ARTGARDEN就以12.05元的价格减持755.29万股,持股比例降至6.96%。
一起惠2014-03-07 11:24:14997 次
【一起惠讯】3月7日消息,阿里巴巴旗下外贸电商平台全球速卖通经过对网站的持续排查发现,很多店铺存在严重搜索作弊行为,导致卖家之间的不公平竞争。日前,速卖通已对作弊严重的卖家予以相关处罚。一起惠获悉,搜索作弊是指卖家在发布产品或进行平台交易时,利用不正当手段骗取曝光或销量的行为,常见类型有标题滥用、类目错放、属性错选、SKU作弊、重复铺货、超低价作弊、更换产品等。这种作弊行为不仅毁坏了卖家公平竞争的经营环境,同时也损害了平台买家的搜索体验。在部分卖家和买家的举报下,速卖通开始对网站进行排查,其搜索系统自动进行日常的监控和处理,并陆续在卖家后台“搜索诊断”工具中对卖家搜索作弊的违规情况进行提醒。速卖通表示,对于搜索作弊行为,平台将对该件违规商品给予搜索排名靠后的处理,而且会根据卖家搜索作弊行为累计次数的严重程度对整体店铺给予搜索排名靠后或屏蔽的处理,情节特别严重的给予冻结账户或关闭账户的处理。日前,速卖通已公告了搜索作弊行为情节严重的前100家店铺,并对其做出了全店产品搜索排序靠后30天的处罚,希望其他卖家以此为警戒。据一起惠了解,长期以来,速卖通平台卖家相互之间都存在着很多恶意竞争的行为,导致市场秩序受到严重影响,而平台规则也存在很多漏洞,引起了卖家和买家的不满。此次整顿或多或少起到了杀鸡儆猴的作用,得到了大部分参与公平竞争卖家的支持。此外,很多卖家表示,除了搜索作弊,速卖通还应该对恶意低价竞争的行为进行规范,打击低价引流行为,规定每个行业销售的最低价。因为,在速卖通平台,最严重的问题还是惨烈的价格战,这不仅会拉低整个行业的水平,还会威胁到很多卖家的生存。
一起惠2014-03-07 11:22:31944 次
【编者按】阿里无线二次组阁,一场移动端的“双十一”将在“38节”重现。这是淘宝全面向本地生活O2O开战的前奏。不过,作为急先锋,那些“陪跑”的线下商家,即使舍得一身剐,却似乎难以躲开沦为炮灰的终极命运。为什么?有资深人士向一起惠透露了其中奥妙。对话双方:一起惠深喉(曾经的团购一线创业者、对O2O、本地生活研究颇深)一起惠:淘宝“38活动”聚集了大量线下商户,万达、大悦城一起“陪练”,购物中心为什么都去配合淘宝,还要降到3.8元这个低价位?深喉:这对他们来说都是损失很大啊,他们盘了几个商业区?一起惠:淘宝公布了一个数据,有288家电影院和手机淘宝合作,提供200万张电影票;230万家合作的KTV将提供20000个包厢。还有800家餐厅,他们在手机淘宝上给出了大量的优惠券。深喉:我觉得这是个噱头,这些线下店不可能所有东西都是3.8元。一起惠:3.8元的优惠需要在手机淘宝上先抢,就像“双十一”抢红包。深喉:对,有限量的。就是赚曝光的价值。线下店和淘宝这么玩,跟团购是一回事。我就限量300台,但是让大家感觉我们今天都是在特价。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相互博弈的结构。最开始有2家在和淘宝合作,有5家在观望,然后组织者会告诉那5家说,他们已经在里面了;跟5家中的1家说另外四家也在里面了。然后大家伙都绷不住了,心态变成凑热闹。大家最后意识到并不吃亏,各取所需PR曝光,本质上是引流。一起惠:万达也在做自己的O2O项目,万汇网已经上线一段时间了,为什么接受淘宝的“橄榄枝”?深喉:万达如果光做淘宝未免太纯洁了。我猜测他一定会借此机会布局自己的O2O活动。比如卖一些电影院的会员卡,这跟团购是一个逻辑,把用户带到线下店里,线下店肯定要干点利己的事情。要不然单纯地烧钱、曝光都没有实质意义。第二点,其实从商家角度出发,他们也暗地盼望阿里跟腾讯打。阿里巴巴和腾讯都在推广移动支付工具。众所周知,有微信支付之后,支付宝就“怂”了。所以,像万达、王府井,他们的做法一方面是想增加曝光,另一方面是想让支付产品更加平衡。一起惠:这里面会不会存在猫腻?比如夸大宣传?深喉:我一直在怀疑宣传稿件里客户的数量。按照一贯的玩法,比如某某银行说,全星级信用卡买一送一。