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一起惠资讯>黄太吉>文章列表
黄太吉
即使你并不是一个咖啡爱好者,也应该注意到了一个叫做瑞幸咖啡(luckincoffee)的咖啡品牌。如果你身在一线城市,你更能体会到它的存在感:不管是电影院还是写字楼,都有张震和汤唯拿着蓝杯子咖啡说“这一杯,谁不爱”的身影。小蓝杯气势凶猛。瑞幸咖啡只用了半年时间就成功跻身独角兽行列,并在7月完成了最新一轮2亿美元的融资。截至目前,瑞幸咖啡的门店数量已经达到900家,销量已经超过2000万杯。与小蓝杯在同一时期引起关注的是咖啡业的老牌巨头星巴克。8月2日,星巴克宣布将依托饿了么配送体系,于今年9月开始在北京上海的主要门店进行外送试点,年底覆盖至30个城市超过2000家门店。双方正代表着“新零售咖啡”和传统咖啡巨头展开厮杀,从本质上来说,无论资本如何介入,如何营销,卖咖啡的就是一门最传统的零售生意。只是成长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瑞幸发掘了一种全新经营模式,而星巴克也只不过是到了被动接受中国互联网新时代的拐点。后来者的挑战即使咖啡馆在中国的门店数量经历了负增长,即使相较于国外中国人的咖啡消费能力较低,但市场和资本似乎依然对咖啡在中国的未来抱以信心。作为星巴克最大的增量市场,中国的咖啡市场规模在2015年已经达到了700亿。伦敦国际咖啡组织统计数据表明,中国的咖啡市场正以每年15%的增速爆发。作为对比,全球市场的平均增速是2%。瑞幸咖啡的创始人看到了一个拥有巨大潜力的市场。其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郭瑾一说,“中国消费者的咖啡消费之所以少,原因在于价格太贵了、门店太少。买一杯咖啡非常不方便。”他认为这是两个主要痛点,从而导致中国的咖啡市场没有被充分激发出来,“通过解决这两个痛点,让咖啡价格更低,性价比更好,让门店更密布,(市场)是完全可以激发出来的。现在生活节奏这么紧张,工作压力这么大,人们也需要一本咖啡。”郭瑾一的思考是中国咖啡品牌面临的现实和机会咖啡在90年代进入中国,主要消费人群集中在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大的沿海各省,当地的经济、进口咖啡豆再加上“舶来品”的概念,让咖啡的价格一直高于其他饮料。以北京为例,2016年北京人均年收入为119928元,一杯星巴克美式的价格是24元。如果在北京每天都喝星巴克的话,每年需要8760元的成本。现在,同样是一杯美式咖啡,DunkinDonuts(唐恩都乐)在中国的价格是22元,肯德基K咖啡17元,麦当劳20元,但是这些品牌的门店几乎都远离写字楼。与这些品牌类似,瑞幸咖啡一杯美式的价格是21元,但是它离白领更近,提供的外卖业务也更加便利。为了培育消费者,瑞幸还进行了一系列促销推广活动,包括买一送一买五送二等。创始人钱治亚说想用这样的推广模式教育市场,推广咖啡并让人们认识这个新的品牌。目前瑞幸拥有最多的门店是商务区附近的中小型门店,以及写字楼内没有堂食的厨房店。郭瑾一并不否定门店的重要性,“后续我们会把线下店开的更密集,到年底开到2000家店,全国核心城市地区的门店的密度达到500米之内就会有一家瑞幸咖啡。”加上外送服务,瑞幸的目标就是让工作忙碌的人们,能够更快捷、方便地获得咖啡。