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一起惠资讯>鞋履>文章列表
鞋履
拉谷谷女装是一家成立于1993年的南京女装品牌,拉谷谷英文名“lagogo”,风格上比较注重年轻化,倾向于年轻白领为主要用户目标,主营各类女性服装以及相应的配件以及鞋履等等,但衣服还是主要的产品。在质量上没有什么好说的,一直都是以质量好、价格实惠而著称的,在国内拉谷谷女装属于中端档次,既有很多非常亲民价位的衣服,也有一些比较高档的服饰。
一起惠返利网2022-03-11 11:24:11710 次
11月27日,据获悉,要客研究院、京东日前联合发布《2019中国小镇青年奢侈品消费报告》,报告显示,京东11.11奢侈品首小时业绩增222%,全日业绩增长55%、比当年6.18增长112%,京东奢侈品在新兴市场销量同比增长230.12%(新兴市场即广大居住于3-6线城市及所有县域城市的小镇青年群体)。小镇青年作为“有钱有闲有追求”的典型群体,受益于消费升级以及渠道下沉双向推动,生活、消费和娱乐方式已经逐渐向一线城市看齐,成为奢侈品消费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要客研究院调研发现,小镇青年生活节奏慢、职场压力小、通勤半径小,相比都市青年平均多拥有3小时的闲暇时间,可用于健身、社交、娱乐、休闲、创收,拥有工作与生活平衡的生活方式。小镇青年奢侈品消费群体多就职于企业、机关及事业单位,收入当地中上水平,饮食、服饰和娱乐支出占比分别为29.3%、19.2%、13.5%,住房支出占比仅为10%,收入有限但是消费能力强,受过较好教育,消费理念开放,敢于花钱且决策流程短。75%小镇青年对奢侈品牌认知度提升,87.5%通过朋友口碑了解奢侈品牌,奢侈品消费动机方面,40%是基于对奢侈品自身设计、品质以及品牌文化的认可,34.55%是由于收入提升、购买力增强,其次才是网商渠道赋予奢侈品消费以性价比。从微观消费场景上,社交场合需要(60%)、日常着装品味提升(38.8%)是小镇青年奢侈品消费高频场景,家庭重要场合(节庆纪念日等)、职场晋升的自我褒奖、陪伴缺位的心理补偿等礼品馈赠或自赠的功能越来越重要(合计达82%)。在奢侈品类选择上,74.55%小镇青年选择时尚精品类(皮具、服饰、鞋履)、化妆品43.64%、腕表34.55%、高品质生活电器30.91%,该四类为小镇青年消费奢侈品的主导品类。在奢侈品牌等级上,49.09%小镇青年青睐轻奢品牌(性价比的“现实”),38.18%选择一线奢侈品牌(品牌知名度的”理想”)。在具体品牌上,LV受45.45%小镇青年喜爱,GUCCI43.64%、CHANEL41.82%、Cartier56.36%、Tiffany36.36%、雅诗兰黛60%、兰蔻45.45%、欧莱雅36.36%、欧米茄40%、浪琴34.55%,以上品牌是各品类中最受小镇青年偏好的奢侈品牌。在奢侈品牌布局较少的低线城市,小镇青年高度依赖网络购物,34.55%小镇青年通过电商渠道购买奢侈品,30.91%通过代购方式。网络购物环境整体优化,38.18%的消费者认为购物体验好,物流及服务好,76%有网络复购意向,87%小镇青年奢侈品牌预算在8000元以内。在网商渠道的选择上,47.27%选择京东奢侈品,其次为天猫luxuryPavilion,30.91%。从报告数据来看,京东仍然是小镇青年购买奢侈品牌的最佳场所,除了高客单价消费惯性以及高效、多网点的自营物流服务优势外,京东奢侈品的正品保障、尊享配送和选品丰富度,成为吸引小镇青年的重要因素。据悉,近两年京东持续加码奢侈品牌业务,不断拓展奢侈品类。今年“11.11京东全球好物节”期间,京东已汇集近200家奢侈品牌,加上全球顶级时尚垂直电商Farfetch带来600多个品牌、超过100万件商品鼎力助阵,消费者可以在京东找到几乎市面上所有的奢侈品牌。
一起惠返利网2019-11-27 10:03:02560 次
5月11日消息,H&M集团旗下高端品牌&OtherStories宣布,品牌将于今年的秋季在天猫开店,这也是该品牌在中国市场开出的首家旗舰店。据了解,&OtherStories是H&M集团旗下的高端品牌,品类涵盖成衣、包袋、美妆、鞋履和配饰等。目前,&OtherStories已经有70家分布在世界各地的门店,品牌的设计全部由来自巴黎、斯德哥尔摩和洛杉矶的三个工作室完成。&OtherStories也将是迄今为止H&M集团在天猫引入的第5个品牌,在此之前,H&M集团旗下品牌H&M、COS、MONKI以及H&MHOME已经分别在天猫开出了3家旗舰店。“H&M在天猫上的表现非常好,刚上天猫的前2个月,就吸引了上千万的消费者。同时,H&M在天猫上的业绩也拉动了H&M在整个中国市场的销售。”2018年6月底,H&M集团发布的2018年财年半年报写道。同时,H&M继续在现有市场和新兴市场全速扩张。2018财年,H&M的数字化渠道在更多新兴市场扩张,比如印度、科威特、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根据H&M最新的年报也显示,集团近期业务表现良好,净收入上升了5%,达2104亿瑞典克朗,其中电商业务增长稳进,销售额上升了22%,约300亿瑞典克朗,约占集团总销售额14.5%。
2019-06-12 09:49:14290 次
6月8日消息,中国鞋履零售商百丽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计划将旗下运动业务在本月底正式提交赴港IPO申请,预计募资10亿美元,最快在今年下半年完成上市。据了解,2017年4月,高瓴集团、鼎晖投资及百丽控股有限公司的执行董事于武和盛放组成财团以531亿港元私有化百丽集团。同年7月27日,百丽集团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正式退市。
2019-06-10 09:25:30342 次
近日,达芙妮(00210.HK)发布2018年第二季度业绩警告。公告显示,上半年同店销售跌幅9.1%,净关闭416个销售点。达芙妮预警称,公司上半年亏损将与2017年下半年亏损相若。这意味着,这家公司今年上半年亏损额将同比增加一倍还要多,将达近5亿港元。关店都没能止亏,可能快没人对达芙妮抱有希望了。达芙妮曾经的市值超过195亿港元,但现在仅为5.51亿港元,每股价格价格仅有0.34港元。回望达芙妮从巅峰滑落低谷的这三年半,根本没有能翻身的迹象,一代“鞋王”怎么了?昔日“鞋王”在鞋履行业,被称为“鞋王”的有两家:一家是百丽,另一家是达芙妮。两家企业有不少相同之处——都是做代工起家,都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推出自己的女鞋品牌,都选择在百货公司开专柜迈出国内市场的第一步,也同样是女鞋行业中为数不多拥有从制造、设计到终端销售整条产业链的企业。但与百丽走中高端不同,达芙妮一直定位中低档,这种定位差异也决定了达芙妮与百丽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产品方面,为了降低成本,达芙妮主要依靠自己的团队做设计,以“基本款”为主,这样大部分女鞋的模具可以通用,通过微小改变即可满足差异化,这种设计思路让达芙妮可以将物料利用率大大提高。完整的产业链成本控制加上租金上的优势,让“平价走量”的达芙妮也有不错的利润率。渠道方面,因为客单价较低,达芙妮将商场专柜逐渐撤出免去百货高昂的扣点,将渠道重点放在街边专卖店上,并且自1999年陈英杰上任达芙妮总经理后,达芙妮就将渠道策略重点由代理商转向开设自营专卖店,这让达芙妮可以迅速对环境变化做出反应进行打折或调货,而不用看商场脸色。就这样达芙妮以每年300家门店的数量在内地迅速扩张。2005年陈英杰判断随着越来越多社区出现,大众消费习惯正在从百货公司向社区商圈转移,所以创立了新品牌“shoebox(鞋柜)”,开设在大众经常光顾的社区和超市里。当年时尚的达芙妮,请S.H.E做品牌代言人,真的是多开店就能多赚钱,为了聚焦女鞋业务,2009年达芙妮关闭所有Nike品牌销售点2010年更直接放弃续签大陆Adidas运动鞋经销商资格,专攻女鞋渠道市场。低价、相对的时尚,以及从生产加工到终端销售全程可控的产业链,让达芙妮成为了“鞋王”。在最辉煌的时候,达芙妮号称每年能销售出近5000万双女鞋,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曾经接近20%。这代表在中国每5双女鞋就有一双来自达芙妮。2012年巅峰时期,达芙妮门店总数达到6881家。然而2012年后,达芙妮就开始走下坡路。当时,几乎国内所有服饰公司都遇到的“中年危机”:品牌老化,产品不够时尚,订货会模式导致库存积压,人力、物业、流通成本上涨,受电商冲击。达芙妮也一样,品类单一,当初省下的设计开发成本,到了还的时候。销量上不去导致库存积压,成本上升压缩利润空间,“鞋王”陷入泥潭。为什么达芙妮越陷越深?转型,是必然要考虑的事情。回顾国内服饰企业复苏的这几年,谁库存清理越快,谁就能更快重新去拥抱消费者。国内服饰企业清库存基本都已在2017年完成,在这之后,整个纺织服饰行业景气度回升。前文提到达芙妮的大部分门店都是直营店,这应该能让达芙妮更快地感知到周边环境的变化并作出调整,然而达芙妮却越陷越深。自2012年的巅峰之后,达芙妮就开始关店,连带营收也开始下降,并且毛利率、净利率持续走低,2015年、2016年和2017年,达芙妮分别亏损3.79亿港元、8.19亿港元和7.34亿港元。