但这只可能仅仅在某部分城市能够落地。换言之,总部掌控力特别强,全体配合;如果总部不强,地方有权利决策时,同样会拿地方做文章。一起惠:举例说明。深喉:比如俏江南以前的团购,分店自己有自己的决策权。用户会看到在深圳公交车上面写广发银行俏江南几折,但这可能只限于分店。因此,我不确定淘宝“38节”活动是否已经真正覆盖了那么多城市,那么多影院,那么多KTV。不排除会出现“括弧限量、再议”这些字眼藏在角落。一起惠:阿里无线最近做了重大调整,把张勇(逍遥子)请过来,淘宝“38节”活动似乎有意在讲一个“双十一”的故事。深喉:“双十一”的数字一年比一年高,高得有点离谱。所以,阿里必须需要一些新的概念,不一定是网购这件事情。一起惠:淘宝把本地生活玩得声势震天,对团购网站,做O2O的企业会不会造成很大冲击呢?深喉:这就是对淘宝的一次考验,如果淘宝是把它当做一次表演,那就只能提高它的关注度罢了。把所有的东西堆在门口,看似过节,但很难保证每天都过节。我个人更关注长线,淘宝能不能借此形成一个稳定的闭环?能不能跟万达能签订长期合作协议。一起惠:难点在哪里?深喉:假定要签,万达也要先给美团看。商业社会很现实,就是看谁能够给我带来量。因为手机淘宝这几天的量是靠打兴奋剂堆出来的,日常每天能不能给地面商户带来这个量呢?以团购的经验判断,如果日常线上的点击和线下的客流有十分之一是淘宝贡献的,那线下门店就可以考虑了。其实,这个问题类似当年的团购,一个用户走进饭店,打开手机现场点了团购,那么这个客人究竟该如何统计?是团购网站带来的客人呢,还是可以算这个饭店的新客?同理,假设电影院就在小区里,可容纳500人。结果居委会大妈得知淘宝“38节”活动,纷纷掏出手机抢到活动。这500个大妈算是新客还是老客?一起惠:传统零售的痛点是无法验证一个走进门店的客户究竟来自哪里,也无法区分是不是二次访问。深喉:线下的商户其实是很苦逼的。他不像电商网站有cookie,对于用户行为轨迹一无所知。所以这个时候淘宝“38节”活动看似好有诱惑力,但在此期间来参加活动的可能就是以前的老用户。活动结束之后,淘宝和线下商户都会去做效果评估,判断能否接下来带来更多的收益。但是很遗憾,我觉得很难。这次淘宝“38节”的时候,用户在淘宝上购买了优惠,但第二天又去了,线下商户并不知道他就是昨天淘宝带来的那个人,只当是普通用户。一起惠:但是淘宝应该知道吧?深喉:淘宝不知道!把淘宝想象成一个团购站更好理解其中的逻辑。团购网站天天特价,也许是新客人比较多,但是老客人本身就占这个便宜。团购的优惠券可以验证,但是当这个人再来的时候,没有使用这个优惠券,怎么知道他之前有没有呢?这很痛苦。一起惠:所以阿里巴巴要大力地推广支付宝钱包,目的是为了在支付环节完成身份验证。深喉:是的!如果用现金谁也判断不了。一起惠:传统零售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吗?深喉:如果我是电影院,我会鼓励你办一张淘宝的会员卡,当天就能生效。以后你来我就按卡的9折或者9.5折。另一种比较笨的方式是看客流量,看3月份电影院跟往年比有什么不同,特别是3月份是淡季,没有什么大片,是可以比较出来的。
一起惠2014-03-07 10:19:161217 次
【一起惠讯】3月6日消息,借韩剧《来自星星的你》掀起一轮火爆的日本IM工具Line正在逐步“侵袭”中国。一起惠了解到,国内已有多家电商企业入驻Line,意图抢占营销先机。天猫、聚美优品、蘑菇街是典型的在Line搭巢筑窝的中国电商案例。据悉,这三家企业都已经开通Line公众账号,更有消息称阿里巴巴已经注资Line。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上述公众账号均以非常简单的形式存在,没有设置官方主页,用户只能与官方账号一对一聊天。而即使是聊天功能,目前上述公众号的粉丝也只能发布文字和表情,不能发布图片、录音、录像或位置信息。相比之下,服装品牌优衣库的Line公众账号功能更加完善。目前,用户可以从优衣库Line官方账号主页跳转到中国区官方购物站点,也可以在优衣库发布的消息中进行互动。