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
前天,阿里钉钉在深圳卫视开了一场直播发布会。阿里钉钉CEO无招在现场发布了多款新产品,并着重介绍了钉钉和手淘间的打通,以及智能导购的构思。同时,大润发董事长黄明端和林清轩创始人孙来春都亲自到场站台,阐述钉钉对于门店效率提升的帮助。AT之争的战火,已经不可制止地蔓延到实体零售业了。对标阿里钉钉的企业微信也和微信已实现消息互通,全力招兵买马。智慧零售VS新零售的两大阵营都已子弹上膛。有关腾讯阿里之争,业内众说纷纭,究竟AT谁能更胜一筹,现在仍是未知数。针对两者在零售领域的布局,特约撰稿人闻道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以下为投稿全文:注:本文为投稿,不代表立场和观点。阿里巴巴6月24日公布了其新零售的王炸产品—钉钉。阿里的基因,是ToB的商家运营基因,是千锤百炼的小二,以及一轮一轮被炮火洗礼的大型传统品牌商,淘品牌已经硕果仅存。腾讯的基因,是ToC的产品基因。腾讯是一群优秀的产品经理组成的公司,深谙人性,微信和游戏做的极致强大。而腾讯自从把QQ电商/易迅网给自废武功之后,就已经丧失了ToB的商业基因,是一只独脚巨人。而京东,虽有腾讯投资,但显然有自己的逻辑,也有着自己的天花板。腾讯收入,来自游戏,尤其是王者荣耀,但是游戏再火爆,换肤和道具的收入再高,也终究是一个游戏公司。而游戏所面临的道德压力,非常之大。而短视频方面,抖音给了腾讯莫大的竞争压力,霸占了年轻族群的眼球时间。腾讯的微视,仓促应战,可是消费者心智和习惯,已经被抖音占据。腾讯希望靠微视来逆袭短视频,而黄金时间窗口正在飘过。2017年双十一的二选一,彻底打醒了腾讯和京东,于是乎”智慧零售”横空出世。如果没有对商业,尤其是实体经济的深度参与,腾讯就是一家游戏公司,加上一个广告部。智慧零售,是唯一可以支撑腾讯市值增长的要素。线上的零售格局,天猫/京东/唯品会,已成定局,与腾讯没啥关系。因此腾讯智慧零售的焦点,必然是抢夺线下的场景。成功=战略*组织能力先看战略,腾讯成立了智慧零售战略部,从俯视视角的“赋能”,改为了平等亲民的“助手”的概念,腾讯放低了自己的姿态,这获得了传统零售的心理认同。腾讯重磅参与CCFA(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18年3月份的深圳论坛,数千元的入场券,一票难求,充分说明了实体零售对于腾讯智慧零售的殷切期望。腾讯智慧零售提出“助手”的口号之后,问题也随之而来:1、腾讯理解实体商业吗?2、如果不理解,或者一知半解,怎么做好”助手”?阿里的商家事业部,除了原有的线上零售,更是招募了大批来自实体零售的精英专家,对于商业的理解较为深刻和透彻。盒马鲜生的成功,除了侯毅先生的商业智慧外,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其核心团队来自阿里巴巴的O2O事业部,带着早期的经验和教训,近百人杀到上海,利用盒马这个完全独立的体外体系,进行创新。当盒马获得了成功后,马云先生才到盒马上海张扬路店,滴血认子。阿里巴巴通过盒马鲜生,通过天猫小店/亲橙里等等,空陆两栖作战模式,透彻理解和升级线下零售。而腾讯的组织能力,则还需要进化:1、腾讯云承载了智慧零售的重任,可是流量资源却在微信和腾讯社交广告手上。腾讯的智慧零售,基本上是新组建的团队,内部的磨合,以及对外的产品和案例,显然都更为急迫;2、腾讯社交广告,也在做智慧零售;3、微信支付;4、微信开放平台;5、京东无界零售是否与腾讯的深度协同,还是处在内部左手和右手博弈的过程。那么腾讯智慧零售的产品解决方案示范案例…….分别在哪里呢?腾讯企点,是腾讯的ToB业务单位,遗憾的是它长在QQ的土壤上,而不是微信。品牌商和零售商的主力客群,只能接受微信和小程序,而非QQ。盐碱地上要长出美丽的鲜花和果实,实在是难为了腾讯企点的团队。ToB,腾讯基本上三句话:1我很大很牛,2我有很多资源和社交数据,3请你掏钱做广告。全渠道模式下,零售的大致环节分解为:1、内容;2流量(线上流量+线下门店客流);3、门店运营(线上门店+实体门店);4订单(线上订单+线下订单+OMS);5收银支付(聚合支付);6商品交付(用户提袋+电商物流+门店发货等)。对应的,我们看阿里的线上路线:数据银行-阿里妈妈UniMarketing-品牌天猫旗舰店-收藏/订单-支付宝-电商物流(菜鸟)阿里的新零售线下路线:品牌商-实体店客流-钉钉-订单-支付宝-用户自提(或门店发货)钉钉和支付宝,可以把品牌的天猫店铺和线下全面打通,像一颗钢钉,牢牢的掌控了实体门店的数据,从而实现了四个在线:1、顾客在线;2、店员在线;3、商品在线;4、管理在线。而来自实体门店的数据,可以向上反哺阿里妈妈和天猫的数据,形成立体的用户画像。再看看流量广告部分:阿里妈妈:销售收入1000亿/年vs腾讯社交广告:330亿/年。从品牌商的视角,阿里有强大的数据银行和UniMarketing,广告直接跳到天猫旗舰店,直接CPS获利,所以品牌商的营销侧是完整的全程数字链条,持续优化。腾讯的DMP和社交广告,缺乏商业交易数据,只能是粗放的品牌营销,而非与销售相关的效果营销。腾讯的社交广告,要跳到哪里去?数字链条是中断的,转化路径过长。微信朋友圈的CPM收费模式,更多的是品牌商的形象广告,CPA或者CPS的ROI不够好看。而广点通CPC,除了跳转到京东和微信商城,与品牌商的实体销售,也多是割裂的。腾讯的企业微信,距离当下的钉钉,对于商业的理解,还是要奋起直追。实体零售伸着脖子瞪大眼睛,看阿里新零售日新月异,焦虑感的同时,耐心承受着煎熬,等待着腾讯云能够落地,去深入骨髓的理解商业。腾讯与实体商业的距离,必然需要第三方来填空,所以扶持和赋能ISV,是必然选择。而腾讯云的渠道部门,强大的ToC产品逻辑下,是否合理的ToB,从商务上和资源上理解和支持ISV,都是一个挑战。基于保护头部品牌商的数据安全,腾讯的TencentDataCloud采取了最严格的管控,导致了ISV无法形成对腰部和长尾客户的深度创新。腾讯云的渠道部门,要求ISV开放其产品进行评审,问题来了:ToC的产品经理,是否有能力来评价ToB的商业逻辑?而ISV的那点行业know-how,随时担心被腾讯云抄袭。腾讯的内部赛马竞争模式,个别部门为了抢头牌,把代理商的客户撬掉,签约成为直客,杀鸡取卵,这种泣血祭天的方式,给合作伙伴和客户带来了惊慌和不安。腾讯显然还需要加快其成人礼,才可以真正的形成和阿里的正面竞争。我们来看一下腾讯智慧零售的发展进程:2017年,提出智慧零售的口号;2018年,智慧零售起步,入场;2019年,对于腾讯,将是“决战”的一年;人工智能的兴起,将导致中场异常热闹;2020年,或者稍晚,阿里腾讯的格局成型。结论:留给腾讯智慧零售的时间,越来越紧张了。对实体零售而言,除了数字化的影响之外,还有业态调整、竞争模式、人才组织等更深层次的问题迫切解决,否则给蚂蚁插上A或T的翅膀,它仍然还是飞蚂蚁,不是蝴蝶更不是小鸟。阿里或腾讯的尘埃落地还需要一段时间,绝大部分零售企业不在头部,离阿里腾讯还有一段距离,让阿里腾讯的方案再完善一会,让子弹再飞一会。阿门!
6月18日,谷歌今天宣布,将向京东投资5.5亿美元现金。同时,京东和谷歌公司已达成战略性合作,共同开发零售解决方案。Google和京东将在一系列战略项目上进行合作,其中一项是在包括东南亚、美国和欧洲在内的全球多个地区合作开发零售解决方案。结合京东在供应链、物流领域的专业能力与谷歌的技术优势,双方将携手探索打造下一代零售基础设施解决方案,为消费者提供有价值、个性化、流畅便捷的购物体验。京东同时计划优选一系列高品质商品,通过GoogleShopping(谷歌购物)在全球多个地区进行销售。“与谷歌的合作开启了广阔的创新空间,使我们可以为全球消费者打造优质消费体验,”京东集团首席战略官廖建文表示,“这是全球零售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一步。在京东迎来618全球年中购物节最高潮之际,这次合作让我们掀开一个新的篇章。”“我们非常高兴与京东合作,共同探索为全球零售生态提供下一代解决方案,为消费者提供有价值、个性化、流畅便捷的购物体验,让消费者能够随时随地以他们想要的方式进行购物,”Google首席商务官PhilippSchindler表示。根据协议,谷歌将获得27,106,948股新发售的京东A类普通股,发售价为每股20.29美元,等值为每ADS(美国存托股票)40.58美元,此价格为前10个交易日的交易量加权平均价格。京东的国际化布局京东对于全球化的布局非常重视,从今年开始对外的动作频频。2018年春节,京东创始人兼CEO刘强东发了一份内部信,其中对2018年的国际化有了明确目标。“泰国、印尼等地业务将全面铺开,在纽约,澳大利亚和米兰的地区办公室即将迎来揭牌,在欧洲、美洲的业务也将开启全新的篇章。”今年4月,京东上线了京东西班牙语网站Joybuy.es,该网站主要面向西班牙市场,同时辐射拉美地区,服务全球4亿西语用户市场。6月15日,刘强东在曼谷表示,京东预计在两年之内,将自身的电商、物流和金融业务带给ACMECS所有国家,并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下,推动东南亚各国的经济数字化,提升各国人民的收入水平与生活品质。京东对外的动作不断,可以看出其全球扩张的野心。据腾讯科技报道,谷歌京东合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京东和谷歌要在东南亚、美国和欧洲等地区开发零售解决方案,京东的很多商品也将通过“谷歌购物”在全球发售。谷歌面临竞争对手的压力如今亚洲中产阶级迅速增长,零售,金融和其他领域的基础设施缺乏,已成为美国和中国互联网巨头的战场。谷歌也正在加紧在亚洲的投资。据消息报道,谷歌最近拿到了印度尼西亚骑车公司Go-Jek的股份,同时据路透社报道,谷歌也可能投资印度电子商务新贵Flipkart。谷歌这么做的背后,也许是感受到亚马逊带来的压力。据腾讯科技报道称:谷歌和亚马逊是全球互联网的两大巨头,但长期以来,谷歌在市值方面,一直压制着亚马逊。但这种格局,在今年渐渐被颠覆。在过去的一年中,亚马逊股价累计上涨了75%左右。今年3月,凭借着强劲的增长,亚马逊市值超越谷歌母公司Alphabet。亚马逊股票价格的飙升,主要得益于这家公司向新市场不断扩张,其中就包括在收购全食超市后进军实体零售业务。亚马逊当前已统治了若干个市场,首先是电子商务市场,其次是云计算市场。这家公司似乎每天都会进入新市场,或者是开展新业务。此外,有分析师预计,亚马逊将会发展零售搜索,并在这方面完胜谷歌。随着时间的推移,消费者将会逐渐习惯于使用亚马逊作为你的零售搜索引擎,而不是使用谷歌来进行搜索。对于谷歌来说,不得不去面对亚马逊带来的冲击。这次谷歌和京东达成合作,对于双方来说也是各有所需。不过到底会产生怎么的结果,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CEO亚历山大·邦帕德(AlexandreBompard)向公司股东表示,该公司最近与谷歌和腾讯达成的新联盟表明,家乐福的电子商务战略取得显著进展。邦帕德去年7月出任家乐福CEO,他说,面对亚马逊和其他在线竞争对手的挑战,推动家乐福向电子商务领域扩张“绝对”是公司的头等要事。邦帕德说在家乐福年度股东大会上称:“6个月前,我们还是孤立无援,所有的零售联盟都没有我们的参与。但如今,我们与腾讯和谷歌结成了联盟。”作为欧洲最大的零售商,家乐福今年1月曾宣布,计划裁员和削减成本,但增加电子商务投资,并将在中国市场寻求合作,以推动营收和利润增长。此外,家乐福还计划开发数字购物产品,与国内对手竞争。作为这些计划的一部分,家乐福今年5月20日宣布,与腾讯合作的首家智慧门店“LeMarche”在上海开业,这是家乐福全球首家落地的主打餐饮、生鲜、进口商品、自有品牌的新业态,也是最新落地的一家微信支付智慧零售旗舰店。本周一,家乐福宣布与谷歌组建合资公司,成为在法国第一家与谷歌合作的零售商。从2019年开始,家乐福将通过谷歌的产品和服务来销售商品,包括GoogleHome智能音箱和GoogleAssistant语音助手等。电子商务市场,家乐福处于落后地位。邦帕德之前已宣布,到2022年将在电子商务领域投资28亿欧元(约合32亿美元),,此次与谷歌合作正符合家乐福的这一投资计划。在此之前,家乐福本土竞争对手Monoprix今年3月曾宣布,将通过亚马逊的PrimeNow服务向巴黎消费者销售产品。
“今年618流量下滑得出乎意料。相比去年同期,店铺流量下跌了50%,不知道别人家怎么样。”一位快消品品牌的电商负责人爆料。618年中大战,电商经理人们一边埋头准备“二选一”的答卷,一边又不得不正视另一大难题:大平台的流量增长遭遇瓶颈。这两大问题都是各大品牌必须要闯的“鬼门关”。大家也都心知肚明,单纯靠吃电商平台流量红利、攻城掠地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了。不过,今年流量的情况更加不容乐观。“该花的钱都花了,该上的位置也上了,但流量还是不及预期。目前还没有感受到618大促节点带来的流量优势。”一位眼镜品牌的电商负责人非常无奈,“流量都去哪儿了?”与此同时,微信在前几天打开了流量闸门,开放商品搜索入口,又引起了有关“流量”的新讨论。微信在618之前的“突然袭击”是否会给流量争夺战带来新变数?传统电商平台的新鲜流量又干涸到什么地步?“失踪”的流量“618”和“双11”好比电商圈的双子星。在经受了这两颗双子星多年的历练洗礼后,电商“老炮儿”们面临大促时,开始变得麻木。一位有着多年从业经历的电商经理人表示,平台大促时间拉长,提前消费用户,稀释了消费者的购买力和精力。同时,像“超级品牌日”这样的日常促销活动增多,力度也在加大,和大型促销活动的差异变小,618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变得越来越难。“今年618的流量状况不太乐观,我们没有感受到热度,销量基本和平常一样。不知道别的品类实际情况如何,有没有出现井喷的情况。”上述人士在采访中补充道。同时,淘宝C店店主的日子似乎也并不好过。618主阵地设在天猫,有多位淘宝C店店主发帖表示,从5月29日开始,店铺流量就在持续下滑,最严重的情况,店铺销量和流量直降三分之二。“618的流量可能更多的给了天猫活动商家。为了要流量资源位,甚至是在亏本卖产品,但流量还是上不去。我们也不清楚,流量都去哪了。从目前下降的情况和活动周期来看,可能在7月下旬才能恢复。”一位淘宝C店店主无奈说道。靠着流量红利可以风光无限的日子早就消失,有人悲观的同时,也有人开始不以为然。“传统电商平台的流量下滑是正常的,我们早就做了心理准备。电商流量红利期已经过了,也没什么可意外的。”一位美妆代运营商坦言。虽然有商家在反应618流量状况不及预期,但随着618大促活动的推进,各大电商平台都开始纷纷亮剑,捷报频传。每年到电商的重要促销节点时,大家总会被类似于“某某品类在某时间内同比大增200%”的新闻包围。流量增长乏力的抱怨和电商平台同比高速增长的战报,也形成了鲜明反差,是细分品类的爆发期降临?还是平台在流量上重点扶持了某些品类?618流量下滑的状况,甚至让某商家悲观判断:618的形势让人对今年的双11也很难抱有希望。被分噬的流量在去年,京东首次亮出了618成绩单,截至2017年6月18日24点,京东“618购物节”18天的累计下单金额达到1199亿元。同时,天猫也联合多个品牌,集体发布海报秀618增长率以及销售额。两虎相争,剑拔弩张。在两大电商巨头不断秀肌肉的同时,其他电商平台自然也不会放过618这个流量爆发期。