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GV
尊敬的惠友:大家好,因受京东合作伙伴政策通知,即日起一起惠插件助手目前停止对京东页面一健返利功能,目前仅保留查货、历史比价功能,若大家使用返利请通过一起惠网页去京东购物,即可享受返利折扣,便捷操作如下:登陆一起惠——复制京东商品链接——粘贴一起惠搜索框——点击搜索返利一起惠返利网2024年5月14日
近期,社区拼团成为了新的“香饽饽”赛道,一时间,创业企业、线下生鲜企业、传统零售巨头、资本相继进入。社区团购是以社区为节点,寻找“团长”(通常是宝妈),由团长在微信群里组织销售,由平台提供供应链、物流仓储及售后支持。目前,社区拼团的方向是什么?最大的问题是什么?社区拼团这波浪潮会给“拼团老大”拼多多带来什么?就此系列问题,果联科技创始人余金华向一起惠给出了他对社区拼团风口的判断。果联科技是一家专门为终端门店、连锁超市、社区拼团、二级市场等提供水果代采服务的采购团队,合作供应商数量超过500家,服务的客户包括百果园、欧亚超市和众多社区拼团企业等500余家。“这一波社区拼团浪潮是以小程序为载体的行业垂直机会。”余金华说。更多走向单品类垂直化据一起惠了解,目前社区拼团模式,按有无门店分为两种思路:一种是纯线上以微信社群小程序为主的轻模式;一种是有线下社区门店,把线上微信社区作为销售拓展手段的重模式。对于社区拼团目前存在的两种模式,余金华认为,他们最终一定会走向融合。他表示,越往后融合就会发现社区拼团这个模式,技术不是问题,线下物流仓储不是问题,最后比拼的是企业各自在品类上的优势。余金华举例称,比如A公司做的是以水果为主的拼团,B公司做的是以蔬菜为主的拼团,C公司做的是以海鲜为主的拼团,D公司做的是以肉为主的拼团,那最后比拼的是谁能够把各自品类的东西采购得更便宜,质量还更好。“所以,社区拼团最后就会发展为重度垂直的品类竞争,而品类竞争实际上还是供应链竞争。”余金华说道。既然社区拼团企业未来更多偏向垂直,那是否能跑出像拼多多一样的多品类聚合平台?对此,余金华给出了他的观点:社区拼团平台不太可能像拼多多一样,发展聚合成综合平台。“社区拼团未来一定会做成单品类的拼团,而不是综合很多品类。比如一个社区拼团做水果很厉害,另外一个做蔬菜的拼团很厉害,最多出现生鲜几个细分品类综合,而各种大品类综合可能性不大。”余金华认为,未来社区拼团方向更多的是细度垂直,而不是大品类聚合。此外,余金华觉得,未来社区拼团企业单个品类做好了之后,肯定会拓品类,但品类拓展也是跟生鲜强相关的。他举例道,比如A拼团公司做海鲜起来后,它可能会拓展肉的品类,一种办法是它自建肉的供应链,另一种就是走并购的方式。“品类一定会细分,会拓展。但是拓展的方式不见得一定是自己来做,壮大起来的单品类社区拼团公司可能更多选择兼并收购。”余金华说道。供应链是最大的“坑”“社区拼团的命门就在供应链。”余金华告诉一起惠,强的供应链可以支撑业务和用户量的大规模扩张,而供应链建设不是一天两天能完成的,是个苦活,得一步一步来。有电商分析师表示,从模式上看,社区拼团的获客成本低,进入门槛低,但它也会深度介入社区服务。由于社区拼团模式里的团长都是社区居民认识的,因此他们会更卖力地运营和服务好社区用户。所以对社区拼团创业公司来讲,让终端的服务和消费者体验更好,这是比较容易的。“那企业一时做不了的难事,就是供应链了。”“这个模式最大的坑就在供应链。”其分析道。对此大“坑”,余金华向一起惠解释道,比如小丽是一个社区拼团的团长,一个月赚3万5万挺舒服。如果她要做大做成规模化,就必须要有一个复杂的供应链来支撑,这样才能服务很多社区。而由于团长和社区居民之间是熟人生意,产品价格往往卖不到很高。“她又不能卖很贵,又要服务好,那自然供应链就必须是小型化的。她从二手渠道商里拿货,链条变长,毛利会变低;如果要做大型供应链,就要从源头来采,要建总仓、建分仓,还要考虑物流配送等因素。自建供应链都是大投入,这么一来,利润就被完全吃掉了,支撑不了发展。所以将来社区拼团最大的挑战,实际就在供应链。”余金华说道。如此一来,传统的区域性社区生鲜企业,或者永辉、百果园这种全国连锁型巨头,很早就建立起了很强自己的供应链,是否会更有优势?对此,余金华表示,具有很强供应链的传统生鲜大企业做社区拼团肯定是很有优势的。比如永辉各地的社区店,团长们把各个社区的团购订单聚集起来,就可以直接去永辉店里采购。而永辉强大的供应链既可以支撑自营的社区拼团业务发展,也可以为第三方的团长提供订单和供应链服务。“社区拼团的生鲜供应链如果要做到标准化,就要开店,而大规模的线下开店会导致整个模式变重,而且不是件容易而且马上见效的事。然而以生鲜起家做了十几年生意的零售企业就会很有优势,因为它的强大的供应链是现成的。”余金华说道。余金华判断,未来强的供应链公司可能会共享自己的供应链,也就是说把自己的供应链开放出去,供各地没有供应链能力的社区拼团公司使用。未来是效率和集约成本的竞争据一起惠了解,2016年,社区拼团模式开始逐步露出头来,2017年初开始,该模式在全国落地开花。长沙、杭州、北京、深圳、上海、广州、南昌、扬州、贵阳等地争奇斗艳,出现同一个城市涌现数十或上百个小区同时开团的现象。而拼团创业公司,也在各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相关数据显示,光长沙就涌现出二三十家社区拼团公司。除了创业者,包括红杉、GGV、IDG、金沙江创投、真格等一大批投资机构也在相继进入这个赛道。社区拼团玩家厮杀大战似乎正在酝酿。对于社区拼团的未来,余金华认为,社区拼团发展会有三波浪潮:第一波是互联网年轻创业者进来,先死一拨,留下来一两拨;第二波就是大小零售巨头进入赛道,传统的大型生鲜便利店、各地的生鲜零售企业、传统的大型零售企业包括百果园、永辉超市等,以及互联网巨头包括每日优鲜、拼多多、甚至美团等都会进来,并购、厮杀一通;第三波留下来的会是巨型供应链企业,或者有超强供应链能力的企业和超多用户的企业,他们之间会厮杀兼并重组一波,最后还是会回归到供应链的竞争。“社区拼团厮杀到最后就是效率和集约成本的竞争。所以社区拼团竞争到最后是一个十分惨烈的局面,线上、线下、已上市、未上市的都会全参与。目前互联网的年轻创业者都是凑热闹的,半年左右时间,该死掉的都会死了。”余金华表示。任何领域竞争到最后都会出现巨头企业。社区拼团领域也不例外。余金华向一起惠分析称,如果按照生鲜市场规模来讲,几乎铁定会出现美团这样的巨头,单单果蔬两项市场规模就是三万亿人民币。“比如出现一个聚合了两三个生鲜细分品类的市场老大,占到30%的市场份额,就是9000亿人民币,而美团目前的GMV差不多也就是3000亿。差不多就是3个美团,都快顶上半个阿里了。再从利润来看,比如按2个点的利润,那这个社区拼团巨头也有1800亿的利润。”余金华分析道。值得注意的是,余金华认为,在这一波社区团购的浪潮中,拼多多如果抓不住机会就很危险了!“拼多多如果有十个品类做得好,现在出来了社区拼团这样一种模式,把拼多多每一个品类单独拿出来去做,这就分割了拼多多的流量,那这个深度垂直的模式必然会打击拼多多。所以从这个趋势来看,最危险的就是拼多多。”余金华举例说道。对此,其表示,拼多多、每日优鲜必须进入社区拼团领域,最终的结果就是跟传统供应链企业打,和物美、永辉、百果园等企业打,打到最后就剩下供应链牛逼的企业。终极是供应链超强企业一统天下。
9月19日,一起惠独家获悉,拼多多通过投资上海虫妈邻里团入局社区拼团。一起惠曾分析,在社区拼团风口期,大概率的竞争对手是已经完成O2O化的电商企业,如拼多多、每日优鲜等。而拼多多这类企业,距离生鲜社区团购只有一步之遥。“社区拼团门槛并不高,这些企业做一个小程序就可以开展业务,或者收购一个小团队也可以。”果联科技创始人余金华曾如此表示。据一起惠消息,每日优鲜旗下每日一淘一起拼已于近日入局社区拼团。“虫妈邻里团”位于上海浦东,2012年8月由夏宁、“虫妈”夫妇等创建。采取社区拼团的模式,复购率达到90%。其主打产品为“手工产品+蔬蛋肉类”,此外还包括新鲜水果、坚果零食、米面粮油等各类日常食用产品。据一起惠了解,“虫妈邻里团”从农场或一级批发市场采购产品,采取先预定后采货的C2F(consumertofarm)模式,订单产品运送到小区自提点,2015年3月,设立联洋第一个提货点。这与通常意义上的“团长”模式略有差别。“虫妈邻里团”目前是浦东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电商社区平台,服务的都是房价每平方米6万元以上的中产社区,涵盖联洋大华、源深、滨江、陆家嘴、洋泾、碧云、花木等地区100个小区。一位业内人士向一起惠表示,社区拼团与拼多多社群拼团的差异主要有三点:一、前者是通过小程序下订单而后者以APP为主;二、前者是基于城市社区进行的拼团,而后者是离散的客户;三、前者配送上采取配送至“团长”处然后消费者自取的方式,而后者采取传统的配送到家的快递模式。社区拼团模式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它是迄今为止难得的生鲜盈利方法,如社区拼团的代表性企业食享会,日交易额突破2000万人民币,在每个城市均可实现盈利,净利为5%-10%。因此,众多的资本均已入局,包括红杉中国、IDG资本、GGV纪源资本、金沙江创投等众多创投机构。