据一起惠了解,优衣库中国区此次对Line官方账号的推广力度比较大,在官网、门店都做了显著地说明。同时,优衣库方面称,在2月28日~3月28日期间,关注其LINE官方账号将可参与相应的抽奖活动,奖品包括优衣库1000元网店红包和Line限量版公仔。公开资料显示,2013年Line营收达到3.35亿美元,游戏收入占比60%,付费聊天表情收入占比20%,官方营销账号和品牌赞助表情收入占比20%。业内人士分析,电商或将成为Line拓展商业价值的重要领域。据悉,Line电商业务目前集中在两个产品:基于官方账号的“限时特卖”服务和独立电商应用LineMall。
一起惠2014-03-06 11:25:48664 次
一部大热韩剧《来自星星的你》不仅使男女主人公的服饰和生活方式成为关注热点,甚至有可能改变中国移动IM(InstantMessage,即时通讯)的现有格局。据了解,《来自星星的你》国内网站点击量超过16亿次,每天光搜索量就高达200万次。剧中男女主人公使用的即时通讯工具Line(韩国NHN推出的即时通讯应用)界面生动活泼,受该剧广告植入影响,Line的用户数量也大幅增长。中国证券报记者最近也注册了Line账号,发现已有不少朋友加入其中。尽管Line的知名度目前在中国还难以与微信比肩,但在全球范围内,Line的用户数量和业务延伸却显著优于微信。总部位于日本的Line以其鲜明的产品文化和清晰的商业路线迅速成长,自其平台成长起来的业务已涉及社交、游戏、电商、新闻等多个领域。目前,全球占据竞争优势的通讯应用有四家:除了拥有4.5亿月活跃用户的WhatsApp和拥有2.7亿月活跃用户的微信,则是拥有3.6亿注册用户的Line和拥有1.3亿注册用户的KakaoTalk。根据Line年报显示,2013年Line营收达到3.35亿美元,游戏收入占比60%,付费聊天表情收入占比20%,官方营销账号和品牌赞助表情收入占比20%。Line单单是在2013年第四季度营收就达到约1.2亿美元,环比三季度增长20%,同比暴增450%。据媒体报道,LINECEO森川亮受访时表示,该公司今年的目标是注册用户达到5亿。投资公司对其估值已经达到149亿美元。另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是,Line自2013年开始进入了扩展商业增值空间的新领域:电商。Line电商业务目前集中在两个产品:基于官方账号的“限时特卖”服务和独立电商应用LineMall。据国外媒体TechInAisa报道,Line在泰国开设的“限时特卖”账号在5分钟之内就销售了500只美宝莲口红。即时通讯平台的信息推送能力可以使用户第一时间获取商品特卖信息,同时移动端产生购买决策和行动效率较高。在中国Line的版本中,限时特卖活动也正在开展,今日限时特卖产品是一款五折韩国知名品牌粉底。而LineMall应用现仅在日本市场,更多信息尚未向外界公开。凭借热门韩剧,Line得以被中国观众了解,这引起了互联网巨头的注意。最近业内有消息称,阿里巴巴和软银将联合投资Line。尽管近日Line及其韩国母公司Naver已否认和软银进行谈判,不过翻开Line的官方推荐好友列表,天猫商城排在首位,这至少表示阿里巴巴已经与Line开始了在电商领域某种程度的合作。如果阿里巴巴和软银能够入股Line成功,阿里巴巴的电商平台和支付手段与Line结合,或许能为Line带来新的营收模式。而阿里巴巴也能够获得其一直渴望的移动互联流量入口。前不久,社交网络巨头FaceBook宣布以190亿美元收购WhatsApp,类似的行为似乎印证了移动互联时代,PC终端时代的互联网巨头对于移动互联流量入口的渴望。通过收购或入股获得通讯工具产品,巨头们直接移动互联流量和用户资源,在此基础上打造一个面对巨量客户的产品服务帝国来实现商业化。以微信为例,尽管拥有数亿活跃用户,但其在提供商业化服务和用户体验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不少用户反映“理财通”用户体验不够稳定,出现问题时可能长时间联系不上服务人员。