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一起惠资讯>SKU>文章列表
SKU
12月11日消息,一起惠获悉,无人值守货架小e微店在今年10月完成2亿元B轮融资,投资方为自觉资本、海控资本,同时小e微店还获得了海南省政府以及中关村管委会的支持。小e微店创始人荣光向一起惠表示,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三个方面:第一,扩张规模,小e微店在明年上半年要覆盖到30个城市;第二,系统优化、智能设备的研发,进行新技术的储备和升级;第三,供应链优化改造。拒绝盲目“抢地盘”据介绍,小e微店的前身是小e到家,主要业务为超市生鲜5公里的配送业务。在小e到家时期,公司在2016年9月的实际日订单曾达到3.3万笔,但仍然不能避免O2O业务成本高,收入低的弊病。“当时资本市场转冷,即使资本看好,商业模式不能长久,整体业务也难以发展。我们看到了办公室封闭空间里白领对零食的需求,随即开始在消费场景和收银模式上动心思,从2016年9月正式转型为小e微店。“一起惠了解到,小e微店曾在2015年6月完成天使轮融资,2016年8月完成A轮融资。算起来,小e微店转型至无人货架领域已有一年多的时间了。截止目前,小e微店已覆盖10余个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海口、天津、杭州、武汉、苏州、西安、沈阳等),运营货架数量5000多个,月订单可达到180万笔,交易流水2000万;日订单峰值突破20万,交易流水180万。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小e微店只入驻公司规模100人以上的“优质网点”。荣光认为,之所以这样限定,是因为小e微店不看重点位数量,而是看重单个点位的质量和盈利能力。第一,公司规模大、人数多,单量相对高;第二,通常规模越大的公司,人员越稳定、员工素质越高,损耗少,复购率也高。目前小e微店的平均损耗在5%以下,公司员工的次月复购率高达75%;第三,大公司的决策周期长,替换成本高,行政层面不看重短期利益,更看重服务质量和合作方品牌,有利于长期合作。“目前小e微店入驻的公司中至少有400家上市企业,其中包括不少世界500强企业和大型科技互联网公司,例如腾讯、百度、网易、滴滴、携程、阿里、招商银行、国美和新东方等。“小e微店还展示了这样一组数据:按北京便利店物业每日10元~15元的单位平方租金来算,无人零售只需15~30平方米的空间,其房租成本可控制在5400~13500元,相对于传统零售商家动辄40~80平方米的空间来说,可以节省不少。“由于没有房租、人工成本,无人零售显然更划算,但必须形成规模,才能摊薄成本。所以无人零售必须抢占先发市场,否则很难快速收回成本。而当线下的数据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无人零售才能实现数据化运营。”另有打算不“趟浑水”数据显示,近几个月来,无人零售领域公开的融资数额接近30亿元,整个无人货架行业更是处于“疯狂”状态。“好多公司都来电话推销、上门推销,名字我都记不住了。”某互联网公司行政人员曾向一起惠无奈地表示,“当发现公司里已有别家的无人货架入驻时,推销人员一般都会加大优惠力度,提供零售补贴,甚至直接给我们塞红包。”这位行政人员的烦恼似乎从侧面印证了荣光的判断。“市场中充斥着各种补贴和优惠,有些企业甚至摆了五六家的货架。但是,往往规模越大的企业,越倾向于选择一家合作伙伴,例如国家电网、网易和TCL等等。”对于小e微店来说,无人货架行业“厮杀”激烈,目前“抢地盘”仍是当务之急。本轮融资仍主要用于扩张规模,专注在头部企业和优质网点的布局。“其实100人以下的公司也有很大价值,但不适合小e这个阶段的发展。现在还不到‘收割’小网点的时候,未来小网点市场一定会拼得更凶,没必要‘趟浑水’,市场格局清晰一些后我们再去考虑也来得及。”荣光笃定。他认为,小e微店的运营模型基本固定,进军新市场时已经有成熟的节奏步骤可以复制:“占领优质网点→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优化供应链”。同时,一起惠还了解到,除了有规模、运营和供应链三大重点外,小e微店也将进行新技术的研发和储备。去年,亚马逊一则AmazonGO的概念宣传片在中国零售市场激起千层浪。不到一年的时间,各种可支撑无人零售的新技术都变得炙手可热,除了传统的RFID条码和移动扫码支付外,人脸识别、扫手支付、重力感应等新玩法更是轮番登场。“目前市场上存在的解决方案,所提供的用户体验都不够好,但在未来,智能化设备有丰富的应用场景。小e微店在布局延伸场景时,会需要智能设备的投入,因此要现在进行储备。我们已经开始了自己的研发工作,也在和合作伙伴进行尝试摸索,但这方面暂时还不是我们的发力重点。”明年行业会“打群架”在线上流量昂贵,线下购物体验没有改善的背景下,无人值守货架发现了一种颗粒度足够细、无限接近消费者的新场景,并能够直接获取用户数据。荣光可能没有想到,在公司转型半年多之后,自己就站在了行业的风口浪尖上,迎接各路新玩家和巨头们的入局。“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这个商业模式的机遇与未来,我们刚入局时并不是这样。现在整个行业出现了很多流派,有零售的打法,有流量的打法,还有依靠传统渠道资源的打法。”荣光向一起惠说道,“玩法虽多,但新进场的创业玩家已经没有机会了。从现在的市场环境看,一、二线城市的布局接近饱和,加之巨头进场,新玩家摸索模式和复制推广已经来不及了,资源和网点会慢慢开始向头部玩家聚拢,明年融资将会变得越来越难。”在荣光看来,无人值守货架是线上线下结合的移动互联网业务,洗牌周期会比传统行业快得多。“我判断在明年七、八月份会出现‘打群架’的状况,会出现不同的联盟对网点用户进行争夺。很多壁垒不高的网点可能会被替换,这时拥有优质供应链和网点资源的玩家活下来的几率更大。明年行业里的一些玩家可能要走并购或转型的路了。”不止一位零售从业者向一起惠表示,无人货架的办公室场景过于单一,行业天花板相对较低。放眼全行业,一年的GMV规模大致为500~600亿元。这个规模无论是放在零售领域还是互联网领域,似乎都不够亮眼。荣光也坦言,单纯就办公室零售这个场景来说,交易规模的确很小,但无人值守货架的场景不应被定义得如此单纯和狭窄。“未来的玩家们都会把线上线下进行融合,我们会围绕用户消费延伸的价值和空间进行布局,这样来算就远远不只五、六百亿的规模了。”此前,荣光也曾向一起惠透露,小e微店在未来有横向和纵向两个发展方向。横向发展指的是增加SKU种类,叠加新业务,满足用户同一场景下的不同需求;纵向发展则是指通过不同形态的零售终端向多场景扩张,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不同需求。“无人货架的优势始终在于与用户的近距离、高频率接触,未来也将成为信息触达用户的平台。这部分的价值是巨大的,消费数据未来将成为零售产业最宝贵的资源,谁抓住了数据谁才能跑到最后。这轮融资后,我们更加做好了准备。”荣光最后说道。
一起惠2017-12-11 10:36:06369 次
最近,深圳跨境大卖圈甚是热闹沸腾!萨拉摩尔被上市公司并购的消息热度还没过,12月的第一天,深圳市星商电子商务有限公司(Starmerx)发布公告,B轮融资已完成,本次融资金额超过1亿元,由盈信国富、海尔资本、四方承宇、北广文资等机构进行投资。今年5月底,星商才刚公布过A轮5000万的融资,由海尔资本、上海正海资本等多方投资。按星商的口径,A轮融资实际完成的时间,应该是2016年。B轮1个亿的融资,对于圈内很多卖家而言,真有一种完成人生小目标的感觉!今年8月,在跨境电商跨境屋的“大卖制霸特训营”的晚宴上,我们几位大卖导师、投资人,就讨论过“星商”这家企业,彼时A轮融资不久,已经被很多圈内人所了解。星商创始人张海政是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硕士、美国麻省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曾在美国微软必应搜索,美国亚马逊公司任职,任软件工程师及商务数据挖掘工程师,曾多次荣获“科技领军人才"、"孔雀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双百计划”高端创业人才等国家级荣誉称号,可以算得上是有充分技术背景、行业背景的明星创业者。核心团队还包括供应链老兵、电商平台管理高手、留美背景的海外业务总监、微软背景的品牌战略合伙人,这样的团队阵容,在整个跨境电商圈都是顶尖的。最近有投资人和我们商量,希望我们推荐有海外技术背景的跨境电商创业团队,大体是同一个思路,这样的创业者对海外消费者喜好、平台规则、技术化营销打法、系统化管理等比起国内草根创业者有天然的优势,而且大多不会因生存压力而使用相对冒险的运营策略。和多数跨境电商团队一样,星商目前在Amazon、ebay、速卖通等跨境电商平台均有运作。星商采用多品类模式,经营范围包括电子、LED、家居户外、服装服饰、玩具美容等数十个品类,数万个SKU。目前员工总数近500人,总部设在深圳市,在烟台、广州、青岛、义乌、杭州、香港、美国西雅图等地设有分子公司,在美国、欧洲、俄罗斯、深圳、汕头、广州等地设有仓库。目前还能准确了解星商的销售额,2017年预计营收8-10亿元,按融资节奏来看,近年是保持了每年高速增长。如果对星商财务数据有精确了解的朋友,可以悄悄与我们联系一下。从创始团队的构成来看,星商的强项应该在于技术化营销、信息化管理、供应链管理、跨平台运营。根据官方公告,本轮融资后,星商将继续以技术研发为核心,推进“双轮驱动”战略。除了继续巩固现有优势品类,扩大竞争优势外,还将积极占据其他细分品类行业制高点。同时继续大力推进品牌战略,提升品牌影响力。简而言之,星商接下来是要发挥技术特长,提升品牌影响力,还有,跨境屋一再强调的运营战略,“细分打爆”!圈内一个个融资信息让人兴奋,这是行业高速发展的印证!但资本的大量进入,行业也将从野蛮发展转向合规化、精细化运营,中小卖家若不快速调整粗放的运营方式,要想跟着跨境平台的扩张红利轻松吃肉估计很难很难了。不过话说回来,在这个时间点,不论是专业投资机构,还是大卖内部的投资团队,对行业内的优秀团队,都非常感兴趣。资本的风口还在,下一个达成小目标的,又会是谁呢!