但这并不是瑞幸的核心优势郭瑾一想强调,瑞幸咖啡不只是一个外卖咖啡,外卖咖啡也不等同于新零售咖啡,“瑞幸咖啡被视为新零售的代表,是因为我们通过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技术,重构了咖啡行业的技术逻辑。”传统咖啡的行业需要一个很好的位置、一个很大的门店,顾客都是从线下找到它,门店租金占大比重的成本。瑞幸咖啡改变的是传统零售过度依靠门店的成本结构模型,他们高度重视用户线上的体验和线上流量的获得,所以客户大多是通过APP而非门店找到它。同时,它又能通过这种方式,不断地提供包括外卖、堂食等多种消费的场景,最终实现让顾客喝到性价比更高也更便捷的好咖啡的目标。“这才是传统咖啡店和一个新零售咖啡品牌的本质差别。外卖并不能代表核心竞争力。”郭瑾一说。巨头的改革星巴克当然已经感受到了竞争者的挑战。其中国区负责人表示,“我们一直以来都有不少市场竞争者,并且每年都会有新的竞争者出现。我们所取得的成功、发展以及可持续的长期经营模式都不时地吸引着创业公司及其他市场参与者进入咖啡行业。”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CBNData)近期的一份市场报告显示,中国市场上已经有超过140,000家咖啡店。星巴克中国区负责人在接受凤凰科技采访时表示,与自己的中国竞争者相比,星巴克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它带来的伙伴体验、顾客体验、社区服务以及自己独特的咖啡文化。可以看到,星巴克并没有把所有的重心都放在顾客购买咖啡的便捷性上,他们更看重全面的消费感受。但竞争对于星巴克来说不失为一件好事。瑞幸为代表的咖啡品牌的出现,正在催化这位咖啡巨头的“移动互联网化”变革。郭瑾一认为,许多传统咖啡馆的倒下原因在于基础商业模式的问题,过度依赖门店,导致成本没法控制,获客成本极高,把交易模式打破,把交易模型重构才可能跟其它品牌竞争。但是面对巨头星巴克,他忽略了一个重要因素。星巴克接入饿了么外送服务的背后,是全方位的与阿里巴巴的合作。以阿里巴巴的技术、大数据系统和全渠道的营销能力,星巴克完全可以开创性地打造一个突破想象的新体验。无论是星巴克自有平台还是阿里生态系统当中的淘宝、支付宝、口碑、天猫等新零售业态,都可以接入星巴克的改造中。面临越来越多挑战者的星巴克,也正在改变自己的传统模式,加入新零售的大潮之中。瑞幸目前所拥有的技术和大数据的优势正在受到星巴克的回击。但同时,星巴克并没有放弃自己线下门店的优势。介于家与办公室之间的“第三空间”是星巴克CEO舒尔茨提出的概念,尽管竞争压力颇大,但是星巴克依然在坚守这一路线。过去的一段时间,星巴克开出了非常多家甄选店。这些门店除了配有售价更高的手冲与虹吸咖啡外,在装修、装饰上也在升级。《2017中国咖啡行业报告》显示,流量高的都是那些能够提供第三空间的咖啡店。休闲+社交依然是咖啡消费者的主要诉求。显然星巴克的一系列改革都是希望能够留住顾客,让他们多停留,而不是买完就走人。而瑞幸在餐饮转向休闲场景时,选择用轻门店模式实现差异化竞争,并将重心放在便利性,是一件好事吗?青山资本认为认为对于咖啡这个品类来说,品牌是竞争的核心壁垒,规模和资本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但谈不上壁垒。从市场上比较热门的新零售业态看,它们之所以比较“热”的核心原因,在于营销方面花了较多的精力。经历了雕爷牛腩和黄太吉的餐饮界人士,或许很难被瑞幸从互联网移植来的资本游戏所打动了。那些喝着星巴克长大的人呢?或许你能在那些小众精品咖啡馆,或者是星巴克的臻选店里找到他们。而瑞幸是否能“驯化”那些星巴克与它的美国同侪们没有触及到的消费者?即使成功,如何确保他们不会转向其它的咖啡品牌?这都是瑞幸要面临的问题。郭瑾一认同,不管新零售还是传统零售,重要的是为消费者提供好的产品。而他对好产品的定义从三个维度来判断:品质,性价比,便捷性。对此,餐饮业职业教育平台勺子课堂的罗先生表示,“他忽略了星巴克在中国近二十年的品牌影响力。”这或许将成为影响瑞幸咖啡挑战星巴克成败的关键因素。