微信平台上的生活服务类选项少且界面不够友好,这些都限制了微信在移动社交电商领域的发展。而就记者目前对Line的使用来看,Line的界面活泼、功能齐全、用户体验较好,是一个更加开放的平台。而阿里拥有多年的商家和平台打造经验,Line在中国市场中移动社交工具中拥有快速增长的潜力。两者结合,是否能在手机端再造一个电商平台?另一方面,若Line与阿里巴巴能实现资源合作,将双方在电子商务平台和用户资源在移动端强强联合,更容易成为吸引资本青睐的组合牌。这对于都在谋求IPO的Line和阿里巴巴都是吸引资本市场投资者的好故事。但这并非没有挑战。互联网行业中“先入关中者为王”的案例比比皆是,腾讯、搜狐经营多年亦无法撼动新浪的地位。作为后来者,Line如何改变用户群体的黏性将是最大的挑战。不过互联网用户极低的用户忠诚度也为新产品“逆袭”留下了空间,如果Line在用户体验和产品服务方面能够显著优于微信的话。
一起惠2014-03-06 11:24:32655 次
【一起惠讯】3月6日消息,一起惠从知情人士处获悉,腾讯投资京东一事已然尘埃落定,腾讯出价5亿美金,并计划将旗下电商业务逐步合并到京东体系内。腾讯注资京东的消息从不胫而走到持续发酵,似乎已是业内公开的秘密。心照不宣的同时也引来诸多非议和猜测。其中关于具体投资金额和占股比例方面,众说纷纭。早先,有媒体称,腾讯将在此轮资本合作之后拿到京东20%的股权,参照京东IPO申请中估值75亿美金计算,对应股权价格在15亿美元左右。随后,又有前腾讯科技中心总监、自媒体人程苓峰透露,腾讯占比京东股份为16%。而一起惠最新获得的信息则来自京东旧将,这名不愿具名的人士称,腾讯其实只投资了5亿美金而已。如果按照上述逻辑推演,腾讯占股京东的比例则在6%-8%左右。不过,无论以哪种结果计算,刘强东都不会因此失去对京东的控制权。因为根据招股书披露的信息,刘强东持股达23.9%,其本人拥有投票权的持股比例超过40%。业内人士指出,腾讯实际参股京东的数字应该高于6%或8%,至于江湖传闻的16%或20%也未尝有误,其间的差别则是用腾讯的用户流量、微信入口、电商资源导入京东,来置换股权。根据上述爆料人提供的线索,除了风口浪尖上的易迅,腾讯电商全部资源将有可能接下来打包放入京东体系,包括拍拍、QQ网购等。而最新消息则是,腾讯电商CEO吴宵光将担任京东COO,腾讯网购部门启动裁员,被裁员工补发6个月薪水。与此同时,腾讯电商的人事部门也已冻结。“京东会择优进行筛选,特别是技术、运营团队可能会吸纳进来,至于其他的偏弱的板块则分拆剥离出去,抑或雪藏。”该人士称,此前易迅在被腾讯控股后,曾引进了一些腾讯的技术人员,补充技术能力,“但易迅的自营业务始终发展节奏无法赶超京东。”目前,捆绑在一起的腾讯电商在整个网上零售市场上仍然占据不少份额,如果与京东完成融合,后者的体量则有望同阿里巴巴旗下的“天猫+淘宝”对峙。更重要的是,倚借微信这张移动互联网王牌,京东也有望追随腾讯实现对PC端的弯道超车,从而一起“三维打二维”。综观多方面信息,腾讯与京东的联姻正在电商界孕育另一个“进击的巨人”,电商寡头之战一触即发。筹谋IPO的京东亦因有了腾讯做背书,或可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而关于百度、360竞相入股京东的传闻,则让其前景格外可期。有媒体称,腾讯与京东的合作协议将会在3月10日正式宣布。
一起惠2014-03-06 11:20:06623 次
1201-1220/1323 记录61/67 页首页上一页1...58596061626364...67下一页尾页
推荐商家更多
京东商城
最高返利56%
京东商城wap端
最高返利56%
苏宁易购
最高返利5.6%
荣耀商城
最高返利3.5%
拼多多
最高返利35%
考拉海购
最高返利7%
华为商城
最高返利3.5%
当当网
最高返利4.2%
爱奇艺
最高返利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