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
7月14日消息,据CNN道,Line是在泰国、印尼、中国台湾和日本流行的一款消息应用的运营商,该公司将于周四在纽约、周五在东京上市,可能是今年最大的一次科技公司IPO。在上述4个亚洲国家和地区Line有2.18亿月活跃用户,但在其他地区和国际该应用很容易被视为替代型聊天服务。在这4个市场,Line是一切:打电话、发消息、看新闻、娱乐、移动支付、玩游戏、听音乐。Line开设了零售店、提供乘车服务和杂货、销售数亿美元的贴纸。Line的吸引力来自,结合了WhatsApp、Skype、Twitter、Zynga、Spotify和Uber等服务的功能。问题是,正如Line在申请上市的文件中所称,除了这4个地区,其他地方的使用“大幅下降”,而Facebook的WhatsApp和微信却在全球快速增长。但这些增长担忧似乎并未影响投资者的兴趣,Line预计可从IPO获得10亿美元以上的收益,部分得益于科技公司IPO的稀少。2014年Line搁置了上市计划,RapidRatings的首席执行官詹姆斯·盖勒特(JamesGellert)称,这次“受益”是“因为上市数量太少”。Line只是今年上市的第五家科技公司,而2015年此时有14家科技公司上市。很多最大的科技新创公司选择避开股市的动荡,从私募投资者融资。BessemerVenturePartners风投资本家伊桑·库兹韦尔(EthanKurzweil)表示:“一家公司无法造势,但2家可能会。如果它非常成功,其他公司将以此为例并跟进。”除了缺乏其他科技公司上市外,投资者从Line身上看到了Facebook和Twitter的影子:用户很多很忠实,似乎可以从这些用户中赚无穷的财富。盖勒特称:“很像Facebook和Twitter,这是过去2年很多IPO中未见的。”Line是韩国互联网公司Naver的部分职员在2011年初创办的,开始只是为了应对日本大地震而开发的通讯工具。但1年后该应用有了5000万用户,比Facebook都快,又过了不到1年达到1亿。现在Line接近Twitter的规模,虽然与Twitter一样用户增长也在放慢,迫使Line寻求新途径赚钱。对于科技行业的人来说,Line就是其他关注消息应用的大科技公司和新创公司的预报者。加拿大消息应用新创公司Kik的发言人罗德·麦克劳德(RodMcLeod)表示:“聊天在美国开始热起,我们只是实现这里的可能机会。Line上市预示着聊天竞争的又一个篇章。”贴纸和虚拟商品能否成为长期可行的收入流,消息应用真的可以作为支付、打车和流体音乐中心使用,某些消息应用主导某些国家,如同Line在日本一样,还是像口袋妖怪席卷全球?Bessemer的投资人库兹韦尔称,Facebook、Twitter、谷歌和Snapchat将密切关注Line,从而了解下一个社交媒体时代应做什么和不做什么。
又到了周末了!有对象的人出去约会了,有朋友的人出去社交了,还剩下我们这些又宅又懒又没朋友的人们在家里“挺尸”。没关系啊,好好享受一个人独处的珍贵时光。看看这篇文章为你盘点的好物,把赖在家里这件事装点得更加舒适又美好,要学会自己创造幸福感和愉悦感哦~·这么一躺,脖子就舒服了!无穷无尽的低头族生活(哪怕放假在家都在低头玩手机,除了来一发马杀鸡,咋样才能让颈椎舒服一下呢~!这个日本的U型枕,有着非常理想的弧度,可以让颈椎完全舒展开。枕头上还有两个磁石,位置正好可以按摩风池穴,按一按有点酸痛会很舒服。·终于找到了!与床为伴的神器好容易周末了就不要从床上下来了。不过床头放一个靠垫倚着玩的时候,一会儿就需要调整一下,靠着体验也不太舒服。有了这个靠床的直角,就再也不会感到不踏实、腰部没有支撑了。看书、玩手机都能躺更久,能不下床就不下床的宝贝儿们,让我听到你们的欢呼。茵曼home棉麻布艺三角形沙发垫办公室护腰靠垫抱枕定制/含芯三角形垫50X60X30cm89.00·懒人神器!沙发床铺终于可以放水杯咯懒人喜欢把所有东西都放到自己身边伸手就能拿到的地方,这样调整好了姿势准备好了物料以后,就可以不再移动了。但是有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是赖在床上或者沙发上的时候,如果不想让小桌子之类的东西禁锢了自己蠕动的范围,如何在软塌塌的表面将水杯或者零食盒立住?你需要这个。茵曼home北欧简约式实木扶手垫/橡木扶手垫隔热垫/魔术垫480*300*7mm129.00·翻手为灯,覆手支架对于我们这些一刻也离不开手机的人,白日里整天攥着它就不说什么了,到了半夜早该睡觉的时候屏幕依旧透着光,更有懒人支架来帮忙。同样的,台灯或者日光灯也是生活中经常需要用到的物品,接下来要说的这件好物就是两者的结合。放在床边事半功倍~手机平板支架懒人支架床头护眼灯创意多功能带灯支架89.00·一杯红酒配电影,RIF6CUBE家用便携式投影仪看电影会是许多人消遣时间的第一选择。但是出门看电影需要换衣服化妆,而且电影院内环境又十分嘈杂,相比之下家庭影院显然是更为舒适的选择。一台RIF6CUBE家用便携式投影仪能带给你更完美的观影体验,有了它,你可以坐着看,躺着看,吃着重口味食物看,随心所欲。·用它,独享一人美好的“小憩”时光除了让身体得到充分放松以外,也应该让自己有点不一样的享受。这套来自台湾品研文创的茶壶茶杯套装,它的名字就叫做“小憩”,其设计的初衷就是希望你能去给自己放空,静静享受下一个人的下午茶。引用官方的文案:当生活过得不那么尽如人意的时候,为什么不停下来给自己一个“小憩”呢?·酥脆营养小零嘴我知道灵魂已经很寂寞了,嘴就千万不要再闲着!除了不咋健康的薯片和甜食以外,还有这种口感味道健康度俱佳的小零嘴存在呢!亚细亚田园是来自台湾的美食本土系列产品,主推低卡高纤维的蔬果脆片,采用天然100%新鲜蔬果,用独有的先进真空脱水技术研制出天然果蔬脆片。个人推荐日式和风什锦蔬菜脆片,特别好吃!亚细亚田园果蔬干485g蔬菜/薯条/水果脆片/菇菜/日式和风共5袋休闲零食组合大礼包65.00
本周硅谷的一大话题就是Lyft。据《华尔街日报》和彭博社两家权威媒体报道,美国共享乘车创业公司Lyft已经聘请了投资银行QatalystPartners。由于这家投行最知名的业务就是帮助科技公司出售,这不禁让外界猜测:这家以粉红胡子为标志的Uber在美国的最主要竞争对手,真的撑不住要出售了?虽然业务规模和融资估值都有着明显差异,但Lyft依然给Uber在美国施加了不小的压力。两家公司都创办于旧金山,只是Lyft的创办时间比Uber晚了三年。正是这三年的时间差,让后来者Lyft只能扮演Uber的追逐者角色。不过,当Uber忙于在全球68个国家和地区大举扩张的时候,Lyft却在美国本土不断蚕食Uber的市场。过去一年时间,Lyft在美国市场的份额增长了三倍,运营城市达到了190个。在两家公司总部所在的旧金山地区,Uber和Lyft的市场份额几乎旗鼓相当。今年2月,LyftCEO甚至提出了两年内在美国超过Uber份额的目标。值得一提的是,去年9月Lyft还接受了中国滴滴出行的1亿美元投资,并与后者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抗击Uber的市场压力。与中国市场一样,烧钱打价格战是两家公司激烈竞争的最直接体现。两家公司都在美国投入了数以亿计的美元,用于补贴乘客和吸引司机。今年年初,Uber率先宣布在北美100多个城市下调资费,而Lyft也紧随其后宣布下调美国近四十个城市的价格,继续对Uber保持压力。与中国市场之前的滴滴和快的大战一样,Lyft与Uber的竞争资金也来自于融资。但与全球打车巨头Uber相比,Lyft的实力完全不在一个级别。Lyft迄今已经融资20亿美元,与Uber(125亿)相比还不到六分之一。Lyft的估值也只有55亿美元,甚至只有Uber(640亿美元)的十二分之一。这也是市场担忧Lyft的一个重要原因。虽然去年一年Lyft融资了16.8亿美元用于市场扩张,但Uber单是今年就已经融资57亿美元,甚至比Lyft的估值都高。就在本月沙特政府投资基金向Uber投资35亿美元,更是创下了全球非上市公司的单笔投资记录。在融资军备竞争方面,Lyft显然远远落在了Uber的后面。此前据彭博社报道,Lyft向投资者承诺今年的开支会控制在每月5000万美元以及全年6亿美元。但这一烧钱补贴依然无法与Uber相比,单是去年三个季度Uber就亏损了17亿美元。不过,Uber的战线涉及到全球市场,包括在中国市场与滴滴出行。虽然今年5月Lyft乘车数达到1270万次,环比增长11%,双双创下新高。但没有补贴的乘车数增长比例只有5%。更令人担忧的是,就在Uber获得35亿美元巨额投资的6月份,Lyft的关键指标——乘车次数已经停止了增长。这对Lyft来说绝对不是一个好的迹象。Lyft也在融资备忘录中表示,Uber已经明显提升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正是在这种背景下,Lyft与Qatalyst的接触就显得尤其令人猜测。虽然并不确定Lyft是打算出售公司还是寻求新一轮融资,但Qatalyst最擅长的是帮助科技公司提高出售价格。Dealogic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Qatalyst经手的交易总额达到了337亿美元,在美国排名第四。其中就包括了本月微软斥资260亿美元收购LinkedIn的交易。今年以来美国投融资环境的恶化或许是促使Lyft考虑出售的主要原因。今年第一季度,硅谷VC投资交易额下滑了11%,交易数量下滑了5%。晚期创业公司的平均估值已经较去年第三季度的峰值下滑了43%。在融资降温以及上市放缓的情况下,并购收购退出就成为了VC最为青睐的渠道。Dealogic的数据显示,今年迄今全球科技公司交易总额已经达到2600亿美元,仅次于最高峰的2000年。科技行业的并购步伐也高于其它行业。那么,谁可能收购Lyft?虽然相对于巨头企业来说,Lyft55亿美元的估值并不算高。但有意收购Lyft的公司都肯定会考虑其资金消耗速度以及未来的增长空间。据知情人士透露,由于业绩存在巨额亏损,Lyft的估值或许只会停留在上次融资的55亿美元。Qatalyst已经联系了包括大型车企在内的诸多潜在买家,其中包括了Lyft此前的投资者通用汽车。Lyft媒体关系部没有回复新浪科技驻美记者的置评要求。而Lyft一位普通员工对新浪科技表示,本周这一传闻沸沸扬扬,如果只是融资的话,公司早应该出来表态安抚人心了,现在的情况让公司内部有些士气低迷。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通用汽车或者福特汽车最有可能成为Lyft的收购者。自玛丽·巴拉(MaryBarra)出任CEO之后,通用汽车一直在积极探索汽车领域的新机遇。通用汽车目前还有140亿美元的现金头寸,有能力进行大额交易。