一起惠2017-12-04 09:37:28355 次
11月21日消息,阿里巴巴以28.8亿美元拿下高鑫零售36.16%股份的消息刷屏了一整天。此举意味着,高鑫零售连同旗下欧尚、大润发两大商超百货品牌,将从商业模式和资本结构上加入由阿里巴巴的新零售革命。新的战略联盟融合三家企业的资源,高鑫零售得以借力阿里巴巴的数字生态系统,而阿里巴巴的新零售方案得以试验并应用于高鑫门店。在零售端的整合之外,供应链上的变化也是值得关注的一点。在阿里和高鑫零售的案例中,无疑,大润发除了遍布全国的门店资源之外,成熟的商超供应链系统也是阿里看在眼里的价值。而有了阿里的大数据支援,大润发的供应链理论上也将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和升级。根据公开资料,作为国内最大的零售卖场运营商,大润发具有强大的产品与供应链优势,和近千个品牌商保持良好的联系,同时,全国400多家门店分布在除西藏、新疆等的一至六线城市,店仓一体。在此基础上,“大润发e路发”作为大润发电商1号工程也在上周亮相,并对外宣称计划征招10000个城镇代理,开设10000家飞牛便利。而目前正在全国地推的阿里零售通已经推广到60万家小店会员。此次阿里巴巴入股高鑫零售,代表着大润发e路发与零售通将化干戈为玉帛。与此同时,在供应链整合上,阿里与大润发的“协同”也将与京东的自营模式(正在与品牌商打通库存共享,试图构建出一个从商品到消费者效率最快的直达通道)展开全面竞争。当然,传统商超与互联网企业的结合,或者传统商超融入了互联网思路的发展,如何体现在供应链的整合和创新上,案例不止大润发一个。这里我们再来看看物美、麦德龙以及永辉的情况。1、物美:仓配一体化改造+大数据指导选品物美是传统商超努力“改变旧世界”的典例之一。借助Dmall(多点)的互联网能力,物美的第一家体验店在北京落成。相比于传统的物美商超,该体验店的特色有两点:(1)提供仓配售一体化服务,以整体提升店内的运行效率;(2)通过增加购物引导、增加二维码验证区、打通线上线下等做法,优化用户的购物体验。除了Dmall移动端为物美带来的支付便利以外,物美的会员体系还与Dmall打通,物美会员的积分、优惠券、余额等功能可直接在多点App上使用,双方的商品、营销、仓储物流等各个方面也将得到打通。根据Dmall方面的介绍,经过仓配一体化改造,物美体验店的效率有了明显的提升。一方面,通过大数据指导选品,店内的SKU从13000个减少到了11000个,且生鲜产品占比由原来的30%~40%增至50%。另一方面,体验店还设置了快速周转的前置仓,节省了拣货时间;而覆盖周围3公里的配送服务,也增加了消费者的购物场景,一定程度的提升了转化和复购。在这样的变化下,店铺虽然从两层变为了一层,营业额却略有提升。2、麦德龙:跨境电商做新品引入和供应链调整的试验场麦德龙的电商业务(尤其跨境电商)得以成功展开,与其背后强大的全球供应链支撑密不可分,而电商业务又反过来指导着供应链的优化升级。“供应链是你和你的供应商之间形成的一种长期战略合作关系,有这种关系在后面支撑,你的供应商不光光是向你供货,他更关心怎么通过你去到达你的顾客。这一点双方要形成一个战略联盟,很多事情才能从前端到后端就能打通来讨论。”麦德龙中国电商总经理陶源这样描述所谓的强大供应链。据悉,目前麦德龙在中国除了拥有遍布全国的门店之外,还拥有麦德龙官方网上商城metromall.cn、麦德龙天猫官方旗舰店、天猫国际海外旗舰店,并为天猫超市和天猫国际官方直营店供货。官方网上商城和线下店直接联动,在选品、价格、促销策略等方面保持一致,官方网上商城的配货也由附近商场来进行。而天猫国际海外旗舰店、天猫官方旗舰店以及天猫超市的产品结构则完全不同。其中,天猫国际海外旗舰店主要做新品测试,会引进很多线下商场还没有卖的商品,了解顾客对新品的欢迎程度。“通过跨境电商渠道卖得好的商品,之后会逐步引入到天猫店或者天猫超市。”陶源谈道,“这并不是我们主观单方面决定的,而是通过分析顾客的需求变化来决定的。我们是调整供应链去满足顾客需求这样一种动态的互动关系。”3、永辉:O2O带来商品在线化改造两年前,京东砸43.1亿重金入股永辉超市,这场一度被看做病急乱投医的入股,在今天看来也算作是一次新零售的尝试。永辉手握生鲜利器与供应链体系完备的京东相结合,似乎充满了想想。当时,永辉方面就曾表示,将凭借自身的供应链体系,结合直采直营的模式,在保证生鲜产品食品安全的基础上,为京东提供健康、高质、优价的生鲜产品。入股不久后,永辉超市与京东O2O业务“京东到家”正式合作,首个永辉超市上线京东到家App并开始正式运营,并计划在一个月之内接入30家。无疑,永辉入驻京东到家后,即可获得其线上流量入口,完成本身商品的在线化。事实上,永辉是走入了巨头之间的O2O之争,而不可否认的是,物流体系对于O2O至关重要。在生鲜方面,京东原本只是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搭建了起来,但永辉一直以生鲜直营出名,其拥有的300多家大型连锁超市后端,有着强大的生鲜“仓储”和“供应链”支撑,双方的结合无疑完善了整个链条。
一起惠2017-11-21 09:04:52343 次
2017年,二手车电商领域的融资规模已超百亿元。良好的市场预期是资本持续涌入的动力之一。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数据,从2000年到2016年,二手车市场的交易量从25万辆上升到1039万辆,增长了约41倍。据其预计,2020年全国二手车交易规模将达到2920万辆,二手车与新车的交易比例将接近1:1。从业企业大规模融资的同时,今年的二手车电商赛道上也出现了toC类电商平台进军新车业务、汽车电商平台深耕金融服务的明显势头。更多的选择还包括,有从业企业开始以布局社区店的方式深耕线下运营,也有多家企业不断加码仓储、物流网络的建设。“主要的玩家每家的交易规模,都比之前的线下车商都要大几个量级,企业开始在深度、广度上都寻求进一步的扩展,为卖家提供更多的产品服务;为买家提供更多的SKU,为消费者提供消费金融、保险、车后延伸增值服务。”人人车创始人兼CEO李健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基于对二手车赛道的看好,晨兴资本在2010年到2013年间布局了273、车易拍、大搜车、公平价等多个二手车相关领域的项目。谈到今年二手车电商板块正在发生的变化,晨兴资本合伙人程宇分析说:“不止二手车,整个汽车流通产业都在发生很大的变化。未来5-15年,电动车和无人驾驶等都会给行业带来更多变化。”多维竞争资本的更加集中,对二手车电商板块的从业者来说自然是喜讯。资本环境的利好,给各个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弹药,用于规模的扩张。如,今年3月完成1亿美元C轮融资、6月完成5亿元C+轮融资的车置宝,城市覆盖规模从3月的22个猛增到如今的50个城市;今年10月宣布完成C2轮8000万美元融资的天天拍车,已在全国超过40个城市设立线下交易服务中心。伴随着大规模融资的进行,二手车行业的竞争也异常激烈,各个模式中均有1-2家企业处于领跑地位,和后方梯队的距离也显著拉开。二手车电商之间的角力表现在广告、公关、品牌投放等多个方面。车置宝创始人兼CEO黄乐认为:“二手车电商再次打响了广告战,集中在电视、视频、线下户外、分众等媒介资源。这并非单纯的烧钱之举,而是对二手车市场再教育的过程。”更多的资本涌入,也为二手车电商企业的业务探索提供了资金供给,新车销售、汽车金融成为从业企业的关注热点。10月底,瓜子二手车直卖网宣布公司将升级为车好多集团。车好多作为母公司,全资拥有瓜子二手车直卖网、毛豆新车网两个独立品牌。2017年,车好多集团累计完成总额近6亿美元的B轮融资。公司方面称,融资所得除了将继续用于加大对瓜子二手车的投入外,还将通过融资租赁模式重点布局新车领域。谈到资本对创业企业的价值,程宇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资本能够改变很多东西,大量资本进入的时候真的推动一个看似不可能的生意做成,但前提是我们要能看到终局。如果一个公司不能为用户创造价值、给行业提升效率,那再多的资金也没法和更优秀基因的公司对抗。”“相较于每天的收支,我更关心的是,二手车这个行业,甚至汽车销售、汽车服务这个行业,它的终态是怎么样的。有这样一个终态的认知,我会反过来看今年去做什么,当下去做什么。”李健也表示。纵横选择2017年,toC类的二手车电商平台大举进军新车销售领域,尝试以新的业务领域丰富既有的商业模型。二手车电商积极布局的新车销售、汽车金融,即可以看作是对二手车交易后端业务的布局,也可以理解为在新业务模式上的探索。对于二手车电商来说,涉足新车业务的动因包括:可以用新车服务为获取到的用户提供更多选择,实现客源复用的效果;新车销售所提供的融资租赁服务,为平台带来更多的收入来源;融资租赁合同履约完成后,新车销售的车辆可以成为二手车业务的车源供给。当然,摆在升级为汽车电商平台的玩家们面前的问题是:没有选择平台二手车服务的用户,最终是选择了平台提供的新车服务,还是流向其他汽车交易平台?“这是一个有意义的尝试,但究竟能否成功,还是要取决于市场用户的选择。也就是说,这些没有成为二手车客户的人,能否成功地转化为新车用户,这仍有待观察。”58同城高级副总裁丛林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他进一步分析说,二手车销售和新车销售的核心竞争力要求有较大差异,二手车电商平台做新车业务的主要优势还是在客源的复用方面。做二手车电商最难的是如何获得成规模的优质车源,做新车电商则需要找到好的渠道和获得低成本的资金杠杆。对于二手车电商大举开展新车销售业务所要面临的挑战,也有受访者提示:“现在各家能够对接进来的车型、车系是有限的,探索初期就大面积进行市场推广,可能出现的情况是进来的单不太能接得住。”值得注意的是,在主要经营toB业务的从业企业看来,二手车电商业务本身仍有较大的拓展空间。“创新是一件好事,但要看横向还是纵向的。目前亟需创新应该是纵向领域,而非横向的。目前来看,二手车电商行业还远未达到天花板,今年二手车电商在二手车市场总交易量的贡献占比不到13%,可以说还有很广阔的空间可以拓展。”黄乐说。边界拓展汽车消费场景正在和金融进行更多的结合,具体来说,汽车金融包括着新车金融、二手车金融、融资租赁、车抵贷和车险等细分领域。“现在大家主要做二手车消费金融和新车融资租赁。后续针对消费者的各种更灵活的产品形式,针对产业链上合作伙伴的各种供应链金融、库存融资等等都可以考虑。”李健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第三方研究机构提供的数据来看,以融资租赁为例,罗兰贝格与建元资本发布的《2017中国汽车金融报告》显示,我国汽车金融总体渗透率为35%左右,融资租赁的渗透率约为5%。据罗兰贝格预测,2025年我国汽车融资租赁渗透率将至少达到9%。相对于toC类二手车电商平台在消费金融方面的深耕,toB类二手车电商平台则主要发力库存金融。通过库存金融的方式可以解决B端的库存痛点,使B端实现规模化经营和高效提车的目的,从而带来整个平台交易效率的整体提升。除了新车、二手车金融以外,物流也是二手车电商企业新的发力点之一。黄乐认为:“物流其实是比较大的一个市场。京东之所以能快速挤占电商市场的原因,也是其自建物流的战略落地,所以二手车电商要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效率优势,物流一定是避不开的命题。”据介绍,车置宝目前跨区域成交占比超过60%,未来将进一步加大在物流方面的网络建设。谈到二手车电商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李健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参照电商行业过去10年的发展,未来用户的需求,即使还是二手车、新车、金融、车后,但是整个行业的价值链、生态、服务形式,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核心还是对于不同类型、层次的客户,在不同购车、用车、出售生命周期中,我们如何或自建、或整合去更高效率地去满足客户的需求、交付价值。”对于二手车电商平台来说,“平台”二字前方的定语,将随着时间的推进而改变。
一起惠2017-11-13 09:29:45400 次