7月10日,运动科技公司Keep宣布完成1.27亿美元D轮融资,由高盛领投,腾讯、GGV纪源资本、晨兴资本、BAI等老股东跟投。三月份的时候,Keep创始人王宁宣布了Keep商业化的“正餐”:线上依凭付费的内容与服务;线下依靠硬件+Keepland。而本轮融资将用于挖掘数据和AI应用、帮助行业发展以及投入在旗下运动时尚服饰品牌KeepUp和线下店Keepland中。作为一家线上运动健身平台的领头羊,Keep没有走线上传统的电商+广告的商业模式,而是将未来发展重点放在线下。虽说在线上它会推出付费的内容跟服务,但这跟其他平台的优势并不明显,线下发展才是Keep未来主攻的战场。作为线上流量资源的佼佼者,Keep布局线下优势如何?跟传统品牌线下实体店抢生意,Keep存有那些不足?旗下运动品牌如何跟众多知名的运动品牌相竞争?线下商业化探索,Keep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Keep商业落地线下无可厚非中国是一个体育大国,但相对于美国来说,我国居民在体育方面的消费并不高。国家为了推动体育产业发展,在2016年10月28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提出盘活体育场馆资源,扶持健身俱乐部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健身休闲企业上市,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健身休闲产业,到2025年健身休闲产业规模将达到3万亿元。有了政策的扶助推动,全国也刮起了一股健身锻炼的风潮。对于国民来说,除了会选择公共活动区域进行锻炼之外,有很多也开始倾向于在健身房选择专业健身教练帮助锻炼,在线下健身房仍是不少用户锻炼的首选。据媒体报道2018年全国健身房的数量在7800家左右,2018年我国健身俱乐部市场产值规模有177.2亿元伴随着我国健身俱乐部行业的进一步发展,预计未来几年,健身俱乐部市场规模将呈现出逐年增长态势,到2022年健身俱乐部市场产值规模将达到300亿元。Keep经过三年的发展,实现了在线上积累一大批原始用户,在拥有流量的前提下,如何快速实现商业变现这是它必须解决的。相对于传统的线上产品,Keep要想开辟新的商业模式也并不容易,毕竟线上要么走电商要么走付费,然而走电商的途径效果也并不如人意。KeepCEO王宁也对媒体坦诚:“Keep提供的产品,不管是课程、还是电商平台上售卖的商品,都较为大众化,对于众多痴迷于“举铁”或其他专业健身项目的人,没有太大吸引力。”因此,Keep选择未来的发展重点集中在线下也是情理之中。根据现在积累的用户运动数据,它也培养了了一批小白客户成为有潜力的运动健身对象有意愿线下体验。Keep挑战传统线下实体难度大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健身市场远未达到天花板,但中国的健身会员渗透率仅为0.4%。据媒体报道,2015年中国商业健身俱乐部总数约为5940家,其中总体20%处于赢利状态,其余大约80%基本在维持或亏损状态。可以看出,线下健身房的运营其实并不好做。Keep在线上的运营可以说是很成功,用户量跟用户活跃度都是指数很高,但是如何将这批巨大流量变现是它的最大难点。Keep选择线下正面跟传统品牌竞争是否也存在不小的挑战?(这里主要讨论的是Keep旗下业务与传统健身房跟运动品牌的竞争)1、Keepland跟传统健身房的较量并不占优势在内容上来看,Keep的Keepland采用小团体的授课方式,用户付费上课。而传统的健身空间,基本上满足了用户健身的需求,教练、器械、内容都包含在内,可以看出它的线下运动空间运营跟其他竞争对手相比并没有太大差异。Keep表示今年的主要任务是打通Keepland模式,而非短期盈利。目前他们打算开各种不同主题的门店从中积累经验,探索线下健身的商业模型。虽说现在Keep资金还充足,还是有能力扩张门店来达到探索效果,但是这里面投入的成本也不低,线下烧钱揽客模式是否能让它快速盈利呢?在用户划分来看,像传统的健身房虽说暂时没有形成品牌垄断的趋势,但是每个地区甚至是每个区域都有一个线下健身活动区域,虽说它们都是分散的,但是它们也在一定范围内吸引了附近的用户,基本上客源算是稳定的。对于用户来说,可能健身的内容差异对于他们没有什么影响,但是价格以及距离反而是它们要考虑的。同时对于线下健身运动中心来说,用户的留存不容易,就算办了年卡或者月卡之类,但是很难转化用户有其他方面的消费。2、KeepKit是个新生跟知名运动品牌比差距很大除了线下健身空间之外,Keep也推出了运动时尚服饰品牌KeepUp。为了发展体育生态推衍生品很正常,只是目前市场上体育运动品牌基本上是饱和的状态,2017年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利润达到108亿元,预计2018年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利润将达到136亿元,未来五年(2017-2021)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8.58%,2021年利润将达到188亿元。而其中安踏、李宁、特步国际和361度根据它们2017年的财报来看,四家品牌利润快占到一半,而这还没有计算其它国外品牌的盈利,可见留给新的品牌机会并不多。这些品牌在渠道门店、电商、知名度上都已经达到了国民皆知的程度,Keepup还能从这些品牌商中抢到市场份额吗?这些品牌商都是经历了很多年的发展,Keep作为一个线上健身app可以说算成功,但是要树立起一个运动品牌,发展道路还是很漫长。线下营收将直接决定Keep成败Keep选择线下是商业发展的必走之路,但是这条商业变现之路并不好走。作为一个新生品牌要跟传统实力品牌竞争,面对的挑战更多。对于Keep来说未来选择上市是它最大发展目标,但是目前商业变现难的前提下,如何让自身的商业化之路好走,可以从下面几点尝试。1、布局智能运动硬件要快狠准现在Keep已经在智能运动硬件推出了一款跑步机Keepkit,它未来也会在这领域继续有所动作。虽说目前智能运动还未迎来发展风口,但是随着智能概念的盛行,智能运动肯定也会相应的被炒热,提前在风口爆发前布好局,也有利于它抢占有利地位。同时对于投资者来说,新的商业概念的推出对于他们也有吸引力,获得更多融资之类的肯定也是一个砝码。2、资金充裕的前提下针对性投资健身事业目前Keep在线下也还没有大范围的扩张门店,几乎还是比较慎重的在线下拓展。这次融到1.27亿美元除了可以发展自身业务之外,其实有针对性的投资健身相关的项目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小米目前建立的生态,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雷军有先见之明的投资生态链需要的项目。与其投入巨大成本从零开始,还不如收购或者投资一些已经做得不错的产品。比如说智能运动产品、线下健身房等等。3、尽可能赞助更多体育赛事虽说目前国内大型的体育赛事跟品牌商的合作都是几年的合约形式,但是只要肯投入成本选择一个重大IP赛事,围绕赛事展开一系列的线上线下推广,尽最大可能将品牌知名度打出去,都能为旗下业务招揽不少的用户。或者利用自身品牌影响力,自己组织有关赛事,发动线上线下用户积极参与,从而打造一个赛事品牌,这种营销推广也是一个不错的方向。4、Keepup跨界合作可以选择大牌或者是明星对于运动品牌来说,除了请代言人是最好的宣传方式之外,在自身名气还不高的前提下,积极选择跟一些知名品牌合作推限量款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或者是像OPPO、vivo一样选择流量明星代言,最快速的提升知名度,利用明星效应捆绑跟明星的合作,这样能短时间内让品牌出名。当然运动品牌的质量也很关键,如何跟上潮流推出一些爆红款也是要考虑的方面。keep相对于其它运动健身app已经在线上处于领先地位,但是在线下这个竞争激烈的战场,要想将自身商业化快速变现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如何走的又稳又快就很关键,投资圈除了看中keep的发展潜力,更看重它能否快速盈利。下次融资Keep能不能打破这次的纪录,可能关键就看它接下来的一系列商业化运作了。
在过去的中国互联网历史中,老大和老二胜出后,老三往往处境堪忧。而在共享单车领域,哈罗正在打破这个魔咒。在哈罗单车的上海办公室内,会议室名称都以特斯拉、法拉利等汽车品牌命名,这多少可以窥见创始人对出行领域的热爱。1988年出生的杨磊已经有过三次创业经历,2016年9月1日,他和团队决定放弃“车钥匙”项目,转做共享单车。彼时,摩拜和ofo已相继完成数千万美元的B轮融资,而杨磊和他的哈罗单车更像是资本的“弃儿”。杨磊找到GGV管理合伙人符绩勋表明来意,符绩勋的内心仍有很多疑问。他把问题丢给杨磊:“ofo和摩拜已经融了一大笔钱,具备先发优势,你凭什么超越或代替他们?”杨磊用一年时间回答了这个问题。2017年10月,哈罗和阿里系的永安行合并。2017年12月,蚂蚁金服成为哈罗D轮领投方。2018年6月1日,蚂蚁金服全资子公司上海云鑫对哈罗单车增资18.93亿人民币。本轮融资结束后,哈罗估值达23亿美元。在湖畔大学5月底的课堂上,阿里巴巴首席战略官曾鸣称“哈罗单车在一年半内逆袭摩拜和ofo,日订单总量超过前两者之总和”。自开始起创业起,杨磊就很羡慕摩拜和ofo,它们手握所有资源、拿着高于哈罗数十倍的融资。“我们很羡慕,如果对手能随便省一点给我们,就够花我们一两年了。因此,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想哪一天超越他们。”某种程度上,哈罗打了一场非常漂亮的反击战。至于哈罗到底做对了什么,杨磊向创业家&i黑马总结,其成功反超的关键在于:效率、团队、中小城市。1逆袭之路2016年上半年,符绩勋和ofo、摩拜都曾有过沟通,当时双方正处于B轮融资阶段,但他最终谁也没投。回顾当时的决策,符绩勋表示,二者的产品和运营方式相对简单粗放,不利于经济模型的测算,譬如单车保有量、利用率等。此外,“先跑马圈地后升级换代”的逻辑在符绩勋看来也行不通,因为产品功能要和运营相匹配。而融资碰壁后的杨磊,在一两个城市做了试点,总结完产品和发展策略,并和竞争对手做了对比后,杨磊再一次找到符绩勋。这一次的见面让符绩勋感到心动。调研后,符绩勋决定“赌一把”。整个2017年上半年,ofo和摩拜陆续融资,估值不断攀升。而哈罗的融资却异常艰难。“见了一两百个投资人,没有一个投的。我们都快撑不下去了,每个月看着账面发工资。我们找投资人说融1500万美金,投资人都会笑话我。他说对手拿着几亿美金,你给我说你要1500万美金,1500万美金你能干什么?”杨磊对创业家&i黑马回忆道。在撑不下去的时候,杨磊再次找到GGV和天使投资方磐谷创投和成为资本,拿到救命钱。杨磊认为,摩拜和ofo早期拿了过多的融资,使得资本对他们的容忍度很高,允许他们犯各种错误、各种效率低下。一旦资本跟不上,他们再想回头修正也来不及了。因为牌面较差,哈罗一直处于“饥饿”的状态,能省则省。