毛利持续下跌的一大原因,是达芙妮的平均售价持续下滑。2012年下跌10%,2014年单位数下跌,2015年下跌4.6%,2016年下跌4.8%至159元人民币,2017年同样为159元人民币。而与毛利润下跌相对应的是销售费用持续上升。2015年之后,销售费用比毛利还要高,售价降低,销售费用上升,达芙妮净利润被两面夹击。近几年,达芙妮累积关店超过三千家,但门店布局变动并不大,尤其是四到六线城市的占比。对市场中门店的情况,达芙妮一直沿用一到六线的城市划分,且财报里几乎没有对消费人群的关注,看来达芙妮的消费主力人群并无多少变化,这也侧面反应了达芙妮渠道品牌的本质。但换个角度,其他服饰企业为了保持营收和库存清理,往往会关掉一二线城市门店,转而做渠道下沉。达芙妮的92%都是直营门店,并且下沉渠道已经铺的比较完备,可为什么达芙妮却没能利用起来呢?回到正题,达芙妮售价下跌的另一个原因,是在库存清理上。从上图看,达芙妮的存货占比一直平稳,也就是说虽然存货下降了,但带来的相对压力却没有变化,迟缓的清理动作是一步保守的错棋。此外达芙妮库存拨备逐年上升,这说明达芙妮存货库龄结构没有得到优化。服饰企业往往选择电商渠道快速、批量处理库存,如唯品会。虽然达芙妮在2014、2015年双十一中取得女鞋类目排名第一,但到现在达芙妮财报中仍没有做单独的渠道披露,可见占整个营收比重是有限的。这可能有历史的原因,早在2006年达芙妮就已经开始尝试电商业务,但在2010年决定与百度一同投资电商平台“耀点100”,2011年底,达芙妮电商部门在高层的授意下,关闭了京东、乐淘和好乐买等优势分销渠道,转而全力支持耀点100。结果“耀点100”失败了,达芙妮也错过了电商红利期。线下清仓,就跟线上完全不是一个样子。打折会损害品牌价值,很多品牌往往把库存销毁或剪标处理,也不让其流入市场,但达芙妮则长期在门店打折促销,要是再配个音乐或者大喇叭,那简直是把品牌形象往泥里整。新品进入,总是被笼罩在这种吆喝声之中,很难有销售提振。而且,门店销售库存,必然会挤压新品的销售空间,这又陷入了库存死循环。不赚钱,就只能烧钱,现在达芙妮就是在拿钱堵经营的窟窿。2017年,达芙妮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3.05亿港元,如果经营情况不改善,再这么下去,达芙妮老底都要烧光了。2011年到2017年,达芙妮的平均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从68天上升至121天,显然是在账款中找空间。值得一提的是,达芙妮负债率并不高,2017年负债率为27%,且99%是流动负债,除了占大部分的应付账款,只有1.56亿港元的银行贷款,再想到达芙妮迟钝的转身动作,难道,达芙妮管理层不准备再努力了?渠道品牌的时代早已过去,而达芙妮的问题显然不只是渠道成本高,是品牌、产品有问题,需要在稳住毛利的同时,做好产品好设计,把价格提上去,覆盖掉销售费用。更多的问题在达芙妮管理层领导力上。达芙妮直营店比例如此之高,在经营乏力时会风险都压在自己身上,但同样达芙妮应该更容易感觉到痛,直营门店是自己的“手腕”,如果达芙妮愿意改变,阻力肯定要比那些“订货会+经销商”模式的品牌要小很多吧。达芙妮的自救达芙妮也是自救过的,高管变动并且做了一些营销活动,从其行动看,达芙妮倾向选择重建品牌形象。首先是“二代”接班。去年5月17日,达芙妮集团发布公告,首席执行官张智凯同时兼任集团主席,而集团原主席陈英杰辞任。张智凯为达芙妮集团联合创办人张文仪之子,而陈英杰为集团联合创办人陈贤民外甥,张智凯和陈英杰为表兄弟,同为陈贤民外甥。在2016年,陈英杰投资了选秀节目《蜜蜂少女队》,还与日本出版商讲谈社一同创办了少女时尚杂志《vivi美眉》,但都没太大成效。电视节目最后还损失了2600万元。张志凯上任后,开始革新店面和LOGO,并且重返购物中心,想借购物中心的环境重塑品牌形象,根据新团队的计划,达芙妮今年将在全国继续加大购物中心店的比重,理想的比例是购物中心能占整体渠道的四至五成。去年8月,达芙妮联手纽约买手店品牌OpeningCeremony推出合作款,希望“变时髦”,这个筹备了一年多的跨界合作被寄予了厚望。达芙妮将营销的重点放在了更年轻的消费者群体——20岁上下的年轻女孩身上。但OpeningCeremony在中国市场的知名度相当低,而且说实话,并感觉时尚的气息。要知道自从2010之后,街头风、运动风就比较频繁地出现在各大时装周,这股时尚运动化或者说运动时尚化的风潮,从StanSmith登上时装周T台为节点,加上核心品牌、人物、文化的推动,正持续改变年轻人的主流审美。李宁、安踏都去搭了运动时尚化的便车,但达芙妮可能并不准备跟上这股风,达芙妮执行董事张智乔曾表示:“达芙妮没办法完全成为一个时尚品牌,他的历史品牌价值还是有性价比的大众女鞋,市场没办法完全推翻。”这言外之意,是达芙妮做不了时尚,仍要继续低价路线。也许,这对达芙妮是好事。既然品牌难以“高举”不妨在“低打”发力,选择拥抱低价市场。在各大电商平台搜索时,在拼多多看到了达芙妮的身影。达芙妮爱“拼”,却不一定能赢。从销量看,达芙妮在拼多多还有不错的市场,这是否意味着达芙妮品牌还能抢救一下?可能过不了多久,达芙妮也会出现在好衣库、爱库存或者其他微信电商上,这比用拙劣的设计去磕“性价比”更有想象空间。虽然影响品牌形象,但对经营是有好处,存货可别再留着过年了。初看达芙妮的市值,可能会有“为什么这么低,是不是被低估或做低”的想法,但加深了解后,发现能降到这么低也是有情理可讲的。卖不出去的存货没法创造利润,持续积压还会消耗资金,直营门店关掉也未必能收回成本。没有销售,则生产越多亏得越多,那达芙妮已经没有“剩余价值”了吗?在达芙妮集团2017年年报里,张智凯写道:“像所有艰难的任务一样,业务革新转型通常会在其产生产期收益前带来短期阵痛。”是阵痛吗?一个感觉:到现在达芙妮仍没找准道。
一起惠2018-08-09 10:20:06285 次
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Mead)在《文化与承诺》一书中曾提出三喻文化理论。她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三个时代。在前喻文化时代,晚辈主要向长辈学习,知识以传授的方式延续;在并喻文化时代,学习发生在同辈之间,知识以平面方式扩散;而后喻文化时代则是长辈反过来需要向晚辈学习,知识以解构,重构,反哺的多元化方式生产和扩散。后喻现象得以发生,主要倚仗于时代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快速发展,科技和信息技术的进步为这个时代注入了强大的助推力,知识的壁垒逐渐消除,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年轻人似乎比旧时代的青年更加“聪明”了。后喻时代的开启象征着社会的进步,消费重心的转移,但也对商业环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90后和00后是其中当之无愧的主角,这一批年轻人究竟想要什么,这或许是各行各业共同求索的一个命题。显而易见的是,年轻一代已经从传统的功能消费转向精神消费,他们追求事物的新鲜感和时效性,重视品牌的调性和文化内涵,对极具创造力的事物更加留意。直播平台的现象级增长,迷你KTV在一线城市的黄金地段快速铺开,线下实体黑马“喜茶”一杯难求……你说是资本跟风的结果也好,和热钱烘托下的效应也罢,不可否认的是,品牌和资本越来越聚焦有着一定消费力的年轻人了,并冠名之“新中产”。快时尚走势低迷,选择渠道下沉,聚焦三四线年轻人时尚是当下年轻人追逐的关键方向,如何在物质满足的前提下,显得自己更有品味,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以2002年优衣库在上海南京路开出第一家门店为标志,H&M、ZARA、C&A、GAP等相继进入中国并打响争夺战,快时尚进入中国已经16年了。辉煌过后,如今的快时尚品牌增速减缓,利润削薄,甚至迎来关店潮,其中部分品牌在一线城市遇冷,又不愿意放慢在中国的利润空间,于是通过渠道下沉将目光放在了三四线城市。据快时尚品牌选址情况来看,2017上半年快时尚品牌新增门店有34%位于三四线城市,较2016上半年上涨了4%。供应链水平和上新反应速度一直是Zara等传统快时尚品牌的命脉,从设计到将成衣挂在门店销售最快需要7天,平均耗时为12天。而“超快时尚”的供应链反应速度更快,从设计到销售全流程的时间更短,单位时间内更新的品类更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对传统快时尚发起了挑战。快时尚快速上新的优势似乎不太明显了。快时尚中国市场走低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受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包括中国在内的国家经济不振,消费呈疲软态势。二是中国新中产崛起,消费升级成为主要发展趋势,年轻消费者和长辈的消费习惯已经截然不同,他们不再一味追求数量而更加在意品质,宁要明珠一颗不要石头一车。而快时尚服装的质量问题一直饱受诟病,美国帕森斯设计学院系主任在公共广播电台(NPR)接受采访时说,“这些产品看起来就像垃圾一样。你买回家叠好了,准备下次聚会穿,结果到要穿的时候了一穿就破。”