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期
外媒在上周五披露了Uber2016年的业绩情况,2016年该公司营收为65亿美元,平台上发生的交易总额同比翻番至200亿美元,调整后净亏损为28亿美元,Uber在一封邮件中确认了这些数字。值得一提的是,Uber去年亏损28亿美元,这一业绩数据不包含中国业务。去年8月,Uber全球将其中国业务(优步中国)出售给滴滴,滴滴收购了优步中国的品牌、业务、数据等全部资产在中国大陆运营。目前,Uber还没有上市,所以并没有公开发布财报情况,不过,Uber表示,该公司第一季度业绩“似乎符合预期”。2016年第四季度,Uber平台的交易总额环比上季度增长28%,至69亿美元。不过,同期Uber的亏损也上升至9.91亿美元,营收则环比增长74%,至29亿美元。近来,Uber负面新闻缠身,多名高管相继离职。4月,UberCEO卡兰尼克在公司的一份内部邮件中宣布,全球公共政策和沟通主管蕾切尔·怀特斯通(RachelWhetstone)再加入公司两年后决定离职。3月底,Uber地图和商业平台副总裁布莱恩·麦克伦登(BrianMcClendon)宣布于本月底辞职,但将继续担任Uber顾问。据消息透露,目前至少有六位地图测绘技术人员,包括布拉特·布朗宁(BrettBrowning)、DrewBagnell和彼得·兰德(PeterRander)等来自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技术人员,其均离开优步团队加入由其前自动驾驶技术工程师创办的人工智能公司ArgoAI。2月底,原Uber工程高级副总裁阿米特·辛格尔(AmitSinghal)被迫辞职,原因是近期谷歌内部爆出了辛格尔之前在谷歌工作时涉嫌性骚扰。此外,Uber人工智能实验室负责人加里·马库斯(GaryMarcus)、无人驾驶汽车团队黑客查理·米勒(CharlieMiller)、Uber产品增长副总裁艾德·贝克(EdBaker),Uber先进技术中心工程部顶级工程师拉菲·克里科里安(RaffiKrikorian)也都已从公司离职。
4月14日消息,优衣库母公司全球知名服饰零售商迅销集团(以下简称“迅销”)今日公布2017年度上半年业绩报告。财报显示,迅销集团2017年上半年度收入额达10175亿日元(约为641.6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增长0.6%;经营利润为1306亿日元(约为82.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5%。据悉,迅销旗下三个事业分部中,日本优衣库与海外优衣库收入、利润均有所增长,全球品牌事业收益虽有增长,但利润有所下降。其中,日本优衣库2017年上半年总收入为4551亿日元(约为2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3%;经营利润为687亿日元(约为43.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3%;网络零售渠道销售额达282亿日元(约为17.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7%,占集团总收入的6.2%。财报称,在中国大陆与东南亚强劲业绩表现带动下,上半年度海外优衣库经营利润大幅增长。具体而言,2017上半年度海外优衣库总收入为3928亿日元(约为247.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9%;经营利润达487亿日元(约为30.7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65.9%。门店方面,截至2017年2月底,海外优衣库事业分布门店总数较上年同期增加139间至1029间。财报同时显示,在美国优衣库方面,随着成功实施事业改革计划,经营亏损亦大幅缩窄。迅销方面预计,海外优衣库市场预计利润将大幅增长。其中,大中华地区、东南亚、大洋洲及韩国等可望获得利润增长,北美事业经营亏损可望大幅缩小。全球品牌方面,由于GU品牌利润下降,迅销上半年度收益有所增长但利润下降。全球品牌事业分部收益于上半年同比增长0.5%至1681亿日元,经营利润同比减少29.7%至100亿日元。GU2016年秋冬系列销售表现不及预期,加上去年同期经营利润表现优异,使比较基期较高,使得GU上半年度利润同比出现下降。讯销方面称,2017年全年集团综合业绩维持预测不变,利润将大幅增长。2017年全年综合收入额预估达18500亿日元,同比增长3.6%;经营利润达1850亿日元,同比增长37.5%;母公司所有人应占年内利润达1000亿日元,同比增长108.1%;预期基本每股盈利为980.74日元。尽管迅销集团并未在财报中列出中国大陆方面的具体数据,但优衣库在中国的成功是毋庸置疑的。作为其海外第一大市场,优衣库2016年新开门店72家,中国市场门店总数突破了500家的大关。线上方面,连续几年在天猫双11大促中均位居服装品牌销量第一。2016年天猫双11期间,更是在11时18分,优衣库宣布官方旗舰店双11活动商品已售罄。资料显示,迅销集团设立于1963年,是国际知名服装品牌商。涉及服装设计、生产以及销售全产业链。旗下有优衣库、GU、HelmutLang、ComptoirdesCotonniers、Princessetam.tam、Theory、JBrand等七个主要时装品牌。截至2017年2月28日,集团共有43221名员工。旗下优衣库目前已在18个国家和地区开设超过1800家店铺。
4月11日消息,上周,英国时尚电商Asos发布了2017财年的半年报(截至今年2月底的6个月),向市场展示了几组亮眼数据:集团营收同比上涨37%,零售销售额上涨38%,英国本土市场零售销售额上涨18%,国际市场零售销售额上涨54%,毛利润上涨36%,税前利润上涨14%。据悉,在这半年中,Asos零售销售总额为8.892亿英镑,毛利为4.401亿英镑,税前利润为2730万英镑。其中,海外市场取得强势增长,销售额高达5.484亿英镑。这让集团有了信心提高全年销售预期——2017财年销售增长预期调高至30%-35%。这一良好业绩让Asos得到了市场的认可。那么,是什么样的内因和外因使得它能够绽放光彩呢?从公开资料中可以得到以下几个重要信息:一、降价策略为Asos赢得了更广大的消费群体根据外媒报道,过去一年,Asos采用了降价的招数来抢夺更大的市场份额,而事实也证明这一策略是正确的。其官方在解释销售额上涨原因时也提到,“好产品配上合适的价格,再加上完美的物流配送服务”。当然,除此之外,英镑疲软所带来的正面影响也体现在了Asos的业绩中。其官方指出,在国际市场(尤其是欧洲市场)的进一步降价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促使来自第三方渠道的营收增长了15%。二、运动服饰产品线的推出收效良好据了解,在2017财年上半年,Asos上线了运动系列服装产品。这一市场长期被Nike、Adidas、Puma、Reebok等大牌瓜分,但近年来,TedBaker、NewLook、FreePeople、Missguided等时尚品牌也纷纷杀入。而Asos也敏锐的嗅到了这个商机,快速推出运动产品线,分到一杯羹。Asos官方还透露,今年将推出自有品牌的运动服饰系列,包括运动训练、跑步、舞蹈、瑜伽等细分品类。三、快速更新的品牌组合方案让Asos保持了活力Asos持续更新品牌组合的策略也被证明是对的。在本季度中,Asos平台增加了100个新品牌,但与此同时也砍掉了100个不畅销的旧品牌。这种快速的品牌更新迭代使得其始终能跟上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据悉,其最新引入的品牌既有AdolescentClothing、VCA、CurrentAir、EFLA等本土小众品牌,也有UnderArmour、MissSelfridge、Burton等国际大牌。此外,Asos与其他品牌的联乘系列也散发着活力,如AsosWhitexSaucony、AsosxWahLondon等等。这部分独家产品几乎占到其电商平台销售额的60%。四、移动端的增长也较为给力根据公开资料,在2017财年上半年中,Asos所有数字渠道都推出了新的移动支付功能。期间,其日均App下载量增长了28%,用户平均每个月的App访问次数为8次,浏览时长超过80分钟。目前,其移动端访问量已占总流量的70%(上一年仅为60%),订单占比则达到58%(上一年为51%)。五、利用社交媒体网络积攒大量人气Asos对社交媒体营销的快速反应也颇为人称赞。它在Instagram可购物内容、InstagramLive、FacebookLive、FacebookCanvas以及Snapchat等新型的社交媒体渠道广泛接触消费者。2017财年上半年的全球粉丝数量增长了25%,达到2130万人次。六、物流运输能力的提升成为国际市场增长引擎据悉,Asos已将其位于德国柏林的欧洲1号仓储中心(Eurohub1)里200万个单元的库存转移到一个全新的物流配送中心。这个中心被命名为欧洲2号仓储中心(Eurohub2),库存储藏能力是原来欧洲大陆的两倍以上,吞吐量则几乎达到了4倍,大大改善了欧洲用户的消费体验。在接下来的一个季度中,欧洲2号仓储中心将继续扩容,可以快速处理更多来自德国、法国、西班牙以及意大利的订单,并减少以往在库存转移方面的耗损。另外,Asos在美国市场的扩张也势不可挡。目前美国市场25%的订单由其美国运营中心配送,余下的则从英国配送。但是,美国作为其第三大市场,Asos已将提高该市场的运营效率列入计划之中。有分析指出,Asos能在欧洲及美国市场找到增长机会,还需要感谢市场大环境。因为不管是在美国还是欧洲,像Asos这样以20几岁年轻人为目标客群、商品售价多在几百元人民币的快时尚品牌电商平台并不多见,而更多的是围绕奢侈品牌以及独立设计师品牌的电商平台(如Net-a-Porter)。“这让ASOS找到了一条光明的大路。”不过,在欧洲和美国顺风顺水的Asos在中国市场却没有那么走运了。其于2016年4月关闭中文网站,于2016年6月关闭天猫旗舰店,正式退出中国市场。当时Asos在中国市场的亏损已达到860万欧元,甚至接近了外界预估的在该市场900万英镑(约合1049万欧元)的先前投入。Asos官方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在整体战略上,中国只占据公司总营业额的很小一部分,但它却需要很多精力、时间和投资,这于大局无益。”当然,事实也证明,退出中国后,Asos的整体业绩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而且在整个国际市场的扩展也没有因为在中国的失败而放慢脚步。