据了解,2017年整年哈罗在获取用户上只花了150万元,而这只相当于竞争对手一次活动开销。为了争夺用户,在2017年上半年ofo和摩拜开始了补贴大战和恶性竞争。这直接导致了两家现金流恶化,盈利难期,让原本为其站台呐喊的投资人逐渐呼吁只有合并才能盈利。相较而言,哈罗从未大力补贴。杨磊表示哈罗收费比较便宜,5块钱、2块钱的月卡已经足够支持哈罗盈亏平衡了。“ofo和摩拜因为过度关注竞争和对手的节奏等,才导致了今天的状况。我们更关注自己定几块钱、定价的道理是什么。”据公开信息显示,多家共享单车停止运营导致约15亿元用户押金无法正常返回,波及六七百万人。ofo和摩拜挪用押金已成为公开的秘密。而经过多轮密集融资,2018年3月份,哈罗宣布在全国施行免押金骑行。2018年5月,免押两个月后,哈罗宣布注册用户增长了70%(近7千万),日骑行订单量翻倍。与此同时,资源再度向头部聚集。6月1日,哈罗宣布获得蚂蚁金服、成为资本、苏民投等20亿元新一轮融资。杨磊说,要干掉对手,首先得它们自己犯错。2“事事都要做对”符绩勋认为,在出行领域,滴滴是通过APP连接乘客与司机,管的是人。共享单车的项目管的则是车,对产品和技术要求较高:如何让车不被乱扔、如何有效提高车的使用率、管控它的行驶位置等。因此,如何管理车对共享单车企业来说是一个关键问题。在哈罗副总裁查淞城看来,这件事本身并不难。“只是把车修好,调度到有人骑的地方去,就是这么简单的工作。给我1000辆车,我肯定运营的妥妥的。它的难度在于车太多,700万辆车散落在200多个城市的大街小巷里,加上隔着好几层管理团队,从大区到省区再到城市,这件事就变得非常复杂。”分析之后,查淞城发现共享单车运营最重要的思路就是将庞大的工作进行拆解,进行精细化运营。“我们将运营模式落地到一个城市,又将一个城市拆解为几百个网格,打造出网格内的运营模型,这样就降低了运营的颗粒度。运营模型的标准化流程由运营端App来控制,再将其复制到整个城市、复制到全国。”网格化运营也具备一定的条件限制。在查淞城看来,同行的数据最多能表述一个城市的翻盘率、故障率、行驶率等,哈罗则把数据精细化到一个网格。要做成这件事情,靠的是产品、技术和数据。在业务初期,哈罗建立了“哈勃系统”和“BOS系统”,这让哈罗的运营效率更高。哈罗单车COO韩美表示,“我们一辆车运营成本是三毛钱,同行要1块。这也就意味着我拿1亿美金,抵得上同行的5亿美金。”杨磊认为,同行去一个工厂挑车、装上锁只能算作自行车,不叫共享单车。“共享单车是什么?你要根据自己对行业的理解去定义。目前我们就有200多人在做车辆研发和嵌入式开发。只要关于单车,我们一定是好评最多的一家的公司,这些东西是用户给的。”在发展策略上,哈罗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路子,选择从二三线城市切入而不是北上广。这个为哈罗日后反超打下关键基础的战略,其实来源于当时的资金紧张。“想在一个城市做深,就需要投足够多的车。在上海摩拜投了100万辆、ofo投了200万辆,这需要很多钱,一个城市就抵哈罗去年一年的开销。我们没有那么多钱,只能找一个尽可能小的市场,小到让我们可以守得住,可以拼尽全力在市场上打成第一。”杨磊分析称。尽管哈罗避开了一线城市白热化的竞争,但哈罗也没占到先发优势的便宜,因为ofo和摩拜也在穷追猛打。“前期我们进的城市,摩拜和小黄几乎都在,具备先发优势的还是它们。我们最终能在绝大部分城市里胜出,还是车好骑、用户体验、运营服务做的相对好一些。”查理说。哈罗进驻成都、天津后,这些城市的数据让杨磊感到惊讶。“我可以很明确的说,越大的城市市场越肥沃,这是不会错的。我们一定会去最好的市场,但因为后期有很多限制,需要我们花一定时间进攻。”接下来,哈罗和ofo、摩拜在一线城市少不了短兵相接。考虑政府政策,目前在北京哈罗以新车换永安行老旧单车进入。蚂蚁金服企业发展部总经理朱超认为,哈罗“农村包围城市”战略的成功,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目前一线城市的单车供过于求,而二三线以下城市则供不应求。“随着城市的扩大,对哈罗的全国服务能力的要求很高,尤其是运营效率的提升。如果团队管理能力不够,将很难承受全国几百个城市的管理难度。”在团队方面,目前哈罗团队控制在3000人左右,同行早已是哈罗员工的几倍之多。2018年5月,摩拜、ofo相继爆出裁员新闻,而杨磊似乎对此早有预判,“我们非常不敢招人,每招一个新人都令我们压力更大,因为人员增长往往意味着效率递减。”成为资本合伙人沙烨告诉创业家&i黑马,早期市场对ofo和摩拜的资本优势过于看重,导致哈罗这样的好团队被严重低估。另外,单车市场是个精细化运营市场,能把大量中小城市市场做好的难度远大于做好几个大城市市场。能做好“农村”的,进攻城市容易。反之则难。3与巨头共舞的终局蚂蚁金服投资哈罗后,马化腾在朋友圈评论表示被当作支付的推广工具了,可怜其余小股东被锁死。共享单车发展至此,业内声音表示共享单车已经失去了独立发展的可能。因为需要流量入口,共享单车企业最终不得不站队巨头,或将都落得“摩拜式”的结局。统计显示,国内共有77家共享单车企业。2017年6月,悟空单车拉开共享单车行业倒闭潮的序幕,此后町町单车、3Vbike、小鸣单车等相继出局。大潮褪去,留下的玩家屈指可数。杨磊认为,共享单车这个生意是否能独立生存的核心原因在于有没有用户去用,有用户去用,最终一定能走出一条好的路来,没有用户去用,那将是一个很难走通的行业。事实上,哈罗的野心不限于成为一家共享单车企业,而是成为一家用技术推动交通出行进化的公司。去年,哈罗开始逐步实施“3510”战略:哈罗助力车计划解决5公里左右的骑行,10公里以上的则联合威马等合作伙伴尝试新能源汽车业务。“最早我也不敢说ofo和摩拜最后会怎样,只知道共享单车的需求肯定存在,但经济模型还是有待考验。投资哈罗,如果做得好会继续得到资本的支持,继续拓展单车市场;如果差一点,只要抢占几十个城市,未来也可能会成为并购对象。但当哈罗考虑做助力车的时候,我的想法就发生了一些改变。它能够打造一个出行方式,可以将1-3公里拉到3-10公里甚至更多,当它具备拉开距离的能力后,哈罗的市场价值和想象空间就发生了一些变化。”符绩勋告诉创业家&i黑马。因此,未来哈罗的对手不再是摩拜、ofo,而是和美团切磋。在杨磊心中,“把长远的东西想清楚了,远比今天在做的事情重要,即使那些东西两三年后才能出现。”对于哈罗的未来,一位接近阿里的投资人告诉创业家&i黑马,不管是拿阿里还是腾讯的钱,战略投资的利弊已经相当明显,所谓的体系内资源是需要企业博取。“巨头的战略资源不是一盘菜,上桌就能随意吃。”他说。“摩拜、ofo创立了这个模式,但最终没有把这个生意持续健康地做下去,现在这个重担落在我们身上了。”杨磊说。以下为杨磊、韩美、符绩勋口述,经创业家&i黑马编辑:杨磊:我习惯了“打差牌”从我们开始做的时候,摩拜、ofo确实很猛——规模、资金实力、影响力是我们的10倍、20倍。老实说,我们从一开始创业就很羡慕他们。但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哪一天超越他们,这个行业应该怎么发展。在他们眼里肯定看不上哈罗,我们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做任何事情,自强是唯一的道理。过多的谈论竞争对手,我觉得对公司没什么实质性帮助。摩拜和ofo正是因为过度关注竞争、和对手的节奏等,才有了今天的情况。今天的互联网竞争不是做对一件事就可以胜出的,尤其在共享单车领域。你要事事都做对——从产品研发、公司节奏、运营和成本控制,到团队、融资,每一点都得做对,错一个环节必输无疑。我想不用一些关键词来说明我们某一方面很强,但今天哈罗单车是行业评价最好的,这些东西是用户给我们的。我不知道摩拜、ofo怎么理解自己的公司,我们的定位是一家硬件公司。我们非常重视硬件研发环节,共享单车核心体验在于用户的骑行,因此车子做得怎么样成为了一个重要因素。在单车业务上,我们投入非常多。做车辆研发、嵌入式开发就有200多人,而且还在不断增加。有同行是外包了一个研发团队去做这些东西,我认为那叫自行车,不叫共享单车。共享单车是什么?你要用自己的理解去定义。未来我们车子会用的更久、更好骑,这些都体现企业的运维能力和最初的设计能力上。现在我们的优势还不够明显,再过两年优势会更加明显。产品做的好说明了团队对这个行业的思考。此外,我们的节奏一直都控制的很好,包括市场策略、融资、打法的节奏。对手疯狂的时候很疯狂,但停摆也特别快。这些都是创业过程中的“昏招”。我常在内部开会时讲,我们没有多牛逼能把对手打败,唯一做对的事情就是做好自己。如果对手失败,首先得是它自己犯错。我们没有从一线城市做主要还是没有钱,想在一个城市做深,就需要投放足够多的车。在上海摩拜投了100万辆、ofo投了200万辆,这需要很多钱,一个城市就抵哈罗2017年全年的开销。我们没有那么多钱,只能找一个尽可能小的市场,小到让我们可以守得住,可以拼尽全力成为市场第一。我可以很明确地说,越大的城市市场肯定越肥沃,这不会错。我们进成都、天津,这些城市让我们太惊讶了,比我做很多城市都好用,我们一定要到最好的市场里去,因为后期有很多限制,我们需要一定的时间去进攻。现在在北京,我们通过把永安行的老旧单车换成了新车尝试进入。很多企业最后没有做起来是因为大都抱有投机行为,这和我们对出行的热爱没法比。我们对出行领域的坚持、希望未来能成为一家用技术推动交通出行进化的一家公司,这是我们放在内心和骨子里的认可。我们遇到困难不会很容易就放弃,去年我们比很多同行要困难的多。每个月发工资都发愁,但我们坚持过来了。2017年10月份之前,我们在钱上都很犯难。因为没有钱,只能特别节约。2017年在整个获取用户上只花了150万元,对手烧了很多亿。如果对手随便省一点点给我们,就够我们花一两年了。我们早期核心人员基本都是搞技术出身的,我们更相信可以正儿八经可以用数字去衡量的效率,不太相信营销。我觉得同行会有今天的境遇,核心来自于他们早期拿了太多钱,资本对他们容忍度很高,允许他们犯各种错误、各种效率低下。一旦资本风向不对,他们想回头修正错误也来不及了。我在内部开会讲过一句话,我说摩拜、ofo创立了这个模式,但最终没有把这个生意持续健康地做下去,这个重担落在我们身上了。有投资人问我你怎么看待共享单车这个生意,我觉得国家政策、用户会做出选择。