奢侈品中国市场悄悄回暖,线上成为主要贡献点贝恩咨询公司(Bain&Company)在关于全球高端零售市场的报告中指出,2018年中国大陆奢侈品销售额预计增长20%到22%,同时中国大陆的业务拓展将使全球奢侈品市场增长8%。对于奢侈品集团来说,中国市场明显发生着转变:中国的消费群体总体更年轻,也深受社交媒体的影响,更重要的一点,他们极度依赖网络购物,因此这一年来,各种类型的电商拓展,成为各大奢侈品牌在中国市场的主要议题之一。奢侈品线上渠道的发力对当代消费者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中国,世界范围内的顾客都被互联网影响着决策。麦肯锡咨询在2018年1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数字达尔文主义时代》(TheageofdigitalDarwinism)进一步揭示了这个问题。报告指出,2016年个人奢侈品(包括服饰、鞋履、配饰、珠宝及眼镜)的线上销售额占全球奢侈品市场的8%,总计200亿欧元。预计2025年一数字将再翻3.7倍,线上销售额占全球奢侈品市场的19%,达到740亿欧元。同时,报告显示70%的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受到了数字化的影响,8%的消费者直接通过线上购买奢侈品,也就是说接近80%的奢侈品消费行为和互联网存在强关联。大部分年轻消费者会受互联网上的意见领袖、博主、KOL甚至朋友的意见左右,选择某奢侈品牌的产品,进而到线下消费,再将此次购买成果分享到网上,形成线上采纳意见-线下消费体验-线上分享的消费者行为闭环。不仅如此,奢侈品消费者在生活的的数字化程度也颇高,98%拥有手机,高于65%的平均水平。奢侈品消费在中国复苏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奢侈品中外价差缩小了。根据咨询公司德勤(Deloitte)对2000多件奢侈品在全球各地售价所进行的调查,奢侈品在中国的零售价与欧洲的价差缩减了25%,过去中国消费者在本土购买奢侈品,最高要负担50%的溢价,其中溢价最高的是成衣和鞋履,如今在国内购买奢侈品,和国外的价格相比早已不再贵的可怕。今年7月6日,Gucci宣布品牌在中国大陆直营门店销售产品将全面调低价格,降价幅度平均为5%。在此之前,LV和Hermès已经宣布在中国降价。上海荣宅为代表的,奢侈品牌的“艺术抱负”谈及快时尚和奢侈品的本质区别,你也许会说品质和设计。但最大程度造成两者差别的是审美,或者我们称之为ArtSense(艺术感觉)。早在上世纪90年代,YvesSaintLaurent(圣罗兰)就将蒙德里安最具代表性的方格设计成连衣裙,做到“将艺术品穿在身上”。奢侈品牌往往是潮流的创造者,而快时尚品牌只能通过快速借鉴设计理念,成为跟风者。Prada旗下的艺术基金会,早在七年前租下上海静安区荣宗敬的旧宅,以“修旧如旧”的理念将曾经“面粉大王”、“棉纱大王”和荣氏家族的历史重现在人们眼前。整个修复过程极其昂贵,意大利工匠采用古老的手工艺重置了缺失和破损的地砖。为了烧制釉面砖,工匠们先按原先的百年古砖做成模型,重新配制用来调色的瓷泥,经过手工浇筑,回填,最终煅烧融合,修缮荣宅历时6年。今年初,Prada基金会在荣宅举办了首个艺术展:罗马:1950-1965。未来,这幢宅邸将成为Prada在中国举行各式活动的特殊地点。奢侈品和艺术之间的合作和相互扶持,本质上来讲算不上跨界,因为它们一直以来都是不可分割的。奢侈品是艺术的商业化,艺术是奢侈品的提炼。轻奢品牌的市场空间老佛爷卡尔?拉格菲尔德(KarlLagerfeld)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昂贵和不昂贵(但并不廉价的时代,我讨厌廉价这个字眼)可以很好共存的时代,这在时尚界还是首次发生。”在价格低廉的快时尚和昂贵的奢侈品之间,还存在着所谓“轻奢”。轻奢产品的定价往往较低,普通消费者也可以接受,轻奢的英文是“AffordableLuxury”,直译过来就是可负担得起的奢侈品。但因其较好的质量和较高的品牌辨识度,往往受到年轻的中产阶级的追捧。轻奢品牌最典型的代表有Coach、MichaelKors、ToryBurch、KateSpade、Longchamp等。上海是轻奢品牌的必争之地,上海女性是全国时尚白领女性的缩影,而核心地段静安区的女性则更有时尚代表性,近期DT数据出品的一份“静安女子图鉴报告”,罗列了静安区女性的服装品牌偏好,轻奢品牌MISSSIXTY出现在最受欢迎品牌之列,这或许可以成为研究轻奢品牌的中国探索道路的一则案例。我们来简单看下该品牌为何如此受欢迎。一是大单品战略和创新零售。面对市场竞争,轻奢品牌不遗余力地争取中国的年轻人,而提升市场份额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聚焦,不论是针对目标客群的定位还是产品品类选择来说,单点突破显得格外重要。MISSSIXTY坚持牛仔系列的大单品战略,不断推陈出新。包括经典系列、时装系列、天使系列等,自始至终没有放弃牛仔丹宁元素的主线。同时,除了不断研发年轻系列,还不遗余力地与其他品牌进行跨界合作,举行创新型线下快闪活动,或通过线上线下互联的方式打通了空间的界限,升级和丰富了零售业态。二是“天使秘境”新品快闪活动带来全感官冲击。和线上渠道相比,线下最大的优势是可以带给顾客最真实的体验,从视觉、触听觉等方面全感官占领消费者心智,实现情感触动。超预期的线下体验也让消费者更愿意为商品付出溢价。“天使密境”快闪活动与消费者共同见证了2018年秋季天使系列全球首发,同时带来了光与影的震撼体验。光影高科技打造的梦境森林让人置身浪漫幻想;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围含苞待放的花卉逐渐盛开形成斑斓的图像;甜美柔软的粉色羽毛墙让人沉溺在温柔的质地中无法自拔。活动现场更邀请了知名博主和时尚媒体共同出席,为品牌发声。通过借势KOL实现活动在互联网的分裂式规模传播。三是借势超级IP甜密节日狂欢。这表现在其与超级IP迪士尼的联名及线下合作上。为配合今年“5.20表白日”的主题,太古汇门店中展示了其品牌和迪士尼的限量联乘系列,店铺的设计以描述米奇和米妮的爱情电影《疯狂的飞机(PlaneCrazy)》中的场景为灵感,打造了一个“甜蜜游乐场派对”。此外门店设立了多项互动装置和服务,更有知名时尚博主、超模等自带流量的意见领袖站台,在沉浸式互动体验的基础上,将粉丝情绪推至高点。四是米兰旗舰店的全新科技尝试。位于大本营米兰的全球首家旗舰店被命名为“零售剧场”。门店运用了众多前沿黑科技,旨在为到店客户展示随时变幻的门店场景,带来无穷的新鲜感和视觉盛宴。门店橱窗采用造价更高的LED屏幕,让海报显得更加灵动;通过实时互动的“手机墙”鼓励顾客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现场照片,贯彻社交零售的理念;灵活移动的衣架和设计师可以随时进行创作的金属墙面,都让门店随时可以应对时时变化的店铺主题;根据不同的产品线划分了不同的门店区域,并用不同的颜色加以区分,让顾客更容易找到目标商品,很大程度地提升销售的转化率;除了功能性上的改良,还通过RFID的数字化技术提升顾客试衣的效率,以RFID技术为基础的“魔镜”可以获取顾客的身材数据,为顾客推荐适合的服装型号,同时显示当季最新款式的上身效果,让顾客在几秒钟的时间就能完成试衣动作,大大提升了效率。顾客可以选择“线上下单”模式,让衣服配送到家,也可以选择在门店直接购买并带走,打通了线上线下区隔,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元的购买方式。以MISSSIXTY为代表的轻奢品牌,抓住消费者年轻化的转变机遇,站在消费升级的风口上,不断进行零售形态的转型和调整,实现以消费者为核心的创新零售尝试。面对价格更低的快时尚和调性更高的奢侈品的前后夹击,轻奢品牌有着更稳定的群众基础,如果集中力量服务好新中产人群,未来的业务增长应该十分可观。
一起惠2018-07-26 09:50:34231 次
近日,百丽旗下鞋履品牌思加图STACCATO在深圳壹方城的一楼中庭,用集装箱开了家快闪店。有别于以往明亮通透的快闪店,此次思加图的门店内部聚集了12000束激光,顾客只要穿了STACCATO的鞋进去,灯光就会感应到。同时,根据顾客穿的鞋子不同,灯光还有多种花样。“这次快闪,互动是重中之重,我们要让顾客们在这个’灯光秀鞋店’里玩起来。”据现场STACCATO的小伙伴介绍,为了吸引更多潮男靓女前来,他们还搬来了沉浸式装置艺术展,使试鞋也成了艺术。有顾客独舞,有顾客三两结伴相互搞怪,当然也不乏自拍达人打卡。要知道,在这个人人离不开手机的强社交时代,在朋友圈看到的,比纯粹广告植入来得更有触及感。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内最红的社交娱乐平台——抖音也是这次活动的主角之一。抖音会同期上线主题活动,抖音搜索“我的T台我来秀”,参与互动,还会有机会赢得万元奖金。为了扩大影响力,此次“STACCATO快闪+抖音新玩法的灯光秀鞋店”将在全国巡演,会在全国轮流开店6个月,下一站将去到成都万象城。不可否认,2017年7月27日百丽的退市是加速其转型升级的一剂苦药。百丽CEO盛百椒曾谈到:“如果不求新、不变革,继续按照老路走下去,长久下去一定是逐步衰败,最终无法在市场上生存。改变、转型,正是公司私有化的最终目的。”私有化之前,作为香港上市公司、蓝筹股,每半年要向股东交答卷,百丽不得不纠结于当期业绩和短期利益。而今,百丽可以不再纠结于短期的业绩回报,更好地整合资源,集中精力于公司最亟待解决的转型问题,致力企业的长期持续发展。如今,退市半年多的百丽,转型也已初显成效。据百丽鞋类事业部总裁兼新业务事业部总裁盛放介绍,2017年集团的终端零售总额超过了500亿;EBITDA超过了90亿港币。其中,鞋类业务止住了连续3年下滑态势,在2017年取得了销售的增长。更重要的是,其利润的增长达到了双位数,运动业务依旧增长迅猛。去年,运动业务的利润和销售预计都超过了20%以上的增长。而对于零售终端线下2万家门店的经营效率,一年可以卖出1亿件商品,平均每天成交30万单;而在这30万单背后,每天的流量高达600万。就在今年2月份,百丽旗下TATA品牌在深圳皇庭广场开出首家为期7天的智慧快闪店,周末两天卖了10万,也是其接轨新零售,转型升级的又一抢眼表现。