如今,电商集团进军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事例不再少见。早有阿里、京东、苏宁抢先布局,后有国美、唯品会等迎头赶上。其中,国美旗下一共就有4家P2P平台——美易理财、美美理财、国美在线金融频道、国美华人金融。近日,国美在线金融被曝资金流向自家地产公司,美美理财为失信企业融资。此外,除美美理财上线厦门银行存管外,其余3家尚未开展银行存管。根据网贷行业监管方面的要求,上线银行存管是平台合规的重要一步,剩下的时间不多了。由于投资者对国美旗下的互联网金融业务运营状况及未来合规转型规划非常关注,《投资者报》记者为此联系国美控股相关负责人。国美控股集团品牌中心的一位负责人在电话中告诉记者:“集团已注意到这些消息,但是目前还不方便发声,会选择在适当的时间给予投资者和媒体具体的回应。”旗下4家P2P平台《投资者报》记者了解到,作为同属国美集团旗下的4家平台,国美在线金融频道、美易理财、美美理财、国美华人金融相互独立经营,且业务内容不同。国美在线金融频道并未有独立官网,而是作为国美在线下属金融频道的形式存在,平台业务主要以分销国美系其他平台债权和其他一些票据理财、基金等为主。准确地说,是一家集合多种理财产品的互联网金融“超市”,产品有投金宝、定期理财、票据理财等。其中,投金宝是国美在线与华人金融合作推出的产品,主要对接企业借款;定期理财美美赚系列是其与保理公司、鹏润金服合作推出的产品,票据理财则对接汇票质押融资。美易理财是综合性理财服务品牌;美易理财主要有美保宝、美融宝等产品,对接资产类型为供应链应收账款债权、实体企业的债权转让等。美易理财还上线了企业金融板块,为企业提供理财服务。4月6日,官网首页显示,该平台预期年化收益率为10%。美美理财是国美金融和鹏润金服联手打造的P2P平台,由鹏润直接管理,主要提供不同期限产品供投资者自由选择。记者在其官网注意到,该平台已上线厦门银行资金存管,主要提供30天~180天的定期理财项目,年化收益率在7.5%~12%之间。截至目前,平台注册用户数达到118万户,累计交易额超过80亿元。国美华人金融是一家由国美控股集团主导的P2P投资理财平台,注册资本达10亿元。目前主要基于消费场景积极布局消费金融市场,同时整合市场小额、短期车贷产品,把相关的资产进行分散化、小额化。目前,平台年化收益率在7.5%~11%之间。今年2月底,该平台当选广东省互联网金融协会理事单位。媒体报道指出,无论是国美控股还是鹏润控股,幕后实际控制人都是黄秀虹,现任鹏润控股集团董事长,原国美控股集团总裁。被指涉嫌为关联企业融资近日,国美在线金融被曝资金流向自家地产公司。引起大众注意的是国美在线金融“美美赚-国金1号”系列产品,此系列产品年化收益率9%,投资期限365天,项目金额100万元,1000元起投(单笔限额5万),一次性还本付息。根据项目详情,该系列项目由鹏润控股提供担保,借款企业是西安鹏润置业有限公司(下称:“西安鹏润”)。值得注意的是,鹏润控股董事长黄秀虹同时也是国美在线的股东。虽然未直接写明借款企业是西安鹏润,但根据国美在线金融的信息披露方式,产品介绍栏目展示的是融资方的信息。工商资料显示,西安鹏润成立于2014年10月14日,注册资本5000万,法人代表黄秀虹,唯一股东是鹏润置业有限公司,黄秀虹任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公开资料显示,鹏润控股的董事长黄秀虹原是国美控股的总裁。对此,有观点指出,国美在线金融可能涉嫌关联担保,以及涉嫌替关联企业融资。事实上,网贷平台自融是被严厉禁止的。但是,《投资者报》记者了解到,在实际操作中,关于自融,关联企业融资是否属于自融范畴,现已出台的监管办法中依然尚未明确。关联企业融资应何去何从,都需要后续监管细则进一步明确。业界关于这些话题的争论也从未停歇。对此,网贷天眼专栏作家行都天疆指出,在无背景、无资源的草根平台投资时,若其有涉嫌关联交易时一定要慎之又慎。草根平台的关联企业实力有限,兑付能力难以保证,信息的不透明容易导致该类平台容易滑向自融或变现自融的泥潭。而针对有背景、有产业资源的网贷平台,注意观察其信息披露是否真实、准确、完整。出于对对方的了解,网贷平台在开展关联企业融资业务时风险相对较低,但也不能完全排除网贷平台建资金池的嫌疑,而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就显得尤为关键。此外,之前有投资人爆料,在国美旗下P2P平台美美理财上,多个项目的借款企业有失信被执行记录,或是涉及多起合同纠纷等情况。其中,“美美稳赢180天定期理财1702035”的标的中,借款方为邹平齐星工业铝材有限公司,借款金额100万。该公司涉及多起买卖合同纠纷。并在多份执行裁定书显示,经法院查证被执行人暂无执行能力。投资人对于平台的风控管理有所疑虑,还期待平台方面有所解释。平台合规倒计时随着监管整治更加规范严格,合规成为平台生存硬性标准。小额分散、银行存管、信息披露等事项,全国以及各地的相关监管部门都已下发对应的文件,平台整改也在轰轰烈烈地进行。就国美控股旗下的4家P2P平台来说,目前,除美美理财上线了厦门银行存管外,华人金融、国美在线金融、美易理财都未有上线银行存管。在信息披露方面,就以上投资者的爆料来看,仍需要加强信息透明度。在小额分散方面,作为有产业背景的机构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庆幸的是,距离《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所给出的12个月整改期,还有4个月时间。国美旗下的4家P2P平台会为投资者交出什么样的答卷,期待国美控股方面后续的公开。
3月29日消息,日前,合生元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生元集团)公布了截至2016年12月31日的全年业绩。公告显示,2016年,公司实现收入65.0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净利润9.54亿元,同比增长280.7%;基本每股收益1.52元。其官方指出,在充满挑战的环境下,合生元品牌奶粉稳中有升,Swisse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在中国开展主动销售,集团内部收购后的业务整合卓有成效。公司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收购澳洲保健品公司Swisse股权后,丰富了产品组合。除了总结2016年的各项业务之外,合生元还对2017年的全球布局做了一个展望。为此,我们将其财报及官方公告的重要信息归纳如下:一、合生元集团婴幼儿营养及护理用品销售收入微幅下降3.7%合生元方面解释称,2016年6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颁布了《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限制企业配方数量,以加强婴幼儿奶粉的质量监管。众多企业为去库存而降价促销,使竞争进一步加剧。因此,合生元集团婴幼儿营养及护理用品销售收入微幅下降3.7%。收入下降主要是由素加品牌旗下的中端婴儿配方奶粉销量下滑所致,而合生元品牌奶粉的收入则较2015年增加4.4%。根据独立市场研究公司尼尔森(Nielsen)的调研数据,2016年合生元集团在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的占有率为5.8%,较2015年的5.9%保持平稳。此外,合生元集团还于2016年12月推出了HealthyTimes有机婴幼儿配方奶粉系列。HealthyTimes是具有36年历史的美国婴幼儿有机品牌。二、合生元集团益生菌产品的销售额同比增长29.8%根据其官方介绍,随着中国消费者对益生菌有利于健康认识的提高,加上集团持续对益生菌品牌投入及消费者教育,益生菌产品的销售额较上年同期增长了29.8%。三、Swisse年收入微涨2.6%,占据澳洲VHMS市场16.6%份额据悉,2016年为合生元集团收购Swisse后的首个完整财年。财报显示,Swisse这一年的收入为542.5百万澳元,较上年同期增加了2.6%。根据独立市场研究公司IRI的研究数据,2016年Swisse在澳洲维生素、草本及矿物补充剂(VHMS)市场保持领先地位,市场份额为16.6%。在2016年,合生元集团继续加大对Swisse的品牌投入,比如,Swisse与澳洲奥运代表团合作,并陆续入驻中国主要的电商平台,现已成为天猫领先的保健类产品。2017年3月,Swisse的三款明星产品在中国部份零售渠道,如屈臣氏和山姆会员店,开始线下销售。Swisse在中国的线下产品布局将带来实体零售渠道的销售增长。此外,2017年3月17日,国家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谈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新政:自2018年1月1日起,通过跨境电子商务进口商品会被视为个人物品,无须依照一般货物的规定。该政策或将有利于Swisse通过跨境电商渠道的销售。集团已着手根据《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的规定,对Swisse相关保健类产品进行备案及注册的准备工作。四、收购法国婴幼儿护理用品品牌Dodie或将为合生元打开新市场为增强产品组合及把握高端婴幼儿护理用品不断增长的需求,合生元集团在2016年12月全面收购了拥有近60年历史的法国婴幼儿护理用品品牌Dodie,该品牌在国际市场上拥有强大的品牌价值及独特的产品。这将为合生元在婴幼儿护理用品市场上的拓展打下基础。五、集团预计将在2017下半年迎来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增长机会合生元官方公告还指出,配方注册制规定将于2018年1月1日起实施,市场预期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将持续整合。2017年随着二孩政策全面实施,婴幼儿配方奶粉需求呈现增长态势。因此,合生元集团预计将在2017年下半年迎来增长机会,并已开始递交婴幼儿配方乳粉注册制规定的申请文件。
一嗨租车(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代码:EHIC)周三公布了截至12月31日的2016财年第四季度财报及全年未经审计财报。财报显示,一嗨租车第四季度净营收为人民币5.650亿元(约合8140万美元),与上年同期的人民币4.215亿元相比增长了34.1%;净利润为人民币1370万元(约合200万美元),较上年同期的净亏损人民币1230万元实现扭亏。第四季度主要业绩:--净营收为人民币5.650亿元(约合8140万美元),较上年同期的人民币4.215亿元增长34.1%。--毛利润为人民币1.567亿元(约合2260万美元),较上年同期的人民币1.020亿元增长53.6%。毛利率为27.7%,高于上年同期的24.2%。--净利润为人民币1370万元(约合200万美元),上年同期净亏损为人民币1230万元。净利率为2.4%。--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调整后的EBIT为人民币7670万元(约合1110万美元),较上年同期的人民币2880万元增长166.8%。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调整后的EBIT率为13.6%,高于上年同期的6.8%。--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调整后的EBITDA为人民币2.560亿元(约合3690万美元),较上年同期的人民币1.667亿元增长53.6%。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调整后的EBITDA率为45.3%,高于上年同期的39.6%。--汽车租赁服务平均可用车队规模为42,712辆,与上年同期的19,659辆相比增长62.8%。--总车队每可用车辆平均每日净收入为人民币144元,上年同期为人民币142元。--租车服务的车队利用率为71.2%,上年同期为70.4%。2016年主要业绩:主要业绩:--净营收为人民币21.089亿元(约合3.038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人民币14.506亿元增长45.4%。--毛利润为人民币5.937亿元(约合8550万美元),较上年同期的人民币3.127亿元增长89.9%。毛利率为28.1%,高于上年同期的21.6%。--净利润为人民币3310万元(约合480万美元),上年同期净利润为人民币6.963亿元(其中包括出售投资资产获得的人民币7.368亿元一次性收益)。净利率为1.6%。