共享单车一天的订单量比地铁订单量还要多。而且我们不是免费的,而且不需要政府投资。这个生意是否能独立生存的核心原因在于有没有用户去用,有足够多的用户去用,你最终一定能走出一条好的路来,没有用户去用,那这是一个很难去走的行业。一个行业有波动周期是正常现象,它不可能永远在风口,那样也不是什么好事。如果共享单车行业还很热,今天我们的压力会更大,一定太多人关注,所有问题都会被10倍的放大。目前的行业状况给我们留了足够多的时间踏实的做事情。哈罗走到现在最终都要归结到团队。我们没有一个高管离职,也从来空降过高管。起初我们也想过招一些牛人,但他们看不上我们。后来我们也想清楚了,你们玩你们的,我们玩我们自己的。我们从融资开始就定了比较长期的计划,没钱的时候也是如此。我觉得把长远的东西想清楚了,远比眼前的事情重要。你想清楚目标后就可以坚定不移地去执行,在组织、在业务等多层面上保证你的思考、想法能落地,得到更好的执行,尽管这些想法也许在两三年后才能出现。现在我们融到了很多钱,这让我觉得更踏实。但我们仍有危机感,从来没有觉得好过过。这份危机感来自于我们有好几年的计划和目标,如何实现它、团队大了管理负担怎么解决?很多企业都逐渐没落的原因是什么?等等。要想清楚很多东西。我习惯了“打差牌”,这样可以“保持饥饿”。一旦你成为行业老大了,缺乏竞争,自己也会变得有问题。我们希望整个团队能保持一定的饥饿感和危机感,这样才能发挥的更好。韩美:共享单车到了考验内功的时刻在决定加入团队之前,杨磊和我保持了长达1年的沟通。他对人对事都非常坚持,愿意Allin。他这一个特质就足以打败99.9%的人,是天生的创业者。很多人都是跟风做共享单车,但杨磊把这个行业看的很清楚:商业本质是什么、未来怎么发展。在哈罗确定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方向后,关键在于执行。当时我们10个人的小团队,两三个月内开了8个城市,速度非常快。只有团队的执行力效率足够高,才能确保战略正确执行。我们融钱不容易,把每一辆车看的像宝贝一样,如果没干成,真的就会死掉。“枪支弹药”非常珍贵,我们一定要保证产出最高。在选城上,我们有几十个维度,如市场条件好、人数够多、政策条件要好、城市适合骑行等。第一批我们选择进入宁波、厦门、福州、杭州等8个城市。一开始的产品不可能完美,需要在实践中去摸索,逐步升级硬件、软件以及整个运营体系。具体来说,如怎么让车不流入农村、如何提高使用率、运维调度怎么做……在业务初期,我们建立了“哈勃系统”、“BOS系统”,通过智能化技术和工具提升运营效能。在线下,我们实行的是网格化和工程化管理,这样可以锁定到每一个岗位。我们将一个城市划分为多个网格运营,每个网格内的车辆维护情况、运营情况,云端的数据可以实时统计出来。人对了,事就对了。哈罗非常注重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1年多时间我们进入了200多个城市,这需要不断输出价值观一致和专业度高的人才。组织内部奖惩非常清楚,能者上、庸者让,江湖地位都是靠自己打下来的。我们也外聘一些“味道”匹配的人进来,如现在的CFO。他愿意来哈罗,也就愿意接受挑战。在薪资上我们可以给够,但做事还是要按照我们的规矩来,需要不断证明自己。这也是对人才的一种保护,如果一开始就身居高位、给他的时间很短、大家的期望值很高,着陆就会有问题。共享单车是个重资产投入的行业,需要精打细算。我们可以用技术还原每一个岗位的效率,每一分钱要花的明明白白,知道花在哪里去了。很多同行缺乏科研能力,连账都算不清楚。在战斗中,我们积累的宝贵经验带来了很多好处:第一、运营成本比对手低,效率更高。譬如我们一辆车运营成本3毛钱,对手需要1块多。这意味着我拿1亿美金,抵他们5亿美金,资金效率更高。第二,收益比对手高。我要考虑到即使没有投资人的钱,也能活下去。融资会让我们的成长速度更快,但不会成为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竞争力一定不是投资人和资本带来的,而是对生意本质的理解,一些不可被钱取代的东西。哈罗作为一个后发企业,在如此惨烈的竞争中能活下来,不是因为我们优秀,而是同行犯错太多。很多同行掉队不是我们出手打的,是因为他们没有关注内功和团队状况。企业如果被资本的风吹起来,如果是猪最后就会掉下去。谁在裸泳,潮水退去,就会看的清楚。我们即使在艰难的时候,其实也不把同行放眼里,因为我们知道这些队伍肯定会有问题,只要我们熬得住、坚持做自己。我们发现一些同行同岗不同酬、拿钱不干活的人大有人在。我们一个人能干的活,他们十个人才能干出来。现在我们也面临很多挑战:第一、对手在不断升级;第二、团队在快速扩张中,如何保持原有的价值观不被稀释;第三、如何保持良好的氛围。共享单车的局势现在基本稳定了,现在到了考验内功的时候。未来是否会有合并讲不清楚,这是资本的事。但我相信优秀的团队一定是主角,并来并去,这个生意总得有人干,投资人一定要挑最好的团队。做企业永远要坚持用户价值第一,这也是哈罗要造好车、造智能车的原因。当公司利益和客户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一定要坚持选择客户利益,这样才能走的长远。符绩勋:共享单车的想象空间正在发生变化2016年下半年杨磊找到我,表达了自己想做共享单车的想法。当时,ofo和摩拜起势很快,已经融资不少。面对杨磊我有很多疑问,作为后来者,如果没有优势很难超越它们。那次见面后,杨磊在两个城市做了试点,尝试一些市场投放。因为摩拜和ofo开始主要发力一二线城市,所以某些地域还有空间。调研之后,杨磊又找到我分享他的测试心得,在产品和运营上同竞品做了一些比较,也阐述了接下来的发展策略。他们在测试中的很多想法和心得,以及测试过程中的一些创新,是我在之前的共享单车项目中没有听过的,比其它家更超前。在产品跟运营上,其它家还是有点简单粗放,譬如说对于经济模型的测算,单车折旧年限的考虑,都比较乐观。与它们不同,哈罗一开始就把单车的运营考虑得很清楚,包括如何定位、如果运用电子围栏更好的管理车辆等。这就是产品的技术所在。打车这个市场中,滴滴、快的是通过APP掌握人与人的连接,而单车项目管理的是一辆车,这对产品和技术的要求更高。怎么能让单车不被乱扔进垃圾桶里,怎么能有效管理车的使用和骑行位置,等等,都是创业团队要考虑的事情。另外,单车这个市场跟汽车不一样,单车的半径很短,只有1-3公里,也就意味着即便当时ofo和摩拜拿了不少钱,还有很多城市是未覆盖的。所以,哈罗如果能够用“农村包围城市”的方法,先把二三线中小城市做起来,其实大家的位置差不多,也是一个对等的竞争。在那个时间点上,如果没有更多的钱,公司可能就会进入一个恶性循环。我和GGV几位合伙人商量之后,决定再给杨磊一笔钱让他往前跑,同时也帮他引荐一些行业内的优秀人才共事。而单车市场的天花板有多高,坦白讲,在2017年上半年的时候,我内心其实也还没有一个很好的答案。后来,当哈罗开始研究并考虑做助力单车的时候,我的想法就有了些改变。改变在于,这个平台所打造的出行方式,不再是短距离单车这样一个简单的市场。它把原来1-3公里的距离延长到3-10公里或者更多。也就是说,它的市场价值和想象空间开始发生了一些变化。如果能同时覆盖单车、助力车甚至共享汽车,那么这是另外一个出行路口,也可能去抢占滴滴、神州、一嗨租车等公司的市场份额。至于最后哈罗能否脱颖而出,这取决于公司还有团队本身的能力。杨磊是一个非常聪明的连续创业者,他有一种很强的韧性。比如最初他找到我时,我觉得切入单车有点不靠谱,脑子里有各种疑问,但我和他说去试吧,他就真的能够去试、去学,找出问题的根本,然后说服我他为什么能成。后期,蚂蚁金服投资了哈罗,不断加大对哈罗的支持,这也体现出了哈罗在产品和管理能力等方面提升。巨头的战略资源也能很好的帮助被投企业。但对于创业公司而言,战略投资可能是把双刃剑,前提是企业自身过硬,不要对所谓的战略投资太依赖,不管是资源上的依赖还是资本上的依赖,不然都会影响你的价值。企业真正的价值来源于自身的独立性,这是强大的前提,不然,将可能被绑架。在我看来,哈罗正在走向一个越来越独立的过程。
1月17日消息,独家获悉,无人便利店缤果盒子已经完成B轮融资,融资总额8000万美元,约合5.1亿人民币。本轮融资由复星资本领投,启明创投、纪源资本、普思资本、银泰资本跟投。缤果盒子CEO兼创始人陈子林向小编表示,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技术研发、业务打磨和产品迭代,缤果盒子已经成立缤果研究院,致力于研发针对于零售业的AI解决方案。同时,在今年第一季度,基于图像技术的缤果盒子2.0版本也将正式落地运营。了解到,缤果盒子在2017年7月份完成A轮系列融资,融资额超过1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由GGV纪源资本领投,启明创投、源码资本、银泰资本等机构参投。无人便利店盯上夫妻老婆店在完成B轮融资的同时,缤果盒子还发布了新一代的无人收银解决方案BingoBoxMini。据介绍,BingoBoxMini是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研发的低成本自助收银解决方案,将在2018年第一季度正式落地使用。从外观上看,BingoBoxMini仅为普通烤箱大小。据缤果盒子方面介绍,传统便利店不需要进行任何改造,就可以通过BingoBoxMini实现无人化自助收银。与以往“扫条形码”的自助结账方式不同,用户只需将购买商品放入结算台,机器就可自动识别,随后用户扫描机器上方的二维码,确认购物金额并支付即可。“BingoBoxMini是缤果盒子技术研发的衍生品,成本在数千元左右,可以快速量产和复制。”陈子林说道,“BingoBoxMini是目前市面上最适合赋能传统店铺的解决方案之一。它可以摆放在传统便利店中,帮助店铺实现少人化,提高结账效率,消灭排队。通过节省人力和重构成本结构,BingoBoxMini可以推动零售行业‘提效降本’,缤果盒子的目标是用最低的成本赋能传统夫妻店。”在2017年,“赋能”可谓是年度热词之一,诸多玩家都跃跃欲试想介入这个市场,改造传统的夫妻老婆店。在陈子林看来,缤果盒子想做的“赋能”和其他玩家不太一样。