一起惠2018-08-14 10:31:59333 次
6月21日消息,未来食餐饮产业加速器于昨日在北京开营,未来食由余奕宏、黄太吉创始人赫畅、人人湘CEO刘正和英诺天使基金创始人李竹联合创办,首批入选的创业公司共有4家。在发布会上,余奕宏表示餐饮创业者获得重视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由于消费升级、代际变化、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三重共振,中国餐饮业迎来了品类品牌诞生潮;二是品牌化、连锁化、规模化、o2o是餐饮创业大趋势。同时,他还说道:“今天的餐饮创业者建立一个连锁化企业,要懂品牌定位,公关传播,产品研发(标准化),单店模型,商业模式,连锁体系,互联网技术和数字营销,供应链管理,组织再造,股权结构和资本通道。餐饮业从前端采购到加工生产,后端从线下零售服务,线上外卖连接,恐怕是360行里链条最长的产业。”关于定位和发展理念,余奕宏表示未来食将以电影工业制片人制、模块化生产方式加硅谷的导师制机制,来帮助餐饮创业者完成梦想。据悉,报名首批未来食加速器的创业者共有100多名,最终入选的四位分别是:三个和尚卤肉饭创始人于江、酸辣粉连锁店老板王辣辣、手抓饼连锁店老板柴磊和水果先生创始人米登燕。
一起惠2016-06-22 08:56:30495 次
今日消息,黄太吉宣布获得饿了么战略投资,具体金额黄太吉创始人赫畅表示不方面透露,投资后双方将在食品安全、餐饮供应链等方面深度合作,共建一个外卖生态。黄太吉自去年开始就着力于中央厨房的打造,在靠近中心繁华地区选择租金相对较低、面积比经营门店更大的场地,设立终端工厂店。这些工厂店可以为合作品牌提供半成品加工服务以及自营物流服务。而前一段时间赫畅曾对36氪介绍说,现在外卖平台格局已定,他们未来将会与这些平台合作,在供应链端进行深度挖掘,力图成为第三方供应链大平台,不断打造新IP。此次黄太吉与饿了么达成合作,则将有利于黄太吉充分利用饿了么的平台优势,推动黄太吉在外卖品牌、安全作业、餐饮内容、前端产能以及市场营销的能力。赫畅还表示,本次引入饿了么的战略投资,对黄太吉来说有转换角度、开拓新方向的重要意义。黄太吉将不再只立足自身看问题,而是站在服务整个生态的角度去发展,去布局。今后,黄太吉会更加专注在供应链整合以及更丰富和更高品质的餐饮IP研发上。据了解,战略投资后,饿了么将独家发售黄太吉旗下及其代理的所有品牌的产品,加强对白领人群的餐饮供给,在饿了么平台上食品安全频受争议之时,利用黄太吉的品牌优势起到巩固饿了么在白领外卖领域的地位。
一起惠2016-04-11 08:50:46582 次