--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调整后的EBIT为人民币2.723亿元(约合3920万美元),较上年同期的人民币9990万元增长175.1%。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调整后的EBIT率为12.9%,高于上年同期的6.8%。--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调整后的EBITDA为人民币9.404亿元(约合1.354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人民币5.737亿元增长63.9%。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调整后的EBITDA率为44.6%,高于上年同期的39.5%。--汽车租赁服务平均可用车队规模为38,944辆,与上年同期的26,460辆相比增长47.2%。--总车队每可用车辆平均每日净收入为人民币148元,上年同期为人民币150元。--租车服务的车队利用率为72.4%,上年同期为71.4%。第四季度业绩分析:净营收为人民币5.650亿元(约合8140万美元),与上年同期的人民币4.215亿元相比增长了34.1%,此增长主要是由于汽车租赁和汽车服务的净营收增长。来自汽车租赁服务的净营收为人民币4.465亿元(约合6430万美元),同比增长38.9%,此增长主要是由于满足用户需求的可用租凭车辆增多。来自汽车服务的净营收为人民币1.186亿元(约合1710万美元),同比增长18.6%,此增长主要是由于此服务的新老客户需求增加。车辆运营支出(营收成本)为人民币4.083亿元(约合5880万美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27.8%,主要由于折旧和劳工成本增长。通过各种销售渠道处置了1923辆二手车,销售合同待过户的二手车为1871辆,因此而计入了人民币280万元(约合40万美元)所得。毛利润为人民币1.567亿元(约合2260万美元),较上年同期的人民币1.020亿元增长53.6%。毛利率为27.7%,高于上年同期的24.2%。销售与营销支出为人民币1950万元(约合280万美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2.7%,原因是在当季专注于筹划2017年的品牌和营销活动计划。总务和行政支出为人民币7260万元(约合1050万美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29.1%,主要由于员工数量增加导致薪水和福利支出增长,以及汇兑亏损增加。运营利润为人民币7150万元(约合1030万美元),同比增长204.2%。利息支出为人民币5670万元(约合820万美元),同比增长54.2%,主要与公司发行2亿美元的高级无担保票据相关。净利润为人民币1370万元(约合200万美元),上年同期净亏损为人民币1230万元。净利率为2.4%。每股美国存托凭证基本和摊薄收益为人民币0.20元(约合0.03美元),上年同期每股美国存托凭证基本和摊薄亏损为人民币0.18元。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调整后的EBIT为人民币7670万元(约合1110万美元),较上年同期的人民币2880万元增长166.8%。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调整后的EBIT率为13.6%,高于上年同期的6.8%。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调整后的EBITDA为人民币2.560亿元(约合3690万美元),较上年同期的人民币1.667亿元增长53.6%。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调整后的EBITDA率为45.3%,高于上年同期的39.6%。2016年业绩分析:净营收为人民币21.089亿元(约合3.038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人民币14.506亿元增长45.4%,此增长主要是由于汽车租赁和汽车服务的净营收增长。来自汽车租赁服务的净营收为人民币16.635亿元(约合2.396亿美元),同比增长51.2%,此增长主要是由于满足用户需求的可用租凭车辆增多。来自汽车服务的净营收为人民币4.454亿元(约合6420万美元),同比增长27.2%,此增长主要是由于此服务的新老客户需求增加。车辆运营支出(营收成本)为人民币15.153亿元(约合2.182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33.2%,主要由于折旧和劳工成本增长。通过各种销售渠道处置了4775辆二手车,销售合同待过户的二手车为1890辆,因此而计入了人民币180万元(约合30万美元)所得。毛利润为人民币5.937亿元(约合8550万美元),较上年同期的人民币3.127亿元增长89.9%。毛利率为28.1%,高于上年同期的21.6%。销售与营销支出为人民币9720万元(约合1400万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9.4%,原因由于2016年销售与推广活动的增加。总务和行政支出为人民币2.519亿元(约合3630万美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37.3%,主要由于员工数量增加导致薪水和福利支出增长,以及汇兑亏损增加。运营利润为人民币2.548亿元(约合3670万美元),同比增长240.7%。利息支出为人民币2.250亿元(约合3240万美元),同比增长81.8%,主要与公司发行2亿美元的高级无担保票据相关。净利润为人民币3310万元(约合480万美元),上年同期净利润为人民币6.963亿元(其中包括出售投资资产获得的人民币7.368亿元一次性收益)。净利率为1.6%。每股美国存托凭证基本和摊薄收益为人民币0.48元(约合0.07美元),上年同期每股美国存托凭证基本和摊薄收益分别为人民币10.99元和人民币10.85元。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调整后的EBIT为人民币2.723亿元(约合3920万美元),较上年同期的人民币9990万元增长175.1%。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调整后的EBIT率为12.9%,高于上年同期的6.8%。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调整后的EBITDA为人民币9.404亿元(约合1.354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人民币5.737亿元增长63.9%。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调整后的EBITDA率为44.6%,高于上年同期的39.5%。截至2016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的现金、现金等价物和限制性现金总额为人民币7.866亿元(约合1.133亿美元)。业绩展望:公司预计,2017年第一季度净营收将在人民币6.00亿元至人民币6.15亿美元;全年净营收将在人民币29亿元至人民币30亿元。以上预期反映了公司当前和初步的观点,未来可能发生变化。(编译/明轩)
当初投资百得胜的时候,德尔未来(以下简称德尔)应该没想到这个业务回报率居然能超出预期,而自己的老本行——地板却成了拖后腿的那个。昨日,地板制造商德尔发布了2016年年度报告,期内实现营收11.32亿元,同比增长0.9%,归母净利润1.91亿元,同比增长17.9%。报告称,增长的主要原因公司坚持“智能互联家居产业+石墨烯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双主业的发展战略,在坚持家居产业的基础上,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大家居电商圈获悉,德尔创立初期的主营业务为强化复合地板与实木复合地板的生产销售。2016年2月、3月,分步购入了定制衣柜品牌苏州百得胜智能家居有限公司100%的股权,由此切入定制家居领域。2016年11月,百得胜又投资设立了苏州韩居实木定制家居有限公司。自此,德尔家居板块已拥有德尔地板和百得胜衣柜两大品牌。从营收数据来看,2016年德尔定制衣柜业务营收4.03亿元,同比增长45.91%,营业利润6424万元,同比增长138.34%,净利润5426.37万元(未经审计),超额完成4250万元的业绩承诺。同时,该业务毛利率高达36%,而其他一线家居品牌如索菲亚、曲美家居、好莱客、尚品宅配等同期毛利率基本维持在34%~47%之间。德尔方面称,未来国内定制家居市场容量巨大,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巨大的婚育人口和二次装修市场改善性需求都为行业带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分析指出,未来定制家居将成为德尔家居业务增长的主要驱动力。相较这方于衣柜业务的火热,德尔地板的营收数字略显尴尬。去年德尔地板营收6.6亿元,同比下降16.54%,营业利润9772.85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8.91%,拖累了公司整体营收增速。德尔方面表示,由于去年木地板工程类业务增加,期末订单尚未履行完毕,导致地板库存量同比增加57.01%,且进行了部分产品跌价销售处理。但随着未履行完毕的工程订单有望在今年1季度开始确认收入,未来木地板营收有望恢复增长。但是大家居电商圈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我国具有一定规模的地板企业木质地板总销量约3968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约4.38个百分点,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但由于原材料价格和人力成本的增加,曾在短期内出现销量下滑的现象。