“传统夫妻店的痛点不在于供应链,赋能不是去翻新牌匾。传统夫妻店的配货渠道已经很成熟,上游配货方会直接告诉这些店主,在销售区域内哪种商品卖的好。他们真正的痛点是不赚钱和效率低。”“因为传统夫妻店的流量差,这导致了他们只有10%的时间在理货,剩下90%的时间都在等待顾客,这样的等待浪费了大量时间。而这也正是无人零售技术改造夫妻店的机会点所在,提高效率就是赋能。”陈子林补充道。获悉,BingoBoxMini的发布仅是缤果盒子改造传统夫妻店和便利店的第一步。“仅靠BingoBoxMini还无法实现便利店的无人化。它是用来消灭排队,自动结账,最大化地消化流量。但未来,BingoBoxMini搭配上缤果盒子的防盗摄像头,就可以帮助便利店实现无人化。当有用户未结账时,店内会自动警示。这样一来,传统夫妻店的店主可以随时离店,还可以延长店铺的营业时间。”主攻核心区域重点撒网在谈及BingoBoxMini时,陈子林曾几次向小编提及“它只是技术衍生品”,颇有“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意味。“BingoBoxMini只是缤果盒子技术研发中的一环,未来我们整体的技术体系中,或许会出现更多类似的单体技术解决方案。完全基于图像识别的缤果盒子也即将在北京开业,这些盒子都是实验室,在不断测试和打磨我们的技术。在技术不断成熟后,我们可以去做更多赋能的事情。”缤果盒子曾在2017年9月份发布了“小范FANAI”人工智能解决方案,而这次发布的BingoBoxMini也就是其中的一部分。据介绍,目前缤果盒子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小范FANAI”可以在7个工作日内完成800种-1000种新SKU的学习。“这足够支持一家传统便利店的开业及日常上新。”在2017年7月份公布A轮融资时,陈子林曾公开表示:一年内要铺设5000家缤果盒子。经过大半年的磕碰和前行后,陈子林依然没有更改这个最初的目标。“总结2017年的经验,再加上‘小范FANAI’解决方案,我们可能会比预期更快地达成目标。在2018年缤果盒子会聚焦适合规模化的城市,例如北京、天津和成都等。”陈子林向表示,缤果盒子将更注重铺设盒子的密度,通过提升核心区域范围内的盒子数量来降低运营成本。“这轮融资后,缤果盒子会按照2万人/盒的标准建设多个高密度样板城市/区域。如果按照这个标准,那么一个1000万人口的区域将会高密度铺设500个盒子。”“反流量”生存的新物种2017年被诸多人称作“无人零售”元年。从2016年底AmazonGO的一则概念宣传片,再到2017年7月份阿里巴巴无人店“淘咖啡”的短暂面世,都让无人零售若隐若现,带着一层神秘面纱。而缤果盒子作为第一家落地运营的无人便利店,天然地享受到大量关注和由此带来的红利。但作为站在风口浪尖上的创新企业,缤果盒子的每一个细节和变动也都在被加倍放大。陈子林用了“幸运”和“刺激”来形容已经过去的2017年。“缤果盒子在2017年确实获得了超乎意料的关注,业务发展虽有磕碰,但还是相对顺利。整个行业的发展速度也是超出预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市场上无人便利店的玩家已超过60家。同时,无人便利店行业的迅速发展也对另一无人零售的细分行业——无人值守货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有不愿具名的无人零售从业者表示,相比无人便利店,无人值守货架行业的入场门槛相对较低,再加上资本助推,颇有些“后来居上”的意味,抢盖了无人便利店的些许风头。在经历了几个月的野蛮生长后,无人值守货架行业正在逐渐回归理性。有多位无人货架从业者都曾预判,在2018年六、七月份行业就将迎来“洗牌期”。在谈及无人零售行业的发展状况时,陈子林也表示,今年无人零售行业将进入正常化的发展轨道。在2018年年中,无人货架或将进入淘汰期,而无人便利店的玩家将而涌现更多。“伴随着政策引导和规范,技术和商业模式的成熟,无人便利店可能会真正的热起来。”在陈子林看来,无人便利店市场足够大,可以同时存在几个独角兽。而缤果盒子自然希望成为其中之一。“无人便利店是一个‘反流量’生存的新物种。因前台无人化,其可以在低人流量、无法养活传统便利店的区域为用户提供零售服务。”陈子林用“商品的渠道可获得性”的概念来解释缤果盒子存在的价值。“用户当下的购买渠道选择与用户需求成正比,与获取成本成反比。位于楼下的24小时无人智能便利店,离用户足够近,商品足够符合用户需求,这都促使缤果盒子很可能成为用户在家购物时的首选渠道。”“我们希望缤果盒子成为独角兽只是一个结果,而并不是我们的目标。缤果盒子要做的事情就是帮助零售行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陈子林补充道。
哈罗单车宣布完成10亿元人民币(约为1.53亿美元)的D2轮融资,本轮由复星领投、GGV(美国纪源资本)等跟投。此前的12月4日,哈罗单车刚刚宣布完成D1轮3.5亿美元的融资。哈罗单车的本轮投资方、复星新技术与新经济产业集团副总裁兼董事总经理丛永罡透露,复星在为期数月的行业调研之后决定投资哈罗单车,是看好其通过技术提升运营效率的能力以及未来国内更广泛城市用户对共享单车的实际需求热度。丛永罡说:“调研发现,三线及以下城市拥有巨大的立体化出行市场空间,用户需求特点与一线大城市不尽相同。哈罗单车拥有优秀的管理团队、清晰的战略方向和精细化的运营模式,我们相信其有能力提升所在城市的公共出行服务效率、自身业务也将呈现持续、健康的增长态势。”复星高级副总裁兼复星新技术与新经济产业集团总裁潘东辉表示,复星近年来在衣食住行方面均有深度的产业布局,复星视哈罗单车为整个生态系统中的超级物种和重要家庭客户入口,预期哈罗将与复星生态中其他成员在大数据、金融、旅游、地产等多个领域能产生较大的价值协同。截至2017年12月22日,哈罗单车已经进入150多个城市,注册用户达8,800万,日订单超1,000万,同时还进入了140多个景区。飞速发展的海量用户和骑行数据,也为立体化共享出行布局奠定了重要基础。目前,哈罗团队所明确的“3510”的立体化共享出行战略已经开始在不少城市落地,将分别代表3公里、5公里、10公里及以上的共享出行工具融入细分化的出行场景中,包括城市全方位立体交通解决方案,为用户提供更多元化的出行方式选择和全方位智慧出行体验,解决城市用户短、中、长途出行需求。附:哈罗单车融资表2016.11:宣布完成A轮融资,GGV领投,磐谷创投、JoyCapita愉悦资本、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跟投。2017.1:宣布完成A+轮融资,GGV领投,磐谷创投跟投。2017.4:完成B轮融资,成为资本领投,老股东跟投。2017.6:完成B+轮融资,威马汽车战略投资。2017.10:哈罗单车与永安低碳科技合并,完成C轮融资,引进蚂蚁金服、深创投等知名投资机构。2017.12.4:哈罗单车宣布完成3.5亿美元的D1轮融资,投资方为蚂蚁金服、威马汽车、成为资本、富士达等多家知名投资机构和产业资本。
11月22日消息,小编获悉,已完成三轮融资的美味生活智能售货机,将在近期完成1亿元融资。据小编了解,在成立6个月的时间内,美味生活已先后获得GGV纪源资本、经纬创投、点亮基金、险峰长青、真格基金、水滴公司、猎鹰创投7家知名投资机构三轮累计上亿元融资。目前市场上,针对于写字楼市场的无人零售,主要分为四种:有人便利店、无人便利店、自动售货机、无人货架。据介绍,美味生活是国内第一家具备写字楼无人零售综合解决方案的公司,自主研发并运营鲜食正餐、水果沙拉、零食饮品等多品类智能售货机,聚焦写字楼场景,打造新零售线下入口。目前,已在全国20个城市完成近5000个点位的铺设,各项业务指标位列无人零售领域第一梯队。
阿里巴巴的手快摸到亚马逊的背脊骨了。截至美东时间9月22日收盘,亚马逊市值4565亿美元,阿里巴巴4507亿美元,二者的市值仅仅差了1.3%。而在差不多两个月之前,二者市值的差距一度达到了1000亿美元。这之后,阿里追赶的脚步越来越快。不得不说,全球的投资人对于这两家公司都给予了厚爱。今年,阿里的股价翻了一倍,而亚马逊上涨了27%。此前高盛公布的一份最受对冲基金欢迎股票名单中,阿里和亚马逊均在列。高盛投资组合策略研究表明,2017年注定是低波动性和低回报的一年。因此,很多对冲基金都在涌入这些受欢迎的股票中,以保证回报率。在股价翻倍之后,华尔街的一些分析师仍然上调了阿里股价的目标价,认为其云营收能力的增强、投资者对蚂蚁金服和菜鸟网络估值的增加、B2C市场份额的增多等等因素,将促使股价的继续上行。而对于亚马逊,有分析师认为,亚马逊的云计算业务正在迅速增长,该项营收在未来八年时间里的复合年增长率将会达到20%。GGV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童士豪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在亚马逊收购全食超市之后,再把AmazonGo的模式嫁接进去,他们的增长速度会非常迅速。不管是业务驱动,还是资本逐利的原因,阿里和亚马逊正在双双挺进5000亿美元市值俱乐部。战争不只是在资本上,无论是市场和业务层面,二者的战场都已经硝烟四起。2016年,来自调查公司Euromonitor的数据,阿里巴巴以47%的份额位列中国电商市场第一,京东20%排名第二,而亚马逊仅剩1.3%。但是,在中国以外的市场上,根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2016年的数据,亚马逊在美日英法德的市场份额都是首位。如果想要甩开对手,二者必须要争夺下一个高成长性的市场。童士豪认为,战场可能会在印度或者东南亚其他国家。阿里在印度投资了Paytm、Snapdeal,而亚马逊已有迹象可能在今、后年成为印度电商市场的第一。在业务层面,亚马逊和阿里都认为自己不再是单纯的电商公司,除了已经成为新的增长点的云计算业务,在电影娱乐行业,两家也都有涉足。根据二者最新的财报,电商业务在目前公司整体营收中的占比均超过了85%,亚马逊略高几个百分点。而在双方都极为看重的云计算业务上,亚马逊AWS在2017财年第二财季营收为41亿美元,在总营收中的比重达到13.48%;而阿里云2018财年第一财季的营收为3.59亿美元,占总营收的比重接近5%。在娱乐业方面,阿里的核心战略在优酷土豆。而从小众电影起家的亚马逊电影工作室近年来获奖无数,此前有消息称,他们正在和苹果竞购007电影系列版权,转战大制作。尽管拥有如此多的同质竞争,但分析师们认为,两家的商业模式并不一样。特别是对未来的成长进行分析时,必须要看到二者的差别,同时要考虑到中美经济环境的不同。近日,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在接受彭博专访时也问及与亚马逊竞争的问题,马云称花很少时间研究怎么和亚马逊竞争,而是研究能从亚马逊身上学到什么。阿里巴巴的工作“是鼓励更多公司成为亚马逊”。