导读:“我和我们的团队小伙伴们已经连续奋战三个通宵了”,在接受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微访谈中,廖斌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七夕节的傍晚,与杭州某大型商场的线下品牌推广活动刚刚结束,“备货品牌活动的几千束花,都被抢光了,太火爆了!我们现在主要以移动互联网平台订购为主,PC端目前正在进行一次大的改版”。【3支玫瑰卖出520元?鲜花电商成电商投资新热点】在网上卖鲜花,这之前早已不算什么新鲜事了,但真正能经营出特色的却不多,Roseonly算是做得比较不错的一家,Roseonly一上线就定位高端,以“一生只送一个人”为经营理念,经过明星红人轮番微博推广,短时间内大受高端消费者追捧。上千元一束的鲜花成为热卖商品,甚至这让鲜花行业成了新的电商投资热点。如何把3支玫瑰卖出520元?给它一个故事,让买花人做主角。这是高端花店roseonly给出的答案。上线10个月,月销售额过千万,则是市场给出的回应。凭借“一生只送一人”购买规则和“信者得爱,爱是唯一”的品牌理念,roseonly以微博为阵地迅速蹿红,而且短时间内拿到了时尚传媒集团A轮和腾讯公司价值千万美元的B轮投资。比其发展速度更令人咋舌的是产品价格。在roseonly官网“热卖推荐”中,12支一盒的鲜花玫瑰售价999元,1支永生玫瑰要699元,而新推出的9颗装巧克力,单盒售价高达999元。roseonly与“网购就是买便宜货”的旧观点大相径庭,却成为当下互联网营销的新热点。“野兽派”花店、“雕爷牛腩”、“黄太吉”煎饼,这些仿佛是一夜之间窜入市场的品牌,都在践行着一条互联网轻奢品之路:以网络间的口碑传播为主,把一些看似平常的产品卖出了天价。“鲜花市场本来没有品牌,我们是第一个品牌。”roseonly创始人兼CEO蒲易说。在创办roseonly之前,他曾成功投资大众点评、梦芭莎电商和机锋网,并创立了安沃传媒和白天使医疗。蒲易不喜欢自己的公司和“雕爷牛腩”、“野兽派”花店相提并论,觉得不是一个级别。在蒲易看来,玫瑰有了roseonly,就像手机有了iPhone。在此背景下,3个月前,原银泰网CEO廖斌创办的卖鲜花网站“胡须先生”上线了,一个年薪丰厚的知名电商公司CEO为何放弃高薪投身鲜花电商?廖斌的胡须先生如何逆袭Roseonly,带着这些疑问,正值七夕节,我们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微访谈走进了“胡须先生”创始人廖斌。【15年“电商老兵”的四次创业自建鲜花电商品牌】2014年后,原银泰网CEO廖斌宣布从银泰离职之后,似乎淡出了电商圈和媒体关注的焦点,并一直在酝酿新的创业项目。而“鲜花电商”,成为了这位15年“电商老兵”继“中国服装网”、“衣服网”、“银泰网”后的第四次创业项目;而与以往三次都是打造“电商平台”不同的是,这次廖斌选择了自建“电商品牌”,从五一上线到七夕节,刚好刚好满三个月。微信用户只要搜索“胡须先生”,并添加关注,挑选好中意的鲜花后即可在线下单。而整个下单流程也很简便,用户输入订购数量、收件人、手机号、收货地址,再用第三方在线支付即可,非常简便,此外还支持“微信扫码支付”的购买形式。打开胡须先生的“微商城”,一款售价1199元人民币名为“胡须先生爱情花田年度周期套餐12期30枝A级玫瑰礼盒”早已告一抢而空,其他几款分别为89元、99元、139元的七夕情人节定制特价套餐也均告售罄,其中有包括来自厄瓜多尔的进口玫瑰等。三个月过去了,登陆“胡须先生”PC端网站内容竟还停留在上线时的母亲节促销。对此疑问,廖斌解释道,“我们现在主要定位于移动互联网平台订购为主,PC端目前正在进行一次大的改版”。从页面的设计来看,胡须先生摒弃了花类电商普遍以白色为主的“高大上”设计基调,选择了泛黄、做旧的复古文艺范儿的展现形式,呈现出古典气质。从已经上线的产品来看,目前胡须先生主推鲜切花系列及其套餐其中有包括:粉玫瑰、香槟玫瑰、绿色洋桔梗、非洲菊、粉色百合、勿忘我、黄色跳舞兰、向日葵、等鲜花品种供用户选择,并提供个性化的定制供用户自主选择,以满足不同需求。