滴滴收购一九付的流言过去一周有余,即便双方都极力发声对此证伪,但仍旧避免不了舆论场和创投圈的品头论足:一是4.3亿元的天价支付牌照能够提供热点话题;二是,滴滴意欲在下一个来临的万亿市场——汽车金融——竭力站稳脚跟的心思,已经昭然若揭。事实上,自2016年初起,滴滴的金融布局就明修栈道。无论是耗费10亿人民币注册资本,在上海自贸区成立全资孙子辈的融资租赁公司,正式踏足汽车金融领域;还是在App试驾车商城上发布第一款汽车金融产品滴分期,试水汽车金融业务;抑或是后来因为监管压力,最终被叫停的与相关保险公司合作推出的车险业务,都显示着滴滴接下来稳定现有估值的选项,是切入未来前景可期的汽车金融。一张动辄数亿支付牌照的收购流言,不过是为完成资金自有循环和数据沉淀的暗度陈仓。行业巨头的动向,往往夹杂着对一个领域的先期嗅觉和未来评估,既是占坑圈地,也是等待收割。汽车金融,毫无疑问是互联网出行市场的下一个战局。潜力跟混乱矛盾相生的汽车金融广义上的汽车金融,辐射范围太过辽阔,不仅包括汽车生产、流通、购买、消费等环节中的金融活动,还包括经销商展厅建设融资、库存融资,而大多数互联网汽车金融业务的针对性群体,不过是C端的消费金融和车后金融两块,俗称新车/二手车购车车贷、车险以及抵押车贷款等,这也是本文想讨论的重点。从育芽萌生到如今高速发展,中国市场化的汽车金融行业不过短短十来年时间:2004年,银监会批准上汽通用汽车金融公司,打破了国内由商业银行垄断汽车金融业务的格局,导致从此以后,汽车金融领域开始涌入商业银行外的民间资本玩家。一份来自新华信的研究报告显示,以2010年为临界点,新车销售的增速逐渐呈现放缓,低增长时代开启,4s店的经销商们直接从新车销售中赚取利润的日子一去不返,而汽车存量市场庞大,想获取低增量的高利润和车后市场开发,辅之以金融手段成必要之选。这份研究报告更通过直观的图标形式得出结论,在成熟市场的汽车产业链利润分布当中,新车销售占比仅为5%,而汽车金融占比为23%。图片:新华信《中国汽车产业链研究报告》起步晚,发展快,这同时造成了中国汽车金融市场中的两大问题:渗透率低和鱼龙混杂。相较于汽车金融发展相对成熟的欧美日国家,中国人的传统购车习惯仍倾向于全款现金。截至2015年底,中国汽车消费信贷规模超过7000亿元,而汽车金融渗透率只有27%,二手车金融渗透率更是不到10%,与发达国家70%左右的金融渗透率尚有较大差距;另一个便是早期市场中难免硝烟四伏——利率战、直租批量采买囤积重资产,以及无底线降低准入门槛,让兴起的汽车金融市场进入大小诸侯混战的战国时代,给人混乱无章的观感。换个角度来讲,这也预示着汽车金融市场的蓬勃潜力和亟待规范需求——一个领域红利前期的表征。相信没有企业和投资机构,会忽视这块预期到来价值万亿的肥肉。意愿之外拼的是能力,除了拥有强大的后援资金储备(无论是B2C还是P2P的模式),移动互联网时代所强调的场景展示出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的商业银行和汽车厂商,通常都会有线下的网点来作为渠道,前者甚至还开发了一整套网络系统来作为入口,但是二者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发展金融业务最大的痛处便是,缺失了用户消费的场景。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招商银行在去年5月会跟滴滴推出联名借记卡,并企图将一网通支付产品介入滴滴出行的举动——当然,滴滴也受制于没有支付牌照的需求。滴滴之外,具备出行场景的互联网产品无论体量大小,理论上讲,相比传统商业银行和汽车厂商,都率先拥有了切入汽车金融市场的先天优势,现实情况也正是如此:神州旗下开展的买买车和车闪贷业务,易到早期与海尔共同搭建的“海易出行”,以及在一年多前P2P租车领域面临共同转型时,快快租车联合Formax金融圈推出的抵押车贷和托管放租业务,无一不透露出出行场景产品试图切入汽车金融的野心。从电商到平台,互联网汽车金融摸石头过河金融渗透率低、市场空间大、盈利能力强,对于大多数闻风而动的互联网公司来说,尽早插一脚抢占红利先机是必要的。在整个汽车产业链中,需要从中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新车买卖很容易就进入这些捕猎者的视野,于是,纯线上依托于汽车电商的模式应运而生。图片:易观《2016年中国汽车+互联网研究报告》2014年,垂直类汽车媒体易车和汽车之家宣布汽车电商战略,紧随其后阿里和京东也开始跟进汽车电商,包括一猫汽车、团车网、车享网也纷纷融资杀入。汽车电商一时间风光无二。但时至今日,汽车电商似乎正在逐渐脱离汽车金融切入的主干道:京东把此类业务卖给易车,此后易车和汽车之家又裁撤了电商部门,阿里则把线上整车销售业务转向车秒贷,其他的汽车电商平台则纷纷寻找新的切入点。归其原因,一来如新华信的研究报告所言,新车的整车销售都不再是利润高点,4s经销商都赚不到什么钱,加上线上的流量成本,汽车电商的确有点名不副实;二来渠道和入口确实有了,但消费场景化仍显割裂,无论是直接导流,还是O2O或者B2C的模式,线上线下并没有实现一体化;再者汽车厂商与4s店的利益捆绑关系,让从中杀入的第三方角色稍显尴尬。汽车电商之路基本搁浅,切入汽车金融只好另寻出路。2014年到2015年初,二手车市场突然涌入众多入局者,人人车、优信二手车以及瓜子二手车先后进场,当然,他们盯上的除了即将井喷的二手车交易市场外,还有能够为此量身独有的二手车供应链金融——一个新的汽车金融切入点。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今年年初发布的信息显示,整个2016年,二手车的交易量达到1039万辆,同比增长10.33%。预计到2020年,中国二手车交易规模将达到2920万辆,新车和二手车交易比例接近1:1。未来一段时间内,行业将保持10%~15%的增长速度。二手车网络销售平台的搭建,当然不只是单纯为了线上二手车的销售,从优信成立初始,就打出“半价二手车”的概念,实质上不过是一半一半的融资租赁产品。优信优先通过二手车布局汽车金融市场,人人车和瓜子二手车自然也不落其后。但无一例外,三者从二手车打通汽车金融的方式,都是拉着第三方的金融平台一块儿玩:优信绑着自身集团和微众银行,人人车联合民生银行,瓜子二手车左右则站着浦发银行和长安信托。本质上,这还是一种平台类的流量生意。不仅如此,包括纯粹依靠自建平台直截了当切入汽车金融的阿里车秒贷、易鑫车贷、第1车贷,除了发挥线上平台功能,链接用户与相合作的金融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之外(无论是自营金融产品还是第三方金融产品),把控得了线上入口和流量,却缺乏相对成熟的线下把控运营能力,导致飞单。即便通过了线上复杂的审批流程,线下的转化率和用户体验仍成棘手问题。一言蔽之,均受制于线下有效的切入场景。汽车金融的未来=线下场景+线上平台+金融场景一词,在互联网的词汇发展史上,是晚于“入口”和“渠道”出现的,在过去两三年与O2O结伴成长。当大多数O2O公司在爆发之后逐渐归于沉寂后,场景消费的概念并没有因为O2O被判死刑随风而去,反而越来越被大多数互联网公司所强化。相比于线上为业务而服务的买卖车和车贷保险等汽车金融平台,构建了线下真实用车场景的工具性应用似乎更匹配汽车金融的切入点。网约车、专车、B2C/P2P租车,这些直接链接用户和平台端的汽车需求响应,看起来能够更直观地在满足用户基础需求之外,提供相应的金融接口。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滴滴在主流的网约车服务外,开始逐步通过注册融资租赁公司和与传统商业银行合作的方式,试水汽车金融业务。神州租车向神州优车出售二手车买卖业务,并与神州买买车和车闪贷进行业务整合,陆正耀自己也说了:“专车大战已结束,正准备下一战斗”,言外之意有着无外乎向汽车产业链上下游转移的趋势;此前两年舆论口上风头正劲的P2P租车领域,倒闭与转型或者借助外力进行品牌升级已成事实,其中也有高调宣称通过自有场景进入汽车金融的公司,譬如快快租车,在2015年拿下A轮融资后,就与Formax金融圈宣布战略合作进军汽车金融——这也是目前为止,P2P租车行业唯一一家有意于通过租车主业务向产业链转移的公司。拥有自我构建的准确场景,是这一部分出行应用相对于汽车电商和纯金融平台的优势,优先解决了获客精准度和需求匹配的关键,而所谓准确,正如此前形容支付宝不遗余力接入社交支付场景的那句笑谈——“没有人会站在ATM机前社交聊天”可以反证:在现实的用车租车市场,总有人多少会有车的使用需求,无论是车贷车险或是抵押车贷款吧。当然,满足场景并不代表就能无缝对接。杀入金融业务还有两个充分不必要条件:要么有足够的资金储备来保证运营,要么开拓丰富的产品线,保证各层级用户都能找到匹配适合并且利率公允的产品,增强资金流动活性。汽车金融的万亿市场,任哪一家恐怕都没有足够实力宣称有充足的资金量。这样的话,所面临的选择,恐怕就是与强大的传统金融机构开展互利合作,或者,干脆背后直接站着一个不差钱的金融操盘资金方:既能输血,也能提供丰富的产品品类。滴滴背后站着雄厚资本期待稳定估值等待IPO后变现,手中有粮;神州自有重资产,在资金储备和流动性上相比前者稍逊一筹,但不断展开的对外合作——与商业银行的授信协议以及跟网络巨头搭台唱戏,都让神州有继续深耕汽车金融的筹码;月初与滴滴有过绯闻的快快租车,则在此前与Formax金融圈合作初尝汽车金融的甜头后,关系愈发紧密,也不排除两家有资金产品方+场景入口来布局汽车金融的意向。再者,因为是线上平台+线下运营的叠加,对比纯线上平台模式中所凸显出的线下运营不力问题。在上述的三个出行场景中,从对线下运营能力的把控要求而言,滴滴的纯响应平台模式,是低于神州线上平台线下自营门店自有司机的B2C模式的,后者又低于以快快租车为代表的轻资产重线下运营P2P模式,但也不能一概而论。汽车金融的场景化切入,无疑对入场的角逐者提出了更高线下运营要求。
如果有一个全球商店,它囊括全世界的商品,全球各地消费者都可以不受语言、地域、差价的限制,随时随地随意购买多好。其实,这个消费者的愿望,也是推动跨境电商行业发展的动力,而作为参与者之一的亚马逊也悄悄的布下了“局”。2015年7月,亚马逊在中国公布服务商家的“全球开店计划”,帮助商家将业务卖向全球,并表示公司希望在五年内应用“全球联合账户体系”,让卖家只需“一个按键”就自动把商品详情页变成各国不同的语言,把产品上架到全球不同的网站,即一个账户管理全球生意。宣布该计划的同时,相关负责人透露,亚马逊计划在一至两年内,帮商家实现“商品一件上线到各个国际站”,而亚马逊则包揽从产品上线、翻译、仓储、物流、售后等在内的全套服务。彼时,北美的亚马逊卖家已经可以利用联合账户直接管理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的业务;而在欧洲,亚马逊卖家可以用联合账户管理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的账号。按照当时的预期,亚马逊在今年就可以从商家角度打造一个“全球商店”,创造一个囊括全世界商品的大货架了。但它并没有满足于搭建商店,而是要商家和消费者两手抓,让全球商店运转起来。在消费者方面计划的大招,就是网页翻译。近日,一位跨境电商行业人士向爆料,亚马逊正在试图打通各国亚马逊网站的语言,希望达成全球购买目标。“亚马逊正在全球范围内做翻译,一旦完成,意味着你在全世界任何地方打开亚马逊网站,都可以快速将网站内容译成母语。”上述人士解释道,“亚马逊的各个国际站都可以跨国访问,未来你登录任何国家的亚马逊国际站都不再受语言限制,可以随意比价、购买。”(注:亚马逊国际站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意大利、日本、英国等。)从中国本地进入亚马逊各国网站查看了相关情况:亚马逊日本站首页直接显示中文日本站自动显示中文的同时还在网页底部设置了语言切换入口亚马逊日本站商品详情页一定程度上完成中文翻译亚马逊德国站首页仍显示当地文字德国站底部设有语言切换入口只是其中没有中文亚马逊美国官网首页提示“请访问亚马逊中国”且底部没有语言切换入口查看了包括亚马逊加拿大站、法国站等多个国际站,虽然翻译功能的完善情况参差不齐,但仍能显示出打通语言的趋势。据上述人士透露,亚马逊的翻译计划还在逐步进行,不只根据各国消费者对进口商品的喜好,还会根据亚马逊的用户购买数据(哪些用户购买何种商品的频率高),决定翻译的进度和方向。“对于消费者来说,打通全球站点的语言意味着跨境网购再也没有国界、语言、汇率等任何差异;对于商家而言,意味着以往这些差异造成的差价也会被打破,将面对更加开放的竞争环境,竞争方式也必将改变。”有业内人士评论道,可以自由穿梭在亚马逊的各个国际站,购买全球的心怡商品,确实非常值得期待,但构想虽好,实现起来可能仍会遇到支付、物流、售后、多账号等很多方面的困难。但也有跨境服务专业人士认为,这些困难在跨境电商意识逐步建立、跨境服务不断完善的趋势下都“不是问题”,“现在已经有很多国际性的支付了,物流方面邮关政策也很开放,而且人工智能在多语言翻译中的应用已经初见成效,这件事并不存在技术上的门槛。”该人士认为,细节问题终究可以解决,但方向是不会变的。只是不知道,全球上架和翻译哪个的进程会更快一些呢?