【编者按】Facebook的创始人Zuckerberg曾在多次公开场合中强调过“社群”两字的重要性。实际上,“社群”的概念已经开始渗入到近年来呈现“火箭式”增长的跨境电商行业来,跟过去主打小而美的垂直品类电商相比,强调社群的跨境电商有何颠覆呢?从2013年上线的亚米网就是一个典型的以社群为基础的跨境电商代表。这家企业主要面向北美华人及整个亚裔群体和对亚洲流行文化感兴趣的北美人群。产品主要来自亚洲的日本、韩国、中国、台湾、香港地区,涵盖了食品、美妆、养生、电器、图书等多个品类。目前,亚米网自主销售商品已达万余种,日订单峰值破万,去年GMV五千万美金,今年预计要达到一个亿美金的体量。在亚米网创始人兼CEO周游看来,跨境电商要获取一个人群的青睐,除了要自成一套新的产品逻辑外,还得有更开放的人才管理思路。抓人群要打感情牌为了阐述亚米网的产品逻辑,周游把中国电商机会期按时间进行分类。第一类是类似京东和淘宝这中大而全覆盖所有品类的综合电商平台,接下来是类似聚美这类垂直品类品牌。而到现在,则是类似小红书这类针对单一人群的电商平台。而亚米网正是看中喜欢亚洲流行文化的“人群”的电商机遇。他认为,做人群的生意也是有边界的,但跟垂直电商不同,以人群为基础的电商边界不在于商品上,而在于人群上。不管企业针对的人群需要什么样的商品和服务,都需尽量去满足。这也注定了只要围绕一个人群发展,平台的品类可以进行广泛的延伸。“亚洲文化在世界的重要性越来越大,未来欧盟喜欢亚洲流行文化的人也会越来越多。”Wish、亚米网等多个跨境电商项目的投资人,GGV的管理合伙人童士豪也指出亚米网所针对的人群领域的可拓展性。当然,从成立之时,亚米网最主要的人群还是北美华人,而在夺下这个人群更多是“感情牌”。周游分析道,从选品角度上看,华人跟北美主流市场的需求还是不太一样的。主流人群在电商上消费可能需要的是一个生活必需品。但华人人群可能除了商品之外还有对自己国内亲人和对家乡的种种情感环节,这些都是超出商品之外的东西,这就要求亚米网对自己所在的人群市场有清晰的理解和认识。“比如之前亚米网也搞双十一,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冲GMV,而更多的是在那一天感受中国电商购物的文化,这些都是顾客提出的需求,也是购物之外的情感体验。”周游如此说道。与此同时,在产品UE(UserExperience指用户体验)上,亚米网也比海外电商平台跟亲近亚洲群体。“无论是亚马逊还是eBay,都有着简洁的UI,主导的是能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产品的体验方向。而对于海外华人而言,更多是喜欢逛,所以在产品端上就注定跟针对主流市场人群的平台不一样了。”周游强调。以引入人才为主的市场拓展逻辑当然,现在亚米网已经不仅针对华人市场,而是真个亚裔甚至北美对亚洲文化感兴趣的人群市场了。对于新人群的拓展,周游认为更多是人才的拓展。他指出,在亚米网逐渐发展过程中,其在商品端和服务端都已经有很好基础了。比如在商品端,亚米网本身就有很多日韩产品,本身就已经是在美国做这里产品最多的一个网站。而对于物流服务体系,无论是拓展哪个人群,都是可以直接引入使用的。所以新人群市场拓展理所当然成为一个人才拓展的过程。他指出,只要亚米网在前端引入更多懂新拓展人群的国际化人才,引入日裔背景和韩裔背景的人才,让亚米网真正成为一个国际化的团队,那就可以把华人群体的模式复制到其他亚裔群体身上。“实际上,跨境电商或者把中国优秀模式搬到海外,最大的壁垒不在技术,而是在文化的沟通。”童士豪也强调了国际化人才对跨境电商的重要性。除了人群拓展外,亚米网也正把自己的消费市场拓展到其他国家来。据周游透露,在年底亚米网将登陆加拿大,接下来就是欧洲和拉丁美洲。“欧洲、澳洲等地的留学生也好华人也好,跟美国相同群体的画像是基本一致的。所以从人群上看,对亚米网是值得尝试的事情。”周游说道。如何抗击京东天猫竞争?当然,海外华人人群的电商机会,并不只有亚米网一家企业看到。甚至连中国电商巨头们都开始瞄上这个先机。在今年6月12日,天猫宣布天猫出海”项目正式推出。天猫方面表示,“天猫出海”是以天猫作为主引擎,利用阿里巴巴核心电商板块20亿商品,将天猫生态模式逐步成功复制并落地到东南亚、印度以及全球市场。而目前该项目逐一的目标人群之一就是海外华人。无独有偶,在今年6月15日,京东也宣布已经上线“京东售全球”业务,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都可在京东商城主站购买商品。但目前主要实现的是中文页面的“售全球”业务,明显瞄准的也是海外华人。而对于这两家平台来说,供应链和在华人心中的品牌属性都是非常强大的。然而,对于两个中国电商大型平台的竞争,周游却认为威胁并不大。他指出,要做海外华人人群这个市场,更需要的是对市场的把控,即对人群和文化理解的基础,所以要求团队要真的在海外体验过,而且也是一个国际化团队去做这个事情。童士豪也表示,一个国内团队如果没去过海外服务海外族群,能做出的成绩是不一样的。“当地留学生在当地有不同经验,需要的商品虽然都来自国内,但国内有这么多商品,什么商品才适合在海外事业呢?这样对比下来,最终要比拼的是两边团队,哪个团队能在最短时间内找到哪些产品是这个人群欢迎的。”他说道。除此之外,在今年7月,亚米网也正是宣布获得一千万美元的融资,再资本的推动下希望进一步拓展规模。“借助资本的力量让自己跑的更快更好,不断引入人才,就不怕竞争对手了。”周游说道。国际化团队咋管好?从小编跟周游的对话中,明显了解到亚米网对国际化团队的打造是非常重视的。而周游本身也是一毕业就开始成立亚米网,对于在此前没有管理经验的他如何“Hold”住一个迅速膨胀的国际化团队呢?在引入人才之时,亚米网更多是来着机遇。首先,亚米网总部位于洛杉矶,本身就拥有大量国际化人才,有着来着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人。此外,亚米网堪萨斯公司离美国新蛋很近,恰好在新蛋公司附近,新蛋在今年6月宣布正式被中国企业联络互动收购,拟被收购消息在去年9月传出。这刚好就形成亚米网和新蛋公司之间人才的流动。与此同时,亚米网投资方GGV本身也是关注跨境电商的投资机构,也能很好给亚米网引入更多人才。而引入人才后,在管理上周游更深抱着学习心态向每个高管进行学习,这种价值观让团队获得很好的聚合效应。“要明白一个事实,我离开亚米网可能不会到任何地方当CEO,但这些有能力的高管到了任何一个地方都是高管。我的优势只是比别人更早发现这个需求开始解决这个问题,但作为CEO一定要向身边的人不断学习其优点。”周游说道。而针对国际化人才,周游认为不管任何人种,最基本的待人方式都是一样的,只是语言和文化不一样罢了。只有发挥最基础的和别人接触交谈友好的方式,都可以管理好任何一个团队。与此同时,利用中层管理者管理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式。“比如用美国人去管理美国人,让中层管理者去帮你实现一个事情。”周游说道。
7月3日消息,国内商用可规模化复制的24小时无人便利店——缤果盒子(Bingobox)在今日宣布完成A轮系列融资,融资额超过1亿元人民币。该轮融资由GGV纪源资本领投,启明创投、源码资本、银泰资本等机构共同参与投资。缤果盒子2016年8月开始在广东中山地区进行项目测试,2017年6月初落地上海,开始针对一线城市的大规模人流测试。在超过十个月的试运营期间,缤果盒子接待顾客数万人,用户复购率接近80%。GGV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徐炳东认为缤果盒子是新零售领域的创新尝试。启明创投合伙人黄佩华认为无人便利店将会是一个创新的切入点,“缤果盒子通过移动互联网和新技术改造了线下实体便利店的成本结构,让这个模式能够更快速地进行复制。我们非常看好并相信这种创新对接上传统的供应链能力。”对此,缤果盒子的创始人及CEO陈子林表示:“无人便利店首先是便利店,必须满足高频发生的基础民生需求。‘低成本’和‘高稳定’这两点的同时满足,是真正促使无人便利店从概念视频落地为‘用户购物场景’的关键。”缤果盒子方面表示,零售业的关键环节之一就是SCM(供应链管理)。在供应链方面,缤果盒子已与全球十大零售商之一的欧尚集团达成合作关系,后者将调动其供应链及全球渠道资源,与缤果盒子共同完成华东区域的无人便利店的铺设及全球业务落地。另一方面缤果盒子建立了自有供应链品牌“倍便利”,希望提供快速辐射全国、个性化SKU解决方案。谈及技术储备,陈子林表示:“零售解决的是人与消费品之间的关系,无人零售用以搭设两者之间桥梁的最佳介质是人工智能。我们组建了深度学习专家团队,研发针对零售行业的商品识别和分类算法,目前已实现了超过200类商品的准确识别。计划今年8月推出规模化商用人工智能解决方案。”而关于扩张计划,陈子林则称,缤果盒子已做好了大规模量产的准备,预计一年内可完成5000个网点的铺设。