一起惠2018-04-11 09:33:06243 次
刚改名为Tapestry的Coach集团计划撤出香港的资本市场,COACH(06388.HK)日前公布,已向联交所申请撤回香港预托证券上市的建议。若获批准,预期香港预托证券将于2018年3月2日生效,并将于2018年1月30日收市后停止买卖。由于交投量偏低及为集中投放资源于作为第一上市地纽约证交所,Tapestry集团是11月1日发布声明宣布有意申请撤回在港发行的预托证券,以从联交所主板退市。由于集团现已成为拥有三个独立品牌,包括Coach、KateSpade以及StuartWeitzman的多品牌集团,集团上个月已由原名“Coach”改为“Tapestry”,中文寓意为“挂毯”,集团股票代码也正式从“COH”更改为“TPR”。集团认为新的名字能够更好地向消费者传达创造力、工艺性、真实性和包容性,也为集团未来的收购计划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在截至9月30日的第一财季内,Tapestry集团销售额同比大涨24%至12.9亿美元,毛利率为59.3%,营业利润同比减少4%至1690万美元,净利润则从去年同期的600万美元猛涨3.5倍至2100万美元。尽管Tapestry集团整体销售额录得显著增长,但核心品牌Coach销售额却同比下滑3%至9.24亿美元,全球同店销售则下跌2%,营业利润为1.98亿美元,毛利率为68.4%。集团在财报中表示,期内Coach的业绩主要受到北美地区的飓风以及亚洲地区的台风等灾害影响。新收购的KateSpade销售额则录得2.69亿美元,同店销售下跌9%,营业亏损录得1.35亿美元,毛利率61.3%。财报称该品牌业绩主要受减少电商渠道促销产品、试图出售更多全价产品等措施影响,这导致品牌在假日季节之前的库存水平高于预期。分析师此前预计KateSpade同店销售跌幅约为8.8%。旗下的设计师鞋履品牌StuartWeitzman表现稳定,销售额同比上涨10%至9600万美元,营业利润为840万美元,毛利率为58.1%。对于2018财年,Tapestry集团预计销售额在KateSpade的加持下,将录得30%的增长至58或59亿美元,其中来自KateSpade的销售额有望超过12亿美元,营业利润增幅则在22%至25%之间。有分析指出,轻奢行业今年爆发收购大战,不过也许才刚刚开始。买下JimmyChoo后,MichaelKors集团并不打算停止。集团首席执行官JohnDIdol在近日举行的摩根士丹利全球消费者和零售大会上表示在积极物色新的收购对象,他强调,将偏向收购成熟的、有潜力的品牌,不过未透露具体的细节。今年7月,MichaelKors集团(NYSE:KORS)以12亿美元收购英国奢侈鞋履品牌JimmyChoo,该交易已于10月底正式完成,JimmyChoo已经退市,现在正式归入MichaelKors集团旗下。有分析师称MichaelKors集团买下JimmyChoo后,表明了该集团全面进军多奢侈品牌集团的决心。近3个月以来,MichaelKors集团股价累计增长了32%,Tapestry集团则几乎无增长,前后两者市值分别为88亿和118亿美元。
一起惠2017-12-06 09:34:29229 次
面对规模高达2222亿元的中国化妆品零售市场,越来越多国外高端美妆品牌选择入驻天猫旗或京东来抢占中国的的电商市场。据消息灵通人士透露,YSL彩妆为入驻天猫旗舰店,正在到处举报和投诉代购店,多家售卖该品牌彩妆产品的代购店惨遭封杀。由于无法通过申诉,消费者只能通过购物车和收藏夹的产品连接来进入被封的代购门店。截至目前,YSL所属公司欧莱雅中国未对该消息作任何回应。YSL为什么那么火根据网易考拉发布的《2017进口美妆趋势报告》,消费者在美妆商品的消费上也更看重高品质,对进口高端化妆品存在强烈尝试意愿。有分析指,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意味着中国化妆品市场还有很大的上升潜力,随着国内经济的稳步增长,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以及消费观念的转变,国内化妆品零售市场规模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至4385亿元,届时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化妆品生产和销售市场。去年下半年,YSL为庆祝圣诞节而推出的星辰系列唇膏在国内社交媒体得到巨量的曝光,其在新浪微博上超过1000万的相关话题不下十个,在百度奢侈品品牌风云榜YSL也荣登榜首。与其它品牌不同,YSL彩妆利用公众号、朋友圈等线上渠道,迅速抓住了年轻人的目光。有分析指,在把微信作为营销主战场的背后,是微信大部分用户年龄和品牌的用户年龄高度吻合,一篇题为“不买YSL就分手”的文章在微信公众号发布后,迅速在消费者中引发强烈共鸣,让YSL的品牌效应急剧扩张。经过一系列的前期宣传动作,YSL星辰系列还未发售就已引起许多消费者关注,导致正式发售后该产品一直处于缺货状态,一旦上架便会马上被抢光。据悉,在淘宝上,YSL星辰系列套装的价格最高甚至被炒到了原价的20倍。值得关注的是,2016年YSL星辰系列并不在中国发售,其热销变相地让中国代购大赚一笔。无论上述是营销手段还是无心插柳,YSL彩妆在中国市场正得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在唇膏和香水等畅销产品的带动下,YSL美妆去年全年销售额首次突破10亿欧元。为进一步刺激YSL彩妆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业绩,品牌今年顺应中国消费者找男友难现状而推出的“斩男色”系列唇膏,韩剧、明星的卖力出镜又捧红了“人鱼姬”等一系列YSL产品。令YSL唇膏再次成为社交媒体中的热门话题,引发消费者新一轮的抢购热潮。YSL明显抓住了这个营销的契机,据数据,拥有YSL彩妆的欧莱雅集团奢华部门今年第三季度销售额同比上涨11.2%至20.2亿欧元,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Jean-PaulAgon多次强调YSL特别受中国消费者的追捧。YSL彩妆为何敢与代购较真实际上,YSL彩妆在入驻天猫前对代购采取如此极端的措施并非无迹可寻。由于产品热度高企、过度曝光以及品牌的饥饿营销,YSL彩妆在国内假冒产品泛滥,甚至有的“代购”也会在正品中掺入部分赝品来牟取暴利,对YSL彩妆品牌形象造成恶劣影响。多年以来,包括淘宝在内的阿里巴巴电商平台一直受到假冒伪劣产品问题的困扰,经常卖断货的YSL彩妆则是假货最多的化妆品牌之一。今年8月,中国徐州市警方公布了一起特大制售假冒品牌化装品案件案件涉及全国十几个省市被骗者达130万人次,涉案金额高达2亿元,其中不乏YSL等高端化妆品品牌。代购者们通过在海外购买产品,再卖给内地顾客以赚取利润,其中大部分为奢侈品,深受中国消费者追捧的YSL彩妆现已成为各大代购的稳定收入来源。由于代购行业的存在,尽管中国消费者为全球奢侈品销售贡献了三分之一的业绩,但实际发生在中国大陆的交易只占五分之一,其余交易均发生在海外,包括从海外网站订货、中国人旅游购物或通过海外代购产生的交易。代购在海外市场的强劲购买力令大部分品牌不敢作出明显反抗,毕竟他们背后是一群拥有强大购买力的中国消费者。根据财政部网站最新消息,中国部分消费品进口关税自12月1日起下调,其中涉及服装、鞋履和化妆品等多个品类,共涉及187个8位税号,平均税率由17.3%降至7.7%。其中,香水及花露水、唇用及眼用化妆品、香粉进口税率由10%降至5%。有分析指出,关税下调意味着包括YSL等在内的进口彩妆品牌在中国区的售价或将下降,令处于灰色地带的代购行业失去价差这一核心优势,从而减少消费者对于代购渠道的依赖。受益于中国政府对进出口关税的严格调控,代购的规模在2015年缩小至430亿人民币。贝恩在报告中指出,跨境电商和海外网站作为奢侈品购物渠道越来越受欢迎,约一半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去年通过这些网站购买过奢侈品。为进一步打击代购,YSL彩妆自今年开始积极扩张中国内地市场,大量开设实体门店,同时也在布局除官网外的第三方电商渠道。随着阿里巴巴日趋加大打假力度,越来越多的奢侈美妆品牌也选择在天猫开设旗舰店,自今年以来,LVMH集团旗下的娇兰、贝玲妃、Fresh以及雅诗兰黛等高端美妆品牌都已入驻天猫开设旗舰店。去年11月,法国护肤美妆品牌欧舒丹正式登陆天猫旗舰店后,其在中国的业绩不断加速上涨。在截至9月30日的6个月内,欧舒丹中国区销售额同比大涨18.2%,其在天猫旗舰店的业绩更录得三位数的显著增长。品牌亚太区常务董事贺康祖表示,集团仍对中国成为品牌第二大市场抱有信心。虽然YSL彩妆是否会加入天猫仍是未知数,但品牌已在加速布局中国的电商市场。有业界人士认为,若YSL彩妆入驻天猫旗舰店,势必推动其中国的业绩增长,对于假货与代购行业也是严重的打击。