更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通用汽车已经连续进行了数笔大额投资。今年1月,通用汽车斥资5亿美元获得了Lyft10%的股份以及董事会席位。两家公司还计划共同研发自动驾驶汽车,并为Lyft司机提供租车折扣。同一个月,通用汽车又以不到40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另外一家打车服务公司Sidecar,主要是看重了后者的团队和技术。不到两个月后,今年5月通用汽车又斥资10亿美元收购了旧金山自动驾驶汽车技术公司Cruise。实际上,并不仅有通用汽车如此大举投资。由于面临着谷歌自动驾驶汽车、Tesla电动汽车、Uber出行等新兴科技公司带来的冲击,传统车企已经开始积极参与新兴的市场空间,避免自己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困境。在主要车企中,福特汽车参与了Lyft的融资。丰田汽车对Uber战略投资1亿美元,与后者达成了类似通用汽车与Lyft的汽车租赁协议。大众向欧洲市场的出行公司Gett投资了3亿美元。奔驰和宝马也进行了类似的投资。此外,苹果与谷歌也是可能的收购方。这两大巨头都有着充足的现金储备,足以进行任何大手笔的收购。苹果刚刚向中国的滴滴出行投资了10亿美元,库克也暗示未来还会进行更多收购推动公司的增长。而谷歌对出行领域的兴趣已经不是秘密。这家互联网巨头已经通过此前收购的导航服务Waze在以色列和旧金山湾区测试自己的拼车服务。收购Lyft将使得谷歌迅速提升自己在共享乘车领域的业务规模,并直接与Uber展开竞争。无论Lyft的收购方是哪家公司,接盘者都要面对一场巨大的烧钱游戏,将这场与Uber的竞争继续下去。
6月29日消息,据路透社报道,未避免进入到庭审阶段后可能泄露更多的企业机密,Uber和Lyft于周二就两项涉及双方高管人士的指控达成和解,并互相撤诉。此前,Lyft方面因为前COO特拉维斯·范德詹登(TravisVanderZanden)跳槽Uber后涉嫌违反保密协议而提出起诉;Uber方面则因为一次数据泄露追踪到与Lyft的COO相关,而对后者提出起诉。不过根据周一递交的法庭文件显示,双方已就范德詹登的涉嫌违反保密协议案达成和解,而同时Uber也撤销了针对Lyft员工与数据泄露有关的指控。截稿时,Lyft发言人证实了达成和解的消息,但拒绝透露和解的具体条款。Uber发言人则未能取得联系,尚未对上诉报道置评。
京东集团CEO刘强东近日忙于618电商大促,其夫人“奶茶妹妹”章泽天也没有闲着,新晋辣妈的她近日出席了北京国瑞因味茶inWE店的开业典礼,为自己的投资项目站台,这也是“奶茶”产后首次公开亮相。在清华毕业并和刘强东完婚后,章泽天的主业是投资,她名下目前有一家名为VictorSuccessLimited的投资公司。据刘强东此前接受新浪科技专访时透露:“家里的投资她说了算,她投得不错,还参与了对Uber的投资。”此外,公开资料显示,章泽天还参与了在线教育项目“积木盒子”的投资。现在,在因味茶的活动上,“奶茶”大方承认了对这家对标星巴克的“茶馆”的投资,但具体投资金额未透露。虽然与典型的互联网项目投资关系不大,但这家时尚茶饮的来头并不小。因味茶inWE的创始人CEO缪钦之前是麦当劳中国首席运营官。他表示之所以离开麦当劳创办“因味茶inWE”,是怀揣“以东方茶饮引领东方时尚”的梦想。具体来说,因味茶inWE主打咖啡意外的茶饮,并且围绕茶饮为中心,售卖衍生品。因味茶inWE方面介绍称:“在这不仅可以喝到年轻人专属的那一杯茶饮,还可以享受’可见可售’的随心购物——所有你喜欢的东西,大到富有特色的沙发,小到桌角精致的茶杯,都可以扫码、付款、打包、带走。”目前,北京国瑞因味茶inWE店是因味茶inWE第八家店铺,在此前一年的时间里,缪钦已经带领团队完成了7家连锁店的开拓,并透露将在年底开满25家。但这家对标星巴克的茶饮项目,最终目标是300家店。该目标将在2018年完成,并会同期进军美国市场。作为项目投资人,“奶茶”章泽天表示该笔投资属于“战略投资”,并无具体的投资回报时限。她还进一步称:“相信有一天因味茶inWE的CEO缪钦可以把茶店,开到大家所在的那个城市。”除了该茶饮品牌,当前“奶茶”章泽天名下还有刘强东为其开设的“京东智能奶茶馆”。
不久前,全球最大的移动专车公司Uber,刚刚从沙特阿拉伯一家主权财富基金获得了35亿美元的投资入股。然而,在全球快速开拓市场的Uber,依旧缺钱。据悉,Uber准备在高风险贷款市场融资10亿美元到20亿美元。《华尔街日报》、美国科技新闻网站Recode等报道了这一消息。据称,在进行过多次大规模融资之后,Uber自身股权稀释比较厉害。现在除了担心资金来源之外,Uber也要考虑投资机构股权比例越来越大的问题。Uber计划在风险比较高的杠杆贷款市场进行融资,这种融资方式对于科技公司也十分罕见。根据《华尔街日报》报道,Uber提供的贷款收益率在4%到4.5%之间。另外,对于贷款机构,Uber希望本公司目前600多亿美元的高估值,能够消除有关“未来还贷能力”的担忧。如果按照20亿美元的贷款规模,这仅仅占到Uber目前资本额的3%左右。Uber目前在全世界开拓移动专车市场,尤其是印度和中国市场都宣布了大规模投资计划。Uber首席执行官卡兰尼克表示,中国市场竞争激烈,出于补贴消费者抢夺市场的需要,Uber每年亏损10亿美元。值得一提的是,所谓的杠杆贷款类似于“垃圾债券”,能够对借款公司的商业机密进行一定程度的保护,相关的投资银行,会把这些贷款像基金一样,转售给其他机构或者个人投资人。投资银行也无需面向最终投资人披露贷款企业的详细商业信息。全球移动专车市场目前正在高速增长中,各家厂商的竞争十分激烈,各国本土的强势企业,都在千方百计阻挡Uber的进入,甚至结成了共同对抗Uber的企业联盟。比如在中国市场,拥有市场优势地位的滴滴出行,不久前获得了美国苹果公司的10亿美元投资,最近又从中国人寿获得了6亿美元的融资。据悉,滴滴出行的资本估值已经高达250亿美元。
英国《每日电讯报》称,外卖服务平台Deliveroo今年的营收预计将达到1.3亿英镑(约合12.3亿元人民币)。报道称,这一数字来自Deliveroo与投资者分享的内部信息,这也表明该公司今年的营收与上年相比增幅将超过1000%。Deliveroo成立于2012年,总部位于英国伦敦,该公司可以让消费者通过其平台向热门餐馆下单,而所订美食将通过自行车或摩托车直接送到消费者家里或办公地点。Deliveroo向消费者收取2.5英镑的外送费,并从餐馆那里获得部分佣金。PizzaExpress、Dishoom以及GourmetBurgerKitchen等商家均已经在该平台上注册,此外已经注册的商家中还不乏米其林星级餐厅。在2亿美元投资的助力下,Deliveroo已经将其业务拓展至欧洲、亚洲以及澳洲的68座城市,其中38座位于英国。不过,该公司尚未公开其销售额数据。如果《每日电讯报》的报道属实,那么1.3亿英镑的营收意味着Deliveroo月销售额是去年早些时候的十倍以上。报道称,Deliveroo去年年营收接近千万英镑。分析师此前曾经警告称,多数外卖服务平台最终将失败,而不会成为估值达到10亿美元的独角兽企业。EdisonInvestmentResearch表示,当初创企业已卸下独角兽的伪装,显露出失败企业的本来面目时,其估值的巨大波动将是一个麻烦的问题。Deliveroo负责英国和爱尔兰业务的总经理丹沃恩(DanWarne)上月曾表示:“我们一直处于一个超速发展的阶段。目前,我们仍处于这个阶段,但同时我们也在专注优化商业模式,以确保可以挣到钱。很不幸,这是每个企业最终都要考虑的事情,这就是现实。”英国外卖服务的竞争注定将日益激化,美国打车应用鼻祖Uber上周对外证实其计划在英国也推出食品外送服务UberEats。不像其他食物外送公司,Deliveroo已经在停车场搭建了一系列临时厨房,以帮助餐厅在忙时依然能够满足该平台上消费者的需求。
Uber现在改变了司机等待乘客的规定,现在如果乘客让司机等待超过2分钟,Uber将对乘客罚款。但是,司机仍然需要在原地等待5分钟,才能撤单,并且对乘客收取取消费用。Uber之前在纽约,新泽西,达拉斯和菲尼克斯试点超过2分钟罚款措施之后,发现乘客及时上车率开始提升,而现在它打算将这项措施扩展到休斯敦,波特兰和美国其他10个城市。这只是Uber为了安抚司机的几个变化之一。其他变化的包括,Uber正在扩大其目的地计划,以让司机沿特定方向接客;司机现在可以暂停Uber的接客传入请求,使他们可以休息一下;现在司机可以申请Uber的公司信用卡,让他们可以立即获得他们的血汗钱。
北京时间2日早,UberTechnologiesInc.宣布,收到迄今为止最大一笔投资,从沙特阿拉伯的公共投资基金拿到35亿美元。该公司称,这笔投资对其估值为625亿美元,与之前的估值一致。这家沙特主权财富基金的董事总经理YasirAlRumayyan将加入Uber董事会。沙特一直在石油行业之外寻找机会,以实现投资多元化。美国第二大叫车公司LyftInc.从沙特亿万富豪AlwaleedBinTalal王子的KingdomHoldingCo.那里筹集了至少1亿美元。“作为沙特王国的主权投资公司,我们注重从投资中实现具有吸引力的长期财务回报,”AlRumayyan在声明中表示。Uber扩大了先前的一轮融资,以纳入沙特公共投资基金的投资。该公司称,其资产负债表总规模由此超过110亿美元。这笔资金的注入帮助Uber缓解了上市需求。Uber目前在中东和北非的9国15城开展业务,该公司表示,已经承诺在该地区投资2.5亿美元。该公司正在继续加大中国和印度市场的投资。全球的叫车服务公司不缺投资。作为Uber最大的全球竞争对手,滴滴出行上个月宣布获得苹果(98.46,-1.40,-1.40%)公司10亿美元投资。阿里巴巴及其金融子公司向滴滴出行追加投资4亿美元。印度的Ola也资金充裕,正在大举扩张。
5月2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丰田汽车公司和Uber周二宣布,他们将联手开拓拼车业务,其中包括丰田将向Uber投资。这是汽车制造商与拼车服务之间最近掀起的合作浪潮中,出现的最新一起合作例子。这两家公司在一份联合声明中表示,丰田和Uber将打造一项新的租车业务,汽车购买者可以从丰田金融服务公司那里租赁车辆,并可以通过成为Uber司机获得的收入支付相关费用。面对苹果、谷歌等科技公司和私人公司Uber正在重塑全球汽车行业,传统汽车制造商竞相与拼车服务合作。周二早些时候,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宣布,向小型拼车服务GETT投资3亿美元。今年1月,通用汽车公司向Lyft投资5亿美元,以开发按需无人驾驶汽车网络。在美国,Lyft一直是Uber最大的竞争对手。苹果公司最近宣布,将向中国拼车服务滴滴出行投资10亿美元,此举被视为该科技巨头巩固其在关键的中国市场影响力的一个政治行动。与此同时,福特汽车公司正在寻求合作伙伴,以向汽车生产和销售之外的领域拓展。该公司董事长比尔·福特(BillFord)周一称,今年“你会听到我们更多这方面的消息”。丰田正在通过其子公司丰田金融服务公司和投资基金MiraiCreationInvestmentLimitedPartnership开展战略投资。最近几个月,Uber和丰田均已投资开展无人驾驶汽车的研发。这两家公司未透露是否将在这些项目上开展合作。