粗略统计,除了京东和天猫之外,传统势力代表——唯品会、苏宁易购和新兴势力代表——网易考拉、网易严选、拼多多、云集、每日优鲜和美图美妆等都主动参入其中。例如,最近大手笔冠名多个综艺节目的网易考拉和拼多多,都在节目中不遗余力地大肆植入618促销信息。这些电商平台的加入,势必会分割掉盘子里的奶酪。不可忽略的是,线下零售商家们对电商大促节日的参与热情也在不断升高。例如物美、大润发、银泰、世纪联华等多个商超百货玩家,都开始主动或被动地加入“蹭节”大军。从商家们的广告来看,不乏“全场五折”等对消费者极具吸引力的促销方式。“真正的诱惑转移到线下了。”有消费者调侃道。同时,面对流量争夺,微信开始蠢蠢欲动。商品搜索入口的开放,代表着微信也加入了流量的“抢食大战”中。发现,目前微信商品搜索结果页,只显示京东小程序商城的商品。用户可以对商品的价格和销量进行排序,也可以自主选择品牌和优惠活动。而优惠活动目前只有618一项可选,这个还隐藏较深的入口,究竟可以给京东新增多少流量,还是个未知数。业内人士分析称:“今年618的流量不及预期,日常流量也没有新的增长,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了微信系统的影响。用户的娱乐时间和碎片化时间是有限的,而微信占据了用户一半以上的手机使用时长,逛电商的时间肯定会减少。微信里购物的渠道越来越多,用户的消费能力将会不可避免地会被消耗。”其实,在微信商品搜索能力开放前,仅是微信上的私域流量都会对非腾讯系的电商平台造成分流影响。随着微信商品搜索能力的放开,公域流量的争夺恐怕会更加猛烈。“搜索流量加上社交流量所爆发的势能可能会出乎所有人意料。无论是在存量市场的争夺中,还是在增量市场的开拓上,这股合力都不可小觑,天猫的流量可能被稀释得更厉害。”一位不愿具名的服装品牌电商负责人说道。谁在重组流量?新兴电商平台迅速成长,坐拥千万粉丝的自媒体大V们也在“组团”变现,渠道多元化和去中心化趋势都使得流量被重组。“在过去,用户网购的渠道相对集中,选择没有今天这么丰富。而现在不一样了,用户网购的时间和资金正在被各种渠道瓜分。”一位资深电商从业者分析道。在他看来,传统电商平台流量下滑有多个原因。第一,电商流量红利期早已过去,流量疲软已是常态,发掘新流量愈发困难,用户的价值被挖掘殆尽;第二,促销节日增多,活动规则复杂,消费者的注意力被分散,对大促开始麻木;第三,新兴电商形态和微信生态对大平台流量的稀释和分流。流量状况不乐观,除了电商发展和竞争的“内因”外,用户碎片化时间也被娱乐化产品严重分流。例如王者荣耀等手游,抖音、快手等短视频App以及综艺节目等。“手游们和‘抖音’们分割了用户时间,网购、刷朋友圈和看微信公众号的时间都明显减少了。”险峰长青投资副总裁吴炳见曾在42章经的文章中透露,在手机端,微信的使用时长占比超过55%。微信生态里估值高的企业,大多都和拼团、分销和裂变等新式流量玩法相关。基于关系链的传播则可以带来两类流量机会,其一是更廉价的流量获取方式,其二是更下沉的渠道,覆盖了增量人群。有赞CEO白鸦也多次公开表示,淘宝赞助春晚是过去四年来做的最正确的事情,它为淘宝带来的流量是去年“双11”的15倍。大家曾经认为“双11”是电商的顶点,但谁都没料到春晚的观众才是庞大的增量市场。“电商正在迎接以移动电商为核心的增量市场,这个增量市场是存量市场的两倍。通过分享式社交购物的被动消费开始逐渐席卷搜索式的主动消费,社交网络将是中国最大的购物场所。”如果新的增量市场真的隐藏在社交网络和下沉渠道中,传统电商平台又该如何应对和挖掘新的增长方式?商家不断抱怨和反映流量差,是否代表着电商大促吸引力在不断降低?在这背后,是消费者购买意愿下降?还是消费主力人群正在发生变化,从而带来的连锁反应?经过漫长的十几天准备预热期,618真正的高峰即将到来,流量暴跌究竟是个例还是普遍现象,618当天的平台流量又会出现哪些波动,将在618期间持续关注。
小程序电商,是当下小程序里最火的话题,淘宝商家闻风而动,零售门店迫切需要线上线下打通引客到店,线下商超和连锁品牌也纷纷入局。小程序也切切实实为商家带来流量。如:百果园借力有赞小程序,上线半年用户突破180万。黎贝卡电商小程序7分钟破百万。幸福西饼在没有门店的情况下,利用有赞的移动商城店铺和小程序店铺,今年目标15亿的销售额。作为小程序电商的领跑者,有赞服务着最大量的小程序电商商家,积累大量电商小程序经验。有赞CEO助理冷面,分享他对爆款小程序电商的看法。别被“一张皮”蒙蔽双眼“市面上实际上有着很多‘一张皮’的小程序。”冷面表示,这和2014年微信公众号兴起时,出现大批微信建站公司一样,是一股风潮。实际上,这些小程序主要是呈现一些企业信息,类似企业小程序官网,并无其他更多功能,类似一张皮,非常单薄。真正的电商小程序,要有营销和交易能力。想要做爆款,营销、成交能力是最基本。另外,针对新零售的小程序,除了有电商交易能力以外,还有一个联动门店能力,例如,电子优惠卷、到店自提、同城配送、到店核销、会员卡、储值卡等玩法和场景,其本质是线上把客户引入线下,线下进店客户留存到公众号和小程序。所以,商家需要辨明清楚,搭建适合自己的电商小程序。如何打造爆款小程序?有赞CEO助理冷面从四个方面,阐述对爆款电商小程序的理解。第一、交易层面。交易环节中,要足够简洁流畅,买家点击购买按钮,到最终付完钱的过程,步骤尽量减少。让用户用得“爽”,才能提高转化率。“我们也看到不少的小程序还是强制买家用手机号注册才能购买或进行下一步”。冷面判断,这会大大降低消费者的购物欲望,小程序的基础是即用即走,所以要尽量避免踩“注册”这个坑。第二、页面搭建。如果希望将自己的小程序装修得非常漂亮,需要非常多的模块。如:图片轮播广告、视频播放、语音播放、公告、商品组件、店铺导航、关联链接、商品搜索。这就像积木一样,商家要根据自己品牌调性和商品特点,来个性化自定义自己的积木。有赞可以提供丰富的店铺模板、装修组件等选择,帮助店铺搭建。第三、营销环节。小程序没有关注行为,没有像公众号图文群发的功能。所以,营销要通过足够多的方法,围绕提升“访客数”、“购买转化率”、“客单价”等指标。根据有赞的五年微商城的经验,玩法要足够多。如:多人拼团、分销员、好友瓜分券、多网点、限时折扣、优惠券、发券宝、秒杀等。通过各种玩法实现裂变传播、推广获客、营销成交、留存复购。第四、商家内功。是否有足够好的产品,优秀的运营团队。不止于小程序冷面强调,“现在有些商家是平台型运营思维,这不太适用于小程序。”相比于传统电商平台,通过付费流量做成交,基于微信生态的社交电商回报周期长,而且需要很强策划能力,打造爆款和做活动推广、裂变。这是需要有一定社群和社交电商运营经验。市面上有一些误区,不少的开发者鼓吹小程序无所不能,“唯小程序论”。其实不能把小程序单独看待。营销本质是立体营销,商家必须把这几个能力串联起来。商家做社交营销,思路是“货无限接近人”,客户在哪里就应该去哪里营销。所以,小程序、微信、微博、支付宝、抖音、头条、什么值得买等平台,要一体化看待。
6月15日消息,获悉,京东与泰国centralgroup合作共同创建的本地电商平台JDcentral将于今年“6.18”对公众开放,京东将于“6.18”正式进入泰国市场。据了解,与泰国的合作将是京东同ACMECS国家合作的开始,而ACMECS五国位居东南亚中心位置,连接了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优质的特色产品,这也为京东与ACMECS国家合作创造了条件。刘强东表示,京东预计在两年之内,将自身的电商、物流和金融业务带给ACMECS所有国家,并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下,推动东南亚各国的经济数字化,提升各国人民的收入水平与生活品质。东南亚一直是京东发展的重点。刘强东称,京东希望把本地区优质的商品和文化通过方便快捷的电商渠道介绍给中国消费者,同时把全世界的优质商品通过京东平台提供给本地消费者,并与当地政府和企业在科技创新领域深入合作,用京东引以为傲的物流技术和科技成果帮助当地经济社会实现数字化转型。以下是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刘强东在ACMECS峰会上发表主旨演讲实录: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受到泰国政府邀请参加此次第八届ACMECS经济合作组织CEO论坛。京东从2004年涉足电商领域以来,已经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零售商和全球领先的电商平台,京东集团业务涉及电商、金融和物流三大板块。科技创新一直是京东集团不断发展的动力,也是我们为消费者提供优质购物体验的基础,而这与贵组织的宗旨一致,通过技术推进多边贸易便利、发展人力资源、贡献就业以及地区繁荣。近年来,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已经改变了人们交流、娱乐和购物的方式。作为电商企业,京东所做的不仅仅是为消费者提供一个线上购物的平台,更是用我们自己研发的技术重新定义消费的过程和体验。通过对消费者购物习惯的大数据分析,我们可以为每一个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购物体验:京东无人超市已经实现了让消费者走进超市,拿起商品,立即走人,不再需要人工支付的动作;智能音箱已经可以非常便捷地进行语音购物,同时,我们研发的智能冰箱也实现了自动下单订购生鲜食材……京东AI平台是一个高效的人工智能平台,京东云计算支撑着从用户下单到商品配送的所有环节。这些技术目前都广泛地应用在京东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大数据与云计算保证了每天上千万顾客的订单能够得到及时、安全地处理;京东的智慧物流网络已经覆盖了中国99%的人口,同时,最让我们欣喜的是,我们成功降低了高达70%的社会化物流成本、把物流效率提高了2倍以上;我们还是在全世界第一个采用无人机送货的电商企业,现在京东有上百条航线,在中国四个省进行常态化运营。这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极佳的购物体验,最重要的是,它帮助了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让农民能够迅速地将好的农产品卖到全国各个大城市去,有利于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正道成功”是京东的商业价值观,我们对假货永远是“零容忍”的态度,对消费者享受高质量产品的权利和合作伙伴的知识产权给予最大程度的尊重和保护。在京东,我们在不断实现商业突破的同时,坚守企业价值观,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致力于成为一家为社会创造最大价值的公司。京东从来不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而以创造最大社会价值为目标,这也是我本人在事业上的最大追求。京东拥有十几万个国内外一线品牌,为消费者提供正品行货,服务超过17万个供应商,同时有数万个中外品牌在京东实现高速增长。我们全职员工已经超过了17万人,兼职员工超过了一百万。2016年始,京东集团助力国家扶贫政策,电商精准扶贫覆盖了832个国家级贫困县,上线贫困地区生产的商品超过300万种,去年一年,我们实现了销售额超过200亿元。比如我们的“跑步鸡”、“游水鸭”、“飞翔鸽”已经为中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发展以及消费者享受高品质商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ACMECS国家与中国都是发展中国家,都有广大的农村地区和大量低收入群体,我们相信京东的扶贫战略不仅在中国,在整个东南亚都有巨大的应用空间。京东在5月18日举办了泰国国家品牌日,卖得最好的商品是泰国的榴莲,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泰国的榴莲在中国很受欢迎,但是目前泰国榴莲在中国市场上鱼龙混杂,既有优质产品也有很多假货,同时大量的价格拼杀导致收货商们也在压低本地农民的收购价格。而京东的做法跟别人不一样,我们联合泰国政府,希望能够打造一个品牌,通过品牌策略来保证中国消费者买到高品质的产品同时也能够提高农民的收购价格,保护泰国种植榴莲的农民。三到五年之内,京东光从泰国就会采购超过1000亿泰铢的商品,包括水果、乳胶制品、食品、海鲜四条产品线等进行当地的原产地直采,我们致力于帮助当地的中小企业与农户打造当地的品牌,提高中小企业和农户的收入,将更多优质商品带给中国消费者。当然,我们同样会把中国的优质产品通过京东平台带给当地消费者,造福当地的居民,让他们享受更低的价格和更好的品质。比如在泰国本地,家电商品的价格是非常昂贵的,日韩、欧美品牌占据主流,而在中国同样有很多非常优质,但价格更加实惠的家电品牌,我们有信心通过引入这些品牌到本地市场,将泰国家电市场的价格降低30%-50%。京东与泰国CentralGroup合作共同创建的本地电商平台JDCentral也将于今年“6.18”对公众开放,旨在将京东的丰富经验与先进技术,以及CentralGroup在该地区完善的线下销售网络和品牌声誉,同泰国本土的人才、市场和企业对接,为本地消费者提供正品保障的优质商品,以及京东特色的快速物流配送服务。京东物流在中国,我们已经实现了57%的订单在12小时内送达,90%的订单在24小时之内送达,这不仅包括了中国的大城市,也包括了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也都可以实现。物流不仅仅是电商的基础设施,同时也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高效的物流能够大幅提高企业的利润,尤其能大幅改善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与泰国的合作将是京东同ACMECS国家合作的开始,我们对于这个拥有巨大潜力的地区怀有高度的期望。ACMECS五国位居东南亚中心位置,连接了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优质的特色产品,这也为京东与ACMECS国家合作创造了条件。我们预计两年之内,将京东的电商、物流和金融带给ACMECS所有国家。东南亚一直是京东发展的重点,我们希望把本地区优质的商品和文化通过方便快捷的电商渠道介绍给中国消费者,同时把全世界的优质商品通过京东平台提供给本地消费者,并与当地政府和企业在科技创新领域深入合作,用京东引以为傲的物流技术和科技成果帮助当地经济社会实现数字化转型。泰国将是我们同ACMECS国家合作的第一站,近年来,泰国政府提出了“泰国4.0”高附加值经济模式,并推出了“东部经济走廊”计划及优惠政策,重视引进新兴产业投资,这也与京东集团战略不谋而合。我们目前已经向泰国政府提出倡议,包括帮助当地建立高效的物流网络、同本地高校合作建立电商培训基地以及共同建立科研基地等内容。我们对于同ACMECS国家在电商和技术领域的合作抱有极大的热情和信心,也希望得到本地区各国政府的支持,京东希望利用我们的平台与技术,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下,推动东南亚各国的经济数字化,提升各国人民的收入水平与生活品质。谢谢大家!