一起惠2017-11-30 09:26:57361 次
10月30日消息,根据Kering(开云集团)日前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在截至9月30日的三个月内,集团总销售额同比大涨23.2%至39.2亿欧元,前九个月销售额则同比大涨27.2%至112.21亿欧元,高于分析师预期。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三季度内,开云集团旗下奢侈品部门的核心品牌Gucci增速再创历史新高,销售额飙涨49.4%至15.5亿欧元。期内,Gucci所有产品类别均录得两位数增长,其中,成衣和鞋履增长强劲,皮具发展势头同样迅猛,直营店的销售额则同比猛涨50.9%至12.8亿欧元,占品牌总销售额的82.7%,批发渠道销售额也录得43.9%的显著增幅。与此同时,有外媒报道称,为了维持该品牌的持续增长,Gucci母公司Kring计划改变其生产过程和制造网络。Kering首席财务官Jean-MarcDuplaix透露称,集团目前的首要任务是重新调整Gucci的生产周期,以便在不断扩大规模的同时,更快地回应客户的需求。“公司计划在2018年初开设一家设计和生产工厂——GucciArtLab。”他表示。Duprix指出:“我们对于Gucci将继续增长非常有信心。为此,我们对供应链进行了大量的投资,重点是保留制造技术,促进创新,并加强垂直整合,以缩短交货时间。”据了解,GucciArtLab位于意大利,占地面积约为3.5万平方英尺,将专门生产皮具和鞋履。工厂会聘请全职员工专注于反馈消费趋势,采购可持续材料(注:Gucci前不久已宣布将不再使用动物毛皮),同时保持Gucci的供应链更靠近大本营,以加快胶囊系列的发布速度。根据Gucci官方介绍,加强对产品开发和交货时间的把控,除了能更快地向客户提供新产品外,也将有助于推动品牌直销渠道的增长。目前,Gucci正在整改实体店网络,以配合品牌门店的“NewStoreConcept”创新计划。该计划旨在将实体门店转变为实验性的、数字驱动型门店,并提供专业的跨渠道客户服务。Gucci品牌现在的550家门店中,已经有25%完成了翻新,另外还有30多家门店也将在今年年底前完成翻新。当然,Gucci重视门店改造的策略也得到了回报,这在其第三季度的财报中可以有所窥见。在该季度中,Gucci同店销售额同比增长51%,直营门店销售占总销售额的83%。
一起惠2017-10-30 09:27:21318 次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为了应对来自亚马逊越来越严峻的威胁,传统零售巨头沃尔玛也开始在电商领域继续加大投入。如今,在前折扣电商网站Jet.com创始人、沃尔玛美国电子商务部门首席执行官马克-罗尔(MarcLore)的领导下,沃尔玛已经在过去一段时间完成了多宗收购案,其中包括以3.1亿美元现金收购线上男装品牌Bonobos、以约5100美元的价格收购户外服装和商品在线零售商Moosejaw以及斥资7000万美元买下美国鞋履电商ShoeBuy的交易。众所周知,曾经创立Quidsi公司的罗尔在2010年以5.5亿美元的价格被亚马逊收购之后,他也在随后一直供职于亚马逊至2012年。但他在亚马逊工作的时间并不开心,不过此番同样是因为收购案而到沃尔玛的工作却给了他完全不同的体验。“很多人不相信我要说的这些,但我在这儿确实有些像在初创企业工作的感觉一样。我们行动非常迅速,且决策清晰。”罗尔在接受《财富》杂志高级编辑亚当-兰斯基(AdamLashinsky)采访时表示。对于这样的企业文化和工作氛围,罗尔似乎将大部分功劳给记在了沃尔玛公司CEO道格-麦克米伦(DougMcMillon)身上。“当我在收购案前(指沃尔玛收购Jet.com的交易)第一次碰到麦克米伦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在很多事情上抱有相同的看法。因此我们很早就建立起了信任感,且这一信任感还在合作的第一年内与日俱增。”同时,罗尔似乎对亚马逊近期通过收购WholeFoods进军杂货领域的举措非常淡定。在被兰斯基问及“沃尔玛同其他竞争对手相比有哪些优势”这一问题的时候,罗尔认为沃尔玛目前坐拥的实体门店资产就足以将自己同所有其他竞争对手区分开来,包括亚马逊。目前,沃尔玛在全美范围内总计拥有4600家门店,因此该公司拥有充足的库存和分发渠道同亚马逊展开线上竞争。罗尔透露,全美90%的人口都在沃尔玛门店所在地点一英里范围内,这是沃尔玛开展电商业务的一个重要优势。当下,亚马逊已经在测试多种货运方案,其中包括让员工兼职送货以及委托第三方进行派送的方案。“我们拥有超过120万员工以及4600家门店来开展电商业务,再加上第三方服务的帮助后,我们完全可以实现在当天、甚至两小时内派送生鲜、冷藏以及一般日用品的目标,且我们的现有资产足以让我们以极低的价格战开展这一派送服务。”当然,罗尔也在采访中肯定了亚马逊的优势,那就是该平台可以为用户提供更为出色的购物体验。“可以肯定的是,沃尔玛也需要在这一在线用户体验方面迎头赶上,其中包括产品分类、搜索、详情页面的设计以及派送服务的优化方面。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且已经制定了计划来改善这些方面。”罗尔补充道。需要指出的是,根据标普资本IQ数据显示,2016年年薪最高的职业经理人就是沃尔玛电商首席执行官马克-罗尔,其年薪达到了2.439亿美元,比第二名的谷歌(微博)CEO桑达尔-皮查伊(SundarPichai)高出约4000万美元。事实上,自从罗尔随着Jet.com的收购案加入沃尔玛后,这家零售商就已经在电商领域迸发出活力。在2017年早期,他主导将免费配送商品的额度从50美元降低到35美元,并大大缩短了配送时间。同时,他还主导抓住了一些小众的品牌零售商。今年8月,在罗尔的牵头下谷歌宣布与沃尔玛联手对抗双方共同的敌人亚马逊。从9月末开始,消费者可以通过GoogleExpress购买沃尔玛商品。GoogleExpress是一个在线集市,用户可以在上面购买塔吉特和沃尔格林等零售商配送的商品。而且,沃尔玛的商品还可以通过GoogleAssistant语音助理和GoogleHome智能音箱进行购买。
一起惠2017-09-29 09:31:34368 次
日本眼镜零售商Owndays日前在泰国新增了一家实体门店,Zoff也即将在香港推出首家店铺,而JINS已经在中国铺设了100家实体店铺……这些日本眼镜零售商一时间都瞄准了亚洲市场,除此之外,他们还先后公布了大力扩张亚洲市场的计划。这些日本零售商认为,多数亚洲消费者还未形成购买时尚眼镜的习惯,也并未将眼镜视为像服饰、鞋履、手包一样经常光顾的商品类别,而这种不成熟的市场形态恰恰被这些零售商视为一个扩张市场的好机会。今年8月,日本眼镜品牌Owndays在曼谷的一家购物中心开出了泰国第三家实体连锁店。据了解,这些店铺内的眼镜单价在1000泰铢(约合人民币197元)左右,大约是东南亚市场其他店铺售价的一半左右。该零售商在马来西亚也有一家店铺,另外其还计划于2020年前再开设30余家实体店,并且主要瞄准东南亚市场。据外媒报道,Owndays采用了和迅销集团(优衣库母公司)同样的打法,即由自己来掌管设计、生产以及零售环节,而这种商业模式在东南亚的一些中小型眼镜零售商中并不常见,因而一副与日本质量相同的眼镜在这里可以卖到两倍甚至更多倍的价格。Owndays店内还提供检查以及“立等可取”服务。目前,该零售商已拓展9个日本以外的亚洲国家市场,其目标是在未来几年内将海外店铺量增至200家,销售额达2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2亿元)的规模。类似地,日本时尚眼镜品牌Zoff(佐芙)也与香港上市公司冯氏集团旗下的利亚零售(ConvenienceRetailAsia)签订特许经营合同,并计划在2021年前开设35家实体店。据悉,首家香港门店将于下月初期推出。截至2017年1月,该日本眼镜零售商在中国已拥有16家直营店,还开通了Zoff眼镜天猫官方旗舰店,并作为中国市场的唯一线上官方渠道。JINS(睛姿)同样也是日本眼镜零售商,目前已在中国市场设有100家店铺,还打算在2018年8月前再增设30家新店。据日本眼镜杂志GankyoPublishing表示,在2015年,日本眼镜市场价值达4067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44.5亿元),不过也由此开始进入下滑阶段。业内人士分析,由于日本人口缩减对其增长空间造成较大影响,所以这些眼镜零售商开始在海外市场寻找出路。当然,如果这些日本时尚眼镜零售商把亚洲市场作为主攻方向,中国这块肥肉应该是大家都不想错过的了。只是,这是否会给中国时尚配饰界以及跨境、海淘市场带来什么风浪呢?