5月18日消息,根据马来西亚国家通讯社Bernama的报道,马来西亚财政部打算从明年开始向电子商务征税。在该报道中,马来西亚财政部秘书长TanSriDrMohdSerigarAbdullah说,财政部已经要求内陆税收局(InlandRevenueBoard)进行详细的评估。“我们需要向挣钱的人收税。否则随着电子商务和分享经济越发火热,这将是国家财政的损失。”Abdullah说。据悉,除了业务涉及电子商务的公司,通过线上平台获取用户或消费者的从业者也涵盖在内,例如Uber和Grab(东南亚知名打车平台)的司机。Abdullah督促电商从业者在马来西亚公司委员会(CompaniesCommissionofMalaysia)登记,以便于政府追查收入。Abdullah引用土地公共交通委员会的研究说,Uber和Grab的司机每月能挣7000马币(约合1700美元),超过当地3000马币(约合744美元)到4000马币(约合993美元)的可征税标准。据了解到,该举措并非没有先例,其他东南亚国家(例如印度尼西亚)已有向当地或国际科技公司征税的初步计划,谷歌、推特以及脸书都被督促建立长期性公司而非代表处。
无论你是一个忙得没有时间做家务的苦逼白领,还是每天坐享午后阳光的高端生活家,抑或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家庭主妇,甚至是对智能机械充满兴趣的技术宅男,这都是一个必将引起你兴趣的东西,它就是家庭地面清洁机器人。机器人这个词大家已经听了几十年,但把它和我们的真实生活联系到一起,您可能会觉得非常高端。实上这只是一种错觉,机器人不一定非要有人的样子,它只要足够智能,足够独立,不受空间的约束,并能出色的完成它的份内工作,就对得起这个名字了。从这个意义上讲,文章的主角“家庭地面清洁机器人”已经完全称职。此类机器人目前在市面上主要分两种,一种是以吸尘为主,一种是以湿拖为主。对此二类的一些重点型号的介绍以及购买的注意事项,我们将在后面的二期中给您细细道来,本期先讲讲它们的来历以及能做的事儿,您看看这是不是您一直在找的东西。清洁机器人的起源及品牌家庭地面清洁机器人的产生,我们首先要感谢iRobot公司。这是一家1990年就已经成立的公司,它由MIT的几个机器人专家联合创办。20多年来,他们生产了外星探测的机器人、战场扫雷的机器人、金字塔里考古的机器人、战场搜救机器人、以及无人驾驶车等等一系列牛逼闪闪的产品。图:上天下海拆弹搜救——牛逼闪闪的iRobot公司(图片来自iRobot官网)但军方和科研的需求量与家庭消费市场相比终究还是太小,因此目光长远的iRobot公司在2000年就开始研发面向消费市场的产品,比如情感反应洋娃娃、在各种场所——地面、泳池、车库、屋顶进行清洁的机器人等等。其中,2002年发布的扫地机器人Roomba系列,帮助iRobot成功打入家庭消费市场,走进普通人的生活。图:科幻般的iRobot走入凡间(图片来自iRobot官网)iRobot公司打开了一片新的市场,后面自然会有一批公司跟进。这个名单中不乏一些知名跨国科技公司,比如韩国的Samsung、LG、日本的TOSHIBA、Panasonic、瑞典的Electrolux等,同时也有一些专做清洁机器人的公司,比如美国的Neato、Mint、德国的Karcher、台湾的V.BOT、以及国内的科沃斯、福玛特、kv8等。在欧美市场上,Neato和Mint这两个品牌凭借着独有的技术从众多品牌中脱颖而出——这也是后文中会详细介绍其产品的两个品牌。而国内及台湾的几个品牌,虽然给人感觉是从山寨起步,但目前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核心技术,同时在价位上具有一定优势,在购买时也可以适当考虑。图:目前市面上主流的地面清洁机器人品牌地面清洁机器人的分类清洁机器人毕竟还属于新兴事物,所以并没有标准的分类,笔者在这里将粗略的按照「是否使用水来进行清洁」来划分:不使用水的,我们可称之为扫地机器人,也可以理解为会跑的吸尘器。其原理主要是靠「扫」和「吸」,因此适合几乎所有的地面,包括地板、地砖、地毯及部分地毯。下面这个视频是Neato公司XV系列扫地机器人的一段介绍,可以看一下它的工作方式:使用水进行清洁的,我们称之为拖地机器人或洗地机器人,也可以理解为移动的拖把。前者靠湿布来清洁,后者是靠喷水后再吸水来清洁。此类产品可以解决扫地机无法清除液体、油性污渍的问题,但也有局限,就是不能够在地毯等表面上使用。下面这个视频是Mint公司5200拖地机的一段介绍,可以看一下它的工作方式:地面清洁机器人的基本功能在选购地面清洁机器人时,我们需要关注这样一些事情:清扫路径规划。机器人能否合理的规划地面的清扫路径,在清扫到墙角或家具腿等障碍物时能否尽最大能力清扫,清扫过后有无死角等。多房间清扫以及限制区域功能。一般家庭都有多个房间,机器人清洁时是否有计划的覆盖到全部的房间,同时如果有一些区域不希望被清洁,是否有方便的办法对区域进行限制。一次充电的清扫面积。一次充电后的清扫面积有多大,是否适合您家庭的面积。清扫速度/充电速度。单位面积的清扫时间,充满电需要的时间。清洁时的噪声。清洁时是否会产生噪音,噪音为多少分贝。尤其对于以”吸”为主要清洁方式的机器来说,此项很重要,因为往往它们工作时的声音都较大。机身规格。如高度是否可以钻进常用的家具下。细节上的使用体验。如是否有中文提示、是否防跌落、是否能够自动返回充电等等。看了上面的这些介绍,想必您已经对此类机器人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的两部分,笔者会分别向大家分别介绍「干扫干吸的扫地机器人」与「用水来清洁的拖地/洗地机器人」,比如它们销量最好的几个品牌中各个型号的特点、主打功能、目前的售价以及选购技巧等,欢迎有兴趣的朋友持续关注。在上一部分中,笔者向您介绍了家庭地面清洁机器人的起源、分类等基本常识,下面将主要谈谈通过吸尘的原理进行「干清扫」的扫地机器人。A.两大品牌:iRobotRoomba与Neato先说说iRobotRoomba。iRobot的历史在上一期中已经简单介绍过,此处不再多说。由于其Roomba也已经推出多年,所以存在好多代的型号。目前700系列的已经是主流型号,而较早期的500系列也还有很多在服役中。500系的型号主要包括530、560、570(中间还出过532、562、564等针对宠物的版本,但只是集尘盒的容量增加,没有其它的新功能),型号数字越大则越新,功能上也越高级一些。700系的型号主要包括760、770、780、790。据笔者查阅资料后得知,iRobotRoomba自第一台机器以来,其最核心的技术,即iAdapt专利技术,是基本没有变化的,所以决定了它的路径规划算法几乎每个型号都相同,其最基本的功能特点为:可以满足最基本的清洁要求,边刷向内转动将各种垃圾卷到垃圾盒中,同时用吸尘口将碎片、灰尘和毛发等细小垃圾吸入盒中可以适应不同的家具摆设格局可以探测到污垢并且反复进行局部清理能够钻进沙发底部、床底等人工不便打扫的区域进行清理边刷可以有效清洁角落、墙边和家具边缘防缠绕功能可轻松摆脱电线、流苏等障碍物可以选择清扫整个房间或只清扫局部打扫完之后可以自动返回充电有防跌落设计,在有高度落差的边缘不会摔下有中文语音提示可以认为以上功能是iRobotRoomba所有型号都具有的。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iRobot在新型号上不断增加了一些更实用更酷的功能,主要的整理如下:【注1】手动/自动虚拟墙与虚拟灯塔:虚拟墙的作用是将Roomba限制在规定区域内,阻止它去到你不想它去的地方。手动虚拟墙需要在开启Roomba前手动打开虚拟墙上的开关,而自动虚拟墙只需在Roomba开启前将虚拟墙按钮至于Auto档,会自行与Roomba对接。虚拟灯塔在具备自动虚拟墙的基础上增加了针对多房间的清扫设计,保证机器在打扫完当前房间后才会到下一个房间去。图:手动虚拟墙、自动虚拟墙、虚拟灯塔【注2】HEPA(HighefficiencyparticulateairFilter),即高效空气过滤器,达到HEPA标准的过滤网,对于0.1微米和0.3微米的有效率达到99.7%,HEPA网的特点是空气可以通过,但细小的微粒却无法通过,即吸尘时排出的尾气更干净,降低二次污染。Roomba采用过的两代滤网可参见:http://bbs.irobotreviews.com/read-80-1-1.html【注3】iRobot集尘盒的几代产品,可参见http://bbs.irobotreviews.com/read-56-1-1.html【注4】据官方介绍,新版肮脏传感器(DirtDetectSeries2)采用光学感应来判断脏乱地区加强重复清扫。下面再说说Neato。Neato作为该领域的后起之秀,其独到之处在于运用了市面上的更高级的地面绘图系统,Neato称之为「RPS」房间定位系统。它使用激光扫描器,生成房间360度的数字地图,所以在躲避障碍、多房间定位等方面都有着不俗的表现,其与iRobotRoomba的对比我们放在下一部分,这里我们先说说Neato的型号。Neato是一个比较新的品牌,所以主要型号并不多,市面上能够看到的型号的差别也不大。比如经典的XV-11款,其target定制版即为XV-12,只是颜色是白色的;而XV-14则是XV-11的COSTCO的定制款,而XV-15是则是XV-11在欧洲的型号命名,也是只有颜色区别。另外还有一个德国贴牌的型号VorwerkKoboldVR100,基本上也是XV-11的机身换了其它的颜色,但增加了侧边刷等。XV-21则是其为了适应有宠物的家庭而推出的较新的型号。无论哪个型号,其都具备的基本功能特点为:可以满足最基本的清洁要求,工作时用吸尘口将碎片、灰尘和毛发等细小垃圾吸入盒中路线规划算法先进,激光测距仪能以4000次/秒的频率接受信号,测量4.5米范围内障碍物的精确距离,通过构造一系列路点来设定一条最佳清洁路线能够钻进沙发底部、床底等人工不便打扫的区域进行清理可以选择清扫整个房间或只清扫局部打扫完之后可以自动返回充电有防跌落设计,在有高度落差的边缘不会摔下面板上有中文操作提示有一周内的定时功能,可以设定一周任意时间自动开始工作用边界磁条来划分不同的区域可以认为上述功能是Neato所有型号都具有的,后来的其它订制版或升级版又增加了一些新特性,下面同样以表格的形式列出:【注1】侧边刷与iRobotRoomba的类似,如下图。笔者猜测Neato没有在自己品牌的产品上使用边刷可能是专利问题。