5月25日,小象生鲜方庄店正式开业,从近二十余天的营业情况看,市场给了小象生鲜不错的回报和口碑。6月2日,盒马和大润发的合作产物盒小马开业,阿里系完成了一次漂亮的全垒打。围绕着阿里和美团之间的消息都十分重磅,但最终的着眼点都是双方在零售的布局上。美团与阿里的渊源已久,这次几乎同时开业的小象生鲜和盒小马再次将两者联系在了一起。阿里在零售上的布局站在第一梯队,而美团加持的小象生鲜也不容小觑,这让巨头间的新零售之争越来越激烈了。有人说,美团作为零售界的后来者,极具优势,另一位业内人士却不赞同美团是后来者的说法:“美团也是较早推出生鲜超市的巨头,那个时候的盒马也只是1.0版。”盒马在不断的迭代更新,美团也继掌鱼生鲜之后再次推出小象生鲜,这是美团在新零售领域的再一次强势出击。小象生鲜是美团的进一步探索去年7月,电商大户美团进军线下生鲜,在北京望京地区开出了第一家实体生鲜超市“掌鱼生鲜”,这也是美团在生鲜零售领域的第一家测试门店。在此后将近一年的时间中,掌鱼生鲜门店数量都十分稳定的保持在望京独一家,并没有扩张的打算,也不涉及餐饮服务。当外界都在质疑掌鱼生鲜为什么不展店扩张的时候,5月25日小象生鲜方庄店的开业正好解答了外界的疑惑。如果说,掌鱼生鲜是美团在生鲜零售领域的第一次试水,那小象生鲜的亮相则是美团的进一步探索。小象生鲜方面向零售前沿社透露:“随着生鲜超市的品牌升级,小象生鲜是美团生鲜零售业务的唯一品牌。”目前,掌鱼生鲜望京店的线上App已经全面升级为小象生鲜,望京掌鱼生鲜线下店也会更名为小象生鲜,但望京店仍是测试店的性质。零售前沿社曾探店小象生鲜方庄店,这家门店面积为2000平米左右,新增加的餐饮部分约为200平米,餐饮部分呈环形,包裹着店内的烘焙、果蔬、日配等所有品类。相比较于掌鱼生鲜,小象生鲜店内新增加的餐饮服务,本身极具竞争优势。小象生鲜开发了“象大厨”自有品牌,以象大厨快手菜为例,凭借美团和大众点评在餐饮领域多年累积的大数据优势,可以选出北京区域消费者喜爱的菜品,这是其他生鲜超市+餐饮业态所不具备的优势。小象生鲜另一个不容忽视的优势是流量。据小象生鲜方面透露,2017年,美团年度活跃买家数达到3.2亿,这些精准流量可以有效的为线下导流,形成线上线下互动的效应。同时,小象生鲜可以与美团旗下餐饮、外卖、共享单车、电影、打车、休闲娱乐等各业务板块之间联动,全渠道发力。小象生鲜背靠美团,其O2O模式和外送服务将线上线下资源进行融合,那些长期以来的配送、大数据、技术研发、精准的本地餐饮流量等方面的积累,也让小象生鲜具备非常重要的“先天”优势,小象生鲜也算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新零售业态了。另一个含着金汤匙出生的新零售业态,则是盒马联合大润发推出的新混血盒小马。盒小马结合阿里的大数据和算法,以及大润发全国400家门店的布局,成为阿里新零售布局中的重要一环。小象生鲜vs盒小马盒小马与小象生鲜几乎是在同一时间面世,一个代表了盒马在新物种上的探索,一个代表了美团在生鲜零售领域的探索。6月2日盒小马第一家位于苏州高新区的门店试运营当天,盒马CEO侯毅到场,而盒小马项目由大润发新零售COO袁彬亲自掌舵。可见双方对盒小马的重视程度。大润发的线下零售经验、供应链体系为阿里所看重,而阿里在线上的造诣、数字化改造的能力又是大润发欠缺的。大润发新零售COO袁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经说,“大润发与阿里合作改造的理想门店,应该是集齐双方优点。”正如盒马与大润发所期待的,盒小马的问世,不仅被看作大润发在新物种的探索,更是阿里在自身发展新零售之外的一个起步点。阿里一直在新零售业态上开枝散叶,无论是去年年底推出的F2(fast&fresh)便利店,还是刚刚推出的盒小马,都是继盒马之后的探索。小象生鲜和盒小马不仅仅是因为开业时间差不多才被放在一起比较。除了美团与阿里的渊源,二者确实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从模式来看,小象生鲜更像是缩小版的盒马,都是生鲜超市+餐饮的定位,满足消费者现场烹饪和现场就餐的需求。在门店布局上,二者都将生鲜作为重要的品类,甚至都放在店门口,吧生鲜作为引流、提高客单价的品类。再有,二者都采用全自动悬挂链物流系统,消费者线上下单之后,后台可以通过悬挂链运输提高效率;二者都推出3公里内30分钟送达的服务。更重要的是,阿里和美团都作为巨头,在零售的布局上有着一个共同点,即二者都依赖自身的物流体系,盒马是自建配送物流,小象生鲜则依赖美团的外卖配送体系。背靠大树好乘凉。除了大家熟悉的盒马依靠阿里的支持外,小象生鲜也依赖于美团的大数据背景。据小象方面向零售前沿社透露,2017年,美团年度活跃买家数达到3.2亿,这些精准流量可以有效的为线下导流,形成线上线下互动的效应。可以看出,美团带着小象生鲜强势入局,是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的。在新零售业态上,美团点评曾推出了掌鱼生鲜,投资了猩便利、康品汇等创业公司,接下来,美团将如何布局,从小象生鲜的发展或许可以发现一些端倪。美团的新零售诉求是什么半年前,阿里先后完成对高鑫零售的收购,直接和间接持有份额达71.98%。大润发经过半年时间的门店改造,交出了第一份成绩单。大润发宣布,全国已经有100家门店完成天猫新零售升级改造。经历过升级后的大润发门店,高峰期间的线上订单可以达到一天5000单,平时的单量也在2000单左右。除了线上订单外,盒马的日日鲜系列商品、天猫超市的网红商品、天猫智能母婴区、淘宝心选门店等也已经在大润发落地。大润发的新零售改造借鉴了盒马的悬挂链系统、接入了盒马的物流接单能力,同时运用了数字化的门店运营管理系统,同时有了手淘首页的流量入口。这意味着,从大润发、到盒马、再到盒小马,阿里的一切零售业态都在盒马成熟的供应链下进行。阿里在零售领域已经稳妥的站在了第一梯队,早期投资百联、三江、高鑫、银泰、易果等,在盒马的业态上又衍生出了新的业态,那么美团呢?一家小象生鲜方庄店,一家小象生鲜望京测试店,如何挤进第一梯队?以阿里典型的新零售业态盒马为例,其经营面积在4000-10000平米,更多的突出现场体验。据侯毅2017年7月分透露的数据可知,盒马鲜生目前的坪效是线下零售企业的三倍左右,APP线上转化率大概在35%左右,是传统的电商10到15倍左右。而小象生鲜的经营面积仅为盒马的五分之一,在2000平米的卖场内充分利用每一平米的面积,据小象生鲜方面介绍,卖场全场无死角是得益于前期规划。卖场在规划时,卖场主通道2.4米,满足三股人流同时行走的舒适宽度;货架之间1.5至2米,满足2人侧身,中间一人正常通过的设计原则。小象生鲜采用全程冷链配送、重点生鲜食材自营直采的模式,依托美团外卖的配送能力,为门店周围三公里范围内的用户,提供最快30分钟送达服务。在供应链方面,小象生鲜方面曾向零售前沿社透露:“未来,小象生鲜在北京和其他城市的门店也在筹备中。我们对与各类行业伙伴的合作都持开放态度,也希望可以输出平台能力。”从小象生鲜的回复中可以看到,或许,小象生鲜未来将走加盟模式,在快速跑通小象门店模式之后,再向其他合作的门店复制。虽然小象生鲜目前只有两家门店,在早期还不需要去考虑自建供应链的问题,但随着门店的扩张,未来小象生鲜将会把供应链问题提上日程。盒马自建供应链,那么巨头美团将会如何做供应链?零售前沿社对此进行了三种预判:1.即与盒马一样自建供应链。这种不仅需要大量且持续的资金投入,而且还需要市场验证,投入大,周期长。2.与供应链商合作,或者投资供应链商。这种虽然直接,但是存在弊端,非定制化与需求间不匹配,不能保证服务质量。3.类似于像盒马大润发式的深度合作模式。美团会不会与其他有供应链优势的企业合作,来强化小象生鲜的供应链?美团与阿里间的竞争体现在多个方面,在今年,美团全方面的发展,涉及到零售和打车业务。尤其是在零售业务,美团把外卖业务并入到新零售,美团有自身的外卖配送、大量的订单优势和平台推广优势,在激烈的零售竞争下,做新零售是大势所趋。
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工程机械市场规模6889.4亿美元,国内工程机械设备每年基本保持在20%~30%的稳定增长,2015年租赁市场规模已超过5000亿元。2017年7月,万达前高管赵广泉对全国十多个城市近百个工地进行调研,结果发现,一方面,工程机械终端高度离散,出租方数量多、规模小,集中度低,建筑企业往往找不到合适的机械,同时面临安全事故频发等问题;另一方面,工程设备设备闲置率高达60%,租赁行业平均账期是463天,租赁企业的运营效率并不高。看重供需双方的需求与痛点,赵广泉创办“享租设备”,希望通过金融切入打造工程机械领域的B2B金融平台,解决双方痛点,提升行业效率。享租设备认为,当前工程设备的的租赁双方都存在痛点,提供了做B2B对接平台的机会。建筑企业方看重设备的安全问题;融资租赁方看重客户资源和账期。因此,团队从这一点出发,搭建了享租设备平台,帮助双方对接需求。这意味着,团队一方面需要在设备端进行安全质量风控;一方面需要在资金端对下游客户进行评估进行资金风控。在设备安全管控方面,一方面,团队目前基于物联网技术对设备进行实时的安全监控和管控,为设备使用方和监管方提供设备安全解决方案,通过加装重力、扭矩等传感器,对设备作业规范进行监管,从而保证设备及操作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团队也会与当地租赁设备需求量大的企业、排名靠前的设备租赁公司合作,成立分公司,对线下设备进行实地检测、交付,保证设备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一般来说这些合作伙伴都是对当地工程设备最为了解的团队。在资金风控端,团队与爱信诺征信等国内征信机构达成合作,帮助对施工企业、施工项目等相关方进行评估。目前团队主要从项目投资方、施工方、项目本身、具体项目经理等维度进行评估,以保证资金的安全性,增强资金回收的确定性。如果与当地排名靠前的租赁公司合作,这意味着这些租赁公司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是否会影响其他设备提供方的参与?团队认为对于设备提供方来说,为解决其最重要的痛点是资金账期长就会有吸引力。当地租赁设备需求量大的企业本身就可能是设备租赁方的客户,为了维护这部分业务关系,平台提供派单模式,避免客户流失,同时通过线上交易缩短账期。因为工程机械多样,一般工程设备领域的公司往往会选择从几个细分的品类切入。享租设备前期主要从施工电梯、塔吊两个对安全性要求高、客单价高的品类切入。后期希望切入全品类。享租设备目前主要对金融服务收费,平台会提供商票融资、直租租赁、回收租赁、垫付租金、应收租金、质押借款等金融服务。目前已经与多家银行达成了合作,可以拿到比市面上同类产品更为优惠的资金成本。目前,享租设备主要以房建领域的客户为主。数据显示,房地产是工程机械的两个最大下游之一(另一个是包括公路铁路和水利水电在内的基建,占比35%),占比可以达到30%。中国装配式建筑兴起及逐渐普及,对塔吊等为代表的工程机械租赁需求提升,对标国外会有大量的市场空间。另外,中国的城市化建设仍在进程中,仍有基本需求。受益于团队的行业背景和资源,享租设备在起步阶段就获得了建筑企业、施工单位的支持。从行业供需平衡来看,目前中国工程机械的保有量为700万台,设备闲置率却达到了60%,客户相对有更强的议价权。聚拢了这方面的资源,有助于团队在起步阶段快速运转。享租设备告诉36氪,公司旗下产品“享租设备”、“享租管家”已经上线,平台已上线设备近10万台,涵盖800多个设备品类,公司已签约20余家合作公司,已与近百家央企、国企等大型施工企业和设备制造商达成合作意向,2018年5月平台当月交易额突破1亿元,累计交易额突破2亿元,预计2018年有望完成20亿元营业额;未来能成为工程机械领域的征信平台。目前,享租设备已经组建了数十人团队。创始人赵广泉是大连理工大学EMBA硕士、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学博士,曾任中国银泰集团常务副总裁、大连万达集团高级总裁助理、香港瑞安集团常务副总经理。联合创始人兼CTO王晶晶是优信拍前CTO。CFO杨兆义是天津市国资委津投租赁前CEO、金融学博士。战略运营副总裁孙宇飞是前CooStaY创始人、宽路基金高级合伙人。副总裁李慧南是《时代商报》《半岛晨报》前总编辑。副总裁王薇是沃尔沃品牌建筑设备大客户项目前销售总监。总裁助理刘春龙是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工程机械租赁分会前主任。工程租赁是一个并不无大众熟知的领域,但市场规模可观。作为一个已经历史悠久的行业,主要国家均已培育出上市公司,如英国AshteadGroup(LON:AHT,市值)、美国能出现UnitedRentals(NYSE:URI)、中国建设机械(SH:600984,市值43亿元左右)。近年来,国内这一市场也涌现出多家创业公司,如铁甲网、轰隆隆、攻城兵、包租工等。近期,「铁甲」完成逾5000万美元C+轮融资。后来者是否还有机会?享租设备认为,一是,这个市场的体量足够大,有可能容纳多家公司。二是,团队兼有房建产业、工程机械、融资租赁等行业的背景和经验,这在市面上很少见。三是,这个赛道上的几种模式做大都不容易,平台信息推送加撮合交易模式与客户粘性小、易跑单;自有设备加平台租赁模式重资产,规模受限;区域性租赁模式和抢单式租赁加资金三方监管模式无法解决客户资金痛点;租赁加保险模式对客户增值服务少,整合能力弱。
小米正式公开发行存托凭证招股说明书了。这份招股说明书曝光了小米国际业务的数据——2018年1到3月其他国家和地区收入124亿元,占收入比例36.24%。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而且该数字有不断增长的势头。实际上在2016年,小米其他国家和地区业务收入仅为91亿元,占当年营收比仅13.38%;到2017年,该类别的收入已经高达320.81亿元,占总收入的27.99%。现在,小米其他国家和地区收入已经超过其收入的三分之一。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走出去”一直是不少中国品牌的愿望。小米的全球化或许会成为中国品牌、中国企业出海以及跨境电商企业建立国际品牌的一个不错的思路。找增长潜力最大的蛋糕“性价比”是大家对小米在刚创立时的初见印象。这种“性价比”的道路在那些与5、6年前的中国消费市场较为相似的新兴市场地区尤其有效。其中,小米印度的成绩单最为亮眼。据小米集团招股书显示,截至2017年12月31日,小米印度科技的总资产为58.705亿元,净资产为6.359亿元;2017年度,小米印度科技的营业收入为204.8234亿元,净利润为5.4145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在2107年度,小米国际业务的收入月320.81亿元,与小米印度科技的营收一对比,小米印度对小米国际业务的重要性可想而知。此外,根据IDC统计,小米手机2018年第一季度在印度智能手机领域的市场份额为30.39%,排名印度市场第一。而通过在新兴市场持续发力并在当地占有足够大的市场份额也让小米能更放心去投入在该市场上。实际上,小米从2014年开始发力海外业务,目前海外业务的发展模式分为两种:第一种,于当地进行组装,组装完成后直接在当地进行销售。第二种,在西欧、东欧等其他海外地区采取直接出口产品的模式。印度市场采取的就是第一种模式。在成熟的欧美市场,智能手机的渗透率已经足够高。有数据表示,在2017年度,中国境内手机渗透率为64.5%,其他国家及地区渗透率为83.1%,而新兴市场的渗透率仅为37.7%。重资本投入去夺占一个增长潜力更大的新兴市场,成为小米国际的基本策略。从招股书和数据上看,小米的确是如此去布局的。招股书上,小米方面表示,目前小米海外业务发展较为迅速的地区主要为印度、东南亚、东欧等新兴市场。目前,小米在下列15个国家及地区位列智能手机品牌前五名:印度、细甸、乌克兰、中国、埃及、希腊、以色列、卡塔塔尔、俄罗斯、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波兰、保加利亚、捷克及哈萨克斯坦斯坦。而上述的市场均是以出口新兴市场(特别是出口电商新兴市场)为主。效率就是优势当然,瞄上新兴市场的并不只有小米。事实上,包括苹果、三星在内的国际手机品牌都对新兴市场虎视眈眈。那小米如何在新兴市场走出一条道路呢?在此前,雷军曾对外宣布经过小米董事会讨论通过的决议——“小米承诺,公司在小米手机硬件成本上的净利润率永远不超过5%”。而毫无疑问,在新兴市场中,小米的“性价比”成为一个关键。