一起惠2017-09-12 09:38:14327 次
美国当地时间8月14日,京东公布了2017年第二财季报表。京东在该季度净收入为932亿元人民币(约合137亿美元),同比增长43.6%;净利润为人民币9.765亿人民币(约合1.441亿美元)。让业内人士关注的是,公布财报的同时,刘强东宣布了开设奢侈品网购平台的计划,尽管没有说明进一步详情,但华尔街日报评论称,京东此举将加大竞争力度,与规模更大的对手阿里巴巴集团争夺中国高端消费者。有备而来的京东京东此次宣布开设奢侈品网购平台,并非毫无预兆。今年年初,京东把时尚业务从原先隶属的服饰与家居业务部中拆分出来,成立单独的时尚事业部,从组织构造上为做强奢侈品打下基础。6·18期间,京东又上线了“京尊达”服务,快递小哥不再是穿着T恤带着头盔、汗流浃背皮肤黝黑的形象,而是开着电动汽车、西装革履还戴着白手套送货。可以说,该服务已经为配送奢侈品而把物流的最后一环——送货上门彻底给“改头换面”了。紧接着,在6月22日,京东又宣布与购物平台Farfetch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后者汇集了全球700多个顶尖买手店和品牌合作伙伴,拥有许多百货进不到或不会进的秀款以及诸多小众的设计师品牌的产品。京东向Farfetch投资3.97亿美元,成为其最大的股东之一,刘强东也成为了Farfetch董事会的一员。而这次合作的目标之一,正是搭建一个全国奢侈品网购首选平台。京东要做奢侈品电商平台,绕不过去的还是与阿里的竞争。京东虽然在交易规模上拼不过阿里,但在奢侈品行业却有独特优势。今年4月京东服饰正式成为AAFA(美国服装和鞋履协会)官方会员,而竞争对手阿里非但不是会员,而且还因假货问题被AAFA两次列入“恶名市场”名单,这让京东口碑信誉要好于阿里。毕竟奢侈品行业是供应商主导的业态,品牌的信任和青睐对于京东而言是一笔无形资产。章泽天作为京东公益基金会荣誉理事代表京东出席AAFA活动但阿里也开始转型,在“淘宝模式”和奢侈品行业不可协调的矛盾之下选择了“绕行”。今年8月初,阿里推出了一个奢侈品频道LuxuryPavilion,Burberry、HugoBoss、LaMer和玛莎拉蒂在内的17个奢侈品品牌都有产品在该频道上销售。和其他频道不同的是,LuxuryPavilion并不对所有用户开放,而是根据用户的奢侈品购买记录而选择目标消费者开放。奢侈品牌:入驻电商平台,还是自建电商业务?海外奢侈品牌进入中国后面对的,是电商大潮下塑造的零售格局。电商化是必须的,但以何种形式打开电商渠道,如何在电商平台和自建电商业务之间分配投入的资源,这一直考验着奢侈品牌的对中国市场的创新性适应能力。电商化有助于奢侈品牌攻下中国市场麦肯锡的报告显示,尽管倾向于网购是中国消费者的重要特征,但中国的奢侈品销售仅有7%来自线上官方渠道,预计仅有16%的富裕客群会在2017年增加线上奢侈品支出。显然,靠官方自有电商和现有模式下的电商平台,线上奢侈品销售都难有起色。要突破这个瓶颈,就必须跳出在两者之间进行选择的死胡同。突破点可能是被新零售革新了的电商平台。奢侈品如何电商化?举例而言,在消费者眼中淘宝和天猫似乎都没有什么变化。但实际上,内容生产已经改变了电商业态。最有力的证据就是,最为国内最大内容原产地的微博已经成为了淘宝最大的流量主,大量时尚博主、网红创造的内容让粉丝们“边看边买”。没有互动性和传播性的商品展示页已经过时,奢侈大牌要加入的正是内容生产。“在中国,博主填补了网络空白,遥遥领先于奢侈品牌与时尚杂志的动作。”法国巴黎银行证券部奢侈品分析师总结道。在其发布的中国十大时尚博主榜上,排名第三的“包先生”在新浪微博以及聊天与电商平台微信上号称拥有300万粉丝数,根据FT的报道,今年情人节他通过微信一天之内将80只纪梵希限量版粉色Horizon手包售罄,创下17万美元的销售额。时尚博主的粉丝量和转发量惊人除了内容之外,怎样实现线上线下的互动来促进转化,也是奢侈品打电商牌的另一个打法。比如借助所入驻的电商平台上极具挑选性的频道增加一些单品的曝光,或是从电商平台的旗舰店获得客户“千人千面”的精准信息,从而带动线下的单品销售和精准营销。品牌也可以通过一系列线下活动创造更多的内容,带动线上的搜索和销售。尽管电商化已经是奢侈大牌拿下中国市场的当务之急,但电商化本身不是目的,品牌影响力和销售额才是。
一起惠2017-08-16 09:48:31265 次
根据科技媒体Recode报道,美妆订阅盒子初创公司Birchbox正在与多家零售商洽谈收购事宜,其中之一是沃尔玛。如果交易达成,Birchbox将成为沃尔玛自2016年8月以来收购的第5家电商网站。除了在仓储、配送服务上跟亚马逊较劲,沃尔玛也一直想在时尚这个亚马逊不断加大投入的领域提高竞争力。过去2年,沃尔玛已先后收购了Jet.com、户外电商Moosejaw、鞋履电商Shoebuy以及复古风女装的美国电商ModCloth。这些公司随后均保留原品牌继续运作。截止发稿时,沃尔玛美国电商主管MarcLore和Birchbox联合创始人兼CEOKatiaBeauchamp均未对这条消息予以回复。Birchbox算是最近流行的“订阅盒子”中最早在美妆领域试验该商业模式的创业公司之一。它的独特之处在于除了提供每月一次的美妆“盲订”,还有独立的电商网站,可供消费者全价回购喜欢的品牌和产品。自2010年成立以来,该公司已累计融资8000万美元,年销售额达到2亿美元。有消息称,2017年它已经实现盈利。不过,这家公司的运营情况不如表面上看去那么乐观。后来者如女性化妆视频聚合平台Ipsy,以及Sephora、Target等大型连锁推出的美妆盒子,正在不断蚕食它的市场份额。根据美国市场研究机构SliceIntelligence今年4月发布的一份报告,Ipsy在2016年用户增幅达到11%,在美国整个市场的美妆盒子销售额中占比高达62%,而Birchbox的份额则下降至32%。Ipsy由YouTube最早一代美妆博主MichellePhan于2011年成立。在美妆盒子业务上,Ipsy除了和Birchbox一样主打个性化订阅外,还利用平台上聚集的6000多名美妆博主在各个社交媒体做宣传推广,因此在短期内就聚集了大批粉丝。为了扭转颓势,Birchbox在会员奖励机制、物流和包装成本等方面都做了调整。比如推出每月15美元的BirchboxSelect,允许消费者只选取满足特定需求的产品(比如干皮或者染发护理),去除盒子中某类不需要的产品,或者以取消某月订阅的方式拿省下来的钱直接在Birchbox上购买全价产品。这些调整有效地增加了Birchbox的独立电商业务。虽然订阅人数还在不断下滑,但目前已有35%的营收来自全价产品销售。不过,这家公司还是在去年经历了几次大的变动,包括两轮裁员。除了去年夏天从现有投资人手中获得1500万美元的追加投资,它再没能获得新的大额融资,因此一直挣扎于自主盈利。对Birchbox来说,沃尔玛的收购意向就像是一场及时雨。在与品牌客户或品牌客户接洽时,它反复强调的一个优势是“Ipsy只适合美妆迷,而Birchbox才能带来那些原本对美妆不感兴趣的新顾客。”而这也正是沃尔玛需要的。之前人们对它的印象多半是老气、便宜,跟时尚和设计感扯不上关系。现在,一家能够聚集年轻消费者、兼有互动性订阅业务和独立电商业务的美妆公司,会是不错的补充。
一起惠2017-08-12 09:42:47262 次
MichaelKors昨日宣布以近9亿英镑(近12亿美元)成功收购JimmyChoo,此笔交易较后者最开始提出的收购价格要求溢价了36.5%。根据协议条款,JimmyChoo将成为MK的全资子公司。并且MichaelKors方面称,将会保留JimmyChoo首席执行官皮埃尔·丹尼斯带领的现有管理团队。戴安娜王妃钟爱的JimmyChooJimmyChoo创立于1990年,是英国著名的高跟鞋、手提包和香水制造商,尤其是以高跟鞋闻名。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轻奢界异军突起,就连已故的黛安娜王妃,都是该品牌的忠实拥趸。2011年,JimmyChoo被德国亿万富翁雷曼家族旗下的JAB控股有限公司以超过5亿英镑的价格收购。2014年,JAB首次宣布公开募股,但出售部分股权后该公司仍是JimmyChoo大部分资产的所有者,拥有68%的股份。2014年10月,JimmyChoo在伦敦证券交易所挂牌,随后开始在中国开设实体店。2016年1月,“金融时报”报道称,在中国经济发展放缓的大背景下,该公司是奢侈品行业中表现最好的公司之一。2016年,在中国区的拉动下,全球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5%。然而,今年4月,JAB就表示了出售JimmyChooJ意向,从而集中力量经营旗下的餐厅和咖啡店业务,要远离时尚和鞋类。