“经过新政和上半场洗牌,现阶段整个跨境进口电商行业的心态已不再浮躁。主流零售端的空间已经比较小了,就是分为巨头和独立创业平台,前者背靠流量优势,整合效率高,后者没有流量红利,需要创新的玩法获取关注。”洋码头创始人曾碧波在行业里一向是直言快语的形象,在上个月公司宣布实现盈利的媒体交流会上,他提到的这两句话让人感慨颇多。创业风口正在关闭如果把2014视为跨境电商元年,那么,过去三年,经历了政策变动的洗淘以及巨头入场的强势瓜分之后,行业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高速发展阶段。根据易观的数据,在刚刚过去的第二季度,中国跨境进口电商市场规模近千亿,同比上涨35%。来自QuestMobile的报告显示,2017年9月跨境电商行业用户规模突破2000万,同比增长率40.6%。但相对稳定的发展也意味着行业格局已逐渐清晰,创业公司的机会越来越少。易观此前发布的2017年第二季度跨境进口电商报告显示,从市场份额上来看,天猫国际占22.3%,排名第一;京东全球购占18%,排名第二;网易考拉海淘占17.5%,排名第三;唯品国际和亚马逊海外购分别以8.8%和7.6%的占比,排名第四和第五。小红书、聚美、苏宁海外购、丰趣海淘、达令则以更低的份额占比排在第六到第十位。再看艾媒咨询的2017上半年中国跨境电商市场研究报告,网易考拉海购以24.2%的市场份额占比排在首位,天猫国际(20.3%)、唯品国际(15.7%)、京东全球购(12.5%)、洋码头(5.8%)、小红书(5.3%)、蜜芽(3.1%)依次位列其后。显然,从两份报告的排名中可以难捕捉到一个信息:在这个巨头咆哮的市场中,能“跑出来”的创业公司屈指可数,那些新生的中小企业更是难以露脸。这也印证了曾碧波的论断——“主流零售端的空间已经比较小了”。在与小编的一次对话中,网易考拉海购高级副总裁朱静波也坦言,跨境进口电商行业已进入优胜劣汰阶段,很多资金或资源能力不够强的企业会退出竞争。“格局上,电商业务更需要大平台去做,小电商基础实力上会处于劣势,像垂直电商就很难做起来,毕竟电商的流量成本是非常高的。”“整个跨境进口行业年增长率在100%以上,但整体规模还不大。一个明显的问题是,零售端越来越集中,挤压了中间环节的生存空间,只有源头和零售端过得好,而零售端只有阿里、京东这样的大平台过得好。”洋萌(从跨境供应链综合服务商起家,现已升级为面向整个消费升级的B2B服务商)创始人王树庆向小编表示。剩下的机会在哪儿?“行业格局比较清晰了,如果说还有些机会,就是做供应链服务和B2B。”曾碧波断言。他指出,2014-2016年是行业的上半场,未来,当近50%中国网购人群都开始海外网购时(消费红利出现),才能算进入了下半场,只是在这之前,中场起码还要持续3-4年时间。而中场最考验跨境进口玩家主要在于:商品多样性、产业链整合能力以及效率和服务能力。“上半场是进口玩家的战争,上游品牌商、制造商、代理商跟中国市场没有关系,但中场需要它们和中国市场的高效对接。因此,赋能上游,提供更多包括代运营、营销、物流等服务,会成为玩家们的机遇。”天猫国际副总经理邢悦也向小编指出当前行业格局的两个趋势:一是海外强势平台在洗牌中逐渐失去优势,国内跨境平台由于更加理解中国消费者,整体成绩逐渐上升;二是大平台走得更远。她透露,未来,国家政策会针对进口商品供应链管理提出要求,规范作业将成为行业的准入门槛。以商品溯源能力为例,天猫国际已经和中检集团(CCIC)达成战略合作,计划用三年时间让每个商品上都贴上代表天猫国际和中检集团背书的码。目前,该计划已在奶粉类目落地,后续将逐步应用到保健品、食品、化妆品。“未来,这样的合作大平台一定都会跟进,跟得上的玩家会被消费者认可,跟不上的可能就会被市场淘汰。”不难发现,“供应链”成了大家口中都在说的未来,是跨境电商行业最值得也最应该去挖掘的地方。在众多国际品牌相继通过天猫国际入华时,网易考拉也在供应链端持续发力。今年,网易考拉已在澳洲、日本、欧洲、美国等地展开密集招商。未来三年日本5000亿日元采购计划,美国30亿美元采购计划,欧洲30亿欧元采购计划,日本电商Rakuten、韩国电商emart、丹麦连锁超市Irma、澳洲连锁超市Woolworths、英国百货HOUSEOFFRASER、英国超市Waitrose、德国超市REWE、欧洲玩具连锁零售商top1toys等入驻——含着金汤匙出生的网易考拉猛攻海外供应链,尽显大平台的集货能力。当然,除了大平台的供应链之争,各种跨境供应链新模式也逐渐开启。比如,海豚供应链给海淘行业销售从业者提供整套供应链服务,包括国外采购、国际物流、仓储的分拣打包服务,甚至一系列退换货服务等。行云全球汇采用B2B2C的模式,把海外供应商的产品对接给国内各类进口商家(包括电商平台、淘宝商家、代购等),同时也为国内商家提供端到端的供应链服务。还有海带这类专注于某一个品类的跨境供应链服务平台(海带聚焦于母婴领域)。以消费升级为方向的供应链淘金“从业务需求来讲,跨境供应链服务商潜力非常大,市场上存在大量小B,他们需要这种有能力提供充足海外货源的供应链服务商,以保证上游供给。”波奇网跨境业务负责人洪宏向小编指出。据小编了解,早在2015年,心怡科技便用一条线把海外品牌方、海关、保税区、电商平台、终端消费者串了起来,形成了完整的跨境产业链。其指出,在整个跨境电商供应链的建设上,行业主要存在三个痛点:1、对海外品牌方来说,有货、有品牌,但不知如何进入中国市场,也不知如何去做分销;2、对下游平台或商家来说,缺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3、对终端消费者来说,物流是最大的困扰,总是不知道这么长的链条中,自己的货到底到了哪里。于是,心怡成为跨境电商供应链的管理者,来解决这三个痛点——他们为跨境商家提供国外采购、国际运输、大数据、智能仓储、无缝清关等一系列服务。今年,卓志跨境供应链进行了2.0升级,推出卓志“第e仓货源共享平台”,将自己的外贸专业能力和超过80万SKU的跨境货源库,链接给外部渠道、终端和跨界伙伴,包括内贸电商的店长、传统母婴店、美容院等,想想空间颇大。而从跨境供应链服务起家的洋萌创始人王树庆则道出了另一番现实。经过过去几年的摸索,洋萌发现,纯做跨境的B2B或B2B2C供应链服务商,可能发展空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在下游越来越集中的情况下,做跨境供应链服务的天花板太低了。”王树庆感慨道。也正因为如此,从今年年初开始,洋萌已经在AI、大数据上做了大量投入,从跨境供应链服务升级为以消费升级为方向产业链服务,即在跨境业务之外,还打开了一般贸易进口和国内匠牌两条通路,挖掘全球优质商品。从跨境电商出生的鲜生活也经历了转型。原本是一个独立跨境电商平台+跨境零售O2O的鲜生活,目前已成为一家靠着强大供应链资源(包括跨境货源、一般贸易进口和国内货源)、完善线上运营体系以及资本运作能力,为线下便利店提供社区零售解决方案的服务商。其转型的依据同样是“消费升级”“新零售”等热门关键词。从大的趋势来看,今后,跨境不跨境或许真的已经不重要。在新的消费时代,进口商品在整个零售市场的比重一定会继续加大,不管商品进口的方式怎么变,能挖到更多全球优质货源、能够整合更多元的商品的玩家可以抢到话语权。正如曾碧波所言,下半场面对的是消费红利,需要足够好、足够多的商品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才会具备流量转换能力。而丁磊对“新消费”的解释也或多或少为行业总结了未来发展方向:当消费从“买得到”的1.0时代升级为“买得好”的2.0时代,消费解决的问题就从商品的齐全性和购买的便捷性,转变为解决如何让消费者买得更好、更优质、更便宜、更省心,同时富有生活美感,注重环保健康。
一起惠2017-11-10 09:03:10327 次
“好的生活,没那么贵。”网易严选将这句标语印在了每一个发出的包裹上,也伴随包裹触达着越来越多中产消费者的生活观念。从2016年4月正式上线发展到现在,作为网易旗下原创生活类自营电商品牌,一岁半的网易严选在网易的产品矩阵中,是一个颇为年轻的产品,而就在几个月前,网易刚刚迎来了自己20岁的生日。但网易严选的成长堪称火箭般的增长速度,数据显示,2016年下半年,这半年时间严选收获了3000万用户和月均6000万的流水;今年8月刚刚发布的网易第二季度财报中,邮箱、电商及其他业务净收入33.50亿元,同比增加68.9%,上一季度,该项业务的净收入同样维持了超过60%的同比增速。网易CEO丁磊曾给网易严选放出了2017年一年要实现70亿GMV的豪言,而据网易严选市场部总经理陈洁透露,目前严选的营收已经达到丁磊预期。去年的乌镇互联网大会上,丁磊在各种场合极力推荐严选的产品,并且身体力行,从头到脚都穿上了严选的产品,包括上衣、裤子、袜子、鞋子等,让一位记者印象深刻的是,丁磊在接受采访时主动让其猜价格,“你猜我这双鞋子多少钱?严选的,只要200元。”丁磊对严选赋予了极大的期待,如果你留意网易严选的App,你会发现在专题中有一个丁磊站台的“丁磊私物推荐”,丁磊也曾多次表示,要通过网易考拉、严选等电商业务,“花三到五年时间再造一个网易”。今天的网易严选,因其简洁而不简约的设计、相对过硬的产品质量以及具有亲和力的价格,成为如今中产阶级的救星,他们普遍对品质有追求,同时又不愿浪费过多时间用于选择,严选也因此被很多消费案例引为生活美学的典型。而就在一年多以前,2016年1月,网易严选在微博发布尚处于测试阶段的第一条广告,主要卖点突出“同样材质、同样的制造商,但售价却便宜得多”,随后微博大V“作业本”质疑网易严选有侵权之嫌,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严选依然陷入山寨的质疑声中。10月的最后一天,凤凰科技来到网易严选的衬衣制造商溢达集团工厂内部,这也是严选首次对外公开它的供应链,在严选倡导的ODM模式下,它与工厂的合作究竟是怎么样的?从被质疑侵权发展到今天成为生活美学的代名词,网易严选养成依靠的核心是什么?探秘严选合作工厂:不只是有制造能力广东的佛山,是一座以工业为主导、三大产业协调发展的制造业名城,“佛山制造”享誉海内外,其中,服装业是典例。溢达集团成立于1978年,2016年一年,溢达为世界知名品牌生产超过1.1亿件优质衬衫,相当于每秒生产超过9件衬衫。在溢达的业务分布中,其中42%的货品销往美国,24%销往欧洲,国内占比仅13%,溢达男士棉制梭织衬衫在国内企业中,其出口额已经连续14年位列第一。走进溢达的生产车间,一台台衣车轰隆隆得有节奏运转,制衣工人只需按一下“缝制”键,机器就会按照溢达自主研发的走线模具自动缝制好;随后,这件衣服又会沿着车间配置的智能运输设备被自动运送到下一道工序,并且通过每件衣服独一无二的条形码,使得每件衣服每道工序的经手人、当前正进行的工序等信息都能被车间内部运输链智能识别,最终实现对每件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成品品质跟踪溯源。溢达制衣车间Eton生产线溢达制衣厂电脑绣花,一台机器可以同时给20件衣服绣花目前,溢达梭织制衣的自动化率达到65%,针织部自动化率达到35%,均是行业内较高水平。和传统制衣工序相比,溢达自动化制衣效率提升了3倍;自动化制衣技术的运用,让员工培训周期缩短了93%,溢达自动化业务负责人告诉凤凰科技,原先工厂培养出一名熟手需要一年,但现在通过自动化设备,培训的时间仅为两周。溢达纺织与严选的接触始于2016年10月,今年4月份正式推出第一批合作衬衣,目前,网易严选上衬衣商品款色已经达到22款,其中绝大部分衬衣产品都是由溢达供应,网易严选从选品、设计、生产等环节进行把控。溢达梭织布厂整经车间据陈洁介绍,消费升级过程中,用户对衬衣的面料需求、舒适度需求、外观需求都有着不一样的升级,据溢达商务负责人透露,严选会介入到整个过程,具体到原材料选择哪种棉线,而双方团队根据大数据,共同完成产品的最终设计定稿,让用户需求能够最大程度在最终销售的产品上得以体现。溢达纺织一直在强调自己不是简单的贴牌商,事实上,溢达也拥有自己的服装品牌,同时也开发了自有电商渠道。所谓ODM,严选说变革的力量在工厂端严选将ODM模式这一概念带到了大众面前,简单来说,ODM就是工厂负责设计生产,网易严选则需要在原料采购、生产、质检、销售和售后等全产业链环节严格把控。网易严选品控负责人李丹透露,目前严选的品控团队有一百多人,品控流程包括14个基础流程,另外整个严选的质量系统保障,还包括企业标准、新品开发线上审核、系统大数据反馈、商品追溯机制、员工培训与发展多个环节,是一项非常重的“苦力活”。网易严选的品控流程在这其中,网易严选的角色,实际上就是买手和品控员的双重角色,首先,严选工作人员需要深入到各个原材料的核心产区,找到优秀制造商,并从原料选择、产品设计、打样、规模生产、销售等全产业链环节都与制造商保持沟通,从而保证产品质量。溢达的商务负责人介绍,具体到溢达与严选一起研发生产产品,严选利用自己的大数据,能够知道自己的消费群体喜欢什么,帮助制造商即时了解市场动态,而溢达则知道怎么样将产品质量做到最好、用最好的工艺把消费者喜欢的东西表达出来,其纵向一体化供应链有能力快速主动调整内部生产安排,更好地调配生产资源。李丹觉得,在双方的合作中,严选始终是一个助力者,严选将会推动产品质量的改善,而真正变革的力量,则在工厂端。2013年7月时任佛山创意产业园电商总经理助理张淑华当时就曾表示过,佛山很缺这样一个服务平台,它拥有世界的流行趋势信息和数据搜集,可以通过这些数据分析、判断市场需要什么、自己要做什么,如果拥有这样一个平台,佛山的工厂都将从中找到自己的市场定位和设计,这将大大减少他们的设计市场化风险和成本。合作酒店、成人用品、线下空间,严选的边界网易情趣品牌“春风”网易严选将大部分精力投入了与工厂的合作,并将产品定制、调整成消费者喜爱的统一风格。目前,像溢达这样的网易严选合作工厂数量有数百家,主要分布在制造业比较发达的沿海地区,其中浙江和广东工厂的占比超过一半,另外还有一部分海外供应商在为严选提供商品。借助网易邮箱近10亿的用户基数、媲美大牌的质量和亲民的价格,“性冷淡风”的网易严选迅速实现了冷启动,并收获了相当数量的忠实粉丝。而在这之后,如何继续保持并进一步扩大自己的优势?答案或许在最近的几个月中。5月22日,严选推出自有品牌“黑凤梨”系列,有严选自己的设计团队独立设计完成,以黑、粉、金为主要色调,品类小至水杯零食,大至沙发储物柜均有涉足。8月8日,严选联合亚朵推出千元一宿的酒店,酒店的日常运营则由亚朵负责,由网易严选对房间进行室内空间的重新设计改造,寝具、洗护及家居等大部分用品均选自网易严选。两个月后,网易严选宣布与万科杭州基于万科·智谷项目,打造以家为核心概念的“严选HOME”,包括实景空间、可售卖的网易严选全套软装方案以及面向年轻用户打造的社区文化生态。一个礼拜前,严选又上线了成人情趣品牌“春风”,延续了黑凤梨原创系列一贯的简约风格,其清新的产品外观和脱俗的文案调性,让“春风”成为情趣界的一股清流。互联网爱谈论边界的话题,如果说酒店、HOME是严选在线下的场景打造,那么情趣品牌“春风”的上线就意味着严选在品类探索的路上正式迈开了步伐。严选商务总监蒋锦杰告诉凤凰科技,“目前暂时没有什么品类是严选绝对不会去尝试的。”对于严选而言,其角色就像一位20岁青年手中用以探索新世界的利剑,重点在不断尝试,没有什么边界,至于能不能赚钱,或许是30岁要考虑的问题。陈洁明确表示,网易严选目前不考虑盈利,集团对盈利没有要求,严选内部的目标,首先是要做大用户量。这一说法得到了印证,严选与亚朵酒店合作当天,网易副总裁柳晓刚曾表示,此次合作主要是为了让用户在线下也有场景体验严选的产品,并不在意这个酒店会吸引多少人入住,赚多少钱。而严选也将继续在线下探索更多的场景,丁磊曾在接受采访时透露,“严选接下来还会尝试做书店和其他零售业态。”丁磊在给严选提出2017年70亿GMV之后,也在2017年网易财报会议上,甩出了2018年严选要做200亿GMV的小目标。怎么实现200亿?目前看来,一是严选继续扩大边界探索新领域,但都处于尝试阶段,对数据没有要求;另一点则是继续扩大严选既有品类的SKU,推出更多产品以吸引更多的用户。目前严选的商品共有9796款,而在今年5、6月份,公开数据显示彼时严选的SKU在5000个左右,这期间SKU的增长速度并不慢,而为了要达到丁磊200亿GMV的小目标,增加SKU和把控商品品质之间,应该如何平衡,将是接下来严选品控团队最大的难题。怎么样持续讲好故事,并能够不断讲出新故事,将会是网易严选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将要重点考虑的命题。