此外,辅以销售各式精致花瓶,以扩大销售“长尾”,提升客单价。此外,廖斌还在天猫商城上开设了“胡须先生”旗舰店,淘宝上开设了“胡须先生生活馆”,以便与传统的网购用户下单,扩大“胡须先生”的在线销售额。【用“互联网思维”颠覆传统鲜花供应链】作为全新的细分垂直电商品牌,“鬍鬚先生”由杭州鬍鬚先生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创立,2014年3月成立于杭州。团队由廖斌带领下的一群热爱生活、热爱艺术、为追求自己梦想而的一帮年轻人组成。2014年的五一前夕,由廖斌创办的鲜花电商网站“胡须先生”正式上线。廖斌在接受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100EC.CN)微访谈时透露,为把控鲜花品质,“鬍鬚先生”与全球领先的鲜花供应商荷兰——安祖、西露丝、Kapiteyn——建立了长期合作,将荷兰高端花卉引入中国。荷兰安祖公司主营红掌盆花、红掌切花、蝴蝶兰盆花和蝴蝶兰切花,在世界上首屈一指,在欧洲、北美深受欢迎。西露丝是一家家族花卉公司,创立于20世纪40年代,主营玫瑰、非洲菊,100多个国家的花卉培育者选择了西露丝品种。Kapiteyn公司主营种球、马蹄莲、郁金香、风信子、百合、水仙花,产品遍及58个国家。此外,为保证优质鲜花产品供应,全程把控供应链,“胡须先生”在昆明建立了优质鲜花种植基地;选用优质鲜花品种,聘请经验丰富的花农打理,打造最具市场竞争力的鲜花产品。鲜花产品和优质农产品的电商运营,仓储物流是关键。为保证在第一时间将新鲜、鲜活的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胡须先生”建立了农产品冷链配送中心,设立了冷库,冷藏储存农产品;同时通过和顺丰快递的合作,实现“次晨达”,最大限度保证了产品的高品质。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100EC.CN)获悉,鲜花采用顺丰速递进行配送为主,配送区域为24小时可以到达的一、二线城市;偏远地区(如新疆、西藏、东北三省、及乡镇地区)暂时还不支持下单;其他三四线城市,则采用申通快递进行全国配送,统一由杭州仓储发货。廖斌在接受微访谈时表示,“胡须先生”将积极探索应用互联网、电子商务为鲜花、农产品行业注入新的血液和动力,积极推动行业发展,实现从花田到家居、从农田到餐桌、从枝头到舌尖的无缝衔接,让对品质生活有追求、爱好鲜花和美的用户都能低门槛的享受鲜花、优质农产品给生活带来的改变。【案例解读】——“胡须先生”是如何用“互联网思维”来卖鲜花的?像订杂志一样订阅鲜花看着标题,你是不是觉得有点新奇?的确,在胡须先生家,选择一些套餐,就会如同订杂志一样每隔一段时间(甚至是指定时间)收到一束鲜花。你收到花可是每期不同,店家会根据季节或节日,精心选择搭配,然后按时送抵府上。每一次,因花的不同,也许会收获不一样的心情,品花如同品味人生,花开花落、岁月更迭,留下的都是青春和美好的回忆。简化供应链,产地直供电子商务的发展,让任何距离不再遥远。胡须先生直接和全球花卉原产地大型花商合作,直接采购,亲自深入当地,通过层层筛选,并签订严格的质量供应协议,从而保证了鲜花品种的纯正自然。同时这样的采购模式下,鲜花的采购成本得到大幅度降低,运输损耗也被压缩至最小。产品定位:鲜切花鲜切花是自活体植株上剪切下来专供插花及花艺设计用的枝、叶、花、果的总称。