【注2】如下图,滚刷与升级后的滚刷的对比,后者更适合毛发清理,同时清洁时的噪音也略小【注3】如下图,XV-11系列的滤网与升级后的滤网对比。不过二者都可以达到HEPA的标准。B.扫地机器人两大品牌间对比iRobotRoomba和NeatoXV-11使用的是完全不同的技术来清理房间,这些技术也是两家公司申请了专利的最核心的技术。Roomba的叫做iAdapt技术,通过它的传感器来做出判断去哪打扫,它在清扫区域内做随机运动,通过反复交叉式来保证每个地方被清理3-4次,从而达到彻底的清洁效果,但是也相对耗时。Neato不同于Roomba的设计思路,它采用了房间定位系统RPS,首先通过激光传感器来扫描房间绘制地图,区分出过道、墙壁、障碍物,接着它计划一个清扫路线来高效的清理整个区域,通常来说每个地方走过一遍,不会像Roomba会来回几次。并且Neato会自动寻找前往下一个房间的路径,不必像iRobot一样要借助虚拟灯塔来导航,这使他在多房间清扫方面优于iRobot。二者的清扫路线轨迹可见下图。图:Neato与iRobotRoomba的清扫路线(转自机伦网)在其它方面,两者也会有一些区别。比如在清扫墙角时,Neato由于有一半是方形的机身,所以可以用直角去清扫墙角,但实际下方的吸尘孔也墙面还是有一个小距离的,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墙角的清扫能力的限制。而iRobotRoomba的机身是圆形的,所以对于墙角的清扫,采用的是能够探到机身外的边刷,虽然有用户反映会边刷有时会将垃圾物推走以及缠绕毛发等问题,但其对墙角的清洁能力还是要优于Neato的。下面将二者的区别总结至一个表格中,供消费者对比:扫地机器人就为您介绍到这里,最后我们来轻松一下,看看我们的扫地机器人除了能够清洁地面以外,在有宠物的家庭还能干什么。请欣赏国外网友上传到Youtube上的猫狗对战大片,其中喵星人这个牛逼的坐驾,就是我们的iRobotRoomba:前文中笔者向您介绍了家庭地面清洁机器人的起源、分类等基本常识,,以及通过吸尘的原理进行「干清扫」的扫地机器人。本期将向您介绍与使用水来清洁相关的拖地与洗地机器人,同时会向您介绍在购买扫地机、拖地机时的注意事项与常见问题。拖地/洗地机器人两大品牌型号介绍在拖地机器人领域,市场上能够见到的基本只有Mint一家。而上文中介绍的iRobot,在用水清洁地面的领域中也推出了一个Scooba系列。这两个品牌,虽然清洁方式不同,但适用的场景类似,消费者往往会在二者中挑选一种,因此放在一起对比还是具有一定意义的。先说说Mint拖地机器人。Mint在市面上的型号主要有4200与5200两个系列。无论哪个型号系列,其都具备的基本功能特点为:清扫路线规划由NorthStar室内GPS模块来辅助完成有干扫与湿拖两种模式,干扫与湿拖的路线如下图所示工作时非常安静,基本没有任何声音可以认为上述功能是Mint所有型号都具有的,后来的升级版又增加了一些新特性,下面同样以表格的形式列出:具体的型号对比可见Mint的官网:http://mintcleaner.com/products再说说iRobotScooba洗地机器人。iRobotScooba在市面上的型号则主要有350、380与390三种。同时还有较早的200系(230)。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与Roomba采用同样的iAdapt技术进行导航可以用于清洗大理石、瓷砖、金刚板等不同地面工作模式为一边走一边喷洒干净的水或清洁液,一边回收脏水和垃圾,清洗完毕后每片地方平均都会被清洗4-5次同样采用类似Roomba的虚拟墙技术来隔绝空间防跌落功能可以认为上述功能是iRobotScooba所有型号都具有的,另外不同的型号还具体一些独有的特性,下面同样以表格的形式列出:拖地/洗地机器人两大品牌对比理论上拖地/洗地的应用场景是有一些不同的,所以它们的差异也较大。下表中汇总了它们对于使用的一些特性,以供参考。笔者的建议是,国内家庭使用地板的较多,因此显然更适合Mint的拖地模式而不是Scooba的洗地模式。但用水清洁的效果肯定是好于湿拖的,所以有对顽固污渍清洁的需求,同时经济条件又允许的朋友,也不妨试用一下Scooba。总结:购买时的注意事项(包括扫地、吸地、洗地机器人)国内的购买渠道上面介绍的所有型号,在国内基本都没有官方销售渠道(Roomba500系列有一些在国内有代理,但很少见,价格上也没有优势)。最主要的购买方式就是海外代购/转运或在淘宝上买别人已经代购回来的货品。海外代购可以在英文版的Google上搜索产品型号,以查看多家国外B2C网站的售价,一般在Amazon.com上购买最为方便,可以等待其促销时入手,海淘的流程可参考此文。而在淘宝上购买,也能够买到性价比较为合适的商品,同时还能避免关税等风险,只是在购买时需要多注意销售记录与评价,与店主多交流,避免受骗。售后保修问题在购买时的页面上都能够看到保修的政策,一般国外的机型保修一年,另外也可以与一些增值的延保产品共同购买,但在国内的消费者在国外保修并不方便,所以一般有损坏仍然还是在国内找有偿的维修(比如可以在淘宝上找)。另外,在一些规模较大的淘宝店购买他们已经代购回来的现货,也可能会被承诺店铺有一定的免费保修政策,需要在购买前与卖家协商好。耗材问题购买时需要注意耗材的问题。比如扫地机器人上的滤网、滚刷等,都是比较易耗的物品。一般对于确定的型号,官方都有一个确定的标配,如果是海外代购或转运,如果标配的耗材不多,可以适当的多买一套。如果是在淘宝买现货,则可以尝试与卖家商议多附带一些耗材,一般的卖家都会在购买时额外囤积一定量的耗材。常见问题1、扫地/拖地买哪个or都买?家庭中正常清洁地面(地板、地砖)的顺序都是先扫后拖,所以最好的搭配方式也是选择一个扫地机器人与一个拖地或洗地机器人。Mint虽然有干扫的模式,但只是把灰尘和垃圾一直推向一个地方,所以其清洁能力与吸尘的扫地机器人相比还是有很大距离,不能替代。另外,洗地机器人的选购,则一定要注意家中的地面,如果有地板并且不是防水的,还建议不要尝试,以免损坏地板。2、电压问题。无论购买哪一个机型,都需要注意其支持的电压范围,是否包括国内的220v电压。正常来讲它们销往全球的型号都是100v-240v全部支持的,但不排除有一些专门在特定国家和地区销售的型号,支持的电压与国内不同。不过电压问题终究可以通过变压器来解决,所以如果看到促销的机型,即使电压不对也可以考虑,只是在使用中需要谨慎。3、固件升级。Neato与Mint的一些型号有固件升级的接口,理论上允许在新固件发布后进行升级,但升级一定要遵照发布的规定,不然损坏机器无法保修。4、除了iRobot、Neato、Mint外,其它品牌的介绍。正如笔者前文所说,这个领域是在不断向前发展的,之所以文章着重介绍这三个品牌,主要是因为它们的算法走在了行业的领先地位。目前国内的一些品牌的质量也在不断进步,后续如果有值得介绍的品牌,笔者还会继续补充在文章中。
5月13日上午,滴滴出行宣布其最新一轮融资取得重要进展,获得多家海内外知名金融及产业机构支持。其中,苹果公司以10亿美元投资本轮,是滴滴迄今为止获得的单笔最大投资。通过此次投资,苹果公司成为滴滴战略投资者。滴滴和苹果公司的联手出人意料。众所周知,与谷歌、Facebook等科技巨头相比,苹果在投资并购方面略显保守,对于美国领土外的企业更是如此。滴滴目前的估值已超200亿美元,苹果公司10亿美元的出手想必占不到太大股份。那么,苹果公司投资滴滴的目的何在?笔者认为,首先,单纯从财务角度看,这是一笔预期收益不错的投资。滴滴目前已是中国最大的出行公司,拥有近3亿用户,日均订单1100万单,在出租车、专车市场拥有绝对领先的地位,并且在代驾、巴士等领域也在积极尝试。随着智能出行越来越风行,滴滴的前景十分广阔。对于苹果来说,用10亿美元参股下一个BAT级别的公司并不昂贵。其次,苹果看重滴滴在消费场景里的影响力。双方产品打通后,用户可以更加快捷方便的享受出行服务,这对苹果手机的体验和销售将有促进作用。另外,苹果也可以借助滴滴资源拓展自己的支付业务。并且,滴滴公司还可能批量采购苹果手机配给自己的直营司机使用。第三,借助滴滴资源,苹果公司可以扩大自身在汽车行业的影响力。智能汽车一直是各大科技公司关注的重点领域,有了滴滴作为帮手,苹果公司可以在智能汽车操作系统方面做更多人性化探索,也可以在中国的汽车操作系统市场上占有更多份额。第四,双方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方面有合作基础。滴滴拥有大量出行数据,苹果拥有大量用户数据,分享协作意义重大。另外,无人驾驶是人工智能的重要应用方向,这和滴滴的使命密切相关,这也是苹果公司关注的重点领域。双方合作,有利于共同探索。不过,苹果选择滴滴,而不是优步令人意外。或许意味着,苹果更看重中国市场,当然也可能是因为Uber估值太高,抑或双方理念不太一致。不管怎样,苹果携手滴滴意义重大。对于它们来说,风险或许在于中国政府对出行市场,尤其是专车的合法性的态度。备受关注的专车新规即将出台,苹果公司的这笔投资到底值不值,或许还得看政策脸色。
1937年8月18日,这个星球上第一只动圈耳机在年轻的德国小伙尤根·拜亚(EugenBeyer)手中诞生,从此音乐可以原汁原味的灌到人们耳中。如今,耳机一路飞奔走过了75年,从一个小小的发明成长为今天几乎人手必备的数码产品。不同人群对于耳机认知的差异非常之大。对音质无任何追求、只要能听到声音就够用的人,可能占了我们周围人群的大多数。而与他们形成强烈反差的则是对HiFi有强烈追求的发烧友。前者不能理解后者为何为了一个设备一掷千金万金,而后者也往往只在一个小圈子里讨论,向来不愿费口舌向小白用户多作解释。近几年,随着全球生产工艺与产能的提升,好耳机的价格越来越平民化。这时就出现了一个人数并不少的群体,他们具备一定的经济能力,对HiFi的追求程度虽谈不上“发烧”,但也希望能够听到真正不错的音质。在购买耳机之前,他们不愿甘心当小白,需要适当的了解一些基础知识,然后选择自己需要的商品。笔者本人身边就有不少这样的朋友,本文也正是为这些人所写。在第一期攻略中,我们先谈谈耳机的各种分类,然后谈谈评价音质的一些术语及主要参数。耳机的分类角度有很多,最主要的分类方式有:按外形分类(耳塞、头戴式)、按发声原理分类(动圈、动铁等)、按开放程度分类(开放、半开放、封闭)、按用途分类(家用、便携等)。下面分别从这几个角度来详细谈谈。耳机的分类按外形分类,耳机可分为耳塞与头戴式耳机。耳塞一般指驱动器单元口径小,可以佩戴在外耳廓,或插入耳道的耳机。耳塞又有为半入耳式和入耳式之分,一般能插入外耳道的耳塞,被称为入耳式,佩戴在外耳廓的,则被称为半入耳式。关于入耳和半入耳,有些朋友把他们区分为两种不同的佩戴方式,其实是没有这种说法的,他们的佩戴方式都是“塞”,只不过尺度不一样罢了。