随后便有媒体报道Coach也在准备收购JimmyChoo,并且聘请了曾在JimmyChoo任职的JoshuaSchulman为品牌首席执行官。在Coach以24亿美元收购了KateSpade后,MK终于出手了。据BBC报道,MK公司的名誉主席兼首席创意官MichaelKors表示:“我们欣赏JimmyChoo设计的迷人风格,它的设计引领潮流,十分期待它的加入。”MK公司称,此次收购预计将带来一些益处,包括将JimmyChoo销量增至10亿美元的机会,以及更平衡的投资组合,促使产品多样化。并且JimmyChoo还将有机会在男装系列中有所发展,并加大对全球市场的敞口,尤其是推进在亚洲市场的快速发展。截止周一收盘,MichaelKors每股价格为188.6便士,市值54.65亿美元。消息宣布后,JimmyChoo在早盘交易中股价上涨了17%,周一收于195便士,市值为8.89亿英镑。轻奢合并潮MK是轻奢行业里热门的牌子,但近年来,女包市场价格竞争激烈,MK等女包品牌的利润空间不断受到挤压,销售疲软。受此影响,MK也将业务扩展至至连衣裙和男装,并在电商业务方面投资。此外在和Coach的竞争中,MK的日子过得并不好,2015年后利润持续走低。2017财年四季度财报显示,MK的营业收入10.6亿美元,同比下跌11.2%,报告期内净亏损高达2680万美元。其中,同店销售幅度下滑14.1%,批发渠道销售额下跌22.8%,许可经营收入为3340美元,同比下滑6.2%。在盲目扩张之后MK没能逃离的“流行以后,业绩迅速下滑”的轻奢品牌怪圈,业绩由盈转亏。今年6月,MK还宣布要关闭旗下100-125间店铺,这样每年可省下6000万美元的开支。据悉此笔交易完成后,MK将会开辟全新的奢侈品鞋履市场,以应对其核心手袋业务增速放缓。先是LVMH合并了Dior,再是Coach收购了KateSpade。可以看到,无论是因为市场疲软销售额降低,还是各大奢侈品店竞争激励,盲目扩张导致利润下降,亦或是处于自身发展需要等原因,整个奢侈品行业已经进入了整合并购阶段。此次收购后,MK和Coach的竞争或许会升级,但对于消费者来说,这都不重要,依旧可以愉快的买买买。
一起惠2017-07-27 09:32:47238 次
奢侈品鞋履零售商M.Gemi宣布完成了1600万美元的C轮融资,领投方为德国技术媒体公司HubertBurdaMedia旗下投资基金BurdaPrincialInvestments,参投方包括M.Gemi现有投资人AccelPartners、GeneralCatalystPartners以及ForerunnerVentures。据悉,包括本轮融资在内,M.Gemi的融资总额已经达到了4720万美元。M.Gemi将把此轮融资用于深入预测分析奢侈品行业走势、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以及优化供应链。公司CEOBenFischman还谈道:“我们相信,零售业的未来在于将产品质量、数字业务和实体业务结合起来。BurdaPrincial在消费媒体和电子商务两方面的丰富经验将会成为我们在国内市场和全球市场发展的巨大推动力。”根据公开资料,M.Gemi创立于2015年,其配饰和鞋履等商品均来自意大利的家庭手工作坊。公司总部位于美国波士顿,并在纽约和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等地设有办公室。其最大特色是用快时尚方式卖高端手工制造的鞋履,将传统工艺与最新科技结合,打造特殊的供应链,价格相比传统奢侈品牌要低许多。
一起惠2017-06-23 09:16:20374 次
6月7日消息,从模仿名牌起家、因价格低廉而大受中低层消费者喜爱的美国运动休闲鞋履品牌Skechers(斯凯奇),一度被誉为运动鞋消费市场的一匹“黑马”。它在美国本土市场得到认可后,便开始了较为积极的全球扩张计划。前不久,Skechers公布的今年第一季度(截至3月31日)财报显示,其总销售额增长9.6%至10.73亿美元,已连续第三次录得创纪录的季度业绩。而这主要得益于其国际批发业务和全球零售业务的强劲表现——分别增长16.8%与12.8%。整体来看,其国际市场营收在该季度的增幅达到51.3%,占全球的46.8%,相较去年的43.8%有大幅增长。随后,Skechers首席执行官RobertGreenberg表示,由于品牌在加拿大、智利、中国以及印度等海外市场不断获得积极的市场反应,未来将在全球将会开设更多门店。而目前涉足尚不深的欧洲市场,自然而然成了Skechers的下一个扩张目的地。(图片来自Skechers官网,仅用于信息传递,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根据外媒的最新报道,继去年在比利时设立新的配送中心、在西班牙开设新门店之后,近期,Skechers又将在荷兰和意大利两国加大投入,新增多个门店。其选址包括阿姆斯特丹舒格城的TheStyleOutlets以及意大利米兰的Vicolungo、CastelGuelfo和MantovaOutletVillage三个时尚名牌打折购物村。至此,Skechers的销售网络已覆盖全球6大洲超过160个国家。根据公开资料,截止今年第一季度末,Skechers全球共有2055家零售门店,其中1471家是第三方所有的零售店(551家位于中国)。此次在欧洲市场新开的门店将把这一数据进一步扩大。据了解,Skechers于1992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创立,最初以工装皮靴单一产品起家,后来逐渐涉猎其它鞋类款式,包括休闲鞋、帆布鞋和凉鞋等。直至2009年,Skechers开始进军健身市场。由于价格适中和穿着舒适的特点,逐渐成为美国消费者热捧的鞋类品牌。2015年,美国产业研究公司TheNPDGroup出具的美国运动鞋消费市场报告显示,Skechers力压Adidas和UnderArmour,以5%的市场份额排列美国第二,仅次于Nike。2016年,Skechers集团净销售额高达35.6亿美元,同比增长13.2%。(图片来自Skechers官网,仅用于信息传递,版权归原作者所有)Skechers于2008正式进入中国,在摆脱了早期的定位误区和选址困扰之后,2014年开始进入飞速增长状态,目前中国市场已为其全球业务贡献将近四分之一的销售额。2016年,Skechers中国内地销售额为6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9%;同店销售增长了25%,几乎是全球同店销售增长的8倍。除了销售额和销售点的高速增长,Skechers在中国的网络销售近两年来也抢足了眼球。去年“双11”,Skechers天猫官方旗舰店店进店人次达3200万,单日销售总额达2.88亿元,同比增长77%,并拿下了女鞋品类销售冠军、男鞋和童鞋品类销售前三甲、运动店销售排名第六位的成绩。此前,其官方曾透露,Skechers在中国的销售网点共2200多个(预计在2018年底将达到4000家),直营和经销商的比例分别是8%和92%。此外,2016年65亿的零售总额中,线下与线上各占78%和22%。“2000多家店铺至今没有不盈利的门店,因此线下销售仍然是最为重要的销售来源。”
一起惠2017-06-07 09:20:41298 次
也许你还有印象,不久前京东刚刚成立了大服饰事业部,高调宣布进军时尚行业。最近,它又有了新动作——正式加入了美国服装和鞋履协会(AmericanApparel&FootwearAssociation,简称AAFA),从此成为了得到该协会认证的“安全”会员。(图片来源于界面网原文,仅用于传递信息,版权归作者所有)之所以提到安全,是因为AAFA作为美国国内一家致力于管理时尚品牌化学物质使用情况的非营利性组织,要求旗下会员在生产过程中严格参照协会相关不标准,对化学品的使用进行管理,以确保会员品牌销售的商品不含有害位置。目前,AAFA拥有认证会员的数量已超过1000个。从MarcJacobs、CalvinKlein到Gap、TommyHilfiger、Levi’s都是该协会的会员。京东此次得到AAFA认证,算是为其在时尚行业的后续动作,找到了品质方面的专业背书。这一举动与该平台在销售电器、电子产品时反复强调“正品”的思路一脉相承。事实上,“正品”或者说“品质”正是京东与其最大竞争对手天猫和淘宝在各个品类展开竞争时着眼的差异点。所以,当京东进入了天猫和淘宝已经建立起足够大竞争优势的时尚市场中,它们同样想要强化这种差异。另一面,加入AAFA也有助于京东在全球范围内取得更好的表现。这不光是指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也包括其与品牌进行入驻等合作洽谈时的谈判能力。或者说,这至少能为它与众多品牌能“和平共处”奠定了基础。