为了让鲜花有更长的瓶插期,“胡须先生”配送时多为花骨朵状态。而玫瑰和康乃馨也会处于半开放状态,一般插瓶2-3天之后陆续开发,玫瑰花期5-7天,康乃馨花期15-20天,百合为绿色花苞,一般插瓶5-7天之后陆续开放,花期15-20天。超低价入市,逆袭传统花店通过价格去颠覆传统渠道和大品牌,几乎是电子商务的标准手段。胡须先生也将这一技术纯熟应用。99元3束的玫瑰,99元3束的康乃馨,让在线下经常购买鲜花的人大呼便宜。通过价格手段,胡须先生颠覆的不是roseonly这样的一生只送一人的情感品牌,颠覆的是遍布在全国各地的几十万家社区花店,颠覆的是传统鲜花行业“产地——多级批发市场——花店”的销售模式。这让我们在传统鲜花产业吹来的阵阵寒风中,想起了马云的一句名言,“今天你不做电子商务,明天你将无商可务。”改造传统包装,创造客户体验电子商务颠覆传统产业的另一个手段,就是产品。这一点在胡须先生的包装上,表现的淋漓尽致。这个被称为“一撕得”的包装,与传统鲜花包装完全不同。包装整体没有任何胶带,极有个性的包装设计被充分展示。尤为值得称道的是在侧面有一个开启拉链,消费者无需借助任何工具,只需轻轻一撕,即可快速开启。漂亮而又独特的包装,既给足了送花的人面子,又让收花的人过目不忘。客户忠诚度就在这一送一收之间,悄悄建立起来。从订购杂志一样的售卖方式、到逆转传统供应链,低价手段,再到充满独特客户体验的一撕得包装,这都构成了胡须先生独特的互联网思维链条,在时尚圈摸爬滚打多年的廖斌这一次看似信心十足。如果说,Roseonly改变的是传统鲜花行业的品牌价值观的话,那么胡须先生改变的就是传统鲜花行业的产业链。这让我们这些对互联网思维充满了兴趣的普罗大众,有兴趣继续观察下去。
一起惠2014-08-05 08:09:01749 次
【一起惠讯】不知道是一部《舌尖上的中国》刺激到了互联网创业人群,还是中国的互联网创业人群都是“吃货”,近一段时间,围绕餐饮的创业项目层出不穷,从煎饼到牛腩,从米粉到凉皮,现在,连鸭子都开始出来“卖”了。区别于早期的食品B2C、餐饮O2O创业,新一批的电商人不屑于在线上捉对厮杀,而是追逐在美味中贩卖“互联网思维”的快感。被捧上天又贬到脚下的煎饼和牛腩互联网思维的“始作俑者”,非煎饼和牛腩莫属。然而业界对这位思想贩卖家却褒贬不一。他们要享受膜拜,也同时遭受非议。实际上,把煎饼和牛腩包装成一种思维并不为过。这股风潮的确让更多的创业者意识到,在移动互联网、O2O的时代,继续迷恋PC端红海拼杀、搏出位的几率微乎其微,无论是获客成本还是营运成本,都远非10年前可比。而未来线下生活服务类的广阔空间里,每一个尚未被互联网开垦的处女地,都有大把的客户和银子有待吸纳。特别在餐饮行业,挑剔的食客们也在急于摆脱烟熏火燎、环境嘈杂的餐馆,寻求风雅与调性,以及所谓的极致用户体验。譬如,雕爷牛腩从一开始就要营造“触及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商业模式,加上营销“三板斧”——产品层的高性价比、体验层的惊喜重重、客户心理层的满怀期待——迅速积累一批拥趸。黄太吉则用老板开奔驰送煎饼、美女老板娘送餐、煎饼相对论公开课等热炒话题抓组了眼球。显然,“口舌之快”最能触达感官与心灵,产生愉悦,乃至津津乐道地激发分享的乐趣。只是每个成功一旦变成成功学,就会从遗世独立于九霄云外,瞬间跌价变成臭遍街的江湖郎中。煎饼和牛腩的故事也是一样。“互联网思维”刚刚从被捧上天,转眼就被踩到脚下。连京东CEO刘强东也责难道:“千万不要说怎么样叫互联网思维,因为可能会走火入魔,小米的成功核心还是把供应链的效率提升了,降低了成本。”