图:入耳的森海塞尔CX200图:半入耳的AKGK315头戴式耳机与耳塞在外形上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尺寸,这类耳机的尺寸一般远远大于耳塞,又分为中尺寸耳机和全尺寸耳机。有意思的是他们是按照耳罩的尺寸而非扬声器的尺寸来区分的。简单来说中尺寸耳机的耳罩不能完全包住耳廓,而全尺寸耳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耳机」则可以完全包住耳廓,实现更好的隔音效果。图:MM头上的K450就是中尺寸耳机图:詹大哥头上应该是全尺寸的BEATSSTUDIO按发声原理分类,主流的分类有动圈式、动铁式与静电式三大类。动圈耳机:目前绝大多数的耳机耳塞都属于动圈式耳机,原理类似于普通扬声器,处于永磁场中的线圈与振膜相连,线圈在信号电流驱动下带动振膜发声,振膜的中心突起位置是主要发声区,而旁边的顺性边缘可以提供足够的冲程。动圈耳机优势:首先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成本也较低。动圈耳机整体来说,声音比较松弛,自然。非入耳式动圈耳机低频可能略显不足,入耳式耳机低频则会充足很多,声音质感上,中高端的动圈有着很好的下潜,听感上较深沉。图:世界上第一款动圈耳机DT48的最新版DT48E动铁耳机:动铁耳塞内部,音圈是绕在一个位于永磁场的中央被称为“平衡衔铁”的精密连接棒上,通过这个结构精密的连接棒传导到一个微型振膜的中心点,这块铁片在磁力的作用下产生振动并发声。动铁耳机由于起步较晚,和技术上的原因,成本较高。动铁耳机的优势:动铁的发声单元比较小,可以有效降低入耳部分的面积,并且能放入更深的耳道部分。所以一个质地柔软的硅胶套相对传统耳塞已经能起到良好的隔音及防漏音效果。另外动铁单元的声音很犀利,解析力、速度感强、瞬间动态和声音密度是它的强项。图:曾经的双单元「流行音乐之王」——舒尔E5C静电耳机:振膜处于变化的电场中,振膜极薄、精确到几微米级(目前STAX新一代的静电耳机振膜已精确到1.35微米),线圈在电场力的驱动下带动振膜发声。由于制造成本非常高,静电耳机一直属于比较小众的产品。静电耳机的优势:首先,振膜可以做得极薄极轻,从而带来更快的速度、更佳的瞬态反应、更强的细节表现力。第二,静电耳机的振膜是夹在正负两个平行固定极板之间的完全平面的振膜,受到的电场是完全均匀的,所以能做到线性驱动,不存在分割振动。图:按开放程度分类,耳机可分为开放、半开放与封闭式几种。开放式:一般听感自然,佩带舒适,常见于家用欣赏的HIFI耳机,声音可以泄露、反之同样也可以听到外界的声音,耳机对耳朵的压迫较小。市面上的大多数耳机都属于开放式设计。开放式耳机:开放式耳机是目前比较流行的耳机样式。此类机种的特点是通过采用海绵状的微孔发泡塑料制作透声耳垫。它体积小巧,佩带很舒适,不再使用厚重的染音垫,于是没有了与外界的隔绝感,声音可以泄露、反之同样也可以听到外界的声音。如果耳机开放的程度很高,可以听到另一边单元发出的声音,形成一定的互馈,使得听感自然。但它的低频损失较大,也有人说它的低频准确。开放式的耳机一般听感自然,佩带舒适,常见于家用欣赏的HIFI耳机。【来自网友@白胡子老奶奶】图:经典的开放式耳机森海HD558开放式的耳机一般很好识别,在耳筒外有许多小孔(比如上边的森海HD558)基本都是开放式耳机,不过也有例外,比如拜亚动力DT660就是一款实实在在的封闭式耳机,虽然耳筒外有很多小孔,不过都是起装饰作用。图:拜亚动力DT660(别看耳筒上这么多小孔,但是正宗封闭式耳机)半开放式:半开放式它是综合了封闭式和开放式两种耳机优,有些半开放式耳机还采用了多振膜结构,除了有一个主动有源振膜之外,还有多个无源从振膜,使得有低频丰满绵柔、高频明亮自然、层次清晰。图:AKG很多监听级耳机都采用了半封闭的设计封闭式:耳罩对耳朵压迫较大,机垫也是用了隔音材料,能隔绝外部噪音,同时身边的人也不会听到耳机中传来的声音。封闭式耳机声音正确定位清晰,声音包围感强,低频弹性更好,专业监听领域中多见此类,但这类耳机声场不如开放式宽阔,同时也有些虚假的感觉,还有一个缺点就是低音音染严重,W100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图:AudioTechnica的W100封闭式耳机按用途分类,耳机可分为家用、便携、监听、混音等几种。家用(Home):家用耳机一般注重音质较多,在外形,便携性,上有所牺牲,而且比较难推,需要功率较大的前端才能发挥其实力。图:家用耳机一般追求音质而忽略了便携性便携(Portable):此类耳机在考虑音质的同时,还要兼顾便携性,和外观,毕竟谁也不愿意带着其丑无比的耳机出门。图:便携耳机在兼顾音质的同时还要考虑外观与便携性监听(Monitor):监听耳机是没有加过音色渲染的耳机,能够听到最为接近真实的、未加任何修饰的音质。一般广泛应用于录音棚、配音室、电视台、广播电台以及MIDI工作室等领域。图:监听耳机专业范十足混音(Mix):混音耳机算是监听耳机的一种,适用于DJ的音乐监听耳机。图:BeatsMixr听名字就知道是混音耳机音质评价术语音域:乐器或人声所能达到最高音与最低音之间的范围。音色:又称音品,声音的基本属性之一,比如二胡、琵琶就是不同的音色。音染:音乐自然中性的对立面,即声音染上了节目本身没有的一些特性,例如对着一个罐子讲话得到的那种声音就是典型的音染。音染表明重放的信号中多出了(或者是减少了)某些成分,这显然是一种失真。失真:设备的输出不能完全复现其输入,产生了波形的畸变或者信号成分的增减。动态:允许记录最大信息与最小信息的比值。瞬态响应:器材对音乐中突发信号的跟随能力。瞬态响应好的器材应当是信号一来就立即响应,信号一停就嘎然而止,决不拖泥带水。(典型乐器:钢琴)信噪比:又称为讯噪比,信号的有用成份与杂音的强弱对比,常常用分贝数表示。设备的信噪比越高表明它产生的杂音越少。空气感:用于表示高音的开阔,或是声场中在乐器之间有空间间隔的声学术语。此时,高频响应可延伸到15kHz-20kHz。反义词有“灰暗(dull)”和“厚重(thick)”。低频延伸:指音响器材所能重放的最低频率。系用于测定在重放低音时音响系统或音箱所能下潜到什么程度的尺度。比方说,小型超低音音箱的低频延伸可以到40Hz,而大型超低音音箱则下潜到16Hz。明亮:指突出4kHz-8kHz的高频段,此时谐波相对强于基波。明亮本身并没什么问题,现场演奏的音乐会皆有明亮的声音,问题是明亮得掌握好分寸,过于明亮(甚至啸叫)便让人讨厌。耳机主要参数阻抗(Impedance):注意与电阻含义的区别,在直流电(DC)的世界中,物体对电流阻碍的作用叫做电阻,但是在交流电(AC)的领域中则除了电阻会阻碍电流以外,电容及电感也会阻碍电流的流动,这种作用就称之为电抗,而我们日常所说的阻抗是电阻与电抗在向量上的和。耳机阻抗的单位为Ω,一般来说耳机的阻抗越低,灵敏度越高,就越容易驱动,容易出声。关于阻抗的误区:有些朋友认为耳机的阻抗越高,音质越好,其实是不正确的,高阻耳机比较强调声场和器乐表现力,声场开阔,声音还原性高,气势雄浑;低阻耳机比较强调近场,适合欣赏人声或者小编制器乐,人声丰满,密度感强,声音顺滑细腻。灵敏度(Sensitivity):指向耳机输入1毫瓦的功率时耳机所能发出的声压级(声压的单位是分贝,声压越大音量越大),所以一般灵敏度越高、阻抗越小,耳机越容易出声、越容易驱动。关于灵敏度的误区:有些朋友认为耳机的灵敏度越高,声音的细节就越丰富,其实是不对的,灵敏度和声音的细节多少无关,从定义上讲,灵敏度就是声音的响度,耳机回放音乐的细节多少,主要取决于耳机的声音素质,高品质的耳机,声音细节更丰富,层次感也更好。劣质的耳机,即便灵敏度很高,声音的细节肯定也不如灵敏度低的高端耳机。图:地摊上买来的耳机灵敏度都很高,但音质并不好频率响应(FrequencyResponse):频率所对应的灵敏度数值就是频率响应,绘制成图象就是频率响应曲线,人类听觉所能达到的范围大约在20Hz-20000Hz,目前成熟的耳机工艺都已达到了这种要求。关于频率响应的误区:一般认为,耳机的响应频率范围越宽能表现的声音范围就越广,但并不是范围越宽越好,因为那些你听不见的声音,实际上对音质的影响不是很大。在纷繁复杂的众多品牌中挑选耳机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个不小的问题,本部分我们来谈谈几个享誉业内的著名耳机品牌,毕竟品牌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品牌过后还会再浅谈一下耳机周边设备对音质的影响。一、国际著名耳机品牌介绍现在的耳机品牌可谓遍地开花,每家都有自己的特色,下面我们就来简单的介绍一些比较知名的耳机品牌。公认的全球四大耳机生产商为Beyerdynamic(拜亚动力)(德国)、Sennheiser(森海塞尔)(德国)、AKG(爱科技)(奥地利)和Grado(歌德)(美国)。其他比较著名的品牌有:Alessandro(爱丽丝)、Audio-Technica(铁三角)、Sony(索尼)、STAX、KOSS(高斯)、Shure(舒尔)、Westone(威士顿)、BOSE、Monster(魔声)、JVC(杰伟世)、Creative(创新)、Logitech(罗技)、PHILIPS(飞利浦)等。关于全球耳机四大耳机厂商还有一种说法为:Sennheiser、AKG、Audio-Technica、JVC。但是笔者认为,Audio-Technica和JVC虽然在技术上已经日趋成熟,但是在历史和风格等方面仍然不能和Beyerdynamic与Grado相提并论。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谈一谈世界公认的四大耳机厂商:Beyerdynamic、Sennheiser、AKG和Grado,以及与Grado纠缠了几十年的另一个美系耳机品牌KOSS(高斯)。1.Beyerdynamic(拜亚动力)拜亚动力(Beyerdynamic)公司位于德国西南部的海尔布隆市,它诞生于1924年,是一个具有86年生产历史的世界著名话筒生产厂家。还记得第一期开头的那个德国小伙尤根-拜亚(EugenBeyer)吧,拜亚动力就是他创造的品牌。1937年,拜亚动力率先开发出了全世界第一副动圈式耳机DT48,从此进入高保真耳机领域。DT48这款耳机至今仍在生产销售,可算是全球生产历史最长的耳机了。1939年,拜亚动力又进入话筒领域,以M19话筒打入德国国家广播电台。30年代,这种话筒在欧洲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里广泛使用,奠定了拜亚在音响界的地位。现在,拜亚已发展成全球性的企业,在美国、英国、法国都设有分公司,和森海塞尔、AKG一样,在专业耳机、话筒领域内是公认的权威。下面介绍几款拜亚动力的明星产品。拜亚动力DT48,在经历了七十多年的洗礼之后,直到今天还在生产,并广泛用于各种专业的语言监听场合,比如电视台或录音棚。