家庭装修装饰照片网站Houzz最近完成4亿美元的新一轮投资,公开融资总额累计达6亿美元,公司估值为40亿美元,据知情人士称,Iconiq资本领投,原有股东GGV资本和红杉资本跟投。创始人夫妻AlonCohen(左)和AdiTatarko(右)Houzz在中国很难找到模式和体量完全一致的对标项目,这家公司被称为“家装领域的Pinterest”,汇集海量家装设计图,最初以嫁接设计师(工作室)与业主收费。八年时间,Houzz熬到了内容产品商业化的转身,如今覆盖设计、施工、建材家居整个链条。“它的过人之处在于搭建起设计、装修、用户、产品的活跃生态,找到了设计师、用户需求、付费行为的契合点。”就Houzz能够得到资本界认同的原因,齐家网旗下内容平台最美装修负责人林劲松如是评论。说白了,在普遍重视设计的美国市场,Houzz积累到了足够的消费者和设计师数量,在此基础上又能培养起大众对服务和商品的付费意愿,最终实现商业化运作。设计付费?可谓前赴后继以设计角度切入家装领域的创意不难想到,Houzz的国内同行者可谓络绎不绝,前有夭折的,后有新生,包括如今颇为知名,当年处创业初期的土巴兔装修网。2008年成立的土巴兔最初是一个设计师作品交流社区,用户根据照片找设计师,但很快平台转向对接装修服务,并在后来引入建材商城,从而在行业站稳脚跟。创始人王国彬在后来的采访中回忆,转型原因在于当时设计付费群体过小,集中在别墅装修中。而直到现在,大家居电商圈询问的多位行业创业者都表示,设计付费还停留在高端用户群体,普通业主还停留在装修公司主导的免费设计、施工收费的市场里。“中国人刚解决住的问题,还没有软装设计的概念。”满屋家居联合创始人周青山说道。但是,看图寻找灵感,这始终是装修人群的刚需。提供装修案例的微信公众号好好住在一年时间内积累了55万粉丝。在一份2016年装修类App榜单中,包括最美装修、窝牛装修、装修图库、宜家家居指南在内的软装设计类产品均位列前位。尚且没有一款活下来的全面占领用户心智的产品,但前赴后继,玩家始终未断,抢位大站难以避免。图片的落地能力“Houzz的核心能力在于图片的落地,无论是设计服务,装修服务,还是装修建材的库存。”林劲松指出。林劲松所负责的最美装修目前是从用户量、交易量上讲数一数二的内容平台,也是Houzz的国内追随者。最美装修于2015年上线,脱胎于齐家网图库栏目,一年多前开始尝试商业化,承担向主App输送流量的责任。在最美装修商业化的前两年,Houzz上线了电商功能HouzzMarketplace(平台)。林劲松解释道,B端对平台的粘性低,需要长时间持续的C端用户规模、活跃度来吸引,相比向设计师收费,电商变现对平台来说更稳定更可观。与Houzz类似,场景化售卖也是最美装修的一条变现通路。它依托的是齐家网的资源,覆盖来自齐家网以及天猫、京东、亚马逊等外部渠道的产品。从内容到电商的转型对Houzz来说不容易,时至今日Houzz对外表示,主要用户群体依然是专业人士(室内设计师、建筑师、房产中介等),最近还推出了一个鼓励专业人士推荐Marketplace产品的大型促销方案。目前,Houzz从未公布销售数字,只透露2015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倍。但在国内同行眼中已经是可效仿的对象。电商变现的原理基本分两种:其一,自己把控设计环节,直接将素材库商品植入设计方案中,比如大家居电商圈曾介绍的满屋家居走网易严选的路子,与大牌供应商直接联手;其二,第三方上传设计,平台拆解商品组合,人工打标签,标签指向SKU,比如最美装修。供应链是内容转型电商的第一个难关,依产品来源不同分为自营和第三方两条路径。目前Houzz通过自营和第三方有800万SKU,这基本是国内一线纯家居电商的水平,同样以设计内容切进来的玩家难以望其项背。以好好住为例,虽然以图片精美、社区互动率高而知名,但实际上一张图中一般只有少量产品可供购买。知名VR设计软件酷家乐的公开数字是150万素材,大多数可支持购买,更多同类软件只有数万。Houzz也是颇用了点脑筋,去年3月,彼时有1万卖家、500万SKU的Houzz首次对外开放电商API,所有家居相关卖家均可申请,首个合作伙伴为Shopify,后者卖家可使用原来的后台系统、通过关口将商品信息发布在Houzz上,并且接受及处理外来订单。当然,卖货并不仅仅要求有充足的SKU。自身库存丰富度、区域内配送能力、设计方案匹配、产品性价比多个维度上的匹配,任何一环都不能出现差漏。Houzz上卖得最好的是浴缸、沙发这样的大件产品,这也是其他电商不能企及的地方。“装修这件事需要深度,比如大件非标品的配送就很难,垂直玩家要做一些淘宝天猫这样的综合性平台做不到的事情。”林劲松说,“我们不想只是成为另一个购物平台。”成立九年来,Houzz的轨迹始终围绕家居,从图片延伸至设计方案对接、施工对接、产品购买等等。Houzz特别强调在自己垂直领域里纵向深挖,在原先的ideabook(图库)基础上,增添了Sketch(绘图,可在照片上做记号,甚至把看中的商品腾挪)、AR预览等功能,某些地方甚至比本土巨头走得更远。Sketch功能去年秋天,Houzz引入了一个深度学习功能,分析平台上的照片,使用户能在看照片的同时搜索同类产品并直接购买。今年3月,Houzz推出了AR产品预览的功能,这一步比宜家、亚马逊、Wayfair迈的都大。宜家的AR体验最早,开始于2013年,但是需要配合宜家的杂志《家居指南》来工作;老牌家具电商Wayfair的AR功能需要使用谷歌Tango手机;亚马逊也有一款产品预览软件,但仅限于电视机和灯具,今年早前喊出的AR家具店迟迟未有下文。HouzzAR产品预览功能“我们不想只是成为另一个购物平台。”这是Houzz视觉技术负责人SallyHuang在接受CNNTech采访说的一句话,也是Houzz一路成长的暗喻。林劲松有类似的观点,装修内容平台所缘起的图片满足了不同层级的用户需求,包括灵感激发、设计、装修事实、商品选购。相对应地,最美装修的功能比其他的创业项目更多、更复杂。他说,必须将内容、卖货、服务相结合更容易找到一片综合性平台暂时难以顾及的利基市场,当然这也是由不同企业基因决定的。
今日,共享单车平台Hellobike哈罗单车宣布完成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GGV纪源资本领投,磐谷创投跟投,投资金额暂未披露。哈罗单车CEO杨磊表示,此轮融资主要用于新产品升级换代、全国市场开拓和优质人才招揽,2017年将持续深耕共享单车领域,提供更多的出行产品。在产品与运营上,Hellobike将与各地政府沟通,配合制定管理规范及标准,同时,Hellobike将加速度向其他城市扩张。Hellobike从2016年9月1日启动共享单车项目,2个月后即在苏州开始投放。Hellobike单车采用智能锁方式,具有GPS定位功能,而且和类似产品相比,电子系统功耗较低,此外,Hellobike也采用了自主研发的具有专利的轻型发电花鼓。团队方面,HellobikeCTO江伟曾任淘宝中间件核心技术专家、携程框架部高级研发经理,技术SVP李开逐曾任携程基础事业部高级研发经理、爱立信(中国)研发中心技术专家,智能锁研发负责人章鸿斌教授是高校博导、863课题负责人,曾负责神州飞船某测控子系统的研发工作。Hellobike近期发布了移动运维支撑系统,可以让城市运维人员通过手机即可完成工单处理、车辆监控、故障车精确定位找寻等所有运维功能,可以提高关键的车辆运维效率。产品迭代速度方面,Hellobike已经完成二代单车及智能锁的研发,将在1月中旬开始投放。Hellobike已经先后进入苏州、宁波、厦门,且和运营城市的交通出行体系及相关部门、组织形成了互动配合,政府给Hellobike划定停车点。据悉,2017年1月份,Hellobike将进入武汉、成都、合肥等城市,接下来2个月内将进入10个城市运营。目前已经有近30家政府与Hellobike达成了合作意向。GGV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符绩勋表示:“共享单车这个模式,长期来看核心竞争力在于快速复制拓展市场的执行能力、产品和技术驱动的车辆运维效率及运维成本控制能力。Hellobike拥有强大的研发团队和市场运营团队,我们看好他们的巨大发展潜力。”在运营策略上,Hellobike采用的是半小时一元的定价,不过在宁波发布单车时,Hellobike同时宣布,从12月1日起推出夜间(晚上11点—凌晨6:00)骑行免费,这主要是因为当地铁、公交停运后,夜间的出行需求依然很大,杨磊强调夜间骑行免费主要诉求甚至并不是为了获客,而是在这个时段让利消费者,提高用户使用体验,使得骑行与宁波的城市地铁、公交等错峰配合起来,成为出行系统补充。同时,Hellobike考虑到人们有换乘的需求,每天首次换骑在15分钟内是免费的。此外,为引导用户规范地停放自行车,Hellobike实施了用户信用分体系:用户使用后应该将单车停放在道路两侧可以停放自行车的地方,比如划定的白线区域、自行车架设置的地方以及路边不阻碍交通的空旷区域。严禁停在小区、地下及室内车库、胡同以及收费停车区。每位用户注册后会有100分的信用分,每次骑车加1分。违停将一次扣除20分。信用分低于80时,用车单价将提高到100元/半小时。
7月21日上午消息,社交直播App“抱抱”宣布完成1亿元B+轮融资,华映资本领投,腾讯、GGV、顺为资本和险峰长青等参投。抱抱App上线于2014年2月,主打大学生和年轻白领为主的社交直播,主要以直播视频聊天功能满足陌生人交友需求,用户可以通过“直播自己”和“观看直播”进行社交互动,是对陌生人文字、图片社交的进一步革新。此外,抱抱App还尝试在直播中以随机私信、主播群组、真心话大冒险等功能增强直播社交用户的留存和粘性。为求差异化,抱抱App在市场方面的策略主要是和电视节目合作。今年5月,抱抱取得了和湖南卫视互动音乐综艺节目《我想和你唱》的合作,6月又获得了江苏卫视“我们战斗吧”录制现场的直播。据抱抱官方称,目前抱抱App有2200万总用户量,日活跃用户超40万,以90后为主,男女用户平均年龄分别在25岁、23岁左右。公开资料显示,抱抱App母公司北京星河时代信息技术成立于2014年1月,同年2月获得华兴险峰数百万元天使投资,2015年3月获得GGV数百万美元A轮投资,其后B轮并未对外公布。
5月26日消息,今日网传典典养车已完成超1亿美金D轮融资,腾讯领投。腾讯官方通过微信公众号谣言过滤器紧急辟谣,称该文章内容严重不属实,腾讯公司从未对典典养车进行任何形式的投资。据了解,典典养车成立于2014年3月。在D轮融资前,典典养车已经在一年内完成了A、B、C三轮融资,投资人来自同是滴滴出行的投资方王刚,纪源资本(GGV)等。据悉,典典养车2015年11月推出DCCP模式。目前,公司线下连锁店已经扩至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武汉、苏州等十多个城市。全国已拥有600多家连锁门店。以下是微信公众号谣言过滤器辟谣全文:今日,一篇名为“典典养车完成超1亿美金D轮融资,腾讯领投”的文章在互联网上传闻,文中称“典典养车新一轮1.35亿美金融资于近日内完成,除了前几轮投资方会继续跟投外,D轮为腾讯公司领投。”该文章内容严重不属实,腾讯公司从未对典典养车进行任何形式的投资。对于个别媒体和公司借腾讯名义,散播不实消息的行为,腾讯公司强烈谴责,并对其保留保留起诉的权利。