曾经轰轰烈烈的资金链断裂让旅游B2B平台驰誉欢途蒙上阴影,一个季度之后,驰誉欢途宣布引入新的投资方,并公布了未来的整改措施。3月13日,赫美集团发布公告称,旗下全资子公司赫美旅业拟以人民币8000万元增资持有上海馨途60%股权,从而加快该公司旅游商品的渠道布局速度,提升旅游消费品品质。这一消息一经刊出,便引出了旅游B2B平台驰誉欢途的重组路径。根据赫美集团发布的《关于全资子公司赫美旅业对外投资的公告》,赫美旅业与上海驰欢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上海驰欢”)、上海馨途原股东陈建先生和张道顺先生签订《关于上海馨途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增资及股权转让协议》(以下简称“增资协议”),协议约定:赫美旅业或其指定主体向上海馨途增资8,000万元,并全部计入注册资本;上海驰欢向上海馨途增资3,873.3334万元,并全部计入上海馨途注册资本;陈建先生或其指定主体向上海馨途增资1,600万元,其中1,360万元计入注册资本,其余240万元计入资本公积;张道顺先生和陈建先生将其原持有的上海馨途合计100万元转让予上海驰欢。而3月9日,旅游B2B平台驰誉欢途刚刚对外宣称,将在3月底开通新平台即“上海馨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馨`驰誉”“馨`欢途”。公告还显示,本次增资控股上海馨途,是基于通过旅游供应链平台的上下游渠道资源,迅速打开在中国旅游市场的消费品布局,将国内外设计师设计的具有中国特色文化的品牌、时尚消费品全面覆盖到旅游产业链中,为打造大消费产业链提供产品销售终端和品质消费理念营销终端。上海馨途签约的近4万家分销商在线上和线下可提供优质的增值服务和商品,为公司带来超过千万的消费者和会员,公司可借助上海馨途的近1500家供应商来覆盖景区、酒店民宿、特色商品店及交通等相关资源的平台,通过设计师将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与品牌消费品有效嫁接,让中国文化通过品牌得到美且时尚的展现和传播,让品牌为中国的旅游消费品背书。同时,公司通过嫁接旅游互联网平台与消费供应链金融,可以给旅游产业链上、下游参与者提供金融解决方案、业务管理系统、交易撮合平台及支付结算服务,为旅游互联网平台B端、C端提供分期免息或低息的便捷金融服务,提高平台链条上、下游各个企业、旅行社以及旅行团、自由行者等融得资金的可能性和便捷性,形成一个闭环的产业生态链,为公司资源整合、商业产品分销、渠道开拓以及消费供应链金融提供成熟的管道,对公司商业生态系统的布局产生重大意义。而在风险提示方面,公告指出,赫美旅业或其指定主体对上海馨途增资完成后,上海馨途可能存在未来经营未达预期、部分资产无法过户、人才流失及财务风险。公司将不断完善上海馨途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内部管理机制的建立和运行,通过规范经营、停止补贴、扩充产业链业务并提供旅游商品和金融产品配套支持来完成行业整合,以不断适应业务需求及市场变化,积极防范和应对经营投资风险。3月9日,微信公众号“驰誉旅游”发布的《风雨同舟、涅槃重生》公告显示:在历经前期准备后,驰誉欢途的重组工作即将进入尾声。原驰誉欢途和广大的债权人一起,将与某上市公司共同打造一个新的旅游B2B平台,预计新平台的线上交易服务最晚在3月底之前开通。此外,公告指出,未来公司会在服务收费、服务手段、产品运营等方面做出优化与调整。2016年11月,驰誉欢途被爆资金链缺口达3亿元,驰誉欢途通过上述公告表示,2016年10月,在B2B旅游业务市场畸形的竞争挤压下,原驰誉欢途公司遭遇到前有未有的财务危机,导致各位用户的资金无法回笼。
西班牙轻奢珠宝品牌TOUS(桃丝熊)发布最新财报,截止至2016年底,本土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6%;全球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10%;电商渠道销售额同比增长130%。TOUS方面表示,关键的中国市场2016财年表现与预期一致。迄今,品牌拥有15家中国门店,计划2017财年第一季度在上海开设两家旗舰店。据悉,TOUS创立于1920年,从珠宝起家的TOUS近年来已经成功转型为生活方式品牌,除珠宝外,还出售手表、皮具、香水、眼镜以及其他配饰。
2月23日消息,小编最新获悉,全球知名CRM解决方案提供商软营首席数字媒体营销布道师(ChiefDigitalEvangelist)ValaAfshar今日在推特曝光了亚马逊无人机的最新专利技术。根据推文显示,除了曾报道过的亚马逊无人机“空中仓库”之外,ValaAfshar还曝光了一张亚马逊无人机充电技术的最新专利图。ValaAfshar推文原文根据ValaAfshar提供的专利图显示,亚马逊无人机可停靠在特定的充电路灯上,准确停靠后,路灯即可为无人机充电。由专利图可发现,一盏路灯一次只能为一个无人机提供服务。尽管如此,若该专利图属实,亚马逊无人机的续航问题有望得到极大改善。事实上,早在去年7月份,就有多张类似的无人机路灯充电专利图被媒体曝光。根据先前的报道,亚马逊无人机“接驳点”送货系统原打算在电线杆、路灯等垂直物体架设“加油停机坪”,甚至在“停机坪”下方设置快递投递柜,通过管道直接在“停机坪”将快递投入其中。最初被曝出来的无人机充电路灯专利图1亚马逊无人机“接驳点”送货系统专利图2专利图的先后曝光,使亚马逊无人机项目越来越清晰。类似于齐柏林飞艇的“空中配送中心”专利图,解决了大规模、长距离运输的无人机发货问题;“降落伞投递技术”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问题。无人机“接驳点”送货系统则可实现续航和极端天气的避险,保证送货安全。从目前的技术发展水平来看,无人机“接驳点”送货技术并不现实。而在路灯上铺设无人机充电系统,更像是一个可预期的发展方向。截至目前,亚马逊官方仍未就此事发表任何回应。
2月21日消息,据获悉,唯品会公布了截至2016年12月31日未经审计的2016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务报表。财报显示,唯品会2016年全年总营收565.9亿元人民币,同比大涨40.8%;毛利润13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7.4%;年度运营利润较上年增长32.4%至34.9亿元。2016年全年,归属于唯品会股东的净利润达28.7亿元,同比增长30.4%;唯品会全年活跃用户数同比劲增42%,达5210万;全年总订单量同比增长40%,达2.698亿单。2016年第四季度,唯品会净营收达189.8亿元,同比增长36.5%,远超过预期水平,至此,唯品会已实现连续17个季度盈利。其中,季度运营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17.1%达9.389亿元,季度毛利润同比增长33.4%,至44.7亿元人民币;归属于唯品会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30.9%至9.703亿元人民币;活跃用户总数同比增长39%达到2750万人,第四季度总订单量达到8200万单,同比增长26%。唯品会董事长兼CEO沈亚表示,唯品会这一年通过持续增强个性化和选品多样化,专注提升用户体验。期间,平台持续引进优质热卖品牌,而后续平台也将继续加强营销能力。据了解,除了在选品个性化和多样化方面的加强,唯品会在2016年第四季度新增了五个配送中心,用以提升订单履约时效和配送能力。而唯品会方面也表示,未来将继续投入以提升用户体验,并保持营收增长和利润率间的平衡。