图:拜亚动力DT48拜亚动力T70,将先进的特斯拉技术移植到经典系列的耳机上。全金属的声音换能器加上环形钕磁体实现了更好的性能和高保真度。图:拜亚动力T70拜亚动力T50p是2011年度EISA欧洲年度最佳耳机。全金属的前后两根头带坚固耐用,头垫为皮革质地,佩戴比较舒适,耳机单元可180度旋转,抗阻32欧姆、灵敏度105db,封闭式特斯拉单元音质十分出色。图:拜亚动力T5PDT990是拜亚动力旗下一款获奖无数的旗舰耳机,1986、1987、1988年,均被评为「年度最佳耳机」,1988年,获得法国「Diapasond`Or」及加拿大「CriticsChoiceAward」大奖。图:拜亚动力DT9902.Sennheiser(森海塞尔)森海塞尔是世界公认领先的专业话筒和耳机制造商。产品包括麦克风、高保真无线科技产品和耳机,还有多方电话技术、信息科学、红外线系统、专为听觉残障人士提供的产品、为航空航天服务的头戴式耳机等等。森海塞尔的耳塞产品主要是MX系列,头戴式耳机产品包括HD系列、PX系列,静电耳机HE系列等,产品线非常齐全。其中奥菲斯HE90(ORPHEUS,俗称「大奥」)静电耳机堪称目前世界上最昂贵的民用个人耳机产品。2008年年底,森海塞尔推出顶级入耳式耳塞IE系列,直指舞台监听,从此动圈和动铁之战再次打响。下面介绍几款森海塞尔的明星产品。森海塞尔MX880频响范围为18-22000Hz,阻抗16欧姆,灵敏度为120dB。耳塞主打三频均衡的中低端耳塞,在低频的质量和解析力方面都较以往有明显的提升。图:森海塞尔MX880IE80,是2012年森海塞尔推出的入耳旗舰,也是IE8的升级产品,总体感觉声音广阔,澎湃,解析更准确,应该说是三频均有提升,低频下潜很足,控制力非常不错,抗阻16欧姆,作为随身设备设计得更为合理。图:森海塞尔IE80森海塞尔PX200II的声音风格延续了上一代产品的走向,低频的力度很强,耳机实际灵敏度稍有提升,在随身设备上面也可以有很好的表现,动态表现和低频的力度是这款耳机的强项。高频的延伸,但很容易被丰满的中低频淹没,但声音整体还是比较亮丽,声音更加的趋向平衡,同时声音的弹性较强。图:森海塞尔PX200II森海塞尔HD600的有着极高的解析力,高瞬态性能也非常出众,HD600达到了12Hz-38000Hz的频响,被认为是一款能忠实反映前级音源情况的中高端产品。图:森海塞尔HD600HD800是森海塞尔旗下顶级的动圈耳机,万元户级别的耳机音质就不用多说了,身为一款旗舰耳机森海塞尔不惜使用了极其轻便但十分昂贵的高质量航空航天工业材料来确保耳机的稳固性,以降低对耳朵的压迫感,另外耳杯外没有任何遮罩,因为越少的材料意味着更少的部件振动,若隐若现的发声单元让这款耳机看起来非常的酷,耳机的线材也是为其专门研发的,由镀银的低氧铜制成,声音素质可想而知。图:森海塞尔HD800Orpheus就是森海塞尔大名鼎鼎的大奥,全手工打造,据说每套系统的制造需要两年的时间,全球限产300套。由于制造他们的老工程师有几位已经不再人世,所以大奥已经不可能再制造,所以森海塞尔奥菲斯基本有价无市。至于声音方面,笔者也没能有幸亲听一次,据说其音色十分平衡,每一部分恰到到好处。有意思的是这套系统需要配套的钥匙才能启动,除了尊贵再也想不到其他词来形容了。图:森海塞尔Orpheus(大奥)3.AKG(爱科技)AKG在专业音频领域最有名望的是话筒,其次是专业耳机。有通讯耳麦、专业监听耳机、电视伴音耳机、单声道耳机、四声道耳机、红外无线耳机、影院环绕声耳机等类型。话筒和耳机为众多国际知名音乐家成功举行全球巡演和录音棚专业录制工作立下了汗马功劳。AKG的耳机最擅长播放古典音乐,其声音透射出的那种深深的古典情结,芬芳的古典气息是其它耳机品牌所不具备的,这跟AKG的设计师生长在维也纳这个音乐之都不无关系吧。AKG耳机的中频和声场是其突出的两个方面:中频的重放几乎无可挑剔,具有良好的解析力和对微小动态的重放,播放人声具有独特的魅力;AKG耳机的声场一贯为人称道:宽阔,定位准确、清晰而稳定。可喜的是不但高档AKG耳机具有上述优点,中低档的产品,如K55、K66、K70、K100、K450也具有这些优点,只是程度的差异而已。下面介绍几款AKG的明星产品。AKGK3003的频响范围为10Hz~30kHz,灵敏度104dB/mW,阻抗为8Ω,这些指标即使算不上最顶级,也是相当相当强悍的规格了。和低端耳塞不同,K3003的娇小身躯却装载了平衡电枢单元和动态类型单元两者。其中平衡电枢单元分为两块,分别负责高频和中频。而低频部分就由动态类型单元负责。可谓是各司其职。图:AKGK3003AKGK550是一款定位HiFi发烧友的高端耳机,从参数上来看,K550耳机阻抗32Ω,灵敏度为120dB,但并非适合直推的耳机,而且K550体积庞大,因此这款产品并非定位随身市场,更适合于台式CD、高端声卡或播放器搭配使用。图:AKGK550AKGQ701是AKG与昆西琼斯合作推出的三款耳机中最高端的一款,同时它也是AKG的旗舰类产品之一。这款耳机外观时尚亮丽,十分年轻化,采用了黄色为主色调的设计,在边缘和头戴部分辅以黑色装饰,在耳罩外侧印有银色的昆西琼斯的Q图标,使耳机看起来更加动感。这款耳机使用了自适应头梁,耳罩采用了柔软的天鹅绒材料,佩戴起来十分舒适。AKGQ701耳机的频响范10-39800Hz,阻抗为32欧,灵敏度105dB。这款耳机的拥有绝佳的音质。虽然这款耳机的参数并不高,似乎很好驱动,但是还是需要一个优秀的耳放才能使它发挥最出色的音质。在声音方面,Q701厚度适中,声场宽阔,中频也没有K701那么妖娆,反倒显得更加扎实。图:AKGQ701AKGQ460为封闭式耳机,应用AKG独家的3D-Axis2折叠设计,便于随身携带。耳机线为单边可分离式,同样是99%无氧铜材质。插头经镀金处理,附赠3.5/6.3MM转接头。AKGQ460特别设有麦克风,可搭配iPhone使用,并拥有播放控制键。图:AKGQ460AKGQ350整体声音表现让人感到非常饱满,低频上的量感适中,在下潜上也有不错的表现;高频的金属音色表现清晰细腻,这两点和在一起使得其对Manson的音乐诠释尤佳。AKGQ350在中频上的人声音色表现也比较到位,总体音质方面,AKGQ350的动态范围不错,声音三频分布偏向于低音,这样的调音使得该款耳机对于音乐的动感提升非常有帮助。图:AKGQ350AKGK450相对于K430、K420、K416P的提升也是相当明显的。K450的风格中性,稍微有一些偏暖,三频的表现都较为均衡,总体上高频的延展性相当不错,声音较亮但没有毛刺。相对于以往的K系列有一定程度上的改进。中频的优势比较明显,较为耐听。低频的量虽说有些多,但却拥有不错质量与控制,弹性不错,密度就稍微差一点。K450对于音质的整体把握,使其获得今年红点外观与音质的设计大奖,确实非常不容易。图:AKGK4504.Grado(歌德)美国最著名的耳机及唱头生产厂,以设计者JoeGrado的名字命名。产品系列从最便宜的SR40,iGrado开始,直到SR325及旗舰RS1和GS1000,均保持着极高素质。其中SR60和SR80两款是以「超值」闻名的热门产品,经常荣获各类音响大奖。Grado特别擅长摇滚乐、爵士乐、舞曲、人声等,播放古典音乐也很有魅力。老式的外型也是Grado的独有标记,有些型号看上去简直就是二战时期的产品。所有的Grado耳机阻抗都是32欧姆,很容易推动。不过容易推动不代表能推好,大多数还是需要加耳放的。下面介绍几款歌德的明星产品。歌德SR60i耳机风格属于典型的美国范,声音奔放热烈,速度快、力度足、音色温暖浓郁,完全不同于日式耳机的婉转细腻,也不同于森海塞尔的冷艳精确。图:歌德SR60iIGI是歌德定位于中低端的产品,外观延续了歌德的粗狂豪迈的风格,声音上也充满的歌德热烈奔放范,由于采用了深入耳设计,使用两段式硅胶套,带来了良好的隔音性能,提高了信噪比。图:歌德IGI歌德SR325is是一款铝合金腔体的耳机,是歌德旗下一款非常经典的耳机,有着宽阔的音场和高质量的低频表现,中高频分析力也十分优异,曾经被英国WhatHiFi杂志评为五星级产品,获得英国HiFiChoice杂志「编辑选择奖」(Editor'sChoice),和AudioVideo杂志「GrandPrixAward」。图:歌德SR325is歌德PS1000是其推出的旗舰产品,低频密实有力,中性和高密度的声底,顺滑的中频段,声场宽广,很高的全频解析力,不仅将原来两大旗舰RS1和GS1000的优点集于一身,而且中频音色更加中性和密实。图:歌德PS10005.KOSS(高斯)KOSS(高斯)耳机的特点是:声音醇厚、低音好、动感十足、平衡感好、音乐充满美感,整体上声音富于活力和冲击力,擅长流行和摇滚等,是典型的美国声,深受美国青少年喜爱。它明显区别以往市场上流行的低档耳塞那种高音刺耳、发薄、发飘、使人有吵闹感。此外,KOSS的低端产品以低音著称,特别适合摇滚狂人。下面介绍几款高斯的明星产品。KOSS的特点就是震撼的低音,即使在这款入门的小耳塞上也有着很好的表现,KEB/20采用入耳的设计,虽然这款耳塞采用塑料制成,但也有佩戴轻巧的感觉。这款耳塞的阻抗为16Ω,灵敏度达到109dB,普通的手机或者MP3就可以发挥出它的实力。图:KOSSKEB/20KOSSPortaPro就是传说中的PP,一款卖了24年的耳机,这就是经典的含义吧。PP在低频表现方面质量非常高,下潜深度和弹性都令人满意,而且强劲的低频没有抢走中高频的风头,是一款很出众的耳机。图:KOSSPortaPro二、好耳机的基本准则每个人心目中的好声音都不尽相同,每个人对耳机的要求也不一样,所以评价一款耳机的好与坏,并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是那些脱颖而出站在音质顶峰的耳机,都有着某些共同的特点,可总结如下:声底纯净,不会有比较严重的电流声。平衡感好,音色不偏亮或偏暗,高中低频能量分布均衡,频段间的过渡自然滑顺。解析力好,细节丰富,能清晰地重放微小的信号。声场刻画能力优秀,乐器定位准确,声场中有足够的信息量,没有空洞的感觉。动态具有较好的速度感,没有明显的压缩痕迹,大音量下不失真或失真很小。高频舒展延伸,声音细腻。低频富有弹性和力度,下潜深,不肥、不慢。中频透明,失真小,人声亲切自然,有磁性,齿音不夸张,鼻音不浓重。三、周边产品对耳机的影响耳机有问题一定听不到好声音,但是有了一款好耳机也不是百分之百就能听到你想要的声音,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周边产品对耳机音质的影响。1.关于放大器放大器一种是能把输入讯号的电压或功率放大的装置,因为一些耳机的阻抗较大,播放器所提供的能量不足以推动发声单元,所以需要放大器的加入,放大器分为率放大器和前置放大器。功率放大器:简称功放,用于增强信号功率以驱动音箱发声的一种电子装置。不带信号源选择、音量控制等附属功能的功率放大器称为后级。图:功率放大器前置放大器:功放之前的预放大和控制部分,用于增强信号的电压幅度,提供输入信号选择,音调调整和音量控制等功能。