一起惠2017-11-02 09:36:46327 次
10月25日消息,日前,跨境出口电商企业深圳市环球易购电子商务(以下简称“环球易购”)推出了一个新的供应商合作模式——“分销直上”。据了解,“分销直上”平台自今年8月开始向供应商开放,在该平台,不同于环球易购以往的主动开发商品的模式,供应商可自主上传所有商品图文,还可自定供货价格,并可以设置销售平台的最低限价。供应商不需要自己去管理运营、销售、物流以及售后等环节,只要在出单后将货品运送到仓即可。而环球易购可将供应商的产品分发到各个销售渠道,包括自营平台Chinabrands、Gearbest、Zaful及第三方平台亚马逊、eBay、速卖通、Wish等出口平台。目前,环球易购的销售网络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北美和欧洲多个国家布局了海外仓。环球易购方面表示,其自营独立B2C网站日均浏览总量超过2000万,月销售额总量超过1亿美金;在各大第三方电商平台上的月销售额超过9000万美金。基于这样的流量和资源,在“分销直上”平台,供应商不需要交任何租金和仓租。环球易购方面表示,“分销直上”主要面向的供应商类目为消费电子、服装服饰、家居美妆、户外运动以及母婴玩具。而供应商需要具备货源稳定、质量可靠、自有图文以及无侵权风险的四大条件。此外,在自主定价方面,环球易购提到,目前供应商主要还是自定义供货价,如果商品在平台上有最低销售限价,则商家的限价必须是包邮价;其次,上传产品后商家不能随意修改供货价格,若有需要,将由环球易购工作人员在后台修改。入驻“分销直上”后,商家会得到一个后台账号和密码,可即时提示商家收到的订单数量和发货地址,看到产品的动销状态。在结款方面,平台采取的是“以销定结”,即平台卖出多少单,就与供应商结相应数量的货款,并且将在对账后七个工作日内付款。而为了避免环球易购与供应商自身在亚马逊和eBay等平台的产品冲突,若供应商本来在亚马逊、eBay有店铺,可以先报备,环球易购便不在这些平台上架。同时,“分销直上”系统后台有“严格限价”选项,供应商可以自主设置。“分销平台”的开放,也意味着,对于有好产品好货源的上游供应商而言,又多了一种进入跨境电商行业的方式。据环球易购官方介绍,分销直上招商从今年八月开始试行,截至目前符合条件注册审核通过供应商数量超过500家,涉及电子3C产品、电脑周边、消费电子、服装服饰、家居户外、儿童母婴等各类产品,SKU数量将近10万个。据悉,环球易购成立于2007年,专注于跨境进出口电子商务业务,旗下拥有服装电商Sammydress、数码电商Gearbest和海淘电商五洲会等电商平台,2014年7月,环球易购被山西百圆裤业连锁经营股份有限公司以10.45亿元的价格100%收购。目前员工4000多人,办公面积5万平方米。2016年其年销售额达71.63亿元,今年预计销售额将破百亿元。
一起惠2017-10-25 09:24:47250 次
一年一度的“双11”电商购物节即将到来,在这场年终大促购物狂欢中,我们可以通过零售巨头们的玩法感受它们对未来零售的思路。从阿里提出新零售,到京东的第四次零售革命,以及苏宁的智慧零售,今年的双11在新科技的带动之下,诞生了新物种——如无人零售;也带来了新的消费场景和新玩法。另一方面,随着上半年“二选一”话题的不断升温,我们也看到电商巨头们的竞争持续升温并进入白炽化阶段,也从以往的单体抗争形成阿里系和京东系之争,或许就在这个“双11”达到爆发点。“刷脸进店,无人看守,即拿即走”,《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日前在京东总部实地体验了将于“双11”期间开业的京东X无人超市和京东无人便利店,顺利完成了两次顺畅的购物体验。京东内部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整个大业态中,无人只是表象,骨子里是背后的数据,智能和运营模式。如果只做表象就没有竞争力了,所以对京东而言,无人便利的模式从一开始就要落地,助现有门店完成智能化升级。据艾媒咨询预测,2017年我国无人零售商店的交易规模将达389.4亿元,至2022年将达1.8万亿元。以无人便利架、无人零售店为代表的全新零售模式正在改变着人们对于新零售的原有认知。随着阿里的淘咖啡、计划中的无人加油站+便利店;京东的“无界零售”以及苏宁云商的无人便利店、嗨购市集以及智慧酒店等新物种的推进落地,无人零售业态将掀起新一轮的较量。背后存在多重驱动力在进店通道“刷脸”,并通过扫描二维码,绑定用户信息和支付信息,进入无人超市后记者从货架上拿了一袋面包,并从结算通道直接走出了店外。没有收银台、收银员,但结算在无形中已经完成,这就是记者在京东X无人超市的购物体验。据了解,京东无人超市和无人便利店目前处于试营业阶段,并吸引了不少京东总部员工的光顾。工作人员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首次绑定信息后,下次直接进店即拿即走就行了。京东的线下无人店产品设计迥异于阿里的淘咖啡,如果非要给他对标的话,京东的无人超市形态更像AmazonGo。京东的首个无人便利店从外观上看和其他无人便利店并没有太大区别,在大小约20平方米的空间里,陈列着面向普通大众的休闲食品、饮料等,共有120个SKU。通过登陆京东MEapp,设置完成刷脸登陆,脸部认证成功后,在刷脸开门时即自动关联京东账户。记者从嵌有摄像头的智能货架上拿起一袋零食,将其放到智能结算台上,此时屏幕上显示出商品信息和价格,点击“支付”后出门。“你也可以通过刷脸识别完成支付,屏幕会显示你需要支付的商品,点击确认,几秒后门开了就可以出门。”工作人员向记者描述了另一种无人结算方式。记者获悉,无人便利店里所有的商品都放在智能货架上,货架内置智能传感器,可感知商品的变化,同时货架上的智能摄像头用来确认顾客所拿的商品和数量。当用户在货架前拿走商品后,触发人脸识别摄像头拍照,后台同步记录用户id和商品id,实现人货绑定。在物联网和智能化加速渗透的情况下,零售业正在加速变革。互联网改变了交易端,但对供应端的影响较小,未来物联网和智能化对行业的改变会更深刻。在此背景下,阿里巴巴、苏宁等零售巨头已加快布局物联网和智能化领域。在业内人士看来,无人零售在今年突然遍地开花并非偶然,其背后存在多重驱动力。一是线上线下融合大势所趋,实现消费闭环和数据沉淀,主打高频、低价快消品的超市是块价值洼地,成为零售创新的试验田;二是不断上涨的人力成本和高额的房租,使超市盈利成为难题,尤其是地处商业区的超市,盈利更是难上加难;三是不断迭代的物联网、人脸识别、移动支付技术,为无人超市提供了技术保障。“新零售时代已经到来。”在去年的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首次提出“新零售”概念,“纯电商时代很快会结束,未来的10年、20年,没有电子商务一说,只有新零售一说,也就是线上线下和物流必须结合在一起。”显然,线上增长乏力,线下需要线上数据的改造,两者合作的突破口就在于零售的变革。电商巨头成主要推手一年时间过去了,在今年云栖大会新零售专场上,阿里巴巴对新零售做了复盘和展望。在阿里看来,线上线下和物流结合在一起,才能诞生真正的新零售。企业以互联网为依托,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对商品的生产、流通与销售过程进行升级改造,进而重塑零售业态,并对线上服务、线下体验以及现代物流进行深度融合。在此背景之下,各种新生商业体验层出不穷,线上线下全方位渗透。2017年7月阿里巴巴率先将无人咖啡店应用落地。8月底,苏宁在南京总部开出首家无人店“苏宁体育Biu”。该店营业面积为40㎡,主营商品为体育服饰及周边用品,采用“刷脸支付”并与苏宁金融app进行绑定。由此,业内将2017年称为“无人零售元年”。在独立电商评论人万德乾看来,互联网发展进入热潮,人们对于未来智能科技的探索更加深刻。在中国,阿里巴巴等公司在云计算、移动支付等金融改造上储备了不少技术,现在需要把这些技术运用到具体场景和领域,实现自身金融储备的变现,从而改变整个商业路径。不过亦有观点认为,对于无人超市而言,虽然黑科技光环加持使其更具吸引力,但依然摆脱不了零售业通行的规模效应。事实上,在零售升级过程中,降低成本并非需要通过单一的规模效应来实现,对于提供解决方案的电商巨头而言,其背后目的远大于此。“以人为中心,以场景为界,本质是融合。”互联网独立分析人士柳华芳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阿里京东做无人便利店和商店的逻辑是线下线上的融合,是零售变革的前奏,更是用户体系、支付体系和场景化等全部环节的打通。未来,供应链管理、订单体系、客户关系管理以及分润体系全部要进行重塑。“无人是体现,数据、智能技术和运营能力是方式,无界零售是目标。”京东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把自身的技术、资源和能力等优势开放赋能给合作伙伴,对京东而言的核心则是从零售企业向零售基础设施服务商的转型。因此,在业内看来,尽管国内巨头推出的无人零售与美国电商巨头亚马逊的AmazonGo有异曲同工之处,但他们的核心目的都是提供智能化改造的无人零售解决方案,归根到底都是通过数据的获取,为电商平台寻找流量增量的突破口,对线下零售业态的赋能和升级改造。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在他看来,线上线下的联手促销目的并不局限于销量,更多在于收集消费数据,从而让平台可以更好地帮助品牌商家对产品进行细化定位,寻找市场需求点进行精准营销,把握核心目标用户。
一起惠2017-10-24 09:45:52367 次
继共享经济后,无人便利作为2017年最受热捧的风口之一,其一举一动都受到来自资本、创业者及消费者的共同关注。近日,作为引领这个行业风口的猩便利,上周在集合“无人值守便利架”和“智能自助便利店”两种业态,引领了即时便利新零售的发展趋势之后,猩便利定义了“便利蜂窝”的商业蓝图。今日,猩便利正式对外宣布,已全资完成对51零食的收购,这也是办公室无人值守便利架领域首宗收购案。所有的行业都将经历从诞生、爆发、洗牌到定局的变革,有所区别的可能只是周期的长短。一石激起千层浪,猩便利对51零食的收购似乎在向外界传递出一个讯号,无人值守便利架行业已经开始迎来洗牌定局的苗头。点位扩张,猩便利继续拉大行业领先优势51零食是一家新兴的便利货架运营公司,虽说从点位规模和供应链经营上来看,都要逊色于目前场上的头部玩家,但不可否认,它在平台用户资源和细分服务上已经具备一定积累。对处在无人便利风口上的玩家们来说,点位的规模和增速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后发竞争力。51零食的前期布局主要集中在重庆和成都地区,并在两地拥有近千个点位,其所具备的点位价值,也正是促成本次收购案的核心原因之一。根据此前官方的消息,猩便利在全国的触点数量已破万,这一数据领先了目前无人便利赛道上绝大多数的玩家。在已经确定规模效应带来的竞争优势后,猩便利的此次收购,一举将51零食的近千点位并入旗下,无疑将进一步扩大运维优势,加速其在全国的点位布局规划。业态升级,猩便利发力打造店+架的“便利蜂窝”模式另一方面,从今年6月至今,短短4个多月时间里,猩便利除了拥有覆盖15个城市的过万触点外,还开出了8家线下店,二者数据互通、供应链体系协同,形成了稳定的业务形态。在获取流量之外,挖掘更大用户价值和探索新业态成了猩便利的另一大发力点。从此次收购51零食的动作上看,猩便利的便利零售体系有了再度升级的趋势。在近期刚刚召开的亿欧新零售峰会上,猩便利联合创始人兼总裁司江华就表示,猩便利正在打造500米经济圈,用15分钟的运力满足即时消费需求。这个服务网络将连通便利店和便利架,在用户动线上满足不同类型和场景的消费需求。通过人货场的重构,通过各触点联动形成蜂窝效应,把更多、更快、更准、更精细化的服务内容输送到用户身边。对于便利货架来说,提供生鲜产品的门槛要远高于零食。但在消费升级大环境下,生鲜作为客单价高的高频消费商品,已经越来越趋向于流入新零售链条。对无人便利行业来说,这是一块非常值得拿下的蛋糕,51零食或将成了猩便利打开这条通路的一个契机。在51零食前期已经布局好的零食货架中,生鲜占比60%-70%,零食占比30%。51零食创始人张渊斐曾任职Uber,也曾负责链农西南大区运营,核心团队来自链农,曾管控超过3000个农产品SKU。在这样的背景支撑下,51零食在生鲜产品的货架、选品、供应链管理上,显然已经具备了较为成熟的运维经验。对猩便利来说,对51零食的全资收购,也意味着将其在生鲜领域的商业实践经验一并接入。在货架品类上,除了此前的国外高端零食和爆款产品,后续或将新增同样具有市场冲击力的生鲜品类。在规模效应的扩张和市场流量的掌控上,若新商业模式形成,将使猩便利拥有更大的市场主动权和竞争力。重新洗牌,无人便利行业将开始下半场排位对于每一个风口行业来说,在迎来重新洗牌到形成定局前,无一例外会涌现大量的合并、收购动作,小玩家出局、大玩家升级,这就是风口规则。就目前场上的形势来看,无人便利行业的这一洗牌之局来得虽说早了一点,但却也是意料之中。相较于其它行业,无人值守便利架领域早期看似进入门槛低,但随着模式升级和服务深化,市场沉浮和经验累积,整个行业的难度也将逐步加大。尤其是经过2017年下半年的激烈厮杀,整个行业的竞争开始趋于冷静,无论是技术攻克、团队管理,还是物流配送、风险控制,都成为仍在赛道上的玩家加码的“赌注”。猩便利联合创始人兼总裁司江华也曾预言,“无人值守便利架领域很快会发生并购和收购,因为中小玩家没有供应链,没有底层技术的保障会很快退场,在这个领域会很快迎来巨头的诞生,来满足客户更大的需求”。资源汇总、人才整合,猩便利在收购51零食后,将发生一系列有益双方的化学反应。而这种化学反应,也直接对现有的无人值守便利架领域的格局产生影响,预示着行业争夺已经真正进入到白热化阶段。虽然竞争势头日益加剧,但毋庸置疑的是,目前无人便利行业仍在继续发力中,虽然已经逐渐进入“hard模式”,但这是留存玩家获得良性发展的必选之路,同时各方资本都较为看好其发展前景。光速中国创始合伙人韩彦曾表示,新零售无疑是鲜有的下一个千亿级别的平台性大机会,拼到最后靠的还是基本功,不论是团队的执行力、对供应链的把控,还是基于消费者洞察的商品研发或是围绕位置和流量的争夺等,都会是最终致胜的根本。阿里新零售研究报告中称,与以往任何一次零售变革相比,新零售将通过数据与商业逻辑的深度结合,真正实现消费方式逆向牵引生产变革。它将为传统零售业态插上数据的翅膀,优化资产配置,孵化新型零售物种,重塑价值链,创造高效企业,引领消费升级,催生新型服务商并形成零售新生态,是中国零售大发展的新契机。在流量之争愈演愈烈的情况下,业态升级也开始被头部玩家紧凑地布局起来。可以预见的是,在这样的趋势下,无人值守便利架行业即将迎来一轮洗牌。头部玩家或是将赛道上的小型玩家收入旗下,或是强强联合来拓展竞争优势,整个行业在开始下半场排位赛后,将会形成真正的巨头游戏场。