这家位于东京涩谷区的白T恤专门店名取了一个像乱码一样的名字——#FFFFFFT,店主还做了个决定,一周只开半天。但它成为「网红」绝不是因为这些。整体而言,没人能否认东京拥有「商业繁荣」这个标签。在这个城市,商铺聚集在人口密集的各个街区,商品种类丰富齐全,有些店铺甚至全年无休。「新、全、便利」是东京大部分商铺的职业操守,人们爱这样的东京,因为它太好逛了!但也有人背道而驰,#FFFFFFT就是其中一家。#FFFFFFT是2016年4月于东京涩谷区开张的一间白T恤买手店,出售来自全球各地1000至2万日元(约合人民币60元至1200元)价位的各品牌白T恤。#FFFFFF在计算机色指定中意味着白色,店主夏目拓也在后面加上了一个T,意为「白T」。#FFFFFFT符合文艺青年们对一间“隐世好店”的幻想与期待——但那也没什么不好「我不想依存于日语或英语的某种特定语言,所以选择了国际通用的电脑代码,大家都会问,反而让人印象深刻。」夏目拓也对《未来预想图》说。店铺商品也仅有白T恤这一类。在#FFFFFFT店内,唯一一面完整的白色墙面挂着两排T恤,大约三十来件,这就是他们的全部商品。如果单从产品种类上来看,它真算个「寡淡」的店铺。但也有人就爱这种简洁的样子这间店并没拿到一个好位置。它位于一处居民区,周围能够找到的唯一的商业设施就只有街对面的「全家」便利店。店铺由一个公寓底层车库改造而成,保留了车库原本的水泥地面,布置了简单的收银台和试衣间,店铺空间狭窄而不规整。更让人意外的是,这家本应拼命弥补不利之处的店铺,每周还只在周六下午营业半天。店铺没有明显的标志,除了周六下午短暂营业,这里大部分时间拉着铁门,甚至连很多周围居民都没意识到这家网红服装店的存在。夏目拓也说,「我们制造了一个秘密基地。」这种「特立独行」让他们在短时间内收获大量媒体关注。包括NHK在内的8家日本电视台都报道了他们,不仅如此,他们的开店信息也刊登在包括女性杂志《JJ》、男性杂志《GQ》在内的20多本杂志上。店主夏目拓也是个善于推销自己的人。在店内也放着刊登了介绍店铺的各种报刊杂志顾客们也爱上了分享购买体验。在Facebook和Instagram上经常可见#FFFFFFT标签,这家店迅速成了「网红」。夏季T恤销售旺季时,在周六店铺开始营业前,慕名而来的购买者就已在门前排起长队,购买率也超过80%。「最多的时候一天能卖出180件白T恤。」夏目拓也说。不要小看文艺青年的推荐力。他们本身带有被朋友认可的性格标签,常常能够将品牌精准传达到更多人群。与此同时,店主自己也将Instagram看作重要发信渠道之一「比起原宿、表参道(注:东京著名商圈)等黄金地段,这里人流量虽小,但租金更便宜,我们的顾客质量也很高,大家都不是随便来逛逛,而是带着购买目的专程找来。」夏目拓也说,「如果每天都营业,人们总会想——下次再去吧。而一周只开半天,人们反而想要快点去看看。」目前,店铺营收还算符合他的预期,他打算这样先开一年试试。#FFFFFFT并没有固定的目标人群。来排队买白T恤的顾客以年轻人居多,但偶尔也会出现时髦大叔和看起来与时尚毫不沾边的奶奶购物团,当然也不乏一些外国顾客。通过网络传播,这些外国顾客也正成为这家店铺重要的客源之一。「外国顾客最多的时候,一天能达到两成。」夏目拓也说,「中国游客们喜欢先在原宿买球鞋,然后在附近的Supreme(注:美国街头风服饰品牌)扫货,之后再来我们这里买白T恤。这些中国年轻人好像很熟悉时尚。」夏目拓也自己也是个「狂热白T爱好者」。从便利店的廉价自主品牌到Prada等奢侈品牌,他搜集的白T恤超过一百件。他也会为一件有趣的白T恤实地拜访生产厂家。这次,他将兴趣发展成了生意。店主夏目拓也与夏目华夫妇。爱好白T恤的两人并不是「极简主义」的推崇者,他们平日着装更加多元化,夏目华还会在自己的Instagram上定期展示自己的时尚搭配他的名片头衔上写着「白T猎人」。他并不为货源感到担心,作为穿过一百件白T恤的资深爱好者,夏目拓了解众多好品质的小众品牌,他觉得自己就是一个白T恤数据库。有时,他也会受邀参加品牌服装发布会。在夏目拓也看来,白T恤远不止「一件万能打底衫」这么简单——你一旦把一个细小品类专业分类,它本身也可以衍生出各种SKU。这是零售业中的一个判断商品量多少的一个指标,意为StockKeepingUnit——最小存货单位。当一种商品的品牌、型号、配置、花色、容量、生产日期、保质期、用途、价格、产地等属性与其他商品存在不同时,它就是一个不同的最小存货单元。所以再来看#FFFFFF的产品——它也就变得种类丰富起来。各类白T恤从设计裁剪上,就有V领、圆领、U领的区别,近两年又流行起小高领和oversize。加上店内的品牌T恤来自全球各地,由于棉花产地不同,布料的纺织方法不同,每一件T恤的手感也有很大差别——比如美国洛杉矶服装品牌LADYWHITE的棉花产自加州,摸起来会比较厚实,而英国品牌SUNSPEL布料细腻柔软,摸起来细腻柔软还带有光泽感。日本品牌ENTRYSG生产的相同材质、但领口设计不同的三款T恤。为了让老顾客也保持新鲜感,夏目拓也每周都会调整更新款式。最近他们尝试以七折出售一些清洗干净的展示品,很多人赞成这种经济环保的方式,东西卖得不错夏目也会特别寻找一些有特色但不太出名的日本品牌,比如京都真丝制品生产厂家LOOKSEA生产的白T恤,它会有一层真丝衬里;或者日本和歌山县由一种织机慢速织出的特殊布料制成的T恤。由于店铺不大,每周开店时间很短,夏目拓也本身就是一个最佳解说员,直接面对顾客,实现很多品牌们追求的Storytelling(说故事)。京都真丝生产厂家LOOKSEA生产的带真丝衬里的T恤,也是我们拜访当天陈列商品中价格最高的一件小店迅速蹿红后,店铺生意的各种可能性也在增加。甚至还有品牌主动找上门来,要求把白T恤放过来卖。美国厂商LADYWHITE的老板正是在网上看到新闻后,专门来日本向他介绍自己公司生产的T恤。「这也是我希望的状态。我们不是某个品牌的卖场,更想成为所有生产白T恤厂家的宣传平台。」夏目拓也说。目前店铺共有全球二十多个品牌的产品。随着东京渐渐入冬,短袖T恤需求量也比夏季明显减少。但夏目拓也却并不在意这件事,「这个季节来买我们白T恤的,都是像我一样一年四季都穿白T的真正爱好者,也是我们的核心客户群,这些人很重要。」12月24日,#FFFFFFT提前一小时结束了2016年的最后一次营业,夏目拓也他们在SNS上用英文与日文向消费者、媒体、合作商、认同他们品牌与概念的人们表示了感谢。夏目拓也丝毫不打算开网店。「我希望顾客们能亲手摸到不同材质的差异,能近距离观察每件衣服的细节,然后亲自试一试,就像挑选咖啡豆和红酒一样,这种体验只有实体店才能做到。」他也希望未来能将实体店能开到东京以外的城市,比如北京、上海、香港。营销Point:1、塑造个性是为了有目的地制造话题,它是免费抓住媒体的一个好办法。2、产品细分也能创造出丰富种类3、为顾客说出好故事。当然,前提可能是你真的很喜欢这件事,所以才愿意花时间钻研它。要知道,想短期内一下子赚大钱的急功近利,从文案里都能扑面而来。4、重视体验。它可能包括店铺陈列与设计、选品质量、服务等。5、与传统店铺经验背道而驰会是个话题,但目前的选址与开店时长,也会为它顾客规模增长带来限制——换句话说,它目前挺舒服,很可能因为顾客容量也就这么大。6、拒绝电商的确可能与用户体验相关,但未必是直接因果关系。电商需要投入更多运营成本,售后也需要客服支持,这并不是这家开业半年多的小店目前可以完成的任务。
进口乳制品日前有15批次产品登上质检“黑榜”。国家质检总局最新发布的2016年12月未予准入食品、化妆品信息通报显示,2批次洋奶粉福特葆较大婴儿配方奶粉被勒令退货处理。虽然去年婴幼儿配方奶粉进口量仍显示为大幅增加,但对于跨境电商主推下诞生的“网红”奶粉,怎样过关入境却成为一道大考。行业观察人士认为,这不仅将直接影响跨境电商的生意,还会对乳企业绩产生重大影响。国家质检总局通报显示,2批次洋奶粉福特葆较大婴儿配方奶粉均是进口自阿根廷,各自重量为194千克,总重388千克,不合格原因则是“标签不合格”。两批奶粉是由成都纽康商贸有限公司进口,进口口岸为珠海口岸。公开资料显示,福特葆是阿根廷市场的婴幼儿奶粉的领导者,是LASIBILA的自主品牌。此次通报的还有来自澳大利亚的2批次酸奶超过保质期和来自澳大利亚、法国、意大利的6批次奶酪被检出不合格,原因为标签不合格、未按要求提供证书或合格证明材料、大肠菌群超标,这些产品均被销毁处理。此外,还有含乳饮料及酸奶饮品因铅超标、标签不合格及超范围使用营养强化剂维生素B1、B2、维生素D被查出。“‘跨境购’的兴起,使得越来越多海外婴幼儿配方奶粉得以顺利进入中国市场,但这扇打开的门却不见得可以浑水摸鱼。”一位行业观察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在跨境电商主推及消费者追捧下,的确诞生了不少“网红”进口奶粉,但怎样过关入境却成为一道大考。去年跨境电商新政实施,根据相关监管规则,婴幼儿配方奶粉若要进入中国,必须按照《食品安全法》规定实施注册,将婴幼儿配方奶粉的监管直接提到最高水平;而一批又一批次进口奶粉屡因不合格被拦截在国门外,被要求退货或销毁,这也使得部分消费者认识到进口奶粉同样可能存在质量等各种问题。跨境电商业绩受考验高增长的同时依然伴随风险。行业观察人士认为,过关入境大考将直接影响跨境电商的生意,因为婴幼儿配方奶粉在跨境购业务中所占比例非常重,不少跨境购的前身就是海外奶粉代购起家,所以产品选择也将考验跨境电商的眼光和实力。与此同时,中国市场好不好进入还会对乳企业绩产生重大影响。曾经红极一时的澳大利亚“网红”奶粉贝拉米,去年底就曾发布公告称,受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新政影响,其2016/2017年财年收入未达预期,上半年收入1.2亿澳元,而下半年与上半年持平,这导致贝拉米股价当日暴跌43%,并随后宣布停牌。数据婴幼儿配方奶进口大幅增长据业内专家测算,如果将跨境购奶粉计算在内,2016年全行业整个奶粉的销售约有5%至8%的增长,但增幅明显缩小;而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16年婴幼儿配方奶粉进口大幅增长,全年突破20万吨全无悬念。去年1~11月进口19.47万吨,同比增长28.6%,价值26.58亿美元,同比增长25.5%。进口总量的74%来自欧盟国家,其次是新西兰、澳大利亚。