在去年年末的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小米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曾以印度市场为例阐述小米国际化的打法。在他看来,电商和效率对小米迅速打开局面有很大帮助。“小米在印度推动了整个印度的电子商务的发展,因为小米手机是互联网手机,如果没有电商的效率的话,是不可能同时实现高品质产品和诚实厚道价格两个方面的。”雷军认为,正是电商的魅力,让传统厂商卖两千块的手机能卖到一千块以内,这是技术推动了人们生活的变化。此外,雷军也肯定了电商对小米国际化扩展的助力。他指出,小米进入印度的时候,依靠Flipcard、Amazon和小米网三个电商平台来开展业务,迅速的在印度取得了决定性的进展。其实,无论是大品牌出海,还是中国企业通过电商渠道走出海外,“性价比”仍然是其跟国际品牌抗衡的关键。深耕跨境电商行业十年的跨境电商大卖家、千岸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何定也曾表示,通过电商渠道出海的品牌企业,如Anker这样的品牌在近两年也在重点布局音频产品,比如耳机和音箱,那它面对的竞争对手就是BOSS、JBL、索尼这些国际著名音频品牌,这个时候它就必须要以一半的价格去对抗同样配置的这些国际大品牌。当然,在利用渠道来增强效率的同时,小米也不断把基于MIUI的互联网变现方式拓展到海外市场,借此来增加利润来源减轻成本压力。小米集团招股书显示,小米已经开始培育印度、印度尼西亚、俄罗斯及全球其他地区的互联网服务变现能力。例如,在印度、印度尼西亚及俄罗斯,按月活跃用户计,2018年3月,小米音乐APP、小米浏览器APP及小米视频APP分别在小米手机的音乐类目、浏览器类目及视频类目中排名第一、第二及第二。雷军也认为,以印度为样板,该经验可以复制到印尼市场。据雷军透露,在过去一年时间里,小米在印度和印尼投资了近十家互联网公司。在2017年2月10日,小米也宣布,小米手机已经实现在印尼本土生产,代工厂的年产量约为100万台,从2017年起小米在印尼销售的手机将实现100%本土化。纵观小米全球化的布局可以看出,在提速国际化业务发展的过程中,小米主要采用的是“2新1重”的思路:第一,得寻找增长潜力足够大的新兴市场进行投入;第二,通过“互联网手机”这种新模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从而让产品具有极高的性价比来吸引当地用户;第三,当市场有极大潜力且适合本土化生产时,持续投入资本进行本土化生产。而没准,对于中国品牌出海以及跨境电商建立全球品牌而言,这会是极佳的思路之一。更重视线下的高端市场战略但是,在新兴市场的迅速增长并不意味着小米完全忽略了发达国家市场。跟新兴市场不同,欧美发达国家市场的零售业基础更完善。在印度、印尼等新兴市场,因为线下零售的发展水平并没欧洲的好,因此通过电商购物,消费者更能容易买到在线下买不到的产品。但在欧美市场,电商仅为购买渠道之一,卖家若想要给予消费者好的体验,线下的布局思维是不能缺的。这也是小米在欧美市场布局的逻辑之一。实际上,小米在进入西欧各个国家市场的时候均采取了线上与线下融合的打法。在2017年11月,小米公司宣布正式进入西班牙,这是小米首次打入西欧市场。在线上,小米西班牙业务将通过与IngramMicro和阿里旗下的全球速卖通(AliExpress)合作,进行产品营销、配送和其他支持服务。除了在小米自己的电商平台进行销售外,全球速卖通还将首次设立官方商店正式售卖小米的产品。亚马逊、家乐福、MediaMarkt和PhoneHouse等商户还为小米多种产品提供线上或线下的购买渠道。另外,在宣布进入西班牙市场当天,小米也宣布,两家小米授权店也分别在西班牙马德里Xanadú和LaVaguada购物中心内同时开业。在今年5月22日,小米在巴黎举行发布会,宣布进入法国市场,其位于巴黎的法国首个小米授权店和法国小米官方网上商城当日同步开业。其中,小米的授权店铺位于巴黎市第一区的Sbastopol大道。在今年5月25日,小米正式进入意大利市场,同时,小米在意大利的第一家授权店正式开业。小米高级副总裁王翔表示,小米在意大利的第一家店开在了国际时尚之都米兰的著名购物中心IICentro内。这是意大利最大、欧洲第二大购物中心。在进入上述三个市场的同时,小米均开业了其授权店铺,这明显突显了小米在西欧市场对线下的关注程度。主管全球化战略的小米高级副总裁王翔表示,小米还计划在英国、德国、和荷兰建小米店。与此同时,小米也正通过合作伙伴走到欧美市场的线下。在今年5月,小米官方宣布和李嘉诚旗下企业长江和记实业集团成立全球策略联盟。据称,李嘉诚的长江和记集团将会在旗下17700家门店销售小米设备,并且将会把小米手机带向奥地利、丹麦、香港、爱尔兰、意大利、瑞典和英国的店铺出售。在西欧这种发达国家集聚的市场中,品牌和体验仍是消费者关注的重心之一。因此,在进入这些市场的时候,小米采取的是“线上+线下”联动去增强品牌效应的模式。唯有前期通过投入搭建品牌效应,才能持久发了高端市场。而从西班牙的成绩上看,这种更关注品牌效应的线上线下融合模式是值得尝试的。据Canalys的市场报告显示,一季度小米手机西班牙市场份额已达14.1%,超越了苹果iPhone,进入前三。规避风险然而,在全球扩展过程中,企业不能仅关注增长和影响力,还得关注风险。小米招股书上,小米方面明确指出,小米的国际化扩张增加了公司的运营成本,并且可能使得小米面临多种风险,例如市场竞争风险、知识产权保护风险、分销物流风险、海外法律法规的风险等。小米方面指出,在国际扩张过程中,遵守新市场的相关法律法规(例如进出口、反腐败、税收、外汇管制、数据隐私、环境、劳动及反竞争)会导致在外国司法权区开展业务的成本增加。尽管小米已执行政策及程序以遵守法律法规,但是雇员、承包商或代理有可能违法相关法律法规。在特定情况下,遵守一国的法律法规可能违反另一国的法律法规。违反这些法律法规可能对小米的品牌、国际增长及业务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当然,各个市场的法律法规并不只是小米这样庞大的品牌企业在愁,对于各个想通过互联网途径进入海外市场的企业,都需对各国政策进行风控管理才能把事业做的更加持久。随着海外对电商及跨境电商的理解更加深入,各国对互联网企业进入本土或跨境电商的政策法规也越趋完善。包括欧洲的VAT(增值税)政策、澳大利亚GST(澳大利亚商品及服务税)等政策的完善以及对电商上销售的产品的知识产权关注加深,企业要钻空子去避开这些“槛”是不可能的。作为企业家,全球化路上更需要的是去预防和规避这些风险,像小米一样谨慎地去布局。
无人值守货架在经历过低潮期后,重新焕发了生机。6月11日,安静了许久的无人货架企业猩便利宣布完成由蚂蚁金服领投的数亿元战略投资。根据官方资料显示,蚂蚁金服不仅仅给猩便利提供资金支持,还将向猩便利提供包括生物识别和信用消费体系在内的技术支持。而猩便利也将在此领域深耕,未来将推出新一代无人零售智能设备“猩+”。可以说,此次战略投资意味着蚂蚁金服将正式踏入无人货柜领域。蚂蚁金服入局,投资猩便利图什么?提及猩便利,就不得不想起不久前的裁员、撤柜风波。无人货架趋于冷静已是事实,即便猩便利点位众多,蚂蚁金服在此时入局挑战也是不小,那么蚂蚁金服究竟看上了猩便利哪一点呢?笔者认为所图或许有三:第一,今年4月,阿里联合蚂蚁金服收购饿了么。其中,饿了么旗下的无人货架品牌“饿了么NOW”也被阿里纳入囊中。在投资猩便利后,阿里在无人零售这方面的版图将会进一步扩大。与此同时,饿了么的配送团队,也将为猩便利的无人货架而服务,在提高猩便利补货率的同时,也将增强配送团队的人员使用率。第二,猩便利此次获得融资后,将会抓紧对智能货柜的布局。与无人货架相比,智能货柜的封闭性与智能性意味着场景将会不断下沉,货损率也将下降。在此情况下,无人货柜上线生鲜食品将会更具合理性,避免出现因补货不及时而造成“生鲜不鲜”的情况。阿里在生鲜市场的布局,也将会更具想象力。第三,在无人货架风波后,猩便利便换了一种打法,推出“便利·蜂窝”体系。具体来说就是,以便利店为中心,猩便利的商品和外卖可以辐射到周边办公楼宇中的无人便利架上,丰富了食品种类的同时,也让购物更加便捷。有消息称,阿里看上的不是猩便利的无人货架,而是猩便利旗下的便利店品牌,以及在生鲜领域的布局。联想到盒马鲜生在不久前推出了盒马F2便利店,这一消息倒有几分真实性。阿里或许不看好无人货架,但它却有入局便利店的心思。猩便利推出的便利店品牌,已在上海打下了一片江山,所推出的自有“鲜食”品牌,俨然成为阿里眼中的香饽饽。无人货柜打响技术攻坚战,阿里态度转变众所周知,新零售的理念是阿里巴巴率先提出并将其落地,其内部更是拥有“八路零售大军”为其开道,但之前唯独对无人零售比较冷淡。阿里集团CEO张勇(花名:逍遥子)曾经公开对媒体说过,自己不太看好无人店铺,因为需要真正从用户的角度出发考虑,无人究竟比有人好在哪里?无人店的体验是否真的比传统店铺好?在扛着阿里新零售战略大旗的盒马鲜生被传将涉足无人货架之时,其创始人侯毅还公开否认,称从盒马的角度来看,我们从不靠无人商店,也不认为无人商店、无人架模式是有效的零售模式。可以看出这个时候的阿里,态度还是很坚定的。但随着无人零售概念火爆,京东、每日优鲜等众多企业相继推出自己的无人货架、货柜。与此同时,支付宝与微信支付在支付领域平分秋色,在线支付的壁垒逐渐转变成支付技术与落地场景的较量。随着京东、每日优鲜无人货柜的铺设,微信支付的优势也随之增加。反观阿里,除果小美外,少有智能货柜支持支付宝支付。在此情况下,阿里的态度开始软化。让它迈出第一步的是美的内部孵化的无人货柜“小卖柜”,只是在这时阿里还只是提供技术支持。而在经过行业的洗牌期后,无人货架趋于冷静,智能货柜应运而生。侯毅曾经将盒马鲜生的成功归结于离消费者更近,当无人货柜愈发智能也就意味着消费更加便利,侯毅的逻辑显然也适用在这里。这场由无人货柜打响的技术攻坚战,逐渐符合阿里在新零售领域的定位。接下来的道路,阿里也就顺理成章的走了下去,在这一时期它选择的是智能货柜魔盒CityBox。据悉,魔盒不仅存在于蚂蚁办公区域内,还在不久前的在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出现在属于阿里巴巴的新零售展区内。有了以上的铺垫,蚂蚁投资猩便利已是大势所趋。目前来说,无论是蚂蚁还是阿里,投资猩便利始终是有利可图。猩便利想要成为这场合作中的赢家之一,还需抓住机会,依赖蚂蚁的资金和技术,转型成功,并再度成为行业中的黑马。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优步和Lyft之间似乎没有什么区别。优步起源于“黑车”行业,而Lyft的前身——搭车社区,是一款汽车共乘App。在过去的6年时间里,两家网约车公司已经形成了直接的竞争关系,本质上优步和Lyft充当的是一种精准的出行选择。而驾驶员似乎也发现它们是可互换的,他们通常会在前挡风玻璃前放置两部手机,一部用于优步打车,另外一部用于Lyft打车。Lyft已经尝试让自己变得更宽容、更优雅,以区别于优步。但是在新任CEODaraKhosrowshahi的带领下,优步已经变得越来越宽容、越来越优雅。那么Lyft的发展方向在哪里呢?最近Lyft公布了一个代表着未来城市旅行规划目标的全新乘客端App。去年从Airbnb跳槽过来的Lyft设计部门副总裁KatieDill称:“它虽然是一种产品设计,但是事实上它所要尝试的是对人们的行为以及人们在城市中的移动方式带来巨大的影响。”从截屏来看,Lyft这款App有着流畅的体验,而且更像优步的App。公司也保证让50%的旅程在多位乘客之间共享。Lyft得合创者,公司董事长JohnZimmer在一次电话视频采访中称:“这只是诸多产品设计步骤中协助城市规划进行的第一或者第二步,App设计中将融合城市规划。”Lyft给自己的定位并不仅仅是一家网约车公司,而是作为运输模式的一种衔接,试图将人们在城市出行的所有方式联系到一起。Lyft想要成为城市规划的软件规划者,并且成为政府和运输机构的合作伙伴。其中一个合作案例就是与旧金山进行的一个项目,在教会区的街道上设置了Lyft的打车点。Lyft宣称,有2万名乘客已经享受到App的服务,帮助街道减少了拥堵。Zimmer称:“我们的目标是通过世界上最好的运输服务改善人们的生活。我们想要完全取代汽车所有权或者提供一种替代的出行选择。”Lyft的目标听起来似乎与优步高层最近所说的非常相似。优步运输策略和调研部门的负责人AndrewSalzberg称:“我们想要一个平台让人们以最便利、最高效的方式实现两地之间的旅行。汽车对于我们来说就好像是书籍与亚马逊之间的关系。”他指出,优步先是与一位共享电动车供应商Jump进行了合作,之后进行了收购,除此之外还与汽车共享公司Getaround进行了合作。从2016年2月开始,优步一直在与运输管理机构进行着合作,并且直接将自己的软件与佛罗里达州坦帕湾的皮内拉斯阳光海岸运输管理局联系到一起。Salzberg估计,公司目前与30家运输机构有着合作关系。在一些合作中,优步独自提供可供人选择的运输信息,但是在其它合作中,优步创建了一种金融合作将自己的服务与公共运输联系到一起。在坦帕市,政府机构资助优步为人们提供从指定公交车站到最终目的地的最后一英里服务。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服务相同的这两款App都在快速从它们的核心商业偏离开来。那么两家公司的规划再一次出现了冲突吗?优步当然会注意到Lyft所兜售的所有服务都是优步已经在做的。或许,优步已经领先于Lyft,作为一家更大的公司已经为更多的小城市和郊区市场提供了服务。那么Lyft和优步是有着相同的还是不通的规划呢?Zimmer称:“我们两家最初有着两种不同的规划。”Lyft源于合创者LoganGreen对于交通运输的兴趣。Zimmer解释称,优步的合创者TravisKalanick是更加传统的科技创业者,而且他公司的座右铭曾经是“成为每个人的私人司机”。在创业初期,Kalanick选择与当地政府竞争,而Lyft大多数时候则选择了一种更友好的方法。我们也能够从细节和文化上看到差异。但是两家公司规划中的差异已经逐渐开始消失。一个原因在于运输规划者数十年来一直想要把人们从他们的汽车中解放出来。Salzberg称:“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为美国的基本运输方式提供另外一种选择。我很高兴能够成为城市规划的一员,那是激进的运输系统规划长期以来的目标。因此我们并不是在创造一种新事物,我们只是创造一种新工具满足旧事物的需求。”另外一个原因在于智能手机在共享租车领域的普遍性以及共享和可驾驶车型的不断增多。最主要的在于两家公司都很清楚,他们正与私家车和运营车辆进行着竞争。在美国境内的大多数旅行都是单人驾驶着自己的汽车。而且其它任何一种交通方式都无法与汽车相比。共享电动车、小轮摩托车、步行、网约车、公共汽车、轻轨、班车、火车或者地铁都无法与之相比。但或许那些与高质量的实时信息相结合的运输方式能够与个人驾驶的汽车产生真正的竞争。最初,有分析人士猜测网约车市场是否是一个胜者为王的市场。但是当两家公司都脱离自己的商业核心并且向多元化转变时,它们也密切关注着彼此的发展。或许正如风险资本家JakeKupperman最近所争论的,他认为这并不是一个胜者为王的市场。Kupperman称:“可能性更高的是网约车市场转变成为一个航空业一样的市场,竞争激烈而且低收益。”当然,优步和Lyft之间的竞争也非常明显。Salzberg提到了优步在传统网约车之外的运输领域的投资幅度,他声称:“我们并不仅仅是在空谈。我认为那也是我们领先他人的地方。”Zimmer声称:“合作伙伴的影响超过了以往。而且我们就是与城市和合作伙伴合作良好的公司。”或许未来有一天,当尘埃落定,其中一家公司将会赚个盆赢钵满。