前置放大器也称为前级。图:前置放大器甲类放大(class-A):也称A类放大。为放大器的一种工作状态。此时晶体管或电子管放大器将会对整个的音频信号进行放大。图:甲类放大(class-A)乙类放大(class-B):也称B类放大。为放大器的一种工作状态。此时一路晶体管或电子管放大器将会放大音频信号的正半部分,而另一路晶体管或电子管放大器则放大信号的负半部分。图:乙类放大(class-B)甲乙类放大(classAB):也称为AB类放大。放大器的一种工作状态。此时放大器的输出级在输出功率为低电平时便按甲类放大状态,而在输出功率为高电平时便转换为乙类放大。图:甲乙类放大(classAB)2.关于耳机线材大多数耳机线都以铜为原料,一般的纯度(一般用几N表示,比如4N、6N)越高导电性越好,信号失真越小,常见的有:TPC(电解铜):纯度为99.5%OFC(无氧铜):纯度为99.995%LC-OFC(线形结晶无氧铜或结晶无氧铜):纯度在99.995%以上OCC(单晶无氧铜):纯度最高,在99.996%以上,又分为PC-OCC和UP-OCC3.关于前端器材许多HIFI发烧友习惯将唱机分离成转盘和解码器两部分以得到音质更好的音乐。前端:多指声频系统中的信号源,如LP密纹慢转唱机或CD唱机,有时也指调谐器(收音头)中处理从无线接收到的信号的前级。CD转盘:将CD机的机械传动部分独立出来的机器。D/A转换器:数码音响产品(例如CD、DVD)中将数字音频信号转换为模拟音频信号的装置。D/A转换器可以做成独立的机器,以配合CD转盘使用,此时常常称为解码器(DAC)。四、小结:耳机水很深,选择需谨慎虽然林林总总列出了一大堆挑选耳机的注意事项,也列举了一些品牌和产品,但选耳机是一件很主观的事情。每个人心里的好声音都不一样,在选择耳机的时候除了记住这些品牌和参数,最重要的还是相信自己的耳朵。自诞生起Beats耳机的音质一直饱受诟病,但在大牌明星的榜样作用下,Beats系列以匪夷所思的速度红遍全球,让所有耳机厂商都措手不及。令谁也想不到的是,就在该系列耳机如日中天的时候,合作出品Beats系列耳机的两家厂商Monster和BeatsElectronics却宣布终止合作,Beats品牌归BeatsElectronics所有,国内被很多人称之为“魔声耳机”的Beats系列上再也不会出现Monster的logo,但相信“魔声”这个名字在国内爱好者心中还会伴随Beats很久。图:HTC总裁(中)与BeatsElectronics两位创始人BeatsElectronics与HTC分分合合,Monster与诺基亚亲密合作,Monster和BeatsElectronics这对同床异梦的怨侣终于到了分手的时刻,虽然两家的合作结束了,但Beats品牌依然会存在下去,下面就我们再回忆一下这段传奇。一、怪兽和耳机的传说:Monster&BeatsElectronics如果你还管他叫魔声或者Monster或者怪兽,那我就只能说你“OUT”了。像这样印着大大的字母“b”的耳机,其实是由两家公司BeatsElectronics和Monster合作推出的。先来说说BeatsElectronics。BeatsElectronics是由欧美著名歌手、说唱家与企业家Dr.Dre所一手创造的多媒体公司。而Monster的来头就大多了,Monster也就是魔声,又叫怪兽,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出高能影音器材连线的品牌。在此之前,音响器材中尽管已出现了保真度很高、音质相当不错的密纹唱片唱机、Hi-end级的放大器和对音乐还原相当完美的高保真扬声器,但人们对这些器材的连接线一无所知,只是用普通的导线来传输高保真讯号,直到Moster出现。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的创始人李美圣(Mr.NoelLee)先生身上流淌的是华夏民族的血液。图:Monster的logo图:实际上常见的字母“b”是beats的标志在魔声创建之前,大多数的音响系统者是用低成本简陋的线材来连接。魔声线的发明,创造了一个高品质音频线材的时代,从而给音响市场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李先生选择“Monster”来命名产品有两个原因:一是其线材使得音响的声音强而有力,音域广阔;二则是其线材与普通线材相比个头大出许多。魔声产品一面世即受到消费者的高度欢迎。如今,魔声线材几乎成为所有高品质线材的代名词。图:高品质的魔声线材已经成为音质的保障二、MonsterBeats系列的由来Monsterbeats系列耳机的历史并不长,2008年开始,Monster作为其承诺改进音乐收听体验的一部分,魔声公司更进一步,和Dr.Dre以及Interscope创造BeatsbyDr.Dre耳机系列,携手美国嘻哈界天王级歌星,如LadyGaga、吹牛老爹、Dr.Dre等,共同设计打造了一系列专门聆听各类流行乐的耳机。先进革新的技术,加上超酷超炫的外观,不仅能满足消费者对完美音乐细节的追求,更能让其成为引领时尚的音乐潮人。图:琳琅满目的明星款是潮人们的最爱Beats系列独一无二的特色,就是与艺人合作推出特别款式,时尚天后女神嘎嘎女郎(LadyGaga),人气高涨的新星贾斯汀·比伯(JustinBieber),著名音乐家吹牛老爹(P.Diddy),以及著名篮球明星勒布朗·詹姆斯(LebronJames),科比布莱恩特(KobeBryant)等等的大牌巨星,都是该品牌力邀到的代言人兼“设计师”,吸引了不少粉丝购买。明星之外,BeatsByDre还有与美国四大体育联盟的球队合作,推出NFL、MLB、NHL、NBA球队专属的耳机。不仅如此,BeatsByDre还与世界著名足球俱乐部曼彻斯特联(ManchesterUnited)合作,推出一款曼联球员特别款的耳机。三、MonsterBeats的几大系列BeatsSolo系列BeatsSolo系列不仅外观前卫,精美的做工和出众的音质也是发烧友们所喜爱的。结构上,魔声BeatsSolo采用折叠头戴方式,单侧入线设计。耳罩上的海绵非常柔软,佩戴起来更加舒适。魔声BeatsSolo配备有线控,可以实现对iPhone、iPod及其它便携音频播放器的直接操作。线控上还配备有麦克风,可以接听电话,而且来电的时候可以控制音乐暂停播放。图:BeatsSoloBeatsSoloHD系列BeatSoloHD系列采用了超精密度的钛涂层扬声单元,在解析力上提升明显,并且提供更加深层的低频感受。另外,魔声SoloHD耳机附带ControlTalk线控,可以操控iPhone进行免提通话,外观上设计师选用了钢琴烤漆设计。图:BeatsSoloHDBeatsStudio系列BeatsStudio录音师头戴式耳机采用主动式降噪技术,通过发出与外界噪音等量但相位相反声波,将噪音中和,可有效降低外界噪音的干扰,让您静享美妙的音乐细节,同时降低音量,保护听力。标配的魔声Quadripole专利技术发烧线材,达到很高的的声音均衡、清晰度和解析力。可换线设计最大程度减少声音传递的损耗,用户还可以自定义升级为更高级的线材。值得注意的是,早期Studio的插线是I型的,现在都改成L了。图:BeatsStudioBeatsPro系列BeatsPro系列是专门针对专业的音乐人士而设计,机身采用了轻质的铝合金和金属铰链结构,有效的提升了耳机的耐用性,同时BeatsPro还增强了隔音设计,保证在嘈杂的环境也能聆听音乐;同时,可翻转的耳机单元设计,方便DJ在不摘下耳机的情况下进行监听。由于使用了金属材料所以这款耳机相当重,不太适合出街,音质上比Studio好些,其频段很特殊。图:BeatsProBeatsMixr系列Mixr由两届格莱美得主、著名制作人、世界最著名、最受推崇的DJ--DavidGuetta操刀设计,在后期调音上下足了功夫。BeatsMixr为了通过提高对耳朵的压力而达到提高隔离外界噪音的能力,两个耳垫对耳朵的压力非常大,在实际佩戴时的舒适性并不佳。图:BeatsMixrBeatstour系列Beats入耳式耳塞,以终极高清晰度聆听体验为卖点的耳机,这款耳机利用先进的微型扬声器扬声器设计和动力隔离技术隔绝了噪音,以专利的FluxTube磁路驱动,能特制合金线圈配合下,实现高性能的声音表现,能够传递更高清晰度的音乐。为了解决线身缠绕的问题,耳机线部分采用了duraflex的耐用线新专利技术,多层螺旋包裹结构,非常耐用且手感不错,解决线身缠绕等问题。专有的驱动程序技术以Monster的线材连接、24k金接口,使得低音十分强劲有力。图:BeatstourHeartBeats系列这款耳机由美国流行音乐宠儿嘎嘎女郎(LadyGaga)设计,耳机外壳设计成棱镜的样子,外形特立独行,很有个性。耳机的线材也是发扬了魔声一贯的优势,造型扁平化,加大表面积,却不影响到太多整体的重量。图:HeartBeatsBeats系列耳机,从诞生起就不断伴随着争议,有人说它徒有其表,有人说它无人能及。不管外界评价如何,它一直是世界上最畅销的耳机系列之一,这就足以证明一切。声音没有好坏,只有你喜不喜欢。随着魔声与Beats的分道扬镳,这一跨界神话无疾而终,不过分开后,两家依旧干劲十足,BeatsElectronics继续运营着原来的品牌,Monster也推出了自己的一系列新耳机,对于他们今后的表现,我们拭目以待。介绍过Monster&Beats后,一起惠网的耳机全攻略系列也就暂时告一段落。后续如果有更值得写的耳机方面的内容,笔者会继续为您道来。也欢迎各位耳机爱好者与我们多多交流,共同发现更有趣、更有价值的话题。(完)