此言一出,业界又是一片哗然:大佬毕竟是大佬,火眼金睛,一语道破:真正的成功秘笈人家是不会说的。反互联网思维的米粉和凉皮也许是物极必反,抑或遵循人品守恒定律,卖米粉的北大法学硕士身先士卒叫板互联网思维,进而证明并非只有精英才会大唱反调。与煎饼、牛腩开创先河不同,这位“吃货教主”看上去更年轻、更具活力,理论上也更应该接近互联网。但他偏偏大谈反互联网思维,除了搏出位,也反映出餐饮行业已被形形色色打着互联网思维标签的模仿者,搞得毫无新意。一起惠注意到,围绕着吃做文章的新型创业者,越来越多地向“精益创业”发展。但分析人士指出,这些创业者并未参透,精益并不代表“小”,误以为从小生意做起,可以华丽丽地“屌丝逆袭”,从而合理化自己的行为逻辑,但却从根本上忽视了商业规律。于是,在煎饼和牛腩的感召之下,烧烤、西瓜、猪肉、凉皮、早餐……不胜枚举的“互联网+餐饮”的创业项目相继涌向吃货们。但是,也暴露出产品不分好歹,生硬嫁接互联网翅膀,没有击中消费者痛点的短板,如同邯郸学步般蹩脚笨拙。正如同伏牛堂小老板张天一所言,互联网对伏牛堂这样一个传统餐饮企业带来的改变,但远远没有到思维的层面上。这番话亦如“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的朴素道理,无论是煎饼、牛腩,还是米粉、凉皮,如果做生意,就是生意,未必非要照猫画虎,强行披上互联网思维的外衣。去门店化消解现代餐饮业无论是老牌的雕爷牛腩(目前还开了薛蟠烤串),还是而今的伏牛堂,本质上仍然是一家实体餐厅。实体店对于餐饮O2O来说,是最为核心之处,无论顾客网上怎么折腾,最终的消费体验还要回归到线下。因此不会存在双线左右互搏,这是餐饮O2O的天然优势。但是,反其道而行之的吃货们则开始思考去门店化。例如“叫个鸭子”,这家配送范围只覆盖北京工体一带的烤鸭品牌,从一开始就不打算建店,而是非常低调地展开“地下工作”。“叫个鸭子”甚至不愿透露中央厨房的确切位置,消费者唯一能够与之接触的便是发型酷酷的、骑着摩托的配送小哥,以及手里提着的外包装像奢侈品一般的鸭子。保持神秘感,同时在微信上以“鸭子”的名义挑逗消费者,这种连接方式,与以往任何一家餐饮连锁大相近庭。虽然去门店化目前尚不能论证是否是一种具有颠覆性的商业模式,但这并不妨碍吃货创业者继续生存。据一起惠了解,另一家专注凉皮外卖生意的创业公司西木良伴也在谋求类似的做法。砍掉门店,直达用户,着力精心的包装,力求让凉皮带上“温度”。不管是哪种做法,围绕着单品建设餐饮品牌,似乎更适合去门店化的打法。在这条路上的吃货们,可以彻底省去店面选址、租金、水电煤的烦恼,以更加低成本、高效率的运作模式,消解原有的经销模式。新的餐饮O2O模式正在迎面袭来。一起惠查看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全国餐饮收入12989亿元,增长10.1%。而2013年中国餐饮O2O市场规模已达到622.8亿,预计到2015年这一数字将达到1200亿。由此可见,互联网餐饮的增长速度要远远超过整个行业。互联网思维虽然不是谁都可以操练的秘笈,但舌尖上的电商的确是一门好生意,
一起惠2014-08-05 08:05:51659 次
推荐商家更多
京东商城
最高返利56%
京东商城wap端
最高返利56%
苏宁易购
最高返利5.6%
荣耀商城
最高返利3.5%
拼多多
最高返利35%
考拉海购
最高返利7%
华为商城
最高返利3.5%
当当网
最高返利4.2%
爱奇艺
最高返利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