一起惠2017-10-24 09:44:24301 次
【编者按】在出口电商行业,还是有人就卖一个产品,做成了千万级别的大卖家。如果单看销售额,是不足以说明什么,但深耕一个领域,做到超50%的市场份额,他的经验或许值得学习。自2008年加入eBay后,骏腾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骏腾”)专注于智能车载产品,将汽配产品加入了智能科技元素。定位中高端市场,目前其全部SKU只有200多个,9年的时间,骏腾在智能车载类目已拿下了超50%的市场份额,年营收额达几千万元。和其他品类一样,欧美市场也是骏腾的重点突破市场。骏腾创始人兼CEO崔才瑞透露,目前,骏腾最大的销售市场是欧洲的德国和英国,占整体业务量的80%以上。再拓展到其他市场之前,产品一直是他看重的首要问题。要研发要质量汽配品类的原本单价就比较高,而智能车载产品的价格更是不会低,因而骏腾一开始的方向便没有想走大量铺SKU的模式,而是自主研发打造精细化产品。骏腾盯上的是汽车零配件的电子化升级以及人工智能在汽车硬件上的应用和发展,针对这些来做相应产品的研发和设计。崔才瑞表示,其每年会将毛利收入的20%放在研发上,从产品的设计、交互到迭代升级,不断地在研发上做尝试。与其他可以依靠单线部门完成研发设计的产品不同,智能车载产品可能需要跨公司和跨部门的合作。从上游的芯片公司、产品的界面交互设计到外观包装设计等形成相对宽泛的组织架构。而进入制造业本来就比较发达和先进的德国市场,智能车载硬件产品的竞争也是相当激烈。崔才瑞坦言,与原本就在德国销售此类产品的当地卖家竞争,一开始并没有信心,对当地的消费者是否认可中国制造的高单价产品存疑,但他也根据市场需求快速更新产品,后发技术也跟上了步伐,加上中国制造业的优势,顺利打入了德国市场。“高价产品在海外是否容易被接受,这个问题还真没有我们想象中的严重。如果能在满足需求、性价比和购买体验上找到均衡点,消费者的评价不错,这个问题相比于同质化竞争,也许压力更小。”崔才瑞说道。产品迭代过快带来的危机感除了与海外的对手竞争是一大难题,面对智能车载产品迭代周期变短,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的市场趋势,以及产品受到用户的投诉等情况也给骏腾带来了危机感。崔才瑞表示,智能车载产品在2008年-2013年基本没有什么变化,但从13年后,每一两年就会迭代。目前,产品可能不到一年甚至半年就要迭代一次。“这对我们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会。”挑战是,因为骏腾都是海外仓的备货模式,如果产品迭代得很快的话,已出货的产品会是很大的负担,资金回不来。机遇在于,如果能够踩稳这个节奏,率先推出这个市场的新产品,那市场份额都会跟着比较大一些。对此,骏腾的策略是,要广泛地听见消费者的声音。除了关注专业性的论坛,他们也在Facebook以及官网渠道上去发起一些有奖征文和视频分享活动,吸引一些专业又愿意表达的人,来分享自己对于智能车载产品的体验、意见或者某些前瞻性的想法。然后经过研发部门的消化吸收,去有针对性地开发出新品。虽然一直在强调要从源头把控产品质量,但有时收到用户投诉也是不能避免的事情。崔才瑞将投诉归为,产品可能存在某种缺陷,还没达到消费者的期望值。他举例,骏腾的某些产品是有收音功能的,在车上使用可以接收FM信号。但会有一定比例的消费者投诉说收音机的信号接收不好,因为其对比的是车上原厂的收音机而言。对此,崔才瑞表示,投诉是要正视的,这款带有收音机功能的产品的确没有原装收音机信号好,但其也一直尝试在技术上、方案上去对它进行改良和升级。用现在使用的DAB数字信号(DigitalAudioBroadcasting简称“DAB”数字信号广播)替代之前的FM信号,这样产品要么收不到信号,要么就收到非常好的信号,从而去解决消费者的问题。旺季要关注这两点据崔才瑞透露,早期在物流上,骏腾也碰过壁。此前,骏腾都是以直邮发货的方式,用户每下一单就会直接发货。但因为每个产品有几公斤重,单价较高,会超过海关限定,很容易被海关征收关税,成本增加之外,时效性也变慢,经常被用户投诉。后来骏腾才开始采用批量发货,走海外仓的备货模式。因其SKU量不多,通常选择的是第三方海外仓。批量出关的好处是,公司只需要正常去海关申报交税,可有效解决问题。而到了出口旺季时,11月到圣诞节前后,根据其往年数据,旺季会增加50%左右的销量,因而需要根据不同季节,来调配不同的库存需求。对待旺季,崔才瑞表示,要做好几点准备,一是需要做足库存,二是要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因为现在产品迭代很快,如果别的商家利用旺季的市场需求,率先推出新产品,自己就会陷入被动。可能旺季过后,市场份额就失去不少了。所以还是要一直去关注产品动向。规模扩大的难题是人才在2008年金融危机创立的时候,崔才瑞作为光杆司令,也没想过有一天发展成多大规模的公司。但进入跨境电商后的前几年,销售增长都是指数级的,目前也依然保持着每年30%-50%的增长。而骏腾接下来的目标是年销售额要过一个亿,为此,崔才瑞表示,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首先要考虑人员。相较于市场而言,人才一直是困扰和制约的难题,每当市场规模扩大,就知道又要缺人了。目前,骏腾有40多人的团队,缺乏既懂产品,又懂市场的人才。而人才波动对公司的影响会比较大,因为智能车载的产品专业性比较强,对于新进来的员工是需要培训,才能逐步让其了解,上手不一定很快。对此,骏腾在人才策略上分三步走。一是对于新人才,倾向选择“小白”进行培训。而薪资是绕不开的问题,“加薪加薪再加薪”,除了谈价值观和愿景之后,更愿意用薪资和条件去打动人才;二是导师制,老员工带新员工,除了业务上的扶持,日常工作压力大还可以与导师沟通调节,让新员工渐渐融入到团队中。而对于老员工,其激励措施就是靠公司的财富,每年会根据每个人的贡献加薪,对于核心的骨干会考虑分配股份。“跨境电商考核压力很大,我们基本是不考核销售业绩。因为日常的销售每个人都做不完,所以我们也不考核,只要大家都努力,销售一直是持续在增长。”崔才瑞如此说道。在智能车载品类占据了50%的市场份额后,骏腾还在谋求扩大市场份额。但崔才瑞坦言,其并不想急于求成,融资上市目前都还不在考虑范围,只想做好产品,打造出优质品牌。“我希望可以一直做一个品牌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这是能够让我满意,会让我由衷的骄傲和开心的发展。从我创业第一天开始,只有我一个人的时候,我就跟自己说,我们是要追求做产品、做品牌的企业。”
一起惠2017-10-24 09:27:23317 次
继阿里推出盒马鲜生,永辉推出超级物种之后,作为零售商超的巨头之一,物美也终于加入了新零售这个战团。10月18日,物美与多点Dmall联手改造的物美联想桥店正式启动试运营。从去年至今,无论是电商还是传统商超,都把目光转向了新零售,谁都不想错过这波风口,截至目前,三大脉络已经初现端倪:一是阿里系的盒马鲜生、三江购物、银泰等,二是京东的朋友圈永辉、沃尔玛等,三是传统商超,如物美系的物美、美廉美、新华百货等。“此次对物美联想桥店的改造,其实是一个对传统超市尝试性的重构。如今‘线上+线下、’‘餐饮+超市’的模式成为主流发展趋势,尤其是随着90后对价格不太敏感,更使得传统商超需要适应这种新的变化。我们希望通过对传统商超的赋能,使其能够适应新的消费趋势,进而将传统商超打造为一个集吃、喝、玩、逛一体化的平台”,多点Dmall合伙人刘桂海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超市+餐饮”成为新零售标配提到物美,很多人印象中除了物美价廉之外,还有就是挑散货的大爷大妈和排着长队的收银台……如今,这些在物美联想桥店都不复存在了,其赖以成名的散货占比明显减少,标准包装的货品大大增加。最明显的变化则是,物美与阿里的盒马鲜生、永辉的超级物种一样,增加了“堂食”服务,店内出售的海鲜、牛排可现场加工制作,顾客可以直接在超市享用。与此同时,由于使用了多点Dmall开发的多点APP,消费者结账时可快速“通关”,收银台排队的长度明显减少。在业界看来,升级改造后的物美超市变得更加时尚。“我们与物美的会员是今年1月1日打通的,到今天为止,物美30岁以下的会员占比已经达到40%,”刘桂海透露,“以往在超市买食品,需要拿到收银台结账后出门才能吃,应用我们的系统后,年轻人可以随买随结随吃,边吃边逛”。刘桂海介绍,多点Dmall对物美的改造主要集中在对店效率提升、对用户优化体验两个方面:一方面,多点Dmall为门店提供了仓配售一体化服务,以整体提升店内的运行效率。首先是通过大数据帮助商家进行选品优化,店内SKU从13000个降到11000个,同时生鲜产品占比明显增多,由原来的30%-40%增至50%,极大地提高了坪效。其次,设置了快速周转的前置仓,提升了店内原本的运行效率并节约了成本,同时配合电子价签的实时更新功能,可以帮助门店及时补货、快速拣货。通过提供配送服务,让门店的辐射半径可覆盖周边3公里,增加了线上场景,提升了复购和转化率。另一方面,则是大幅度优化了用户的购物体验。首先是增加了“自由购”业务的推广和引导比重,通过宣传和员工引导,吸引顾客使用“自由购”功能结账,缓解了用户排队结账的困扰;其次是针对堂食服务,增加二维码验证区,方便用户在堂食时可以随拿随买、随买随用。“现在到店的顾客,80%都在用我的APP”。“Dmall+”模式打造新零售范本数据显示,2016上半年全国大型零售企业关店321家,传统零售受电商的冲击已不言而喻。与此同时,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3万亿元,每年还保持着3万亿元的增量,整体市场仍拥有不小的发展潜力。在物美联想桥店此次“变脸”与阿里直接推出盒马鲜生、永辉自建超级物种不同,物美采用的是与多点Dmall合作的方式。“多点Dmall除了跟物美、新百合作之外,跟中百的合作也会于近期上线,届时武汉地区也能提供服务了”,刘桂海表示,“传统商超在其店面资源、供应链和仓储体系上还拥有很大的价值,所以多点Dmall采用的模式更多的是跟传统商超合作,进行相互赋能的方式来进行转型。”数据显示,物美与多点Dmall会员打通不到1年的时间,其会员增长便超过了物美过去22年的总和,而且会员的平均年龄下降了3岁。而与新百在西北地区的合作中,不到两个月,多点Dmall完成了新百旗下实体会员卡向多点电子会员高达200万的转化量,转化率超过50%。刘桂海表示,随着合作的深入,不排除未来会入股物美等传统零售企业。
一起惠2017-10-23 10:05:03343 次
电商的快速发展促使原本单调乏味的物流行业发生了巨大变化。而当所谓的新零售时代来临,仓储物流的智能化也成了供应链创新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这时,一批智能物流服务商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他们把机器人产品和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到物流仓储中,以实现柔性自动化和更快速的反应能力。Geek+就是这样一个定位为“机器人智能物流专家”的企业。其于2015年年初成立,服务领域包括电商、3PL、快递、商超、医药、汽车等众多零售、物流和工业制造类企业,目前已为包括天猫、唯品会、苏宁在内的20多个客户的仓库部署了近1000台机器人。2017年8月,由Geek+部署实施,位于武汉的三当家供应链仓库正式投入运营。这对Geek+而言是个标志性节点。“从部署到项目投入运营只用了55天,创造了‘货到人’仓库部署实施的最快纪录,同时也意味着我们的智能仓储物流解决方案在电商行业的应用已实现标准化和可复制。”Geek+相关负责人向小编指出。机器人如何应用于电商仓储物流?据Geek+方面介绍,电商行业的仓储物流主要着面临两大挑战:订单处理难度大和订单响应时效高。具体而言,电商行业的仓储物流以分为主、以存为辅,订单履行效率是关键。海量SKU导致存储深度浅且有波动,出入库流量大要求效率高、差错率低,海量订单使得订单行少且深度浅,同时存在季节波动。因此,其重点和难点是大规模高效精准拆零拣选。针对这些特性,Geek+推出了“货到人”智能仓储物流解决方案。“以前都是人穿梭在仓库中寻找商品(即‘人到货’),无法精准定位,效率低,且人工操作还有很多不可控因素。现在我们用机器人在仓库捡货,它接到订单指令后,按照最短路径直接把货架搬运到人工捡货点(即‘货到人’)。”Geek+相关负责人解释道。(Geek+的仓库机器人)以其与电商仓配供应链企业三当家的合作为例。此次部署的三当家仓库机器人为Geek+所研发生产的P500机器人,最大举升重量500kg,使用二维码导航和红外避障,根据系统上层指令完成自动拣货任务,还具有智能路径规划、自主导航、自动避障等功能。