上月,亚马逊CEO杰夫·贝索斯(JeffBezos)发布了致股东信,为公司的企业文化辩护,并保证亚马逊未来还会有大动作出现。去年,亚马逊实现了不多的盈利,而许多人认为,盈利之后的亚马逊将进入“新常态”。不过目前很难预测,亚马逊还会进入什么样的新行业。亚马逊目前正面临困境的一个行业是高端时尚业。在这一领域,亚马逊推出了多个自有品牌并进行了大手笔的收购,例如RenttheRunway。亚马逊这样做是合理的。相对于日用品,奢侈品销售能带来更多利润。而在日用品领域,亚马逊已经是许多人习惯的购物平台。然而,如果亚马逊真的希望在高端时尚业占据一席之地,那么该公司需要做出改变。企业形象:不仅仅是廉价零售商许多人可能会希望以折扣价购买电子用品和精装书,但并非所有消费品类都是如此。你不会因为某家餐厅的寿司打折就去光顾。对于许多商品,消费者心理是正价的可能更好。在一些专门化的领域,这种情况尤为明显。《哈佛商业评论》的一项研究显示,如果消费者想买一块手表,那么更有可能前往精品店以较高的价格去购买,而不是通过大卖场或网店购买。这也是亚马逊希望打造或收购高端品牌的原因。有报道显示,亚马逊网站上有25个招聘职位与自有的高端时尚品牌有关。这意味着,亚马逊正试图改变作为廉价零售商的企业形象。为第三方卖家改善可用性亚马逊会给予平台上商户很大的自主权。亚马逊早已意识到,柏林的消费者需求与纽约或墨西哥城会有很大不同。在股东信中,贝索斯强调的一项数据是,亚马逊平台上目前有7万多家年营收超过10万美元的第三方卖家。这是一个不错的成绩,尤其考虑到许多人曾抱怨,在亚马逊平台上开店流程相当冗繁。亚马逊应当改进流程,使其更简单,同时优化对质量的控制。亚马逊可以采取的做法之一在于,向第三方卖家分享内部数据,而不是独享这些数据。这将有利于第三方卖家更精准地为商品定价,并鼓励更多卖家加入亚马逊平台。别再试图击败所有零售商又想击败竞争对手,又想专注于盈利,做到这一点很困难。贝索斯希望胜过所有零售商,但亚马逊同时又想要盈利,这两者之间存在冲突。亚马逊的盈利之道包括继续推进业务的多元化发展。目前,云计算业务已成为营收的重要驱动因素。贝索斯在股东信中也提到了这一点。他表示,亚马逊正努力寻找业务发展的“第四根支柱”。他或许也是承认,仅仅零售业务不足以创造足够的股东价值。如果情况确实如此,或许亚马逊就该停止继续在这一领域的尝试。有很大可能,这样的支柱已经存在于亚马逊内部,无论是娱乐业务,还是推动硬件业务进一步壮大。亚马逊是一家有趣,但充满争议的公司。作为一家市值数千亿美元的公司,亚马逊几乎没有盈利,这很不同寻常。亚马逊的成功已促使更多其他公司去展开类似的冒险。近期,Lyft宣布将投资6亿美元追赶Uber。这样的竞争,以及风投的大笔投资,能给消费者带来价值,例如免费的出行服务。然而,这是否能够为一家可盈利的公司打下基础?我们仍拭目以待。注:本文作者莫娜·比朱尔(MonaBijoor)是全球最大在线批发市场之一Joor创始人及CEO。2015年,该平台的交易额超过70亿美元。
北京时间5月10日消息,据国外科技网站TheInformation报道,为使自身服务更加高效,覆盖更广范围,美国打车应用Uber欲将自己的部分服务器基础设施进行外包。如不出意外,像谷歌、微软和亚马逊等云存储服务巨头将赢得Uber的云存储外包业务。随着海外市场拓展步伐不断跟进,当前Uber足迹已达到全球69个国家和地区市场,这就对Uber的服务器和软件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能够满足不同市场海量数据的处理需求。这意味着Uber在对其服务器地理位置选址上,希望能够尽可能近距离地靠近客户市场。毕竟在打车应用行业,时间通常以毫秒计数。在全球建立起靠近自己客户的服务器系统,对于任何一家公司来说都不是容易的事情,即使Uber拟出资90亿美元来打造这样的系统也不例外。但是利用像亚马逊、微软和谷歌等公司的云存储系统的基础设施,Uber可能实现这一愿望。报道称,尽管Uber只是希望将自己相对较少的一部分业务转至云端,而且虽然这家刚刚起步,但其今后到底会发展成为块头多大的“巨无霸”,任何一家云服务厂商都不敢小觑。一场围绕Uber云存储外部业务的争夺战,或许将在亚马逊、微软、谷歌、IBM和其他云服务厂商之间悄悄展开。
北京时间5月3日消息,据《华尔街日报》网络版报道,知情人士称,阿里巴巴集团金融关联公司蚂蚁金服接近宣布聘请高盛前银行家道格拉斯·费根(DouglasFeagin),协助公司向全球市场扩张。作为中国估值最高的金融科技公司,蚂蚁金服运营着中国最大在线支付平台支付宝。蚂蚁金服的全球扩张计划包括投资印度,与Uber达成合作允许乘客使用支付宝在全球范围内付款。蚂蚁金服刚刚完成了一轮45亿美元融资,投资者多数为中国国有公司,该轮融资对蚂蚁金服的估值约为600亿美元。蚂蚁金服目前现金充足,在实施计划中的首次公开招股(IPO)前,正增加对交易推手的招募力度。费根能够协助蚂蚁金服与美国银行业建立联系,指导蚂蚁金服对金融创业公司进行投资。费根曾在高盛担任美洲金融机构客户投行业务主管,在此之前在亚洲担任相同职务直至2010年。在亚洲地区供职时,费根参与了高盛两笔利润最为丰厚的中国银行交易:对中国最大银行工商银行的投资以及参与中国银行的IPO交易。根据高盛上月向员工发送的内部备忘录,费根已经从公司退休,但并未披露他的下一步去向。知情人士称,蚂蚁金服将聘请费根担任高级副总裁,这一消息可能最快将在本周宣布。自从从阿里剥离以来,蚂蚁金服的业务已经从在线支付平台扩大到了在线财富管理和银行业。蚂蚁金服正准备在发展中国家实施更多收购交易。蚂蚁金服已经在大举押注印度市场,在去年投资了印度最大移动支付和商务平台之一的Paytm。阿里也是Paytm的投资者。蚂蚁金服聘请高盛前银行家带领公司进军全球市场的举措,似乎是在仿效阿里的做法。去年8月,阿里任命高盛前副董事长迈克尔·埃文斯(MichaelEvans)担任公司总裁,负责推进阿里的国际扩张战略。埃文斯和费根曾在高盛香港办事处共事过。许多高盛前高管目前在中国互联网巨头担任高级职位。高盛前执行董事刘炽平现在担任腾讯总裁。高盛纽约分公司前通讯、媒体及娱乐研究主管詹姆斯·米切尔(JamesMitchell)现在是腾讯首席战略官。在去年出任滴滴出行总裁前,柳青一直担任高盛亚洲直接投资部董事总经理。
据国外媒体报道,法国公司Trusk最近获得56万美金的一轮融资,投资方包括KimaVentures以及Via-ID,新一轮融资将用于拓展英国市场。法国公司Trusk,就像搬运界的Uber,用户在手机上发起搬运需求,应用就会根据地理位置匹配相应的货车司机。在Trusk诞生之前,很多巴黎用户都会打UberXL来解决运送书籍、桌椅、床垫等类似的物品。尤其是很多时候,只是简单的朋友间聚会所需要运输一些食材、桌椅,这时候如果选择UberXL可能空间依然不够,选择全职的搬运公司的司机和货车成本又很高,所以Trusk看到了这个市场,并用货车界Uber去解决。目前Trusk采取的是与专业的运输工人合作的方式,工人们只需要负责运输就可以了,剩下了下单、支付等都由Trusk平台解决。Trusk联合创始人ThomasEffantin透露,目前该平台上80%的订单都是个人用户,剩下20%是公司用户,而且公司用户群体逐渐增加,预计2个月后公司用户将达到50%。目前Trusk上一单的价格大概25-75欧元不等,在出发之前,用户可以看到预估价。结束后Trusk会收取每单20%的佣金,目前Trusk的订单量是日45单左右,周增长率是15%。之前36氪曾报道过YC2015夏季班的成员Lugg,他们做的就是大件物品的运输,不过他们切的是美国市场,并在去年8月份获得350万美金的融资。
外卖“三国杀”正式成型,BAT已经在O2O正面战场摆好阵势。前有美团融资33亿,后有阿里饿了么联手阻敌,百度外卖怎么看待今日局势?凤凰科技今日采访了百度外卖董事长刘骏,谈了谈“三国杀”、融资和O2O战略的问题。虽然这两年来外卖方面一直补贴开道,但刘骏在采访中谈及市场竞争,仍然表示,钱并不是这个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快捷高效的技术基础,用户好的体验才是最终决定外卖行业胜负的终极标准,补贴只是在畸形市场竞争环境中的一个干扰项罢了。目前,百度外卖在出餐时长预估中采用了DNN模型,并与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一起进行了大量特征和模型的优化,最终模型预测的出餐时间误差在7分钟之内。“有的平台抄我们的外在形式,但是抄不走我们的数据积累。我们向用户承诺超时赔付,而且我们的外卖现在是全自动调度的。”前一段时间,网传百度外卖B轮融资计划书出炉,融资目标大约在3-5亿美元之间,预计在今年第一季度完成。在这个问题上,刘骏虽然没有透露具体的融资数额和投资方,但他明确表示,百度外卖目前融资进展顺利,已经在逐步完成中。百度对外卖业务非常有信心,非常支持。各个投资方也非常看好百度外卖。此前,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在公司架构调整的内部邮件中表示,未来将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互联网金融、无人驾驶汽车、人工智能等创新业务上,以至于众多解读认为,外卖业务在百度内部已经风光不再。刘骏并不认同这个观点,在他看来,外卖仍然站在百度战略的最前沿,本身蕴含着深厚的人工智能技术功底,是百度人工智能技术落地的重点业务,也是百度未来核心战略的重要组成。“人工智能不仅要做前瞻性的工作,也要做一些接地气的工作。谷歌为阿尔法狗下围棋骄傲,我为百度外卖骄傲。”谈到未来的突破点时,刘骏表示不排除跨界合作的可能性。外卖和打车在某些方面非常相似,都是刚需高频,也都涉及到人员调度的问题。两者调度算法可以互相借鉴,百度和Uber将来业务上也有很多合作的想象空间。刘骏表示,“在外卖这场战役中,百度必须赢,也具备了赢得这场战役的所有条件。”
近日,据《旧金山纪事报》报道:旧金山的Uber和Lyft司机只要从事此项工作超过一周,就必须获得网络约车服务许可。这意味着每名年收入在10万美元以内的网络约车司机,每年需要额外缴纳91美元的管理费。此项政策是美国旧金山市日前出台的新规。作为这项政策的执行者,旧金山市财政部长JoseCisneros表示,他手上掌握有Uber、Lyft司机名单,但他拒绝对外透露如何获取了这份司机名单。Uber、Lyft在旧金山开展业务已有数年,此时官方突然要求司机办理营业执照令人略感意外。不过该市规范网络约车举措早有预兆:在上月,旧金山市曾开通了一个网上营业执照登记平台。旧金山市财政办公室一位发言人表示,他们已经获取了旧金山网络约车服务的大量信息,但出于纳税人隐私考虑,不便于透露更多细节,包括这些信息是否来自Uber和Lyft公司。据悉,旧金山财务部门将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内,向该市的3.7万名司机发出告知信函,而这些司机需要在30天时间内作出回应:按要求提交营业执照申请,或者解释其为何不需要办理营业执照。向来对各种地方性法规约束说“不”的Uber公司,此次倒显得有些平静。Uber一位发言人表示:“负有创业精神Uber司机,作为独立承包商,他们应当遵守当地适当的法规。”而Lyft对此却不买账,Lyft一位发言人表示,“我们对官方计划收集并在公开数据库显示Lyft司机个人信息的做法表示严重关切。选择Lyft方式出行并帮助Lyft司机维持生计的旧金山市民,今后为了分享一段车程,为了他们的隐私,不应该妥协。”Lyft发言人补充说,公司将整合资源来帮助司机解决营业执照问题。无论Uber还是Lyft,都在高调反对一些诉讼案件将其司机错误归类为本公司员工。在Uber、Lyft看来,将其司机作为独立承包商而非员工对待,可以使两家公司避免额外支出,包括某些福利和工资要求。而旧金山官方正是抓住了这一点:既然Uber、Lyft将自己的司机看做是独立承包商,那么他们就必须获得营业执照。与此同时,旧金山财政部门还盯上了另外一家总部设在旧金山的公司——住宅短租服务公司Airbnb,要求该公司代表房东进行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