携程进一步增强与BookingHoldings的合伙伙伴关系。该公司宣布,BookingHoldings旗下最大企业Booking.com的CEO吉莉安·坦斯(GillianTans)已被任命为携程董事会观察员,该席位此前由Booking.com的亚太区主管担任。携程和Booking.com将继续共享双方酒店库存的访问权,允许用户在全球选择一系列具有价格竞争力的产品。在坦斯被任命的消息之前,携程和BookingHoldings旗下另一家企业OpenTable达成了商业合作伙伴关系。通过此次合作,OpenTable这家全球领先的在线餐厅预订服务将把其北美餐厅与携同的用户联系起来。携程CEO孙洁表示:“我们期待深化全球两大旅游平台BookingHoldings和携程的关系。我相信,我们的综合资源将为全球旅客带来更多的创新和价值。”“携程是Booking在中国的重要伙伴,双方的合作一直很紧密,”BookingHoldingsCEO格伦·福格尔(GlennFogel)说道。Booking.comCEO坦斯说道:“自2012年以来,我们与携程的合作关系非常紧密。作为中国最知名的旅游公司,携程是帮助促进全球旅游业发展的理想合作伙伴。我也很荣幸能代表BookingHoldings成为携程董事会观察员。”BookingHoldingsInc此前名为PricelineGroup,是全球最大的在线旅游集团。该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康涅狄格州的Norwalk。今年2月份,PricelineGroup宣布更名为BookingHoldingsInc。BookingHoldings最大的品牌是Booking.com,后者拥有超过150万处预订房源,每日预订单数超过100万,在Booking控股公司总预定量和营业利润中占据极大比例。更名后的Booking控股公司将主要由六个品牌组成,分别为:Booking.com、priceline.com,Kayak,agoda.com,Rentalcars.com和OpenTable。据悉,成立于1996年的Booking.com于2005年7月被Priceline以1.3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如今,BookingHoldings已经成为一家市值约1000亿美元的公司。有行业分析认为,这主要归功于Booking.com的爆炸式增长。
《财新周刊》近日报道称,ofo目前欠款15亿元,押金余额仅剩35亿元左右。新浪科技根据ofo官方资料计算得知,若按照ofo官方宣称的2亿用户、每位用户押金按涨价前的99元以及累计免押金近3000万人粗略计算,ofo挪用用户押金或许已超百亿。截至发稿前,ofo方面暂未对此进行回应。挪用押金可超百亿?《财新周刊》报道称,一名了解ofo财务情况的人士提供的截至5月中旬的ofo财务数据显示:ofo对供应商欠款12亿元左右,城市运维欠款近3亿元,合计欠款15亿元,押金余额35亿元左右。账面可动用现金不足5亿元。2017年11月,ofo创始人兼CEO戴威曾公开表示,ofo已经拥有2亿用户。ofo起初押金为99元,2017年6月将新用户押金上涨至199元。若统一按照99元计算,这意味着ofo理论上已可管理着用户近200亿元的押金。不过2017年3月,ofo与蚂蚁金服旗下的芝麻信用达成了战略合作,试点信用免押金模式。只要芝麻信用分值在650分及以上的用户,无须交纳押金,即可骑行ofo。今年3月,推出信用免押金一年后,ofo宣布全国已累计免押近3000万人,为用户节省押金超过40亿元。若扣除免押金因素的影响,ofo管理用户的押金规模仍在160亿左右,而对比35亿元的押金余额,粗略计算ofo挪用用户押金或许已经超过100亿元。实际上,去年底《财新周刊》就报道称,ofo有超过30亿元押金被用于支付供应链欠款。报道还称,ofo管理层奢侈成风,“一人一辆特斯拉”。当时ofo否认了贪腐问题,但并未正面回应挪用押金问题,只是称押金随时可退。挪用押金背后是自我造血不足实际上,共享单车企业被曝出挪用押金已屡见不鲜。除了缺乏相关法律和政策监管的因素之外,共享单车企业造血不足成为重要原因。经历去年的摩拜ofo合并失败之后,共享单车行业的风口已经由热转冷。摩拜卖身美团,滴滴扶持自己的青桔,阿里押注哈罗,而对于坚持独立发展的ofo来说,实现盈利是首要的问题。据香港《南华早报》报道,戴威在5月召开的一次内部会议上拒绝了滴滴出行提出的潜在收购要约,号召公司员工“战斗至最后”。戴威在内部会议上还发起了一项名为“胜利”的计划,其目标是让ofo的利润达到1元人民币。该计划借用了丘吉尔的标志性手势“V”,意指获得胜利。为了盈利计划,ofo推出了车身商业化广告,ofo的App上也推出了广告,试图在骑行租金之外实现收入多元化。不过此前北京、上海已经出台相关政策禁止共享单车企业在车身设置商业广告。ofo则回应称,一直以来执行相关政府的政策要求,从未在政府政策明令禁止区域售卖。车身广告属于公司正常的为实现盈利开展的业务探索。此外,媒体还曝出ofo裁员降薪的消息,ofo也对此予以否认,称从未有过任何员工降薪的举措,相反进行了2018年春季涨薪计划,在5月底正式完成。免押金成共享单车行业趋势ofo如何破局?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日前ofo可以使用信用免押的城市从原本的25个缩减到了5个,与此前戴威声称的将在更多城市推出免押金计划的承诺背道而驰。如果要在5个免押城市之外使用ofo,会弹出一个页面,要求购买95元的“优惠包”,或者支付199元押金才可使用车辆。ofo方面对此的解释是要建立自己的智能信用体系,探索多样化的免押金方式,而此前与芝麻信用的合作,只是免押金方式的一种。不过要求用户购买95元的“优惠包”,无疑是为了进一步增加收入扩充资金。“ofo现在恢复20个城市的押金,相当于向市场变相承认共享单车企业此前挪用押金,我们不太理解ofo作出这一决定的原因。”ofo的一个投资机构内部人士向《财新周刊》评价称。与ofo缩减免押金城市相对比的是,卖身美团的摩拜目前反而正在扩大试点免押金模式。今年5月以来,摩拜已先后在合肥、德州、杭州等地宣布免押金,摩拜方面还称该免押金模式无芝麻信用限制,新老用户都不用交押金,已交押金可退;此外,哈罗单车在今年3月也开始推行全国范围的免押金骑行活动;滴滴自有的青桔单车同样是免押金模式。摩拜在卖身美团之后已经有了新的输血方,哈罗单车背后有蚂蚁金服和阿里的资金支持,青桔单车也有着滴滴的资金支撑。而已经拒绝滴滴收购要约、又不甘于被阿里控制的ofo,仍在自我造血的生死线上挣扎着,押金无疑是解决资金周转的途径之一。根据今年3月猎豹移动发布的共享单车行业报告,ofo的周活渗透率高于摩拜位居第一,不过进入2018年以来,两者的周活渗透率已经处于逐步大幅下滑的态势。ofo缩减免押金城市、上线车身广告和App广告等商业化的探索,无疑会进一步影响用户的体验和活跃度。ofo的独立发展之路无疑不会那么容易。
国内大病筹款平台轻松筹与泰康在线财产保险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双方未来将在产品、运营、服务、数据等多方面展开合作,利用各自业务优势、渠道、资源和企业品牌,优势互补,共同促进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的发展。资料显示,我国目前有超过3000万的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一直以来都是各地区的首要致贫原因,大病带来的高额医疗费用,让大病家庭难以承担。轻松筹在“大病救助”业务的发展过程中发现,比起事后的救助,事前的保障更能彻底解决民众的健康问题。2016年12月,轻松筹上线轻松e保,完成了健康保障四重业务的布局。泰康在线则是互联网保险领域的先行者、创新者和行业变革的引领者,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轻松筹与泰康在线的此次合作,有利于深入普及健康保障理念和相关的预防知识,也将给用户带来更多实惠、更好的服务,让更多用户正确认识到保险,重视保险,给行业带来深刻变革,为行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泰康在线总经理兼CEO王道南表示,与轻松筹的合作,是泰康在线实施保险普惠大众战略的重要一环。泰康在线产品的设计和配置,都是围绕用户对保险的内在需求出发的。在轻松筹平台上线百万医疗及重疾险产品,一方面满足了平台用户的需求,使更多人享受到保险保障,进而实现保险普惠;另一方面,爆款保险产品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用户进行了保险教育。轻松筹创始人兼CEO杨胤也表示,轻松筹与泰康在线的合作能快速达成最重要的一点是双方理念的高度契合,双方都相信,通过技术,通过互联网能够改变保险的现状,尤其是能够改变健康险的现状。期待通过轻松筹与泰康在线的合作,能够为国内的互联网保险事业带来新的思路,能够唤醒更多人的健康保障观念,让事前保障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陪伴用户走过幸福的生活。
聚美优品被再度置于聚光灯下,从不同的角度看有不同的侧影。最新的跟聚美优品有关的消息是,它卖了一部分“老股”。5月28日,聚美优品宣布出售所持育儿网站“宝宝树”4%的股权,作价约8650万美元。新入局的投资人是互联网巨头之一的阿里巴巴,融资后宝宝树估值达约140亿人民币,此后,聚美优品还将持有宝宝树约3.33%的股权。而宝宝树也被传有望于2018年上市。作为宝宝树的早期投资人,该交易公布后,聚美优品的股价上涨了10%。她卷入了一场专利纠纷。2018年5月底,持续了一年的共享充电宝公司“街电”和“来电”的专利纠纷告一段落:在这场专利战中,街电以7局5胜的事实性胜利压倒了来电。而街电正是聚美优品旗下的公司——2017年8月,聚美优品完成了对这家共享充电企业的收购。它的财报仍是复杂的矛盾体。2018年4月30日公布的2017年财报显示:聚美电商业务的营业利润为9500万元,比2016年的1.42亿元下降了30%。活跃用户数、新增客户、重复购买率和合作商家几个关键指标的数据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毋庸讳言,流量变得越来越稀缺和珍贵,巨头之外的电商公司的业务都有下滑的危险。而加上街电投入带来的亏损,直接导致了聚美全年亏损3698万元。好的数据和坏的数据一起呈现,好消息和坏消息交相传出——聚美优品到底处在一个怎样的时刻?看上去,聚美优品的股价已经低得不能再低了,这是利空出尽还是有更大的麻烦?聚美一边巨额押注街电、一边投资宝宝树,还一边投拍电视剧,这是病急乱投医还是一张暗相勾连的版图?回到最重要的问题上:作为一家上市公司,聚美优品的价值是被低估了还是高估了?对“聚美优品还值不值钱”的追问,其实是一个关于未来的问题。而这个未来的起点,就是当下这个复杂与冲突交织,乌云镶着金边的聚美优品的当下——这是一个聚美的关键时刻。过去的一年,聚美优品几乎只做了一件事:花钱。围绕着“街电”业务,聚美花了大量的钱。2017年5月,聚美优品3亿元人民币投资街电,占其60%股份,聚美优品创始人陈欧出任董事长,接着在8月全资收购了街电。街电提供共享充电宝服务,采用自助租借的机柜,将其充电机柜布放在合作的商场、电影院和餐厅等公共场所,用户通过扫描机柜上的二维码付费,即可取走,用毕在街电的任何一个网点将其归还。2017年,街电的扩张实现了预期的目标,在共享充电宝领域排名市场第一。截至2018年4月底,街电累计用户突破6000万,最高日订单达120万,覆盖了全中国200多座城市,并在部分城市实现盈利。从第三方支付数据看,街电稳居支付宝线下支付订单前三名。尽管街电的投入是聚美优品2017年亏损的主要来源,财报显示街电仅为聚美优品贡献了1%的收入。但这恰好是一个“新兴市场”早期症候的典型特征——市场规模大且快速扩张,但收入规模尚且有限。过了最初的爬坡期,能否实现规模化的收入,是这个市场能否被验证的关键指标。聚美优品并不希望2018年仍是街电的“烧钱年”。有业内人士分析称:街电2018年的目标为营收4-6亿元人民币,达到累计盈亏平衡。活跃用户数用户数1.5-2亿,全年日均订单80万单,年增长率300%。如果能实现这样的增长目标,至少街电能确保不再成为聚美优品财务数据上的负累,尽管尚不能实现规模化的盈利,但起码能证明它的增长性以及商业模式的被验证性——这至少能证明它是一个比共享单车更能直接带来现金流的生意。这在资本意志的考量上,就已经很重要了。但没有2017年的“花钱”,这一切都无从谈起。接下来,聚美还得为街电的升级花钱——纷扰了一年的专利纠纷暂告一段落,来电与街电的7项专利纠纷,街电连赢了5场,尤其是核心的租借专利上街电也赢得胜利,剩余的两项非核心专利,很快也可能被判无效。当初聚美优品用1亿元人民币构筑的专利护城河基本无虞。但除了专利护城河之外,产品的快速迭代更为重要,未来还有可能存在新的专利纠纷,街电可以通过产品快速研发升级进一步强化专利能力,但这同样需要花钱。聚美还把钱花在了影视上。2018年4月30日,聚美集团旗下的影视公司投资制作的电视连续剧《温暖的弦》登陆湖南卫视金鹰独播剧场,并在腾讯视频、优酷视频、芒果TV网络同步播出。该剧首播实时收视率排名第一,首轮全集播放完毕后全网播放量破70亿,连续24天单日网播量排名第一。从题材上,《温暖的弦》既可以说是IT商战剧,也可以说是偶像剧,属于影视文化领域的安全和被鼓励题材。尽管这是聚美第一次试水影视制作,但从版权售卖和未来的潜在广告和IP收入上,还有颇多值得期待的地方。而在共享充电宝“街电”和影视剧两个看上去风马牛不相及的业务背后,有着一个共同的基本逻辑:流量思维。准确地说是流量的深加工。这意味着聚美的流量运营进入了深水区。根据业内人士对街电2018年的预期,如果街电活跃用户数达到2亿,商家资源达到300万,仅流量的价值将达到数十亿元人民币。聚美优品的用户以女性为主,通过街电,聚美优品还可以获得大量来自非女性用户的流量。而每一个共享充电宝本身,也因其分布在餐厅、电影院和商城等场景中,加之本身是一个移动的多媒体终端,极容易建立起围绕着消费场景的新零售服务——而这又回到了聚美优品的电商主营业务上来。这意味着聚美获得了新的流量来源,通过共享充电宝的激活、流动和渗入不同的消费场景,将这些流量进行了深耕和转化,最终成为了新的交易载体。如果仅仅当共享充电宝当作一个单一的“风口”,它显然不会具备那么大的想象力。更何况独立运营的街电在具备了更大的想象力之后,还可以在资本运作上独立发展,成为聚美优品电商的护城河与卫星城。影视剧的逻辑也很类似。姑且不论该剧已经盈利,为聚美优品2018年第二季度带来的现金流收益。仅从流量角度,《温暖的弦》作为一部商战剧和偶像剧,聚美优品的品牌植入和垂直产品植入也将为电商主业带来流量价值与品牌价值。而且作为一部影视剧,它还可以延展为其它IP形式。如今没有什么比内容电商和偶像效应更好的“带货”方式了。影视剧背后是明星,影视剧和明星共同的背后是流量,流量意味着曝光率和转化率——这个曝光率和转化率正是“内容电商”的核心。这也是聚美对于流量资源的一次再度开发。除此之外,聚美优品还投资了母婴社区宝宝树,后者的用户和聚美优品的目标用户重合度较高,也是聚美获取精准流量的重要渠道。以上三个看似毫不相干的业务布局,正是聚美优品流量来源,而这些流量的账面价值目前达到8亿元人民币左右。相较之下,聚美在流量获取上的总投资为9.82亿:街电已投资4亿,宝宝树已投资3.72亿,聚美影视计划投资2.1亿,已投资8400万——这些流量的投入相比当前的账面价值还略有亏损。但在2018年,无论是街电的增长数据还是影视剧的回报,加上出售宝宝树股权的收益,这部分的价值将陆续体现在接下来几个季度,以及2018年的财报上。通过这样的逻辑,聚美优品正在形成“流量获取——流量深加工——流量兑现”的生态,以及电商+新零售+数据服务的框架。该投入的钱和资源投入了,接下来还要继续投入,而回报也已经开始了。如果聚美优品不是一家上市公司而是一家普通的互联网企业的话,人们对这么一家公司的看法估计也不会那么苛刻。对这样的问题,聚美优品试图通过管理层回购股份来增强市场信心,同时也加强对公司的控制力,让公司更能按照长远的转型规划发展自己,避免受到太多短期目标的干扰。2018年4月30日,就在财报发布的同时,聚美优品宣布董事会已经批准了一项股票回购计划——该计划授权公司在未来12个月内回购总价值最高达1亿美元的股票。这意味着包括创始人兼CEO陈欧在内的公司管理层准备接着all-in,不准备下船。无论是转型这件事,还是重新思考流量价值和布局多元化业务这件事,都得all-in。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陈欧说,他希望人们看到聚美优品是“一家没有边界的科技互联网公司”,而“没有边界”这件事,资本市场通常是希望看到的。当然它的前提是“更好看”的财务数据,当all-in投入的大头都放进去,也把财务数据拉到底之后,接下来触底反弹是一件可以预期的事儿。这就是聚美优品在“关键时刻”所有的纠结、矛盾和乐观的所在。