微信红包已经成为大家习以为常的社交方式了,这个高频应用几乎攻陷了我们的春节生活。最近,腾讯内部又在内测黄金红包,将发红包与黄金投资结合起来,这也引发了业界关注。黄金红包是什么产品,腾讯做黄金红包有什么意图,会像微信的现金红包一样火吗?腾讯内测黄金红包黄金红包具体是怎样一种产品?腾讯互联网金融的官方微信号发文表示,近日财付通与工商银行联合推出了“腾讯微黄金”这一在线黄金交易产品。“黄金红包”是在该平台基础上提供的服务。用户可以将本人持有的黄金份额以红包的形式转让给亲友,形式表现为“黄金红包”。资料显示,春节期间腾讯CEO马化腾曾向腾讯员工发送黄金红包。不过目前黄金红包还在内测阶段,绑定银行卡的微信实名制用户开通腾讯微黄金账户后可以抢黄金红包,但只有受邀参与内测的用户可以尝试发黄金红包,普通用户还无法参与发送。黄金红包模式下,红包发送方可以向红包接收方发送一个类似微信现金红包的链接,打开后收到的不是现金,而是一定数量的黄金份额。当然,这是数字化的黄金,并没有实物的交割。黄金红包与微信红包不同之处就在于,抢到红包不等同于抢到固定金额的现金,而是抢到一项黄金资产,对应的人民币价格会有浮动。黄金红包的价值会随着腾讯微黄金价格波动,而腾讯微黄金报价跟踪上海黄金交易所价格浮动。腾讯微黄金以工行的黄金产品为基础,提供在线黄金交易服务。已开通微黄金账户的用户,黄金份额会自动存入该用户的微黄金账户;未开通微黄金账户的用户,需要点击“存入微黄金账户”并接受微黄金服务协议,才能领取到属于其的黄金份额。黄金份额存在工行,由工行进行保管,但仅可通过腾讯微黄金平台进行查询、买卖等操作。用户可自定义购买克数,0.001克起购,支持T0快速赎回,实时清算、到账。在交易日9:40-22:20时段,进入微黄金账户选择“卖出”即可按照当时的金价卖出,选择卖出到微信零钱可实时到账。受邀参与内测的用户发送黄金红包步骤如下:1.搜索关注腾讯微黄金微信公众号,点击底部菜单“微黄金”进入产品页面;2.在微黄金页面点击“黄金红包”,即可进入发红包;3.填写红包个数和克数,点击“塞黄金进红包”,通过微信支付包好黄金红包;4.屏幕显示“黄金红包已包好”,即可点击“发红包”分享;5.选择接受红包的微信好友或微信群聊,给亲朋好友“发金子”。腾讯做黄金红包用意何在?黄金作为一种货币形式,在和平年代,买卖、持有黄金更多是一种保值增值的理财手段。腾讯开发黄金红包,将发红包与黄金相联系,意图可能在两方面:丰富红包产品一方面,可以丰富红包的玩法。现金红包的形式已经非常成熟了,支付宝通过收集五福、发布VR红包等形式,试图增强支付宝红包的活跃度,进而增加人们使用支付宝进行支付的频率。面对竞争对手的紧逼,微信红包的变化并不大,另外腾讯今年春节也没有加入红包大战。通过开发黄金红包,可以增加产品的新意,充分利用微信的社交关系,增强微信红包对于用户的吸引力。预计内测完毕公开发布后,会有很多用户尝试发一下黄金红包。推广黄金理财另一方面,腾讯开发黄金红包,更多的用意应该是推广腾讯微黄金业务,发展黄金理财。切入黄金交易,为用户提供了新的理财手段,同时也给腾讯的互联网金融业务拓展新的疆域,最终可以通过手续费或点差来获利。相比于网贷、消费金融、基金销售等竞争激烈的互金领域,“互联网金融黄金”还算是一片蓝海。黄金交易的规模不低,通过互联网应用来实现黄金的买入卖出,对于投资者而言是一种新兴的网络理财方式,未来的市场前景应该说还是值得期待。数据显示,工商银行是中国最大的贵金属交易银行,截至2015年末,工商银行贵金属业务服务的客户已超过2900万户,全年属金属业务交易额达到约1.3万亿元,同比增长21%。截至2016年3月末,工商银行累计实现贵金属业务量近73万吨,累计发生交易额超过7万亿元,代理上海黄金交易所业务交易量排名银行机构第一,清算量排名场内第一。工行的账户贵金属产品包括账户黄金、账户白银、账户铂金和账户钯金。如此大规模的交易,如果能将其中一部分移到线上,也会是不小的规模。这对于资产荒时代的互金企业而言,肯定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市场。工行的账户贵金属产品交易单位为克。腾讯与工行合作,通过微信公众号可以进行黄金交易,买入卖出都可以在微信体系内进行,且交易单位降为毫克,降低了黄金投资的门槛,预计可以吸引更多用户尝试黄金交易。开发黄金红包,将黄金投资与红包这种用户规模广、使用频度很高的应用相结合,一些黄金领域的活跃投资者可以通过发红包的形式带动那些没有参与过黄金投资的用户,增加黄金投资的用户规模,并逐步培养他们的交易习惯,慢慢可以将黄金投资的生态一步步做起来。这与当年通过微信红包增加微信支付的绑卡用户一样有异曲同工之处。蚂蚁金服、京东金融等都在做黄金交易在腾讯微黄金之前,蚂蚁金服已经与博时基金合作,推出了“存金宝”,挂钩博时基金一款投资现货黄金的ETF基金,将黄金的投资门槛降低到1元,且可以在支付宝及蚂蚁聚宝内进行交易。京东金融也在理财频道推出了特色理财业务“京东黄金”,目前的产品是“京生金”,收益包括1.7%的年化生金率(即购买100克,每年送金1.7克)加上黄金价格波动带来的浮动收益。此外一款“活期金”产品还在酝酿中。另外,包括黄金钱包、黄金管家、黄金树等创业企业也在做“互联网黄金”生意,其中黄金钱包已经融到C轮,并获得软银中国的投资。黄金管家则获得中信信托的投资。上述这些做互联网化黄金交易的企业,黄金投资的收益不仅来自于价格波动带来的收益,还包括一定程度的固定收益,即平台或平台挂钩的基金将用户购买的黄金运用起来,租赁给用金企业,获得一定收益。相比之下,刚上线不久的腾讯微黄金的收益主要来自于价格波动形成的收益。虽然腾讯推出黄金交易平台相对于蚂蚁金服、京东金融晚一些,但因为腾讯微黄金基于用户规模巨大且高频的微信,同时又在开发黄金红包产品,其潜力不可小觑。黄金红包会有多火?大部分人心中都有一定的黄金情结,但因为黄金交易起点金额高、交易便利程度低等因素,普通人参与程度并不高。此次腾讯开发微信黄金红包,将红包应用与黄金投资结合起来,预计会使不少小白用户开通微黄金账户,在一定程度内参与黄金交易。毕竟微信红包的活跃度摆在这里,且小额资金也可参与。不过黄金红包的火爆程度肯定不能与微信现金红包相比。现金面临的风险只是通胀,而黄金虽然是一种可以保值增值的投资品种,但并非没有风险,不一定保本,在某一段时期内也会亏损。黄金价格走势受到多种变量影响,包括黄金产量、需求状况、通胀形势、美元指数变动、地缘政治紧张程度等等,每种因素的变化都有可能带来黄金价格的波动,主导黄金价格走势的因素也会随市场环境而发生变化。国际黄金期货在2011年9月6号曾涨到最高点1912美元/盎司,到2015年9月曾跌到1100美元/盎司左右,目前在1200美元/盎司左右震荡。就近半年而言,comex黄金在2016年7月曾涨到1377美元/盎司,到2016年12月下旬曾跌到1135美元/盎司,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风险还是有的,投资黄金并非稳赚不赔。特别是现在,如果强势美元一直持续,黄金价格上涨还是有不小的阻力。当然,考虑到这些年来全球货币超发引发的通胀因素,黄金从长期看是不错的投资标的,但互联网化的黄金交易带来的是黄金买入卖出的便捷,会有不少用户将黄金投资作为短期投资,其风险也就相对大一些,保值作用也就不会那么明显。此外,应该看到,这些年的互金发展历程显示,交易规模大的互金产品基本都是能够给用户带来明确的预期收益的产品,如网贷投资、货币基金、保险产品等,用户在投资前就可以知道持有多久会带来多少的收益,这些产品的交易规模也就相对比较大。如网贷年交易额达到两万亿,互联网保费收入预计突破4000亿,余额宝规模突破8000亿。而收益并不明确的产品,如众筹等,交易规模要小很多。黄金交易也是一种没有明确的预期投资收益的投资行为,用户并不知道只有一年后收益能有多少。这样黄金红包以及互联网黄金交易能走到什么地步,最终能吸引到多少用户,做到多大规模,并不是十分乐观。评论收藏腾讯内测黄金红包,马化腾亲自站台参与,这个新产品会火起来吗?