今天,以内容教学加社交模式的移动健身应用Keep宣布完成3200万美金C轮融资,本轮融资由Morningside(晨兴资本)和GGV(纪源资本)领投,BAI(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跟投。包括天使轮在内,Keep从去年2月份上线至今已完成四轮融资。Keep最初由健身具切入到运动领域,在上个月刚刚发布的Keep3.0版本中,Keeo正式推出了跑步和电商两大功能,这意味着Keep正式由移动健身工具逐步向运动平台转型,并且从电商入手开始探索商业化。在未推出海外版的情况下,目前已经有67个国家的用户在使用Keep跑步功能。而Keep目前的电商板块还比较简单,Keep官方表示第一代电商版本主要目的是为了试验流程。在品牌运营上,Keep主要依靠日常运营以及品牌合作的方式输出品牌价值。目前,Keep的合作品牌包括adidas、puma等运动品牌,此外,还有大疆、Misfit、Mo智能秤等硬件品牌。最近,Keep还尝试了很多新的跨界玩法,比如跟碧欧泉、优衣库进行合作,Keep希望在用户群中树立“年轻、有活力、Cool”的品牌印象。36Kr了解到,Keep在此轮融资后将继续优化产品功能,进步拓展运动品类,为用户提供更完善的运动体验,有关具体细节Keep暂未透露。截至目前,Keep已突破3000万用户量,月活用户超过1100万。
北京时间3月3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两位知情人士透露称电子商务创业公司小红书成功融资1亿美元,公司估值达到10亿美元,腾讯参与投资。小红书于2013年创立,它的目标是成为海外商家和中国买家的桥梁。消息人士称,除了腾讯,Genesis资本和天图资本也参与了投资。Genesis资本由腾讯前投资部门主管彭志坚创办,主要参与企业后期投资。在LinkedIn介绍页面上,成立仅3年的小红书宣称注册用户已经达到1700万,之前公司已经获得过纪源资本(GGVCapital)和真格基金的投资。小红书主要从事跨境电子商务业务,向越来越富有的中国本地买家推广外国品牌。它的目标用户是18至35岁的中国女性。到2015年9月止的半年里,小红书营收7亿元。
据Forbes消息,VCexperts近日向《福布斯》提供了一份财务文件,其中显示美移动电商Wish的母公司ContextLogic去年11月授权出售价值超过1.3亿美元的股份,而今年2月又同意出售最多4.15亿美元的股份。也就是说,Wish很可能已完成了一轮超过5亿美元的融资,而估值则约为30亿美元。不过Wish的CEOPeterSzulczewski表示,公司方面不会对融资情况置评。Wish是一个创立于2010年的硅谷C2C移动电商平台。和其他移动购物APP最大的不同就是,Wish打造了一套自有的推荐算法,根据用户在Wish上的购买行为,以瀑布流形式为用户推荐他们可能会感兴趣的商品。更重要的是,这一切都是在后台服务器端悄悄进行的,你能够意识到的,就是你每一次打开Wish,都会发现自己感兴趣的商品。同时,Wish利用从入驻Wish平台的超过1万家的商家的交易额中抽取15%的方式获得收益。去年六月,公司对外宣布获得了新一轮5000美金的融资,投资方包括:FoundersFund、君联资本、Formation8、GGVCapital和雅虎联合创始人杨致远等。
近期,移动电商领域的一笔大融资刚刚尘埃落定。硅谷的C2C电商平台Wish获得C轮5000万美元的融资,FoundersFund、君联资本、Formation8、GGV纪源资本和雅虎联合创始人杨致远等参与了本轮融资。目前Wish的估值已达4亿美元,是北美最大的移动电商APP,有来自50多个国家的超过3100万注册用户,其中50%来自美国的地区。其商业模式是利用从入驻平台的商家的交易额中抽取15%的方式获得收益。Wish的特点是打造了一套自有的推荐算法,根据用户在Wish上的购买行为,以瀑布流形式为用户推荐他们可能会感兴趣的商品。纪源资本在B轮领投Wish,这也是纪源董事总经理童士豪加入GGV后投资的第一个项目。“我去GGV不到三个礼拜就和Wish团队碰面,只花了20分钟就决定投资他们。”童士豪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此前Wish还只是一个图片分享APP,童在与他们接触的时候才开始向移动电商转移;而童士豪之前投阅读应用Flipboard的时候,也是因为他们在做电商化的尝试。童士豪2013年荣登《福布斯》最佳创业投资人榜单,其投资的公司包括:小米科技、一嗨租车、凡客和云游控股等公司。童士豪表示,移动电商领域现在处于IPO之前的融资阶段,2015年开始国内会有一批移动电商进入上市阶段。移动电商为何还没起来?《21世纪》:移动电商领域,你认为哪种模式最有前景?童士豪:PC时代的电商模式首先会复制到移动互联网上。PC时代的电商主要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是导购,自己不碰交易,把要购买的流量导到其他网站。但这个行业在移动领域能发展到多大,我有一种怀疑的态度,因为移动互联网的体验不会是最佳的,他们不能形成一个闭环,而要去别的平台做交易,因此美丽说等移动电商也在从原来导购转型为自己做平台。第二种是Marketplace,首先是淘宝这种模式,但是淘宝不收交易费,只收广告费,这个缺点就是淘宝小二很难管,会有桌下交易的风险;而天猫、乐天和EBAY也都是Marketplace,直接引进品牌厂商进入,但是收交易费的。第三种模式是像京东、亚马逊,自己扛货自己卖,变大以后也提供平台让第三方品牌厂商入驻,这个在全球也有一定的市场。但是这个缺点是需要资金,货卖不出去的话就出现问题。其中,靠交易抽取佣金的模式是最容易全球化的,获得的用户更多并且价格可以卖得更高。而且风险最小,但前提是你对管理商家要有经验,解决商家信誉度问题,并把对用户需求能够把控得精准。中国公司利用以上三种模式要到海外发展5年前做都不行,但是现在淘宝把这个价值链带起来了,有足够多的有信誉的商家,这是我们做跨国经营电商的机会。如果是移动互联网自身创新的模式,那么基于地理位置会帮助一些新的电商模式出现,卖商品和服务等模式都有一定的前景。《21世纪》:为什么现在国内还没有看到一个成熟的移动电商?童士豪:因为这个领域才刚刚开始,移动互联网最开始应该是资讯类应用,然后再到娱乐、社交等服务。现在是移动电商开始起来的时候,未来的两三年你会看到很多移动电商的企业在发展。这不仅是产业需要积累,并且对于用户而言,接触一个新的平台需要从轻的服务开始,移动电商是一个高门槛的事情,用户习惯也需要积累。现在光是美国和中国加在一起就有10亿部智能手机,这个市场足够大了,只要你在上面做对的事情发展就很快了。两三年前很多人看不懂手游,现在也不用再质疑这个市场了。《21世纪》:国内几大电商巨头都在往移动转,你怎么看这个竞争格局?童士豪:微信目前跟58同城和大众点评合作,越来越多O2O的因素在里面,我觉得O2O绝对是微信的方向,你可以在上面买一些服务跟商品,这个走法其实跟京东不一样的,其实我觉得微信与京东的合作未必能够成功,因为微信会是更加结合本地信息的消费。淘宝的移动端还是卖商品,把PC的模式搬到手机上,这也有市场。在国外相同类型的公司AliExpress在移动端成长速度非常快,尤其在中东、东欧和东南美市场,所以淘宝不需要做太多的改变还是有好的机会。这两个是做得最大的。京东又卖自己的东西,又做平台,我觉得他下一步会去印度或者大的市场是有机会的,因为当地没有成型的公司,比较小的公司都会愿意跟他合作把自己的规模做大。而小米则是做自己的品牌,卖手机和其他硬件,现在周围一些合作伙伴也开始贴小米的品牌,小米会通过小米手机和mi.com往外走。移动电商的机会《21世纪》:作为投资者,目前移动电商有什么机会?童士豪:我觉得在PC时代超越淘宝真的非常难,因为基本上每个国家的市场是分开的,乐天来这边也不行,淘宝做了各种不同的尝试,去其他国家也不容易,主要是因为用户不愿意接受外来的网站。但是在移动上就不一样了,可以有各种国家的版本,通过appstore或者GooglePlay很快看到用户评论,让新的用户接受你,这是在PC时代无法发生的,因为PC很难找到一个地方说这个产品在其他地方有什么样的评价。在移动端我有看过做品牌电商的公司,也看过交易平台的公司,比较起来还是平台的公司更有机会。因为这是移动电商刚刚起来,虽然未来做品牌电商不是没有机会,但目前这个机会还不是很大。将来,移动购物、本地服务、异地消费,甚至嘀嘀打车、快的打车这种配送方式碰在一起成为一个产业链,我觉得其中各种机会是存在的,并不是只有交易平台而已。《21世纪》:移动电商对于创业者来说有哪些机会?童士豪:PC时代做物流的机会没有那么大,但在移动时代因为更加国际化了,跨境的货进货出,第三方的物流服务有可能会产生;而人民币还没有全球流通,支付方面如何跟国外对接也有一定的机会;此外,在跨国贸易的时候,总是有一些资金的调动等行为,小额贷款也有可能有新的机遇。这些都是PC时代做真正没有成功的,我觉得未来十年基于移动电商的国际化,创业者可以将这些服务做起来。值得注意的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社区经济将是个大机会,如何把5公里范围内的购物体验做到极致,让用户觉得购物更加方便,配送更加快、及时,这些都是机会。而在异地消费,我在淘宝上看到一些数据,每个地方的特产销量是同类产品销量中最大的,而在各地买到特产寄给朋友,这种需求是一种即兴的需求,通过移动端可以将这种服务能做到极致。所以我觉得未来还有很多事情是移动端能做的,PC上做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