智能拣选系统通过移动机器人搬运货架到拣选人员,拣选人员只需根据显示屏和播种墙电子标签的提示,从指定货位拣取相应数量的商品放入订单箱。(Geek+机器人在三当家仓库搬货架的运行场景)据悉,在这个位于武汉的三当家供应链仓库内,机器人数量为50,共1185组货架,30810个储位,仓库以泛生活类目平价商品为主。整个仓库共7个拣选工位,3个上架工位,整仓使用“货到人”拣选系统,拣选效率可达到600件/h,上架效率达到800件/h,日均活跃SKU为5500。智能化带来了什么改变?Geek+方面向小编表示,相比传统人工作业方式,机器人“货到人”系统在上架、理货、订单拣选的环节中都大幅度提升了作业效率。在上架/理货环节中,机器人系统通过“货到人”方式优化拣货效率至人工的1.5倍。在订单拣选环节中,可将效率提高至人工拣货的2-3倍。1、货架改良三当家仓库原来采用轻型隔板货架,高度为1.8m,在部署“货到人”仓库后,货架统一更换为机器人货架,高度提升至2.2m,大大提升了仓库的存储容量。机器人拣选系统的存储能力比普通隔板货架高约35%,且整个仓库没有拣货员行走,无需设立过多主通道。同时,货架摆放密度高也使得仓库面积的利用率大大提升。另外,“分散存储+随机存储”的方式将同一种商品分散到不同货架的不同货位,让同一个货架上的SKU组合尽可能多,可提升库位利用率。(三当家仓库改良后的货架)2、退供货流程优化三当家为多家电商企业提供仓储物流服务,主要采用电商特卖模式。电商客户将商品存入三当家仓库,通过各自平台进行为期7-14天特卖,特卖期结束后,如有剩余库存,三当家仓库则进行退供流程,将存货原路退还给相应的供应商。Geek+的“货到人”系统可通过优化上架策略,将同一品牌商品上至同一货架或货位,并根据商品销售热度合理安排货架排布。在特卖期结束后,可直接按品牌将商品退回至供应商,节省了商品退供所需的时间和成本。3、软件算法策略完善Geek+的机器人后台管理系统分为5大主要功能模块:软件系统的架构主要包括机器人调度平台、智能仓库管理模块、算法仿真平台。其中,机器人调度平台可与客户WMS/MES对接,根据客户业务特点灵活拓展各种拣选、搬运和分拣的解决方案。智能仓库管理模块可独立作为WMS帮助客户管理库存、订单并实现各种优化策略。算法仿真平台用以验证各种算法效率及对业务场景的适配性,确保系统效率最优。4、业务流程可根据实际作业情况灵活调整机器人系统可根据不同作业的业务点切换为不同流程;工位模块可在上架、拣货、盘点中切换;流程可切换为日常流程和促销流程;货架的尺寸和形式也可以根据业务特性进行调整。此外,小编了解到,在传统商超的转型升级方面,Geek+的机器人智能仓储物流也有不少实际应用案例,如联华超市。2017年3月,Geek+开始与联华超市共同部署“货到人”机器人仓库,7月开始正式运营。据Geek+官方透露,该超市仓库项目一期机器人数量为30余台,货架数量达到400多组,储位数量约为12000,商品类目以食品为主,作业信息为B2B门店订单拣选,每个工位的规划能力为300行/小时(是传统人工作业效率3倍左右)。“我们针对商超行业特有的仓库作业特点,使机器人系统实现了多批次、小批量的门店补货,实现当日配送的门店从全部门店数量的40%提高到70%,同时减少库存量,保证了门店业务的发展,也应和了时下的‘新零售’趋势。”
一起惠2017-10-19 09:30:35311 次
一场婚礼必要元素有很多,可伴娘礼服却总是那个容易被冷落的。对于许多即将作伴娘的用户来说,买礼服或许是一件非常令人抓狂的事,一方面礼服价格颇为昂贵且并不实用,另一方面许多礼服的设计又不尽如人意。所以在经历过这些后,创业者CorieHardee在2012年决定推出礼服租赁电商UnionStation。据了解,该电商可为消费者提伴娘服的租赁和购买服务,包括60美元(约合396元)的小礼服租赁以及75美元(约合495元)的拖尾礼服。用户可在网站挑选一款合身的尺码以及一款备用尺码的礼服,然后就会在婚礼两周倒计时前收到商品。使用过后,用户需将礼服寄回,而UnionStation则会将礼服进行干洗。另外,用户也可选择花费150美元(约991元)或185美元(约1222.6元)购买一件小礼服或长礼服。不过据UnionStation的CEOHardee表示,多数消费者还是选择组用礼服而非购买。伴娘礼服市场经营得好,潜在用户变成现实用户也不在话下。Hardee表示。“一般伴娘礼服都由新娘来决定,可并不是所有的伴娘都会对礼服感到满意,所以我们的目标就是可以满足新娘和伴娘双方的体验。也因此,在接下来的两年中伴娘团若有人正在筹备婚礼,那么她极有可能以新娘的身份再次成为我们的用户。根据以往的用户数据来看,这种现象是比较常见的。”小编了解到,用户还可要求UnionStation为其免费寄送礼服的面料样本,这将帮助用户查看礼服的实际颜色,同时也帮助该零售商留住潜在用户。此外,UnionStation也曾通过社交媒体Facebook、婚礼博客以及图片分享社交应用Pinterest上做广告来获取用户。2018年时,该零售商还计划在6到8个城市推出快闪店来展示其产品,地址主要选在酒店或一些婚宴场地,并以此来提升品牌知名度。与此同时,也可帮助这个线上零售商进一步接触线下用户。而关于电商租赁市场,Hardee说道:“用户在获得较好的消费体验后,才会尝试更多新事物。UnionStation并不是唯一一家提供服装租赁服务的电商,不过这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如此一来我们还可以借鉴他人的经营模式。另外,还有许多用户向我们反馈,在使用UnionStation后,他们还在尝试其他的租赁服务,并且很喜欢这种消费方式。”据了解,UnionStation目前约有1400个SKU,其服装的风格和剪裁大体一致,但也会根据婚礼的发展趋势以及用户反馈来改变礼服的颜色。而截至目前,该零售商服务过的伴娘用户数量已超50000名,计融资450万美元(约2974.6万元)。
一起惠2017-10-18 09:35:15350 次
零售业正在发生重大而深远的变革,消费升级和数字化趋势愈发明显,零售商们纷纷从“产品导向型”的销售策略转向“场景导向型”的新型零售策略。阿里巴巴研究院今年3月公布了一份新零售研究报告,其对新零售的定义是“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的数据驱动的泛零售的形态”。阿里研究院将“消费者体验”作为新零售的中心引起了笔者的兴趣:怎样的消费者体验才能达到新零售的标准?消费升级不是“价格升级”,而是“体验升级”。传统电商模式初期,消费者更关注商品的性价比,电商大幅抹平了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地区价格不对等,可以直接购买原产地的平价商品成为电商初期用户选择下单的原始动力。传统电商模式成熟的今天,减少去实体店造成的时间和精力的浪费也成为不少人选择电商的潜在心理要素。如今,以消费带体验的传统电商逻辑即将耗尽弹药,以体验带消费的零售思路逐渐成为方向。依托互联网打造的线上购物便利已经成为电商标配,个性和体验作为新的突破口,成为电商从业者们亟需打造的竞争力。凯度的“2017中国城市新消费者趋势完整报告”显示,中国的主流消费者已经是更加自信的个体。西方的影响、现代生活方式和物质的丰富已经唤醒了他们的“自我”意识。这催生了以下三个消费者心理的变化:更注重品牌自我的表达:大品牌已经不足以成为产品大卖的保证,新生代消费者需要足够独特的品牌,这也给精品小品牌突围带来了机会;更注重生活品质:新生代消费者追求生活的品质,也愿意为真正好的产品买单,往往可以接受更高的溢价;更注重自己的时间价值:新生代消费者愿意花钱买时间,把自己从无聊、重复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投身于自己的业余爱好和其他热爱的活动。在这三种消费心理变化的背景下,新零售尝试从以下几点构建消费者体验:多渠道无障碍的购物体验:以小米之家为例。小米之家有大约200个SKU,覆盖最普遍的生活场景,可以让消费者最大程度体验到小米产品的质感。同时,实体产品阵列也能强化消费者心中小米的品牌形象,让更多不参与电商活动的消费者也能建立起品牌认知。除了卖货,小米之家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从线下往线上引流,向用户介绍更丰富的小米产品系列。店员会引导到店消费者在手机上安装小米商城的APP,鼓励消费者通过手机完成购买。通过打通线上线下,小米之家做到了便捷性和体验感的统一。到店一次的用户,就有机会成为小米的粉丝,产生惊人的复购率。另外两个例子:去年双11,优衣库在天猫的旗舰店投放的货品迅速售罄,消费者可以在优衣库400多家各大门店24小时快速提货。盒马鲜生的“超市+餐饮+店仓一体”模式,集购物、餐饮、高效配送于一身,用户可以自由选择到店体验消费,也可以选择线下快速送达,同样体现了新零售多渠道无障碍的购物体验。多元化产品组合及沉浸式场景体验:以MUJI为例。无印良品线下店与咖啡餐饮、文化艺术、时尚美容等跨界融合,试图打造一种新型体验的社交化场所。为配合书店和商品陈列,上海无印良品淮海755旗舰店推出了一系列与设计有关的活动,如设计师做讲座、讨论会、读书会等,配合无印良品本身的品牌调性,更加吸引有个性表达诉求的目标消费者。与此类似,专注潮流的YOHO!以潮流时尚为主题打造的“YOHOSTORE”几乎在单一空间内汇聚了与其相关的所有场景和共同价值。在YOHO!STORE,很大一块面积被划出给品牌提供服务和活动的空间。一方面,品牌会提供类似球鞋清洗、潮流课堂、理发造型等潮流服务;另一方面,也会有艺术展、品牌展和livehouse等活动不定期举办。YOHO!STORE带来的沉浸式体验将强调品牌个性凸显到极致。基于仓的极度便利体验:消费升级的大环境下,消费者不再会为了省钱而“自找麻烦”,更愿意为了方便而多花钱。“提高供应链效率、把消费场景做得离用户更近”成为零售商的共同选择。各色场景在写字楼、社区和街道多点开花:无人货架,无人超市、天猫小店、京东便利店、盒马鲜生、超级物种等大小场景纷纷涌现。广义上,无人货架和盒马鲜生等都属于前置仓的范畴,而便利店则可被视为“社区仓”,凭借自身聚客能力将覆盖半径内的订单集约到店,通过B2B的物流模式降低成本。基于新型仓储模型,消费者可以在最小的机动成本下到店消费,完成订单。极度便利的极致是无仓,这一点,共享单车做到了。数字化会员管理带来的精准推送体验:传统会员管理一般只能记录消费金额、消费频率、姓名、手机号、消费偏好等结构化数据,很难通过这些浅显的维度勾勒精准用户画像,且大多未能联通线上线下。结合全渠道的数字化会员管理则会通过更多维度的数据对消费者进行刻画。消费者的线上线下记录和各种非结构化数据将其审美取向、性格特点和价值观等和盘托出,这些感性维度的标签对消费者最终的购买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的精准推送往往能“搔其痒”,非但不会让消费者厌烦,还能获得较高的转化率,在营销上带来体验的提升。基于视觉的无人便利店简24会通过记录用户的购买行为来对用户标签,以特价或赠送的方式精准推送临期商品,达成供应链流通的优化,做到了承诺“不对供应商退货”。社群电商带来消费信任体验:小编特约零售专家叶志荣认为,社群具有商业社会所必需的稀缺品:信任。社群具备“自迭代”的能力,以信任螺旋的方式累积稀缺的社会资本。个体在连接中创造互动,社群中的互动增进信任,信任的增长促进交易的增长,交易反过来又是互动的一种表现形式,由此信任螺旋上升。在叶志荣看来,新零售的数据手段可以完整的记录、沉淀“社群”运营过程中的所累积的“社会资本”,进而创造、创新出服务于社群零售的新产品、新服务。云集、拼多多、大V店等社群零售平台的成长速度很快,社群数量、交易额增长、复购率等指标让电商同行感到惊讶,这是“信任螺旋”释放出的作用。更多的线下新零售场景都在打造社交空间,在武汉的YOOYA,专门开辟有与顾客交流活动的YOOYA空间,定期组织与顾客的交流与互动。零售店变成为社交化的零售。中正国际品牌管理机构总裁周珺认为,“以心为本”和“零售物种大爆发”是新零售实现的途径。所谓“以心为本”,指的就是在掌握数据和技术的技术上满足消费者需求。DT技术带来的巨大创造力将无限逼近消费者的内心,围绕终极需求重构人货场,最终实现“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的新零售图景。
一起惠2017-10-17 09:31:28380 次