在今年一月份由美国零售联合会举办的晚宴上,沃尔玛CEOMcMillon被授予“远见者”称号。在与其它嘉宾的交谈中,他告诉众人沃尔玛已意识到变革的需要,“社会对我们的期望有了很大的改变,而我们以前却忽视了这一点”。诚然,公众的预期是当前零售业急需做出调整的重要原因,但除此之外,人口结构的变化也是沃尔玛在接下来的战略部署中需要重点对待的问题。高收入群体的崛起中低收入家庭曾一度是沃尔玛的核心客户层,这也和公司一直以来主打优惠牌的策略十分契合。不过近几年这一状况却有了十分明显的变化,中低收入家庭逐渐让位于高收入家庭,而后者对像沃尔玛这样的零售商提出了更高的预期和要求。最新一次的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12年至2016年间,美国家庭数量由最初的1.224亿增加到1.262亿,增幅达3.1%。而在增加的人口中,绝大多数都是年薪在10万美元及以上的高收入群体。年收入低于5万美元的家庭数量下降了6%,中等收入家庭仅上涨2.4%,收入最高的群体数量则飙升了22%。根据KanterRetail发布的信息,沃尔玛用户的平均年薪为56482美元,也就是说其核心用户基础正在经历缩水。在此背景下,沃尔玛不得不想办法吸引这批正在富裕起来的社会群体,以往靠着“每日低价”的口号招揽顾客的营销策略肯定也要做出调整。向高档商品市场进发近日,沃尔玛与Lord&Taylor达成合作,后者将携带旗下125类时装品牌入驻沃尔玛电子商务平台。通过它们之前的售价可以看出这些产品几乎无一例外可全部划归于奢侈品一类。不过沃尔玛在线商务平台似乎仍然恪守着价格低廉的原则,同类产品在其网站上的售价比在Lord&Taylor自家官网的售价要低很多,而且种类也没有后者丰富。二者的结合本身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但此举是否能为沃尔玛的变革带来什么大的影响还远未可知。沃尔玛对Lord&Taylor的定位似乎是介于梅西百货及像Nordstrom、Saks、Bloomingdales及NeimanMarcus这些高端产品之间。如果对当前零售市场的理解没有新的突破,仅仅是走中间路线的话,这样的策略也不会很长久。时间就是金钱高收入者对“时间就是金钱”的理解明显比普通群体要更为深刻。沃尔玛正是理解到这一点,才会不断改善购物体验,力求让消费者的购物时间降至最低。由该公司推出的两日内送达、路边取货、自助结账等服务,其目的就是让消费者能够以更便捷的方式获得产品种类的信息,同时节省购物成本。此外,沃尔玛还推出了Handyhome服务,可为用户上门安装家具和娱乐系统,这对工作繁忙时间紧迫的富人来讲有着相当高的吸引力。为了进一步满足高收入消费群体的个性化需求,沃尔玛近日还打算上线一款被称为JetBlack的服务。据悉,JetBlack使用了当下最流行的AI技术,用户只需将所需要购买的东西列个清单并以短信的方式发出,接下来所有的工作就会有专人完成。如果遇到不懂的问题,用户还可以通过JetBlack向家居、医疗、育儿、时装等各领域的专业买家求教,他们会为用户提供专业的建议。目前,JetBlack正在纽约地区进行Beta版本的测试,相信未来会逐步向其它地区开放。届时用户只需每月花费50美元便可以成为JetBlack项目的会员,享受到相应的服务。对比沃尔玛金牌会员的价格(12.99美元/月),可以看出该款产品明显把富人当做目标群体。至于高定价能否为用户产生相应的价值,我们就不得而知了,一切还要等市场的检验才有定论。公司意识的转变当前的零售行业处处体现着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而作为零售巨头的沃尔玛自然也不会逆潮流而动。公司CEOMcMillon正试图改善公司作为企业公民和雇主的形象,并为此做出了诸多努力,比如提高员工每小时的工资水平,增加产妇津贴。近日还有消息指出,沃尔玛与在线教育平台GuildEducation和另外三所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为报名参加商业和供应链管理学习项目的二年制和四年制学生提供补贴。沃尔玛认为为员工提供更好的待遇,才能让他们为每周高达2.7亿的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而且为员工提供支持,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他们分属的不同社区提供了帮助。在前不久举行的股东大会上,McMillon向在座的嘉宾介绍了沃尔玛正在通过为受自然灾害影响的社区提供帮助、可持续采购及使用可再生能源技术等为地方社区提供帮助。“社区民众不仅希望我们能够在灾难袭来时为他们提供帮助,也希望我们的活动能够带来良好的社会影响和环境影响,我们的产品不会对他们的子女和地球造成危害”。通过提高自身的企业意识,满足富人阶层对其提出的高标准要求,沃尔玛正试图将自己的价值观与富人们的价值观达成一致。写在最后沃尔玛对改变自身一直都抱着十分开放的心态,McMillon曾在股东大会上说道“有意义的改变从来都不是什么容易的事,但对一个公司未来的成功却是十分必要的。要想做到这一点,将富裕阶层培养成我们的用户就成为必然选择。目前大卖场商店占据了我们在美全部店铺数量的75%,要想把有钱人吸引到这些地方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从一个局外人的角度来看,我认为沃尔玛吸引高收入群体的做法只不过是其雄伟战略的第一步。公司目前的文化依然是“每日低价”,这就好比是一个人的DNA一样短期内难以改变。而富人们其实是不太在乎价格的,他们关注的是更好的服务,更高的质量和更优的价值。要想达到吸引富人的目的,主打价格低廉的口号就需要改一改。不过目前仍然有很多人被这个口号吸引,所以公司的顾虑就会比较多,这也是其不敢大胆进行改革的原因之一。不过,沃尔玛为实现将产品由普通收入群体向高收入群体转移的目标,已经准备好了必要的人才资源。像MarcLore、DeniseIncandela、JennyFleiss和AndyDunn都是富有远见和洞察力的高管,目前都在沃尔玛担任不同的职位。只不过他们来沃尔玛的时间还不是很长,对沃尔玛复杂的组织架构还不是很了解。如果他们能在沃尔玛继续待上一段时间,而不是像MattKaness还没干够一年就临阵退缩辞职不干了,那么沃尔玛成为高端消费市场的梦想就有可能成为现实。不过仅仅着眼于线上还是远远不够的,要想真正地吸引高收入群体还是要开设实体店。
尽管距离百度宣布陆奇职位变动的消息已经过去半个月,但这一职位变动所带来的影响仍未平息。在刚刚过去的两个星期里,陆奇依然是媒体们追逐的热点人物,有关他下一站将去哪里的猜测从未停止,没有人认为已经年近60的陆奇会轻易选择退休。过去的一年半时间里,李彦宏进行了一次史无前例的放权实验,陆奇则完成了一场精彩的绝地反击。即便抛开种种商业元素,陆奇与百度的故事也足够精彩,但这段精彩的故事在两周前已经戛然而止。五月中旬,在百度内外依然对陆奇怀有极高信任的时点,百度突然宣布了陆奇将离任总裁、COO职位的信息,再一次刷新了百度高管离职的记录。百度大厦那间门窗紧闭的COO办公室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各方说法中,陆奇离职百度的真相似乎仍是一团迷雾,而在迷雾中,百度这家不断谋求重新崛起的互联网巨头的未来,在持续的动荡中,成为了更大的谜团。隐秘的变化:汇报关系与业务目标风暴并非突如其来,变数一直在暗中滋长。在李彦宏力邀陆奇入职百度的头半年,陆奇曾一度真正在COO的权力范围内履行职责。根据百度在陆奇入职时公布的信息,身为COO,百度各业务群组及负责人都将直接向陆奇汇报工作,而陆奇将向CEO李彦宏直接汇报。包括度秘、智能驾驶、渡鸦等AI相关团队都曾向《深网》表示其与陆奇沟通频繁,这些团队的管理层甚至每周都需要与陆奇直接汇报三四次,其他业务负责人也曾表示自陆奇加入以来,与其有过多次深度沟通。据《深网》了解,百度新兴核心业务Feed流,虽然在架构上向海龙应为直属高管,但陆奇经常会与相应业务的负责人直接接触。这样的情形并未持续太久,在2017年下半年,情况已经开始发生变化。一位百度员工告诉《深网》,2017年年初至年中,其所在业务线有很多机会向陆奇汇报,同时,内部大项目陆奇会亲自过问。但到2017年年底,原先很多直接向陆奇汇报的业务,又变成向业务线相应副总裁汇报。进入2018年之后,陆奇就很少过问传统业务线的事情了。与之相对的是,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李彦宏开始亲自带领信息流团队。在不久前举行的百度内部沟通会上,李彦宏向在场的百度员工说道,“过去这半年的时间不少同学知道,我在亲自带信息流这个团队。每天早上八点半跟核心团队开会,每天都是如此。”这意味着,在陆奇入职百度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原先向其承诺的职权范围与汇报关系已经出现错位和裂缝。今年3月2日,百度地图事业部由搜索体系转入AI技术平台体系(AIG),原总经理李东旻离开百度,该职位由AI测试部高级总监李莹继任。尽管百度地图并不属于百度划定的主航道(人工智能和FEED流业务)范畴,但地图所产生的数据为陆奇所看重。调整之前,负责领导地图业务的李东旻直接向陆奇汇报,调整后,新的负责人向AIG负责人王海峰汇报。同时,陆奇曾明确对地图团队说过,不要有太多营收方面的压力,专心致志的思考数据和数据所产生的应用层价值。然而调整后的百度地图KPI由日活、月活等指标调整为营收,虽然没有启动裁员计划,但部门招聘已被冻结。百度地图的战略权重显然已变,而在变化的过程中,陆奇似乎失去了对它的直接掌控。在百度的最高决策层中,2017年9月加入的前新浪微博CFO余正钧是最新进入的一位,这位负责全面领导构建、发展和运营百度财务体系的高管直接向李彦宏汇报。在最近更新的百度官网上,余正钧位列高管页面第三位,紧邻陆奇。但一位接近陆奇的百度高层人士向《深网》透露,对于这位新加入的把控百度财权的高管,陆奇存在分歧,而根源还是在于权力分配问题。陆奇曾被寄予厚望,也被赋予权力。但在李彦宏与马东敏掌控百度最高权力的前提下,这位外来的职业经理人所能调配的资源,存在诸多变数。当施展抱负的条件无法兑现,人权、财权掣肘太大,加上还要做向上管理时,陆奇最终选择离开。铁腕陆奇陆奇任内,百度并不平静。2016年,百度连续遭遇血友病吧被卖及魏则西事件,外部口碑跌至冰点,同时,多年以来高效运转的商业模式受各种内外因素制约,已经触摸到天花板。李彦宏交到陆奇手中的,是一家传统业务衰落、新兴业务尚未支撑营收的公司,也是一家内部腐败频发、高管接连离职的巨头。与陆奇几乎同时加入百度的李彦宏妻子马东敏在回归后的内部讲话中这样说道:“大家还清晰地记得我们曾是中国互联网市值No.1的公司。这四年半的时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有太多需要复盘反思。”彼时,在危险面前,百度迷茫且有强烈求变的决心。面对棘手的现状,陆奇展示了他过人的才能。他以最快速度对百度进行了全面梳理,并制定了相应战略。《深网》此前曾报道,在2017年4月份举行的季度会上,陆奇进行了“全面诊断百度护城河”的讲话,这是一次确定“施政大纲”的演讲,随后主航道和护城河的概念通过内部信在百度内部正式传播。具体来讲,主航道指Feed流和人工智能两大业务,代表百度的未来;护城河是指能够让主航道业务航行更稳健的业务,起到护卫舰队的作用,是百度的现在。战略明晰对百度意义重大,在过去,百度业务散碎,很多小型业务占用了很多资源和人力却并未取得市场领先地位,浪费了很多资源。战略确定后百度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主航道业务在内部拥有资源调配上的最优先权。整合成为陆奇初入百度的施政主线。2017年上半年,百度先后将搜索体系的AI团队与AI研究院整合成立了AI技术平台体系(AIG),将L3、L4及车联网团队整合成立智能驾驶事业群组,将DuerOS团队独立并升级成立度秘事业部(于今年进一步合并成立智能生活事业群组)。同时,围绕核心战略,百度陆续裁撤了医疗事业部,分拆了百度外卖、百度糯米、百度金融、百度国际化等业务,甩掉了与主营业务关联度不高的资产的同时,也引入外部资本为百度谋求了最大利益。在ALLinAI的思路指引下,百度推出了DuerOS及Apollo开放平台,为百度的AI战略勾勒出明晰的图景——利用开放平台获得商业营收,类似于安卓模式,它们的落地拓展了资本市场对百度的想象空间。业务变革随之而来的是管理层的更新,陆奇加入后,王劲(百度高级副总裁、自动驾驶事业部总经理)、吴恩达(百度首席科学家、百度研究院院长)、曾良(百度糯米总经理)、陆复斌(百度副总裁,分管百度贴吧、百度知识体系)、李东旻(百度地图总经理)、相继离职,原CFO李昕晢调任百度资本。全情投入Feed流与人工智能、梳理内部业务明晰重点的决策带来了显著的积极效果,受Feed流业务营收增长以及AI加速布局的影响,过去一年,百度的实际业绩与外部口碑均得到明显提振。根据最新发布的2018年第一季度财报,百度营收209亿元,同比增长31%;净利润为人民币67亿元(约合11亿美元),同比飙升277%。5月17日晚间,百度市值创下新高,一度站上990亿美元,离千亿美金只有一步之遥。于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复杂的调整,陆奇的能力内外皆被认可。尽管在部分人眼中,百度过去一年半时间发生的变化实际上也掺杂了李彦宏夫妇的意志,但作为台前实际推行改革的人物,陆奇依然展示了其极高的工作效率和高明的战略制定及管理能力。在百度陷入迷茫与动荡的过去两年,陆奇用最短时间内为这家中国的互联网巨头重新搭建了骨架,并取得了实质进展。在百度2017年第三季度财报的电话会议上,有分析师问陆奇,在人工智能技术促进商业化方面,如果以棒球比赛做比喻的话,现在进行到第几局?陆奇回答,现在是第二和第三之间,前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正式的棒球比赛每场共有9局,但比赛尚未进行到中场,陆奇却意外离开了。新政的遗产市场用近千亿市值的蒸发,表达了对陆奇离开百度的不解、困惑与担忧,但对于留在百度的人而言,未来如何才是更加值得关注的核心。与很多百度员工一样,已在百度工作多年的苏文在陆奇职位变动消息公布的当晚,参与了同事微信群里的竞猜——百度股价会跌几个点。市场给出的反馈远远超出他们的预计。这段时间,围绕陆奇去职的讨论是苏文和同事们谈论的主要议题,“我们最近一直在群里聊这件事,99%表达出来的都是不舍、悲观、犹疑,问怎么办。”在陆奇主政百度的一年零四个月里,苏文由于内部业务调整,经历了多次个人职位调整,他向《深网》坦言,如此频繁的调整从个人职业发展的角度对员工其实有非常负面的影响,但出于对陆奇的信任,他理解并且接受改变。信任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构建,一是打通了百度内部高层与基层对话通道的新风会,二是陆奇个人勤奋的工作态度所带来的示范效应。苏文认为,陆奇所做的这两件事,真正推动解决了百度上传下达不畅、上行下效扭曲的积弊。由陆奇亲自推动举行的新风会,让很多普通百度员工第一次体验到,基层的声音能够真正传递至高层,而高层的决策考虑也能为基层所知。“我们和总监断档,总监和老板也有断档,原本上达的通路是封闭的,你有这个心理预期就不会去尝试。陆奇来了之后有了这个新风会,他会回邮件、回微信,让员工觉得我是这个公司决策的一份子,这个心理预期是很重要的,能够给员工建立一个心理预期已经很不容易了。”工作极其努力、认真的陆奇也为员工树立了职业精神的最好榜样,沟通与示范让陆奇在员工层面重建了信心。过去几年,被动迎接移动互联网挑战的百度日子并不好过,虽然仍旧是国内排名前三的互联网公司,但一系列尝试并未收到理想效果的遭遇动摇着公司内外的信心。对百度怀有很深感情的苏文并不掩饰自己的忧虑,“这么多年百度什做么都没做成,很多事情投入很大,比如之前的糯米,结果没出一年半载就不行了,我们下边的人心里会有很失落的感觉,一直在换赛道,从来没赢过,整个公司的信心有问题。”也正因如此,陆奇带来的一系列改变更为员工所看重,“陆奇来了之后我们其实是有建立信心的,每个人都希望他能影响到我们,每个人都觉得陆奇是拯救者。”然而,陆奇的去职让为期一年零四个月的新政戛然而止,战略与文化的细微改变都留下了更大的未知数。在未知面前,新政的遗产是否存在被颠覆的可能,这将直接影响到资本市场对百度价值的重估,以及百度内外信心的延续抑或崩塌。百度的意志无法得知是巧合还是刻意的安排,陆奇去职消息的宣布与2018年百度联盟峰会举行前后仅相隔三天。百度联盟峰会与百度另一重要会议百度世界大会具有同样长的历史,从2006年到现在已经举办了十三届。与旨在对外讲述百度整体战略的世界大会不同,联盟峰会的初衷是向百度流量生态的联盟合作伙伴展示百度在产品与流量上的最新策略。十三年来,百度联盟分成持续攀升,根据百度联盟峰会披露的数据:2008年,百度分给联盟伙伴的收益约4亿人民币;七年后的2015年,百度联盟分成突破百亿;2016年分成142亿;2017年分成160多亿,信息流、开屏联盟收益共享超过20亿,同比增长近20%,增长幅度与百度2017年总体营收增长幅度相当。