拓墣产业研究院最新研究显示,第三方支付备付金集中存管生效后,包括阿里巴巴、腾讯等支付业者都将受冲击,而无法再以备付金赚取利差,或展开其他金融业务。1月13日,央行发布《关于实施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存管有关事项的通知》称,自4月17日起,支付机构应将客户备付金按照一定比例交存至指定机构专用存款账户。1月17日,拓墣产业研究院的最新研究显示,第三方支付备付金集中存管生效后,包括阿里巴巴、腾讯等支付业者都将受冲击,而无法再以备付金赚取利差,或展开其他金融业务,预估将集中存管的中国大陆第三方支付备付金总额达人民币5000亿元。支付宝盈利模式受影响拓墣分析师林雅惠表示,中国大陆自2016年4月颁布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工作以来,使互联网金融行业出现不少并购或倒闭等行业洗牌状况,而第三方支付作为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的源头,更成为整治的重点项目。中国大陆在第三方支付的整治政策,包括禁止变相展开清算业务、客户备付金集中存管与存管账户不计息等。林雅惠指出,备付金是第三方支付机构在交易过程中代为保管的客户资金,业者能借此赚取利差,及展开其他金融业务,因此政策的出台将严重局限其第三方支付业者业务推展。同时,二维条形码支付解禁政策出台,亦使传统银行于2016年起积极布局行动支付,也将侵蚀原由第三方支付业者所主导的中国大陆行动支付市场。拓墣统计,在传统银行政策开放与互联网金融行业政策紧缩的双重压力下,已造成中国大陆中小型第三方支付机构并购不断,仅2016年就已出现至少13起并购案。此外,阿里集团旗下支付宝所受的影响更为剧烈,因支付宝占据中国大陆第三方支付超过50%的市场份额,且作为蚂蚁金服生态圈的核心业务,此次政策紧缩可谓截断蚂蚁金服主要的盈利模式。转而布局国际市场或引发蝴蝶效应林雅惠指出,阿里集团或许早意识到互联网金融政策紧缩带来的影响,自2015年即积极布局国际市场以规避政策风险,包括投资印度电子货币包Paytm、泰国支付公司AscendMoney、韩国互联网银行K-bank等,并已积极寻求与菲律宾、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合作的机会。此外,阿里集团所推出的Alipay+计划也透过向在地商家开放支付、跨境O2O、数据维运等基础服务,目前已在泰国、欧洲等地区提供中国大陆旅客境外的支付服务。长远来看,支付宝在国际上的足迹愈多,愈有可能改变全球的支付习惯,但可能压缩他国本土第三方支付业者的生存空间,预期此项政策影响的可能不仅是中国大陆第三方支付业者版图,也将同时在全球支付市场引发蝴蝶效应。
2014年的这个2月,堪称名副其实的电商合作月,各大互联网巨头纷纷伺机而动、拉拢战略同行来彼此抗衡,让业界感叹“国内电商行业突然变天了”。2月18日,小编从1号店方面得到确认消息,1号店将与以图书电商起家的当当网进行战略合作,合作签约时间定于3月5日。而就在同一天,业界同时爆出传闻称,拥有自家电商平台易迅的腾讯将在近期正式参股京东商城,后者在春节期间宣布了赴美IPO计划。入股完成后,易迅或被并入京东旗下一同经营,加上基本板上钉钉的腾讯战略投资大众点评网消息,腾讯旗下的电商矩阵已经迅速扩张。马化腾的老对手马云也并不示弱。本周内,其有关投资旅游电商网站携程以及投资网络安全公司360的消息也甚嚣尘上。当当网展开“联盟自救”一个卖书起家,一个以网上超市闻名,近年来形势严峻的当当网与沃尔玛投资后的1号店能擦出怎样的火花?用户群的差异化又将给两家电商公司带来什么?这些问题自合作传闻走漏起就被反复提及。根据小编从接近上述公司的内部人士处得知,两家公司最初在2013年下半年就已经开始接洽推进,只是双方公司都要求“事成之前严格保密”,因而这宗合作相比其他高调的电商组队而言,一直都不被外界所得知,甚至资深业内人士都深表意外。2010年12月当当网成功登陆美国资本市场,发行初期的股价约为27美金,而在此后三年多的时间里,当当网虽然业绩增长了近5倍,股价却已骤然缩水至10美金不到的水平。当当网董事长俞渝近期坦陈个中艰难,称“当当网差点被上市拖垮”。面对图书品类较为单一的发展瓶颈,当当网早前就开始痛定思痛,集团内部确定了“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2012年,当当网旗下的图书、日用百货两个品类就已入驻了天猫[微博]。尽管如今当当网与1号店对合作内容三缄其口,但行业普遍的预期是二者会复制此前当当网与天猫的合作模式,双方强势品类互相入驻。谈及外部合作的尝试,俞渝表示,当当的经营模式已从自营式的电子商务转型到了有招商的商业模式上来。自营业务还是像以前一样把货放在库房送出去销售,而全新的招商模式则是邀请其他的品牌和商店通过当当网的平台各自进行销售。“1号店与当当网下月初将敲定签约的这宗重大合作,最初就是由当当网两位高层主动提出和着力推进的,1号店的部分更多是接受这一同行借力提议的角色。由此可见当当网转型的急切程度。”“具体合作细节将在3月5日北京举行的战略发布会上一并做出解释。”1号店方面表示。外界猜测,当当网与1号店一旦达成互相入驻的协议后,当当网强势的图书品类和1号店传统优势的快消品品类将强强联合,弥补对方品类的短板以增加用户粘性。不过有消息称,未来两家公司在购买后台系统与支付渠道等环节仍旧会保持各自独立的生态。电商组团“神仙打架”当当网与1号店的联手出击,无疑是为了在电商“二马大战”(马云领导的阿里巴巴[微博]集团与马化腾领导的腾讯集团)中增加自身胜算而为之的。有业内人士直言,从近期接连爆出的电商收购与资源聚拢大事件中不难看出,中国电子商务巨头不断的合纵连横已让未来电商竞争注定成为“神仙打架”的寡头竞争局面。根据易观智库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第二季度国内B2C市场交易规模达1572亿元,同比上涨82%。其中,市场份额的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前五大企业市场占有率已经高达77.4%。而如今爆出互相联盟的当当网、1号店与被整合的易迅网均是分属第6-10名的第二军团之中,与其他竞争对手瓜分剩余约四分之一的市场。除了排在第二梯队的“1号当当”合作,身处第一梯队的电商争夺已经全方位系统化的在腾讯与阿里巴巴的各电商环节中开展。腾讯联手京东,从而整合易迅与京东的资源可能成为行业变局的最大推动源。国内电商行业专家鲁振旺表示,易迅并入京东能让京东少了对手,估值可继续提升,而腾讯获得财务变现。腾讯一旦成了京东的大股东,在未来微信跟京东的合作方面也获得了主动性(比如独家入口)。现今“二马大战”已经在电商领域打得如火如荼,腾讯为了扶持自身电商及配套支付工具,在旗下微信官方悄然开展了第4次针对阿里巴巴系的大规模封杀。有消息称,微信在最近几日已彻底封杀了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宝,并对微信使用中文字所提及的银行卡、支付等电商交易相关的“敏感词”进行卡点,多次使用后或会被封号。
苹果也要开始摊大饼了,即将加入原创电视和电影的混战。《华尔街日报》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苹果公司正计划打造原创电视和电影内容,进军好莱坞,同时抵消iPhone、iPad等硬件设备销售下滑所造成的影响。据悉,这项原创内容新业务将针对每月花10美元订阅苹果流媒体音乐服务AppleMusic的用户开发。目前,AppleMusic只推出了数量有限的音乐人纪录片风格片段,苹果的电视、电影商店也只是充当此类文化商品的第三方数字商店平台,而没有自制的原创电视、电影内容出售。《华尔街日报》称,苹果方面人士表示,公司正在考虑制作原创电影。尽管相关计划尚处于较为初步阶段,但苹果高管已向好莱坞人士表示,希望在2017年年底前开始提供原创内容。另外,近几个月来,苹果还在与资深制片人讨论购买电视节目版权,并与制片公司和广播电视网拥有丰富经验的营销人士接洽,希望聘请他们来做内容推广。但据知情人士透露,苹果尚未从外部制片方购买剧本,目前正在考虑购买的电视和电影也与音乐并无任何特殊关系。苹果向AppleMusic用户推出原创影视内容,有一方面原因是因为,苹果早先启动音乐流媒体业务就已经晚了一拍,导致它很难在早就被Spotify、SoundCloud和Pandora等应用瓜分的市场上分到一块大蛋糕。但苹果加入原创影视的混战,也不见得能有多大胜算。目前,美国最大的几个在线影视流媒体播放平台主要是Netflix、AmazonPrime的视频频道、HBO和Hulu等。这几个大站都已经有自己的原创内容,而且口碑、订户量双丰收。苹果此次只计划推出少数经过仔细挑选的电视节目和电影,不与这些流媒体“大佬们”正面较量,或许是明智之举。苹果进军原创影视市场,不仅对于好莱坞而言可能意味着变革时刻到来,也标志着苹果公司本身战略的一个重大转折——公司正开始变得更像一家媒体公司,而不仅仅是其他公司媒体内容的分销商。随着硬件越来越卖不动,苹果近几年来一直在考虑是否要正式进军娱乐业,以此抵消传统业务的冲击。去年,随着iPhone6S销售量不及预期,公司在7年来首次未达到营收预期,导致包括库克在内的数位高管集体降薪。与此同时,AppleMusic开始成为公司的关键业务,截至2016年9月24日,营收同比上升22%。到刚刚过去的12月,苹果表示,该业务订户数已经超过2000万。但这跟直接竞争对手、音乐流媒体Spotify的4000万订户数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1月5日消息,距离苹果2017新年促销活动还有不到一天的时间,许多果粉想必已翘首以待。根据苹果官方的说法,1月6日当天,用户购买指定款Mac或iPhone(包括iPhone7),即可获得红色BeatsSolo3Wireless头戴式耳机一副。据了解,在1月6日当天,蚂蚁花呗将推出苹果全场12期免息的活动。要知道,即使是在2016年天猫双十一期间,花呗也只是在天猫或大部分淘宝商户购物时方可享受花呗6期分期免息,而12期分期免息券更是“可遇不可求”。尽管如此,但花呗的支持可能没那么顺利。接网友爆料,通过支付宝APP里的蚂蚁花呗生活号,无法访问Apple天猫旗舰店页面。随后,测试发现,通过蚂蚁花呗生活号引导进入的苹果手机天猫官方旗舰店里,MacBookPro、iPhone7、iWatch2、iPadPro、iPhone6s、MacBook等购买跳转页面都处于无法访问的状态。仅教育产品、iPhoneSE、Apple配件等仍能正常购买。事实上,类似的事情并不是第一次出现。2015年9月,苹果官网在iPhone6s/6sPlus正式开启预售前无法登陆。2016年9月,苹果官网开启iPhone7/7Plus的预购。但不少果粉发现,时间一到,网页瞬间被“刷瘫”,持续了半小时左右。闹心的事情不止这一件,还发现,配备Multi-TouchBar的2016新款MacBookPro并不在促销之列。而且截至目前,苹果并未公布具体能够享受该优惠的具体款式,低配置的相关产品或将与这个优惠活动无缘。此前,据外媒报道,根据从供应链获得的数据显示,今年苹果将削减10%iPhone的产量。其中包括刚发售没多久的iPhone7系列,主要因为销量不及预期。而另在2016年9月24日结束的上一财年,苹果营收和利润双双出现自2001年以来的首次下滑。在上一财季中,iPhone、iPad和Mac的销量同比分别同比减少5%、6%和14%。截至上财季,iPhone销量已连续三个季度出现同比下降的情况。知乎网友“泰达”认为,iPhone7销量疲软,旧版Mac需要清理库存,苹果正是希望借这个机会拉动市场。当然,这次促销活动究竟能为Apple带来多少订单量,仍有待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