都说杨幂是带货女王,那马云可能是“带货大叔”,每到一处都能引发围观,前有盒马鲜生,今有无人餐厅,以及智能试衣镜。10月10日,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提前探营云栖大会现场,并在天猫新零售体验馆体验了“好买衣智能试衣镜”。(天猫新零售体验馆负责人,为马云讲解好买衣智能试衣镜。)智能试衣镜的使用流程是怎样的?消费者首先需要站立于镜子面前,启动智能人脸与身材识别,输入几项身材数值,30秒内可以“复制”出一个虚拟的我(官方称还原度达85%),不到3分钟时间能试穿约100多套当季新款搭配。上下装自由搭配与多层次穿搭是好买衣比较自信的功能。“以往在线下门店,能够拿进实体试衣间试穿的商品数量有限,且看中一件衣服时,对于如何搭配全靠YY想像。而智能试衣镜上可以自由搭配,发现更多搭配单品,这对品牌来说可以大幅提升连单率。”据一家品牌方透露,引入智能试衣镜后客户平均线下店停留时间额外增加了至少14分钟,面对店内千款SKU,智能试衣镜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能提供消费者“最高机率转化”的商品,也就是提供最新、最适合她、以及购买机率最高的商品,同时智能试衣镜还能记录消费者的穿衣喜好,给予精准的个性化款式与搭配建议,提升用户在店内的购物体验。调研发现,消费者最喜欢的功能是“可将镜面体验存入手机带走”,回到家后还可以无时间与地域限制,多次体验品牌商品在线试穿,最终在全渠道转化购买。好买衣虚拟试衣联合创始人兼CEO黄仲生表示:“如今线上线下的界线变得非常模糊,消费者根本不在乎他是在哪里接触到品牌信息,而是在意他接受的信息对他是否有价值。”服装品牌如何通过消费者与商品之间的数据解析与重组,将线上线下购衣场景整合起来,甚至数字化实体门店成为新零售体验店,通过AI+场景体验设计提供每一个消费者个性化服务,这是服装新零售关键一步。因此,直面目前实体线下店的两大问题:消费者如何在有限时间内,从千款SKU里高效找到自己最喜欢的那几款?消费者离店后即失联,如何持续与品牌产生联结?过去消费者面对超过千款SKU的店面都只能盲目寻找款式,能拿进试衣间数量有限,试穿完后购买的命中率又太低。但好买衣方面表示,曾有智能试衣镜用户表达“以往逛店只愿意尝试自己习惯风格的衣服,但其实很多款式或颜色从没想过自己穿起来竟然非常适合,我买的这件就是在智能试衣镜里发现的。”“款式的发现效率”成为实体线下店内智能试衣镜第一阶段的核心功能。消费者直观感受每套搭配的上身效果,还可以通过单品自由搭配的功能,呈现数种叠穿和搭配方式,这样的体验能够让消费者进店初期立即种草。品牌方表示,多数消费者进店后通过智能试衣镜发现的心仪单品,最终会有近三分之一的消费者购买。实体线下店在新零售的角色中,需要重视消费者从触及、种草、试穿到购买的”整体服务体验”升级。而让消费者离店又不失联的方法,即是将线下与线上体验数据绑定。从消费者启动智能试衣镜开始,系统就已经开始收集数据信息,获取人脸及身材信息,并取得消费者的使用行为数据,同时建立消费者的”购衣愿望清单”,并且实时智能分析该消费者可能会喜欢的其他关连关联商品作为推荐储备。以这些数据为基础,建立消费者的唯一识别ID,消费者可以通过手机扫二维码的形式,将智能试衣镜内的信息同步到天猫淘宝,唤起个人ID与信息,消费者回家后,将就可以持续在线浏览虚拟货架进行虚拟试衣。总结来说,线上渠道在新零售的角色是创造消费者高留存,发挥线上优势,7天24小时持续互动,通过AI推送1对1服务,持续触达消费者,给予有价值的信息,让用户时刻保持对品牌/单品产生高度兴趣,最终达到线上深度“长草”,全渠道成交。因为智能试衣镜让线下店发展出无限可能,品牌方透露,目前已经在计画2018年年初将投入实体店数字化改造,以消费者为中心让其大数据成为品牌的“天眼”,品牌通过智能试衣镜互动可以精准传递高价值信息,并将线下消费者导入线上平台如天猫、微信、品牌官网商城…等等,实现全渠道消费者AIPL全链路可视化。未来,品牌还可以通过大数据预测流行趋势、实现生产前预售、柔性供应链管理,新制造、新物流、新供应链将随之而来,科技将帮助服装行业整体升级。黄仲生最后表示:各行业的新零售模式一旦落地跑通,相应的整体供应链就会连带被改造升级,服装新零售也不例外。衣食住行,衣是最晚也是最难进入新零售的行业,因为衣服是非标品,消费者买的并非是衣服本身的“商品”,而是衣服穿上身的”效果”,理性与感性的效果都得兼顾。
一起惠2017-10-14 09:07:47362 次
近日,德国连锁超市Lidl以旗舰店形式入驻天猫国际,凭借跨境进口电商首次入华。初期,Lidl旗舰店上线216个SKU,覆盖食品、茶饮、保健品、母婴、美妆个护等核心品类。目前,店铺已经在天猫国际德国国家馆中获得突出展示。事实上,德国最大的零售批发超市麦德龙、美国最大连锁会员制仓储量贩店Costco、与Lidl并称德国连锁超市双雄的Aldi等早已纷纷入驻天猫国际。无疑,跨境电商平台已经成为国际连锁超市亲近中国消费者的捷径。不过,各家策略大有不同。Lidl能否在天猫国际这条捷径之外,找到更多消费者触点,更进一步深入中国市场呢?对比几家类似品牌在中国的成长史,我们或许可以看到它的更多“未来”。(1)COSTCO:在天猫开“双店”作为精选超市,Lidl在选品时,每一种产品只要一种型号,这与追求每个品类顶端优势的COSTCO非常相似。此前,主攻实体的COSTCO一直认为中国市场并不适合线下布局,于是选择绕道天猫国际,以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的方式进入中国。凭借在天猫国际旗舰店中积累的经验和数据,COSTCO前不久又在天猫开设了旗舰店,用一般贸易和跨境电商零售进口两种方式一起发力。同时,其官方表示,不久之后还将在上海开出中国大陆首家线下门店。面对成熟而复杂的中国电商环境,Lidl作为门外汉选用了和COSTCO一样的入华方式,未来也同样有机会复制COSTCO“天猫双店”的路径。当然,如果线上业务足够成功,也不排除Lidl走到线下的可能。(2)家乐福:自建电商平台欧洲零售集团家乐福的入华路径和Lidl不同。早在1995年,家乐福就在中国大陆开起了大卖场。走通了线下路径的家乐福也会涉猎很多进口商品,但它选择直接自主研发了自家App。与仅入驻第三方平台不同,家乐福通过自己的App开始了线上线下打通的布局。然而,推出App需要在中国拥有强大的品牌效应,以及足够的庞大的客户群体,从这一点看,这种方式并不适合Lidl。(3)沃尔玛:自建电商平台、收购成熟电商、牵手京东Lidl和世界零售巨头沃尔玛有着不解之缘,因为正是Lidl和Aldi一起将沃尔玛赶出德国这一役,使其名声大振。不过,凭借营业额成为全球最大公司地位的沃尔玛,早以实体店进入了中国,并且已经在中国拥有了包括沃尔玛App、山姆会员App等电商资源。在需要快速借助电商转型的时候,沃尔玛依靠强大的实力直接并购了国内线上超市1号店,让自己彻底变身。2016年10月,沃尔玛又与京东达成战略合作,沃尔玛全球购旗舰店入驻京东,通过跨境电商方式引入更加丰富的商品。经过一年的发展,沃尔玛全球购官方旗舰店成长为京东全球购平台上品类最齐全的店铺。相对于自建电商,收购成熟电商可以让品牌的电商起点更高,投入精力更少。不过Lidl想要走这条路,需要雄厚的资金实力,和足够支撑国内外对接的强大供应链,可能性不会太大。(4)麦德龙:全渠道抢占流量据了解,Lidl走的是批量进货降低成本的路线,一批订货量不低于50000件;还会在全球寻找优质供应商,将符合标准的产品贴上自有品牌……批量、自有品牌,这些关键词难免会让人想起麦德龙。麦德龙和Lidl一样入驻了天猫国际,当时更直接帮天猫国际建立起了德国馆。不过,入驻天猫国际并不是它的入华手段,这已经是麦德龙进入中国近20年之后的事了。与一般的零售超市不同,麦德龙有很大一部分为“批发”业务。至今,在麦德龙的超市中,还可以看到一批批企业预定货物,toB的大批量订单也正是麦德龙直接用实体店杀入中国的底气。也是这一点,造成了其与Lidl入华方式的不同。目前,麦德龙在中国的布局秉承“一体两翼”的概念,即以实体商场为本体,网上商城与天猫旗舰店同步运营。而Lidl刚刚入华,想要发展为全渠道,似乎还需要更多积累,甚至在简单的零售模式上做出更多突破。小编了解到,天猫国际中的大型海外商超百货类零售商已有数十家。美国的Costco、Macy’s、Target、SaksFifthAvenue,英国的Sainsbury’s、HouseofFraser,德国的麦德龙,西班牙的Dia,意大利的IPER、Eurospin,澳大利亚的Woolworths、ChemistWarehouse、Metcash,新西兰的Countdown,韩国的E-MART,日本的AEON、松本清、三越伊势丹,泰国的Kingpower等,都是在这两年陆续入驻的。如今,Lidl也成为了其中的一员,只是,如果想走出第三方平台寻找更多渠道,还需要面对很多新的挑战。某国际品牌代运营商表示,入驻大电商平台几乎是所有国际零售商的首选途径,可以低成本“试运营”,但线下布局就会遇到很多风险,“选址、人力、租金等会让海外零售商失去原有优势。2014年就进入中国的Costco目前也只有天猫这个渠道,近期才称计划布局线下,Lidl也是一样。”另有跨境电商行业人士指出,同类的竞争对手越多,竞争就越激烈,建立起独特优势尤为重要。“韩国乐天就是一个相对反面的案例,很多韩国品牌都有自建的天猫店,如爱茉莉、唯美铺等,它自身没有形成优势。”他指出,Lidl入驻天猫国际相当于进入了一个瞬息万变的行业,需要在一年左右的时间看到成效,否则恐怕也难逃退出的命运。“很多海外零售商来到天猫,恐怕都是陪跑。”一位知情人士向小编直言,不了解中国零售市场、不熟悉中国电商平台规则、代运营不成熟,包括电商平台流量饱和等都可能是海外零售商的阻碍。即便如此,中国市场这块巨大的蛋糕对海外商超的诱惑仍然是巨大的,根据去年年底的数据,天猫国际共引进了来自63个国家和地区、覆盖3700个品类的14500个海外品牌。除了母婴、保健品、美妆、数码家电等进口标品品类之外,服饰、家居、饰品等非标品类招商剧增。其中,百货商超类零售商的数量一直在不断增长。线下业务兵败中国的韩国易买得就曾表示,与阿里的合作是重新战略布局中国市场的基础。也许,短期之内尚不能明确各家战略的优劣,但随着大平台的国际化和跨境政策的持续开放,可以预见还有更多的Lidl会通过电商渠道加入到中国市场中来。
一起惠2017-10-12 09:17:54414 次
无人零售风口正盛。最近,无人零售解决方案提供商YITunnel双喜临门:获得了百度风投和峰尚资本的数千万元天使轮投资、第一家自主科技的类“AmazonGo”无人货架超市将在海航大厦总部首发商用。“我们刚切进来的时候,无人零售还一点风都没有。”谈起YITunnel,创始人吴一黎有时会觉得天道有命,“一不小心就踩上风口了。”吴一黎是清华软件学院的首批毕业生,毕业后在甲骨文和IBM工作,有着超过8年的技术及零售经验,期间还有过两次个人创业。除了高大上的KA零售经验,也有过接地气的零售尝试。2015年,离开IBM再次创业的吴一黎一定没想到,两年后的自己会在最擅长的领域,一路淌进新零售变革的大潮。YITunnel的智能结算台抓住了机器取代人工的新趋势,全面取代零售商超的收银员是吴一黎和他的团队想做到的事儿。一块显示屏、5个摄像头、电子秤以及一个服务器,组成了YITunnel智能结算台的全部硬件。顾客把商品放到结算台上就会显示商品种类、数量及价格,全部摆放并识别完毕后即可使用微信或者支付宝进行支付。另一方面,YITunnel可提供基于人脸识别的防盗系统。消费者在购物的全环节都会受到监控,如果出现了盗窃现象,将被自动拉入黑名单。小编了解到,YITunnel采用CNN(卷积神经网络)技术进行商品识别的深度学习,5个摄像头作为“眼睛”来识别商品。无数次的识别和学习才能让机器真正从各角度“认识”商品。小编对这款智能结算台进行了试用,将已经录入的商品摆上结算台后,屏幕上立即显示出了物品名、重量和单价。机器支持不同类型的标品同时摆放,经过试验,同时摆上巧克力、汽水和薯片均能被快速识别。而水果、蔬菜这样的非标品,则需要按照种类分别称重,无法同时进行结算。识别单个商品识别多个商品并扫码结账未来期望形态,“看一眼就走”据了解,YITunnel智能结算台的识别准确性已经超过99.7%,单个物品辨识速度为0.02秒,错误率仅为0.3%,可识别包括酒水、水果、肉禽蛋奶、零食等上万个常见品类。预计2018年后,可识别的SKU将扩展到3万个以上。“我们那一届就30个人,算是中国最开始做图形学研究的一批人。”YITunnel技术团队中最核心的20人,几乎都是吴一黎的清华校友。在关键的算法标注上,YITunnel在四川组建了规模达120人的专业标注团队,已经对超过200万张商品照片进行了标注。吴一黎对自己团队的商品识别技术非常自信,他们在研发过程中收获了很多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最终形成了如今这套商品识别系统。吴一黎统一的会员标识和精准服务是用户体验的重要环节。吴一黎对小编表示,YITunnel在技术上完全可以实现不同商超之间的会员身份识别,消除数据壁垒,帮助不同商超更有效率地进行推广营销。YITunnel会在开放系统前征询入驻商家的意见,想要打造封闭会员体系的可以独享会员数据,而愿意加入开放云会员数据库的商家也可以通过开放获得更精准的用户画像。“数据都在云上,都会在合法的基础上使用,我们充分尊重商户的选择。”首次使用前,YITunnel智能结算台需要一个耗时30秒的注册,未来将支持注册会员直接人脸识别结算,跳过扫码过程。老人的会员可以绑定在子女身上,首次在子女的带领下注册后,可实现老人刷脸购物,子女账户自动支付。铺设成本方面,YITunnel灵活的给出了两种付费方案以适应不同规模商家的需要。零售商可以选择一次性购买全套智能结算台软硬组件,直接获得智能结算台的所有权,后续只需每年缴纳约20%的售后维护费用;零售商也可以选择购买YITunnel提供的SAAS服务,只需要缴纳一定押金,通过租赁的方式来获得YITunnel智能结算台的使用权。据YITunnel介绍,由于技术成熟,无论选择哪种付费方式,都可以实现对市场上同类解决方案的价格优势。“以后那些东西统统都不存在!”吴一黎指着面前智能结算台下方的“大屁股”──里面是它计算动力的核心──两块TATANXGPU组成的运算服务器。“TITANX的单价不便宜,性能强发热和耗电也大,商超一次性铺设几十台,当然它们完全可以承受这个成本,但我们还能做得更好。”吴一黎表示,YITunnel的下一步要把计算能力云端化,未来将只有基础前台和强大的后台云服务,既能缩减商家成本,也带来了更高的长时运行稳定性。据了解,目前部署YITunnel智能结算台整体需要三个月时间,和企业部署一个系统时长大致吻合。但其操作非常简单,对于员工和消费者而言,基本是零培训。整个流程保持不变,只用YITunnel替换收银员。部署之后,超市所有的购买和会员数据都实时存放在云端。除了YITunnel智能结算台,吴一黎团队还做了一款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智能货架,采用“动作语义识别+人脸识别”的技术手段,通过打造“刷脸门禁系统+智能货架”,达到“多人同时购物”,坪效最大化的同时,也能确保准确性。消费者注册后刷脸即可进店,拿完货品后可以直接离店,自动结算。此外,防盗行为可以由商户自定义,系统识别盗窃用户后会自动报警,盗窃者再次进店时也会进行二次预警,降低货损率。这个智能货架方案将在本月部署在海航大厦的酷铺智能无人值守便利店中并正式商用。小编了解到,类似的方案目前市面上也有提出者,但真正落地这还是第一家。YITunnel的YI取自《周易》的“易”,tunnel则是隧道的意思:“把科技商业化”是吴一黎认为自己最擅长的事,取名“Tunnel”正是想打通科技与商业的“隧道”。在这个隧道里,智能收银是外衣,数据化才是关键。从前台看,自动识别、价格的动态调整、增强会员用户体验,减少人力成本、防盗损等是显而易见的优势;从后台看,完整的用户购买和喜好数据,理货、库存管理和供应链的自动化等才是适应新零售的核心。“我们未来要做到机器人完全管理超市的全业务流程,把现在150人的管理团队减至15人以下。”这是吴一黎的心愿。