可以看出,尽管近年来百度战略多次转向,但仅从营收的单一维度看,联盟毫无疑问仍是百度商业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百度变现体系中至关重要的角色。但在陆奇主政百度期间,评断重要与否的标准曾一度发生改变。据《深网》了解,在2017年上半年的一次百度高管会议上,陆奇按照核心、外围、使命与非使命四个维度对百度内部所有业务进行了全盘梳理,将百度旗下的所有业务画进一张业务象限图中。核心、使命为第一象限,为百度最重要的业务,以此类推,非核心、非使命即为第四象限业务,指百度内部与主业关联不大,且无明显市场竞争优势的业务,属于需要调整行列。Feed流与人工智能毫无争议的被划入第一象限,它们同时成为百度主航道业务,在内部享有资源调配上的最优先权。对百度传统业务的划分引起颇多争议。据《深网》了解,在该次高管会议上,陆奇提出百度贴吧“关、停、并、转”的建议。事实上,包括贴吧以及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在内的百度知识体系都被陆奇归入第四象限范畴。在一位负责百度知识体系业务的员工眼中,贴吧是百度唯一能承载社交想象的产品,百科和知道是百度搜索供血的来源,流量和营收均很强。对于陆奇做出的这一决定,他感到很难理解。对于这些质疑,陆奇在其参加的第一次百度财报电话会议上的发言或许能够解答:“我和我的团队主要关注可以如何利用公司的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业务的加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核心是如何有效地从数据中提取知识,而首要的工作就是建立使用场景,二是数据迭代,三是建立商业模式,这是我们的工作框架,我们的团队每周、每月都在监测这些指标。信息流业务上最需要改进的是匹配算法,搜索产品的最基本的服务就是理解用户需求、兴趣和信息需求。可以看出,以AI当作核心的技术被陆奇视为提升已有业务、拓展新业务的最重要因素,从销售驱动到技术驱动,正因如此,在陆奇主政百度的第一年,曾有百度员工对《深网》表示,联盟峰会以后可能不会那么重要了。但这位员工显然失算了。在陆奇去职的特殊背景下,2018年百度联盟峰显得尤其耐人寻味。更加不同寻常的是,鲜少接受采访的百度高级副总裁、搜索公司总裁向海龙携搜索公司CTO郑子斌、百度副总裁吴海锋以及百度搜索公司运营总经理曹越一同接受了媒体群访。就在联盟峰会举行的前一天,李彦宏出现在百度内部的一个沟通会上,沟通会的主题是向百度员工释疑陆奇去职的原因,以及百度未来战略的走向。沟通会上,李彦宏强调,“夯实移动基础,决胜AI时代”的发展战略是不会变的,当现场员工提问“决胜AI时代”战略如何进一步落地时,李彦宏回答:百度搜索团队会推出一款名为“简单搜索”的App,要做到对用户更加理解与了解。“这样的创新我认为未来会不断地有,我们会一点一点的把它推向市场。”在这位再次回归一线CEO的答案中,DuerOS与Apollo并未被提及。下一步,不再ALLin2017年7月5日,百度举行了史上第一次AI开发者大会,该场大会中,陆奇全程串讲并重点介绍了三个月前推出的Apollo开放平台。这是陆奇在百度的高光时刻之一,演讲中,陆奇表示,百度将ALLinAI,此后,ALLinAI成为了百度的重要标签。这一标签在半年被李彦宏亲自撕下,在今年1月份参加的一场公开活动中,李彦宏表示,自己从来没有说过“AllinAI”,他表示应该留有余地,不希望大家认为百度所有的资源都去做无人车、度秘了,“其实不是的,我们大多数的资源可能还是在百度搜索、百度的信息流(相对比较核心的业务上)”。从贴上标签到撕下标签的两个季度里,信息流贡献的真金白银愈加丰厚,根据百度今年2月发布的四季度财报,百度信息流业务每日分发量环比增加20%以上,百度App用户总使用时长同比增长约30%。同时,百家号的内容原创者从2017年年初的20万上涨至100万。与之相比,陆奇力推的Apollo开放平台盈利似乎仍旧非常遥远。根据陆奇在财报电话会议中披露的信息,“阿波罗”计划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善百度变现能力,为商业化创造机会。“Apollo计划提供的是一个开放,完整和可靠的平台,百度将开发代码,软件和能力,也将提供核心服务。这个计划总的设计思路是,汽车制造商可以利用Apollo计划获得无人驾驶汽车系统,通过在各种路况下的测试,最终在2020年实现无人驾驶汽车的商用。”部分业内人士对于百度推出的Apollo计划给出了高度评价:框架搭得很好、战略很成功,原来自动驾驶门槛很高,Apollo降低了门槛,推动了整个产业往前进。但不可回避的问题在于,要达到陆奇2020年实现无人驾驶汽车商用的目标,Apollo必须攻克一系列技术难题。而目前,行业在L4的方向上暂时没有取得重大突破,百度同样没有找到特别好的解决方案。要实现预想中的安卓路径,需要搭建一个完美的生态,以Apollo当前的技术实力,离目标尚有较大距离。压力当前,Apollo急于展示自己的落地可能,5月底,百度共享汽车自动驾驶示范园区在重庆落地,不过这仍是L3的技术范畴。与Apollo相比,DuerOS的处境相对乐观,这个由前微软首席研发总监景鲲领导的业务,今年通过与小鱼在家的合作,推出了一款价格中等的带屏智能音箱。同时,作为隐身幕后的重要人物,马东敏为DuerOS的推广出了不少力,为了帮助DuerOS获得更多合作伙伴的支持,这位对外职位为董事长特别助理的高管亲自出马谈妥了包括华为在内的手机大厂的合作。信息流为百度开辟了新的营收渠道,但这一业务本质上仍依附于百度原有搜索生态建立的流量体系、渠道入口和销售系统。若想打开更多想象空间,百度必须为自己找到能够产生营收的全新平台或者入口,陆奇曾将这一希望寄托在Apollo及DuerOS上,但现在,从百度释放的信息来看,百度高层选择了一条更加现实的路径。陆奇之后,百度无人再提“ALLIN”,面对无法逆转的事实,留在百度棋局中的人必须拥抱变化。一位百度员工这样安慰自己:“既然发生了这样的结果,老板应该是想清楚了:陆奇再厉害,他也是一个人,他值100亿美元,但他不值800亿美元。”失去了陆奇的百度,将以自己的方式,继续向前。尽管距离百度宣布陆奇职位变动的消息已经过去半个月,但这一职位变动所带来的影响仍未平息。在刚刚过去的两个星期里,陆奇依然是媒体们追逐的热点人物,有关他下一站将去哪里的猜测从未停止,没有人认为已经年近60的陆奇会轻易选择退休。过去的一年半时间里,李彦宏进行了一次史无前例的放权实验,陆奇则完成了一场精彩的绝地反击。即便抛开种种商业元素,陆奇与百度的故事也足够精彩,但这段精彩的故事在两周前已经戛然而止。五月中旬,在百度内外依然对陆奇怀有极高信任的时点,百度突然宣布了陆奇将离任总裁、COO职位的信息,再一次刷新了百度高管离职的记录。百度大厦那间门窗紧闭的COO办公室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各方说法中,陆奇离职百度的真相似乎仍是一团迷雾,而在迷雾中,百度这家不断谋求重新崛起的互联网巨头的未来,在持续的动荡中,成为了更大的谜团。隐秘的变化:汇报关系与业务目标风暴并非突如其来,变数一直在暗中滋长。在李彦宏力邀陆奇入职百度的头半年,陆奇曾一度真正在COO的权力范围内履行职责。根据百度在陆奇入职时公布的信息,身为COO,百度各业务群组及负责人都将直接向陆奇汇报工作,而陆奇将向CEO李彦宏直接汇报。包括度秘、智能驾驶、渡鸦等AI相关团队都曾向《深网》表示其与陆奇沟通频繁,这些团队的管理层甚至每周都需要与陆奇直接汇报三四次,其他业务负责人也曾表示自陆奇加入以来,与其有过多次深度沟通。据《深网》了解,百度新兴核心业务Feed流,虽然在架构上向海龙应为直属高管,但陆奇经常会与相应业务的负责人直接接触。这样的情形并未持续太久,在2017年下半年,情况已经开始发生变化。一位百度员工告诉《深网》,2017年年初至年中,其所在业务线有很多机会向陆奇汇报,同时,内部大项目陆奇会亲自过问。但到2017年年底,原先很多直接向陆奇汇报的业务,又变成向业务线相应副总裁汇报。进入2018年之后,陆奇就很少过问传统业务线的事情了。与之相对的是,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李彦宏开始亲自带领信息流团队。在不久前举行的百度内部沟通会上,李彦宏向在场的百度员工说道,“过去这半年的时间不少同学知道,我在亲自带信息流这个团队。每天早上八点半跟核心团队开会,每天都是如此。”这意味着,在陆奇入职百度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原先向其承诺的职权范围与汇报关系已经出现错位和裂缝。今年3月2日,百度地图事业部由搜索体系转入AI技术平台体系(AIG),原总经理李东旻离开百度,该职位由AI测试部高级总监李莹继任。尽管百度地图并不属于百度划定的主航道(人工智能和FEED流业务)范畴,但地图所产生的数据为陆奇所看重。调整之前,负责领导地图业务的李东旻直接向陆奇汇报,调整后,新的负责人向AIG负责人王海峰汇报。同时,陆奇曾明确对地图团队说过,不要有太多营收方面的压力,专心致志的思考数据和数据所产生的应用层价值。然而调整后的百度地图KPI由日活、月活等指标调整为营收,虽然没有启动裁员计划,但部门招聘已被冻结。百度地图的战略权重显然已变,而在变化的过程中,陆奇似乎失去了对它的直接掌控。在百度的最高决策层中,2017年9月加入的前新浪微博CFO余正钧是最新进入的一位,这位负责全面领导构建、发展和运营百度财务体系的高管直接向李彦宏汇报。在最近更新的百度官网上,余正钧位列高管页面第三位,紧邻陆奇。但一位接近陆奇的百度高层人士向《深网》透露,对于这位新加入的把控百度财权的高管,陆奇存在分歧,而根源还是在于权力分配问题。陆奇曾被寄予厚望,也被赋予权力。但在李彦宏与马东敏掌控百度最高权力的前提下,这位外来的职业经理人所能调配的资源,存在诸多变数。当施展抱负的条件无法兑现,人权、财权掣肘太大,加上还要做向上管理时,陆奇最终选择离开。铁腕陆奇陆奇任内,百度并不平静。2016年,百度连续遭遇血友病吧被卖及魏则西事件,外部口碑跌至冰点,同时,多年以来高效运转的商业模式受各种内外因素制约,已经触摸到天花板。李彦宏交到陆奇手中的,是一家传统业务衰落、新兴业务尚未支撑营收的公司,也是一家内部腐败频发、高管接连离职的巨头。与陆奇几乎同时加入百度的李彦宏妻子马东敏在回归后的内部讲话中这样说道:“大家还清晰地记得我们曾是中国互联网市值No.1的公司。这四年半的时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有太多需要复盘反思。”彼时,在危险面前,百度迷茫且有强烈求变的决心。面对棘手的现状,陆奇展示了他过人的才能。他以最快速度对百度进行了全面梳理,并制定了相应战略。《深网》此前曾报道,在2017年4月份举行的季度会上,陆奇进行了“全面诊断百度护城河”的讲话,这是一次确定“施政大纲”的演讲,随后主航道和护城河的概念通过内部信在百度内部正式传播。具体来讲,主航道指Feed流和人工智能两大业务,代表百度的未来;护城河是指能够让主航道业务航行更稳健的业务,起到护卫舰队的作用,是百度的现在。战略明晰对百度意义重大,在过去,百度业务散碎,很多小型业务占用了很多资源和人力却并未取得市场领先地位,浪费了很多资源。战略确定后百度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主航道业务在内部拥有资源调配上的最优先权。整合成为陆奇初入百度的施政主线。2017年上半年,百度先后将搜索体系的AI团队与AI研究院整合成立了AI技术平台体系(AIG),将L3、L4及车联网团队整合成立智能驾驶事业群组,将DuerOS团队独立并升级成立度秘事业部(于今年进一步合并成立智能生活事业群组)。同时,围绕核心战略,百度陆续裁撤了医疗事业部,分拆了百度外卖、百度糯米、百度金融、百度国际化等业务,甩掉了与主营业务关联度不高的资产的同时,也引入外部资本为百度谋求了最大利益。在ALLinAI的思路指引下,百度推出了DuerOS及Apollo开放平台,为百度的AI战略勾勒出明晰的图景——利用开放平台获得商业营收,类似于安卓模式,它们的落地拓展了资本市场对百度的想象空间。业务变革随之而来的是管理层的更新,陆奇加入后,王劲(百度高级副总裁、自动驾驶事业部总经理)、吴恩达(百度首席科学家、百度研究院院长)、曾良(百度糯米总经理)、陆复斌(百度副总裁,分管百度贴吧、百度知识体系)、李东旻(百度地图总经理)、相继离职,原CFO李昕晢调任百度资本。全情投入Feed流与人工智能、梳理内部业务明晰重点的决策带来了显著的积极效果,受Feed流业务营收增长以及AI加速布局的影响,过去一年,百度的实际业绩与外部口碑均得到明显提振。根据最新发布的2018年第一季度财报,百度营收209亿元,同比增长31%;净利润为人民币67亿元(约合11亿美元),同比飙升277%。5月17日晚间,百度市值创下新高,一度站上990亿美元,离千亿美金只有一步之遥。于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复杂的调整,陆奇的能力内外皆被认可。尽管在部分人眼中,百度过去一年半时间发生的变化实际上也掺杂了李彦宏夫妇的意志,但作为台前实际推行改革的人物,陆奇依然展示了其极高的工作效率和高明的战略制定及管理能力。在百度陷入迷茫与动荡的过去两年,陆奇用最短时间内为这家中国的互联网巨头重新搭建了骨架,并取得了实质进展。在百度2017年第三季度财报的电话会议上,有分析师问陆奇,在人工智能技术促进商业化方面,如果以棒球比赛做比喻的话,现在进行到第几局?陆奇回答,现在是第二和第三之间,前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正式的棒球比赛每场共有9局,但比赛尚未进行到中场,陆奇却意外离开了。新政的遗产市场用近千亿市值的蒸发,表达了对陆奇离开百度的不解、困惑与担忧,但对于留在百度的人而言,未来如何才是更加值得关注的核心。与很多百度员工一样,已在百度工作多年的苏文在陆奇职位变动消息公布的当晚,参与了同事微信群里的竞猜——百度股价会跌几个点。市场给出的反馈远远超出他们的预计。这段时间,围绕陆奇去职的讨论是苏文和同事们谈论的主要议题,“我们最近一直在群里聊这件事,99%表达出来的都是不舍、悲观、犹疑,问怎么办。”在陆奇主政百度的一年零四个月里,苏文由于内部业务调整,经历了多次个人职位调整,他向《深网》坦言,如此频繁的调整从个人职业发展的角度对员工其实有非常负面的影响,但出于对陆奇的信任,他理解并且接受改变。信任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构建,一是打通了百度内部高层与基层对话通道的新风会,二是陆奇个人勤奋的工作态度所带来的示范效应。苏文认为,陆奇所做的这两件事,真正推动解决了百度上传下达不畅、上行下效扭曲的积弊。由陆奇亲自推动举行的新风会,让很多普通百度员工第一次体验到,基层的声音能够真正传递至高层,而高层的决策考虑也能为基层所知。“我们和总监断档,总监和老板也有断档,原本上达的通路是封闭的,你有这个心理预期就不会去尝试。陆奇来了之后有了这个新风会,他会回邮件、回微信,让员工觉得我是这个公司决策的一份子,这个心理预期是很重要的,能够给员工建立一个心理预期已经很不容易了。”工作极其努力、认真的陆奇也为员工树立了职业精神的最好榜样,沟通与示范让陆奇在员工层面重建了信心。过去几年,被动迎接移动互联网挑战的百度日子并不好过,虽然仍旧是国内排名前三的互联网公司,但一系列尝试并未收到理想效果的遭遇动摇着公司内外的信心。对百度怀有很深感情的苏文并不掩饰自己的忧虑,“这么多年百度什做么都没做成,很多事情投入很大,比如之前的糯米,结果没出一年半载就不行了,我们下边的人心里会有很失落的感觉,一直在换赛道,从来没赢过,整个公司的信心有问题。”也正因如此,陆奇带来的一系列改变更为员工所看重,“陆奇来了之后我们其实是有建立信心的,每个人都希望他能影响到我们,每个人都觉得陆奇是拯救者。”然而,陆奇的去职让为期一年零四个月的新政戛然而止,战略与文化的细微改变都留下了更大的未知数。在未知面前,新政的遗产是否存在被颠覆的可能,这将直接影响到资本市场对百度价值的重估,以及百度内外信心的延续抑或崩塌。百度的意志无法得知是巧合还是刻意的安排,陆奇去职消息的宣布与2018年百度联盟峰会举行前后仅相隔三天。百度联盟峰会与百度另一重要会议百度世界大会具有同样长的历史,从2006年到现在已经举办了十三届。与旨在对外讲述百度整体战略的世界大会不同,联盟峰会的初衷是向百度流量生态的联盟合作伙伴展示百度在产品与流量上的最新策略。十三年来,百度联盟分成持续攀升,根据百度联盟峰会披露的数据:2008年,百度分给联盟伙伴的收益约4亿人民币;七年后的2015年,百度联盟分成突破百亿;2016年分成142亿;2017年分成160多亿,信息流、开屏联盟收益共享超过20亿,同比增长近20%,增长幅度与百度2017年总体营收增长幅度相当。