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商城大服饰事业部总裁丁霞,曾在接受界面新闻专访时表示,她相信奢侈品和中国电商的关系早晚会破冰。从这个角度看,AAFA的成员身份也有助于京东获得更多品牌尤其是奢侈品牌的信赖。对比看,京东的老对手,也就是常说的“友商”阿里巴巴也曾期望通过加入协会的方法来为自己正名。2016年时,阿里巴巴曾宣布加入国际反假联盟(IACC)。该协会亦是一个国际非营利性组织,专门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旗下拥有包括Gucci、YvesSaintLaurent等在内的超过250个品牌成员。此外,该组织也有律师事务所、调查和产品安全公司、政府机构和知识产权协会等机构会员。不过,阿里巴巴在当时并没有受到如京东此刻享有的“礼遇”。因为在它宣布入会后,深受淘宝假货困扰的MichaelKors、Gucci、Tiffany&Co.等品牌为表自己对这一消息的不满,先后宣布退出组织。IACC因此叫停了阿里巴巴的认证会员身份。截至目前,京东在加入AAFA这件事上还算顺风顺水。不过,《国际品牌报道(WorldTrademarkReview)》还是在报道中指出,AAFA“把自己和京东放在同一阵营的举措,很有可能会惹毛现有的企业会员。”京东对此倒是信心满满,因为其“自营”的模式让它可以从采购、库存、配送各个环节监控产品质量及品牌真实性。虽然,这一模式耗费的成本实在太大——即使它在2014年成功上市,却始终未能实现盈利。但这种情况正在逐渐扭转中——刚刚公布的2017年第一季度财报中,京东自上市后首次实现季度性盈利。
一起惠2017-05-15 11:41:23273 次
5月8日消息,最新获悉,京东刚刚发布了其截至2017年3月31日的2017财年第一季度业绩:净收入762亿元人民币(约111亿美元),同比增长41.2%;经营利润8.431亿元人民币(约1.225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亏损为8.649亿元人民币。财报显示,京东2017年第一季度交易总额(GMV)达1841亿元人民币(约267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交易总额129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截至2017年3月31日,京东近12个月的经营现金流为102亿元人民币(约15亿美元),同比增长405%;活跃用户数为2.365亿,同比增长40%。此外,2017年第一季度完成订单量为4.771亿,同比增长39%。2017年第一季度通过移动端渠道完成订单量约占总完成订单量的81%,同比增长56%。京东预计,2017年第二季度净收入介于880亿元人民币至905亿元人民币之间,同比增长约为35%至39%之间。剔除京东金融,2017年第二季度净收入介于866亿元人民币至891亿元人民币之间,同比增长约为33%至37%之间。此预期体现了京东当前的初步预期,可能会发生改变。附:京东财报期内业务亮点(1)京东得到美国服装和鞋履协会(AAFA)认证,正式成为AAFA的官方会员。AAFA是美国服装鞋帽行业的权威协会。加入AAFA,京东将与国际知名时尚品牌在品牌IP保护和正品宣传方面更加紧密合作,将更多的全球顶级时尚品牌介绍给中国消费者。(2)雅漾官方旗舰店入驻京东自营平台,GiorgioArmaniS.p.A旗下EA7EmporioArmani、ArmaniJeans及EmporioArmani内衣系列也分别成立了京东自营旗舰店,并将享受京东的当日达和次日达配送服务。(3)沃尔玛旗下英国超市品牌ASDA入驻京东全球购。此外,京东全球购还与拜耳(Bayer)、Inferno和丝塔芙(Cetaphil)等多家全球顶级品牌合作。(4)在家居和服饰领域发力,宣布与SAVIOFIRMINO、Bordignon及Contractin三家高端意大利家具品牌达成合作,并为为中国优秀的原创设计师举行了盛大服装发布会。(5)升级纸箱回收计划,京东配送小哥上门送货时,北上广深的用户可将自己闲置的纸箱交给配送员,根据纸箱的数量可获得相应的京豆,用于未来在京东网站上购物使用。(6)京东宣布正式组建京东物流子集团,向全社会输出京东物流的专业能力,为各行业的客户提供供应链服务和物流服务。目前,京东在全国运营263个大型仓库,总面积约580万平方米;新达达已经同80家沃尔玛超市和165家永辉超市合作,为用户提供极速优质的一小时生鲜快递服务。(7)截至2017年4月30日,京东第三方平台共有大约12万个签约商家。截至2017年3月31日,京东共有122405名正式员工。
一起惠2017-05-09 09:51:31475 次
京东6月18日是什么日子?2017京东618有什么活动?2017京东618大促是什么?一起来了解一下吧!6月18日其实是京东的周年庆,在2013年之前,京东就将每年的6月18日定为年庆,在这一天搞促销以及各种活动,这对于其他电商无疑产生了巨大的压力,而京东2013年的店庆更是将“618”口号喊向了全国,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产生,无论是地方超市还是各大电商、厂商,都开启618促销活动。而竞争对手天猫、淘宝、苏宁、拍拍等等一系列的电商大咖也是围追堵截,开启自己的618活动。各大品类促销接力每日优惠享不停距离今年(2017)京东618活动开始时间还有一个月,具体活动规则还未出来,大家可以参考去年京东618活动:去年(2016)京东618品质狂欢节将持续20天,6月1日至6月17日,京东3C、家电、消费品、服饰家居、生鲜各大专场轮番上阵,17款超值新品惊爆价上线,6月18日至6月20日,老刘专场将为消费者带来全品类的狂欢盛宴。6月1日至6月6日,京东3C“低价购潮流”专场开启“品质升级购”,爆品61.8元秒抢。献上最给力的爆款产品,最意想不到的价格,最心跳的玩法!手机秒杀不止5折,游戏本6月神券天天抢,疯狂满减惠不停,百万件数码精品低至5折,魅族、OPPO爆款手机及打印机61.8元限量秒杀,自营图书音像满200元减100元,小米Max高配版、联想Miix4二合一平板笔记本新品抢购、惠普暗影精灵2全球首发,更有1元抢宝、免息券等多样优惠玩法等你来嗨!6月7日至6月9日,“低价购省心”家电专场高调接棒,大家电低至5折,每日千台小家电61.8元疯狂抢。格力大1匹变频空调仅2599元,冰箱洗衣机抢券最高减1000元,美的满4888元就送冰箱,海信每满10000元减1000元,1399元买乐视会员送40英寸新品乐视超级电视!更有0元抢家电、小家电买1件赠3件、空调48小时闪电安装、买家电打白条12期免息等实惠活动让你停不下来!此外,6月1日至6月7日,家电多款商品限时秒,碧然德净水壶、东菱电烤箱、SKG养生壶、原汁机、美的榨汁机、艾美特电风扇等只需61.8元,美的空气净化器、长虹电视618元限时秒!6月10日至6月13日,消费品专场“低价购精品”掀起618大促新高潮,“囤”2免1让实惠到底。京东超市全场“囤”2免1,洋酒、美妆1元秒杀,牛奶199元减150元超级神券限量领,还有个护清洁、美妆满199元减100元,全球购商品低至满199元减100元,全面占领你家的冰箱、储物柜,你准备“囤”了没?6月14日至6月17日,服饰家居专场“低价购时尚”,明星设计爆款独家上线。家居生活类商品不止5折,鞋履箱包满199元减50元,尖货值得买低至6.18元……更有奢品大牌61.8元限量秒杀!同时,6月17日至6月20日,服饰家居还有万店齐发3免1、全场凑单真正低的特色活动。精品不断,让时尚承包你的购物车!整个大促期间,京东生鲜专场持续推出“低价购美味”活动,消费满399元即有机会免费获得鲜活波士顿龙虾一只(仅限支持的配送地区)。生鲜自营商品“61.8元任选3件”,百种商品第二件半价。京东自营冷链配送将全程“保驾护航”,把最新鲜的美味送上门,让你的餐桌马上丰盛起来!6月18日至6月20日,大促高潮震撼上演,老刘专场将为大家送上最诚意大礼!全品类大促将把京东618品质狂欢节大促推向最高潮。当然,海量的红包和优惠券也会不断刷爆你的购买欲!
一起惠2017-05-09 09:06:161379 次
1-20/41 记录1/3 页首页123下一页尾页
推荐商家更多
京东商城
最高返利56%
京东商城wap端
最高返利56%
苏宁易购
最高返利5.6%
荣耀商城
最高返利3.5%
拼多多
最高返利35%
考拉海购
最高返利7%
华为商城
最高返利3.5%
当当网
最高返利4.2%
爱奇艺
最高返利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