一起惠2017-10-11 09:52:33368 次
10月10日消息,美国会员制连锁仓储超市Costco日前发布了上一季度以及上一财年的财报。数据显示,在净销售额、净收入、会员费收入都迎来同比增长的同时,其电商销售额更是在上一季度大增27%,在上一财年增长15%。根据财报,在截至9月3日的上一财年里,Costco的关键数据为:净销售额为1261.7亿美元,同比增长8.7%;会员费收入28.5亿美元,同比增长7.5%;净收入为26.8亿美元,同比增长14%。在截至9月3日的第四财季中,Costco的关键数据为:净销售额为413.6亿美元,同比增长15.8%;会员费收入9.43亿美元,同比增长13.3%;净收入为9.19亿美元,同比增长18%。经摊薄每股盈利2.08美元,收入升15.7%至423亿美元;分析员预期每股盈利及收入平均值分别为2.02美元及415.5亿美元。值得一提的是,在上一财年中,Costco的在线销售额达到46亿美元,约占总销售的3.6%。据悉,Costco高管团队曾经犹豫过是否要聚焦到电商业务上来,但过去一年,公司仍然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数字化方面,包括大力改进官网Costco.com的功能。“我们提升了网站的搜索体验,精简了结算流程,优化了用户订单追踪,还将退货流程做了自动化处理。”该公司CFORichardGalant在一次公开发言中谈道。据了解,Costco还在第四季度中改进了其在线业务的分类组合,增加了例如服装制造商Marmot和通用电气公司等的分类。前不久,Costco还发布了一项名为“CostcoGrocery”的服务,为用户提供两日送达服务,目前已有500个不易腐的杂货类SKU可以享受该服务。与此同时,Costco还加强与超市物品快送公司Instacart(类似国内的多点、爱鲜蜂)的合作,目前大约有1700个SKU可以在多个美国城市享受免费的当日送达服务。显然,这些举措推动了Costco在线销售的增长,也让其在数字化转型上看到了希望。Galanti还表示,今后Costco将继续推出一些列强化在线业务的项目。此外,Costco布局海外市场的策略也不得不说受到了数字化转型思路的影响。以电商大国中国为例,虽早就垂涎这块“大蛋糕”,但Costco一直对在中国大陆开设实体店持谨慎态度。2014年,Costco首先在天猫国际开了一家海外旗舰店,以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方式打开大陆市场,“试水”3年后,上个月又开出一家天猫官方旗舰店,开始以一般贸易进口方式进来,为其下一步开实体门店上了一道“前菜”。当然,Costco在中国市场先线上后线下的策略也的确收获了不错的成绩。自2014年10月正式亮相天猫国际后,它几乎一路火到现在。两年多时间里,Costco海外官方旗舰店每年双11都在天猫国际销售额Top10中排在数一数二的位置,店铺SKU从最初的几十种扩展到400多种,覆盖品类涵盖零食、葡萄酒、保健品、母婴、居家百货,最畅销的几个产品(包括自有品牌Kirkland综合坚果和OceanSpray蔓越莓干等)总销量都在数十万量级。在这种情况下,Costco在中国大陆的首家实体店也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天猫国际总经理刘鹏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Costco的野心远远不止于在平台上卖货,他们更看重的是通过天猫运营数据,做出精准的消费者画像,从而为线下开店做好准备。”
一起惠2017-10-10 09:41:05375 次
随着各种成本的不断上涨,传统零售行业的盈利逐年递减。在这种行业背景下,无人店开始走入零售商视野内。相比于传统零售店,无人店使用各种新技术来替代人工,从长期发展来看可以减少人力投入。而且所有店铺的运营数据可以通过后台云服务器实时查看,企业掌控力增加,无人店标准化的店面布局和设计也使得其更容易复制和推广。总体来讲,除了技术和选址外,无人店的发展没有明显的制约因素。从技术角度来讲,现阶段的无人店普遍采用成熟度高、部署成本低的RFID标签,比如便利蜂、罗森便利店等。但是RFID存在标签回收问题,如果依靠顾客自觉拆标签会影响结账时间,这和无人店快速结账的初衷相反。另外RFID技术易受到距离和频率等外界因素的干扰,进而影响识别率。因此目前这种RFID技术的无人店依然需要配备少量服务人员,很难做到完全无人化。无人店另一种技术路线是使用机器视觉,实现顾客扫手进门、选购商品、直接离开的购物流程,AmazonGo和TakeGo均采用了包括机器视觉在内的多类型技术。机器视觉识别技术的难点主要在于软件算法,同时需要大量的有效训练数据,才能保证较高的识别速度和精度,进而真正应用在线下零售店内。36氪此前报道过的YITunnel就是为零售店提供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自动结算方案。近期,36氪获悉YITunnel获得来自百度风投(BV)和峰尚资本的数千万元天使轮投资。YITunnelCEO吴一黎告诉36氪,他们推出的第一款产品是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无人收银机,可以通过人工智能算法让机器具备识别各种标品及非标品的能力,达到人类肉眼识别商品的程度。消费者将产品放到计算台上,无须寻找二维码,也无须区分标品与非标品,摄像头直接识别物品并在屏幕上显示出商品价格,消费者使用微信或支付宝结账即可。这款无人收银机技术已基本成熟,可以识别3000种SKU,预期到了2018年可扩展到3万SKU。除标品外,还可以识别蔬菜、水果、衣服、图书等非标品。每件商品的识别时间为0.02秒,错误率仅为0.3%,是人工错误率的1/5。未来随着设备铺开大规模使用,YITunnel可以获取更多训练数据,识别的速度和精度也将不断提升。另外,这款无人收银机无须改变现有IT架构,可以和商超的IT设备无缝对接。软硬件部署周期在1-6周之间,可以在市场中快速复制。YITunnel正在和永辉、万达等进行对接,这款无人收银机将在它们的试点零售店进行率先试用。在完成了无人收银机的开发后,YITunnel又推出了一款新产品——基于动作语义和图像识别技术的智能货架,它可以判断消费者的购物行为,识别拿取的商品明细。吴一黎告诉36氪,智能货架的核心技术难点在于顾客动作语义的识别,通过分析图像或视频等底层数据,从中提取与人体动作相关的信息,判断顾客的购买行为,以及可以根据商家定义的盗窃动作,实现系统自动防盗报警。YITunnel已自主收集了千万级动作数据,其智能货架方案将试部署在海航旗下的酷铺智能无人值守便利店中。商业模式方面,零售店可以选择按照固定价格一次性付费,后续每年缴纳20%的维护保修费。或者可以选择交押金的租赁模式,缴纳月租或是年租费。吴一黎告诉36氪,市面上现有方案的技术水平都不低,他们的优势在于方案成本较低,想要实现同样的即拿即走场景,成本可以达到AmazonGo成本的1/20。未来随着线下服务器向线上云端的转化,基于机器视觉的无人便利店方案成本会进一步下降。此次获得数千万元融资,YITunnel下一步要做的除了完善技术外,还要将无人便利店方案快速的在线下零售店落地,并进行复制拓展。本轮投资的领投方百度风投认为,零售智能化是大势所趋,而视觉技术的低成本、高场景适应性、全信息维度优势明显,未来会大大提高零售效率、提高对购物全流程的洞察水平和零售企业的决策能力。与颠覆传统零售的口号比起来,利用智能技术赋能零售企业也是更务实的路径。YITunnel的团队成立于2015年,团队最初是希望做一台可以自动识别果蔬等食品并自动称重的设备,在研发的过程中发现设备同样适用于自助结算。目前团队共有140人左右,核心技术团队有20人,主要是创始人吴一黎的清华校友;负责数据采集和标注的人员有100人左右。CEO吴一黎毕业于清华大学,曾经供职甲骨文和IBM的电子商务部门,有8年左右的零售行业经验。团队零售顾问为前聚美优品CTO、SAP零售解决方案总监。
一起惠2017-10-10 09:35:25396 次
“处方外流”无疑能刺激所有药店的神经。这块肥肉药店都想尝,但却不是都能尝得到。处方哪里来?来了是否有能力接得住?成为零售药店们在政策红利下茫然四顾的两大“天问”。谁能解决药店的这两个问题,谁就能和药店荡起友谊的小船。广东的处方药控销平台“云药库”准备接下这两道题。将库里的1.2万个高价值、高购买频次的处方药SKU供应给合作药店,同时为药店提供慢病处方药的拆零散供、专业用药指导、CDC(ChronicDiseaseCare,慢病照顾服务)技术——这就是云药库“赋能”药店的逻辑。1.2万个处方药SKU哪里来?强大的药品供应链,是云药库赋能药店的基础。所以我们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云药库的背景。据了解,云药库所属的广州市振康医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2月,而振康医药是广东阿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占股100%的子公司。振康医药核心业务有两块:一是连锁药店;另一块则是处方药代理。截至目前,振康医药已先后在广州、北京、上海、深圳、揭阳、汕头、梅州等地建立36家直营处方专科药房。另外,经过12年的积累,振康医药拥有涵盖肿瘤、肝胆、神经、心脑血管、糖尿病、风湿骨痛等14个专科科室的1.2万个慢病处方药SKU。更重要的是,这些都是定位于治疗慢性病、高购买频率、高价值(年平均费用5000元~8000元以上)的处方药——对于药店来说自然是极具吸引力。(图:云药库药品库主要针对的病种)(图:云药库合作的药企品牌)据悉,目前云药库深度合作的制药企业包括泰嘉、辉瑞、赛诺菲、拜耳、GSK等。为什么药企愿意跟云药库合作?云药库负责人、阿康健康DTP+CDC联合创始人陈磊明分析主要有两大动力:一是政策风向下,药企渴望院外增量市场。在“医药分家”的大背景下,国内药品的医院招标出现惨烈的降价趋势,甚至出现过药企“弃标”的现象。这也意味着,在院内销售市场渐趋恶劣的状况下,药企们将主动寻求做大院外市场。二是DTP模式能帮助药企管理患者。“过往工业企业更多服务的是医生,但没有服务到患者。通过DTP模式,工业企业的服务将延伸到每个终端患者,让工业了解到有多少患者在使用药物,以及使用的效果如何。”陈磊明这样解释道。如何共享药品供应链?在建立了供应链上的门槛之后,云药库想将这个庞大的药品库分享到药品终端(包括药房、诊所等)。截至目前,云药库的线下销售网络覆盖全国15万家单体零售药房、2000家连锁药房总部、10万家医疗门诊与民营医院。如何拓展定点药房?云药库采取了“区域中心店+加盟”的模式。据了解,目前云药库在全国10个省份各有一家中心药店,而这家中心药店承担着招募加盟药房、辅导经营(如品类规划、辅助管理等)的职责。招募定点药房,云药房有自己的筛选标准。陈磊明强调,并不是所有的药房都适合开展DTP,云药库选择定点药房也是有窍门的,主要有两类:一是医院周边门店,一是社区门店。医院周边门店主要是针对医院特定科室、特定疾病种类(尤其是重大疾病);社区门店则主要是针对慢性疾病人群——“近水楼台”的区位因素能给药店带来天然客流。选好定点药房后,云药房将对这些药房进行经营和患者服务方面的辅导。例如,云药库将结合定点药房的周边环境(如附近医院擅长的科室)做品类规划,“什么类型的医院附近的药店应该经营什么品类的药品,这都是有讲究的。”陈磊明告诉小编。(图:云药库与药店的合作流程)选定加盟药店后,如何进行配送?陈磊明介绍,目前云药库仅有位于广州的一个仓库,采用自有配送系统,效率并不高。今年,云药库将启动与京东、顺丰的医药仓储物流合作,接下来将在全国地区增加7个以上的仓库。当然,共享药品供应链还有一个重要的前提:药店销售处方药,处方哪里来?陈磊明介绍,云药库定点药房的处方主要有两个来源渠道:一是其合作药企学术推广带来的部分医生处方(医生给处方拍照,然后通过云处方流转平台传给定点药房);二是移动医疗问诊平台(如微医、健康160等)带来的电子处方。把药卖出去,只是开始“通过DTP模式将药物直达患者,药品送到患者手中并不是服务的结束,而是开始。”陈磊明说道。在药品销售环节之后,云药库还将辅导定点药房向患者提供代客订药、慢病健康照顾、疾病讲解、治疗方案、患病心理等方面的辅导服务。做患者长期管理的一个基础是:电子病历档案。据陈磊明介绍,云药库通过临床、医药电商等渠道招募了大量患者(例如波立维、帅泰的使用者),建立了约10万份电子病历档案。在电子病历基础上,云药库定点药房的药师会根据服务表对其服务的慢病患者进行长期跟踪管理。在工业企业和云药库合作患教服务的基础上,药师会面向每个患者提供疾病治疗信息,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最重要的是,终端患者的档案和用药追踪,能“反哺”上游药企,为其新药研发提供参考。以氯吡格雷(亿邦注:药品名)为例,云药库通过活动帮助药企进行新品规的推广,同时获得了大规模患者档案,为厂家的第三代产品做了患者人群图。“药品供应链、配送、支付、服务,这是DTP定点药房的四个核心环节。”陈磊明最后总结道。据小编了解,基于处方药院外市场的广阔前景,无论药厂端还是药店端,都已经有不少企业已经在布局DTP药房,其中最被外人熟知的是康德乐大药房(原名百济新特药房),以经营新特药、专科药品为核心特色。陈磊明认为,在供应链之外提供药店经营辅导服务是云药库相比康德乐大药房模式的一个重要特色。据陈磊明介绍,云药库现在辅导的单店销售金额已经达到500万/月左右。
一起惠2017-09-30 09:39:52508 次
121-140/327 记录7/17 页首页上一页1...45678910...17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