可以看出,尽管近年来百度战略多次转向,但仅从营收的单一维度看,联盟毫无疑问仍是百度商业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百度变现体系中至关重要的角色。但在陆奇主政百度期间,评断重要与否的标准曾一度发生改变。据《深网》了解,在2017年上半年的一次百度高管会议上,陆奇按照核心、外围、使命与非使命四个维度对百度内部所有业务进行了全盘梳理,将百度旗下的所有业务画进一张业务象限图中。核心、使命为第一象限,为百度最重要的业务,以此类推,非核心、非使命即为第四象限业务,指百度内部与主业关联不大,且无明显市场竞争优势的业务,属于需要调整行列。Feed流与人工智能毫无争议的被划入第一象限,它们同时成为百度主航道业务,在内部享有资源调配上的最优先权。对百度传统业务的划分引起颇多争议。据《深网》了解,在该次高管会议上,陆奇提出百度贴吧“关、停、并、转”的建议。事实上,包括贴吧以及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在内的百度知识体系都被陆奇归入第四象限范畴。在一位负责百度知识体系业务的员工眼中,贴吧是百度唯一能承载社交想象的产品,百科和知道是百度搜索供血的来源,流量和营收均很强。对于陆奇做出的这一决定,他感到很难理解。对于这些质疑,陆奇在其参加的第一次百度财报电话会议上的发言或许能够解答:“我和我的团队主要关注可以如何利用公司的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业务的加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核心是如何有效地从数据中提取知识,而首要的工作就是建立使用场景,二是数据迭代,三是建立商业模式,这是我们的工作框架,我们的团队每周、每月都在监测这些指标。信息流业务上最需要改进的是匹配算法,搜索产品的最基本的服务就是理解用户需求、兴趣和信息需求。可以看出,以AI当作核心的技术被陆奇视为提升已有业务、拓展新业务的最重要因素,从销售驱动到技术驱动,正因如此,在陆奇主政百度的第一年,曾有百度员工对《深网》表示,联盟峰会以后可能不会那么重要了。但这位员工显然失算了。在陆奇去职的特殊背景下,2018年百度联盟峰显得尤其耐人寻味。更加不同寻常的是,鲜少接受采访的百度高级副总裁、搜索公司总裁向海龙携搜索公司CTO郑子斌、百度副总裁吴海锋以及百度搜索公司运营总经理曹越一同接受了媒体群访。就在联盟峰会举行的前一天,李彦宏出现在百度内部的一个沟通会上,沟通会的主题是向百度员工释疑陆奇去职的原因,以及百度未来战略的走向。沟通会上,李彦宏强调,“夯实移动基础,决胜AI时代”的发展战略是不会变的,当现场员工提问“决胜AI时代”战略如何进一步落地时,李彦宏回答:百度搜索团队会推出一款名为“简单搜索”的App,要做到对用户更加理解与了解。“这样的创新我认为未来会不断地有,我们会一点一点的把它推向市场。”在这位再次回归一线CEO的答案中,DuerOS与Apollo并未被提及。下一步,不再ALLin2017年7月5日,百度举行了史上第一次AI开发者大会,该场大会中,陆奇全程串讲并重点介绍了三个月前推出的Apollo开放平台。这是陆奇在百度的高光时刻之一,演讲中,陆奇表示,百度将ALLinAI,此后,ALLinAI成为了百度的重要标签。这一标签在半年被李彦宏亲自撕下,在今年1月份参加的一场公开活动中,李彦宏表示,自己从来没有说过“AllinAI”,他表示应该留有余地,不希望大家认为百度所有的资源都去做无人车、度秘了,“其实不是的,我们大多数的资源可能还是在百度搜索、百度的信息流(相对比较核心的业务上)”。从贴上标签到撕下标签的两个季度里,信息流贡献的真金白银愈加丰厚,根据百度今年2月发布的四季度财报,百度信息流业务每日分发量环比增加20%以上,百度App用户总使用时长同比增长约30%。同时,百家号的内容原创者从2017年年初的20万上涨至100万。与之相比,陆奇力推的Apollo开放平台盈利似乎仍旧非常遥远。根据陆奇在财报电话会议中披露的信息,“阿波罗”计划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善百度变现能力,为商业化创造机会。“Apollo计划提供的是一个开放,完整和可靠的平台,百度将开发代码,软件和能力,也将提供核心服务。这个计划总的设计思路是,汽车制造商可以利用Apollo计划获得无人驾驶汽车系统,通过在各种路况下的测试,最终在2020年实现无人驾驶汽车的商用。”部分业内人士对于百度推出的Apollo计划给出了高度评价:框架搭得很好、战略很成功,原来自动驾驶门槛很高,Apollo降低了门槛,推动了整个产业往前进。但不可回避的问题在于,要达到陆奇2020年实现无人驾驶汽车商用的目标,Apollo必须攻克一系列技术难题。而目前,行业在L4的方向上暂时没有取得重大突破,百度同样没有找到特别好的解决方案。要实现预想中的安卓路径,需要搭建一个完美的生态,以Apollo当前的技术实力,离目标尚有较大距离。压力当前,Apollo急于展示自己的落地可能,5月底,百度共享汽车自动驾驶示范园区在重庆落地,不过这仍是L3的技术范畴。与Apollo相比,DuerOS的处境相对乐观,这个由前微软首席研发总监景鲲领导的业务,今年通过与小鱼在家的合作,推出了一款价格中等的带屏智能音箱。同时,作为隐身幕后的重要人物,马东敏为DuerOS的推广出了不少力,为了帮助DuerOS获得更多合作伙伴的支持,这位对外职位为董事长特别助理的高管亲自出马谈妥了包括华为在内的手机大厂的合作。信息流为百度开辟了新的营收渠道,但这一业务本质上仍依附于百度原有搜索生态建立的流量体系、渠道入口和销售系统。若想打开更多想象空间,百度必须为自己找到能够产生营收的全新平台或者入口,陆奇曾将这一希望寄托在Apollo及DuerOS上,但现在,从百度释放的信息来看,百度高层选择了一条更加现实的路径。陆奇之后,百度无人再提“ALLIN”,面对无法逆转的事实,留在百度棋局中的人必须拥抱变化。一位百度员工这样安慰自己:“既然发生了这样的结果,老板应该是想清楚了:陆奇再厉害,他也是一个人,他值100亿美元,但他不值800亿美元。”失去了陆奇的百度,将以自己的方式,继续向前。
据美国新闻网站TheInformation报道,美团计划最早于9月在中国香港IPO(首次公开招股)上市。美团创始人及CEO王兴上周飞往香港,就IPO计划与投行进行了讨论。美团在上一个融资回合中的估值为300亿美元,是全球估值第四大的创业公司,而据熟知内情的消息人士透露,该公司寻求在IPO交易中获得600亿美元的估值。消息人士称,美团将利用IPO所得收入融资其扩大旗下服务(如打车服务等)的计划,并用于未来在中国和国际市场上进行并购交易。最近,美团刚刚以2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单车共享服务摩拜。美团提供食品快递、酒店预订、电影票预订和按摩预订等服务,有“超级应用”之称,被誉为“服务界的亚马逊”。美团还已进入打车市场,与占据市场领导地位的滴滴出行展开竞争。美团已在这个市场上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代价不菲。一名熟知内情的消息人士透露,美团已在上海和南京的打车市场上占据了约20%份额,但该公司为此投入了庞大支出来为用户提供折扣,同时向司机提供补贴。今年美团将在更多城市推出打车服务,这很可能还要承担更高昂的成本。与此同时,滴滴出行也正在与投行讨论IPO计划。在最新的一个融资回合中,滴滴出行的估值为560亿美元,而在IPO交易中则可能寻求获得最高800亿美元的估值。滴滴出行已对美团发起反击,在某些城市推出了食品快递服务,还推出了自己的单车租赁平台。目前,高估值的中国科技公司正在掀起一波大规模IPO交易的狂潮,如阿里巴巴集团关联公司蚂蚁金服和小米等。鉴于今年将有如此之多的大规模IPO交易可能进行的形势,中国科技公司将需争夺投资者资本。但现在时间已经不多了,因为有些投资者认为全球股市的牛市可能即将失去动力,这就意味着这些公司可能会错过IPO的大好时机。此前上市的许多中国科技公司的股价都已跌穿发行价,如腾讯旗下在线出版和电子书平台阅文集团的股价自该公司去年11月IPO上市以来就已下跌约30%。就连腾讯本身,其股价与今年触及的高点相比也已下跌11%。美图试图通过自身营收的迅速增长以及实现盈利的可能性来吸引投资者,该公司现在正将业务拓展到中国经济的更多领域中去。但美团正在该公司拥有业务运营的多数行业中展开代价高昂的客户争夺战,促使部分投资者担心其估值已变得过高。除在交通领域中与滴滴出行展开竞争之外,美团还正在食品快递服务和旅游预订服务领域中分别与阿里巴巴集团支持的饿了么和百度支持的携程网进行对抗。
小米上市已进入到关键进程,有香港媒体称,小米于周四(7日)进行上市聆讯,最快月底招股募集资金70亿美元(约546亿港元),计划7月上旬挂牌。又有消息称,小米IPO计划通过CDRs形式在内地发售30亿美元,占IPO募资总额30%;其余部分在香港发售。这意味着小米可从资本市场募集100亿美元。最近说法是,目前在香港中环流传的承销团名单可以称之为极其豪华;包括3家国际大行和6家中资行。其中6家中资行分别是,中金公司和中银国际、农银国际、建银国际、工银国际,另外还有招银国际;3家国际投行分别是瑞信、德银和摩根大通。实际上,小米不仅自身在壮大,还形成了一个小米生态链,且蔚然成型。如今,小米和顺为资本共投资百家小米生态链企业,小米手环生产商华米作为小米生态链一员还在美国上市。雷军的理想是要做一家伟大的公司过去几年,小米相继投了爱奇艺、美的、OFO小黄车、积木盒子、51信用卡等。小米平台上的很多产品如小米手环、小米净化器、小米耳机等也都是小米生态链企业生产。小米在投资领域的布局理念是:1,以参股不控股的方式与成员企业建立纽带,对成员企业持股比例控制在10%到20%之间。这样做的目的是保持成员企业发展的独立性和冲劲,理顺成员企业与小米之间的利益关系,确保利益一致性,第三是享受成员企业做大后的投资回报。2,价值观、产品观、方法论的传导是整个生态系统繁衍下去的根本。小米以不赚快钱、做最好产品、追求高性价比、坚信互联网模式是先进的,提升效率、改造传统行业为价值观,向生态链企业输出,提升凝聚力。比如,从手机开始,到智能硬件到生活耗材,其设计端均保持简约风格,去除多余的装饰,功能端仅保留核心功能;通过多重内测环节,上市前即经过苛刻的品质检测,上市后返修率和投诉率低,此外,秉承低毛利策略,降低消费者尝试的门槛,优质低价的商品上市初期即可快速放量。3,输出品牌背书资源,提升产品市场关注度。对于初创企业而言,自主品牌获得市场认可是一个漫长过程,但如果贴上小米的标签,就可以短期内迅速提升关注度,缩短市场培育期。具体来说,对于通过小米内测的产品,对科技类、极客类相关产品的开放小米品牌;对以智能家居、消费类硬件、生活耗材为主的产品向其开放“米家”品牌。4,给予渠道资源支持,线上渠道高转化率及线下渠道快速铺设,加快铺设加快初创品类上量速度。今年4月25日,小米CEO雷军在武汉大学举办的小米新品发布会上公开了4月23日小米董事会通过的决议:小米向用户承诺每年整体硬件业务(包括手机及IoT和生活消费产品)综合税后净利率不超过5%,如超过小米将把超过5%部分用合理方式返还给小米用户。在发布会上,雷军主动提出:有人质疑,这么低的利润率,怎么能够保证小米的持续竞争力?雷军的回答是,通常世界级创新,不是靠暴利堆出来的,像谷歌这样的公司,最初都是靠几个人用聪明才智干出来的。“事实证明,小米正是通过坚持创新科技和顶尖设计,才做出远超消费者预期的产品。”雷军的理想是做一家伟大的公司,当然,小米承诺每年整体硬件业务,(包括手机及IoT和生活消费产品)综合税后净利率不超过5%的说法受到了外界争议。产生争议的重点在于,雷军是在小米手机的新品发布会上宣布了这一消息,在手机行业只有苹果等极少企业可以做到综合税后净利率超过5%。而如果排除小米手机,类似小米手环、小米空气净化器、小米移动电源及小米生活消费产品综合税后净利率的确能超过5%。如果这项标准执行,这些产品的价格会产生极大冲击力。用雷军的话说,大众消费商品应该主动控制合理的利润,这将会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任何贪恋高毛利的举措都将走向一条不归之路。小米的投资也存在一个逻辑。据知情人士对雷帝网透露,小米最核心产品是小米手机,围绕着手机,小米有三个产品圈层:第一圈层是手机周边商品,基于小米手机已取得市场影响力和庞大的活跃用户群,小米周边是小米有先天优势的第一个圈层,如耳机、音箱、移动电源等。第二圈层是智能硬件,小米投资孵化了多个领域的智能硬件产品,如空气净化器、净水器、电饭煲等传统白电的智能化;也投资孵化了无人机、平衡车、机器人等极客互融类智能玩具。2014年到2016年,小米先后投资了27/28/22个智能硬件产品,相当于15天就投资一家公司,为以后物联网布局打下硬件基础。第三个圈层是生活耗材,如毛巾、牙刷、旅行箱、跑鞋和背包等。一方面是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满足米粉追求高品质生活需求,另一方面是科技公司属性决定产品生命周期具有不确定性,生活耗材类商品能对科技公司不确定属性产生巨大对冲作用。小米手机作为核心,这些周边生态链产品则增强了小米生态的粘性,使得小米越来越强。晨兴资本是小米IPO大赢家小米在创立的前4年,平均每一年都有一轮融资:2010年底,小米完成A轮4100万美元融资,投资方为Morningside、启明和IDG,估值2.5亿美元左右;2011年12月,小米完成9000万美元融资,估值10亿美元,投资方包括启明、IDG、顺为基金、淡马锡、高通、Morningside;2012年6月底,小米融资2.16亿美元,估值40亿美元。2013年8月,小米完成新一轮融资,估值达100亿美元。2014年12月,小米完成11亿美元融资,投资人包括All-stars、DST、GIC、厚朴投资和云峰基金等投资机构。招股书显示,小米CEO雷军持股31.1296%,为大股东;晨兴资本持有17.193%股权,为第二大股东,小米总裁林斌持股13.3286%,为第三大股东。此外,顺为资本持有约2.91%股权,小米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黎万强、洪峰及刚刚退休的小米联合创始人黄江吉分别持有3.2375%股权。小米联合创始人、副总裁刘德持1.5494%股权,小米联合创始人,退休的周光平持1.4317%股权,小米联合创始人、小米电视负责人王川持有1.1149%股权。当前,小米执行董事为雷军、林斌,非执行董事为顺为资本CEO许达来、晨兴资本合伙人刘芹,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陈东升、前金山软件CFO王舜德及一位香港李姓富豪。顺为资本和晨兴资本都是小米重要的盟军,彼此一起投了很多共同项目,类似欢聚时代等。尤其是顺为资本是小米的重要合作伙伴,彼此在小米生态链上有非常多的投资案例。顺为资本CEO许达来曾对雷帝网表示,小米和顺为合作投资的企业中,未来会批量诞生具有IPO能力的优秀公司。“小米也有一个很强大的投资团队,顺为资本和小米的投资团队之间应该是兄弟关系。”许达来说,小米和顺为资本追求的目标会有所不同,小米主要追求战略投资价值。而顺为资本主要追求的是财务投资价值,给LP带来丰厚回报最重要。
据国外媒体报道,苹果营收虽以iPhone、iPad等硬件产品为主,但其近几年服务方面的营收也在不但增加,而消息人士透露,苹果还有意扩大移动广告业务,准备在应用开发商的App内加入广告。外媒是援引消息人士的透露报道苹果有意扩大移动广告业务的,这一消息人士还透露苹果正在同应用开发商Pinterest、Snap就此进行接触。从外媒的报道来看,苹果是打算建立一个广告网络,邀请应用开发商加入其中,在应用中加入广告,用户通过特定的应用也可以搜索到广告所涉及的产品或者服务。通过应用推送广告所获得的收入,苹果会给予相关的应用开发商分成,应用不同,分成的比例也不同。苹果目前也有广告方面的业务,但只限于官方应用商店AppStore,收入也有限,苹果在2010年也曾推出名为iAd的产品,但其在2016年将其关闭。外媒在报道中也表示,苹果CEO库克曾批评过谷歌和Facebook的在线广告模式,他认为有些跟随用户的广告让人厌恶,苹果也不会将用户的数据货币化。因而从库克的表述来看,如果苹果扩大广告业务,在移动应用加入广告,他们可能也不会刻意向消费者推送,而是由消费者自己决定是否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