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一起惠资讯>Walmart>文章列表
Walmart
谈到跨境出口平台,相信绝大部分人会说脱口而出速卖通、亚马逊和eBay、wish,当然它们的确是非常重要的跨境电商平台,但不是说仅仅只有这几个跨境电商平台。亚马逊亚马逊公司,是美国最大的一家网络电子商务公司,位于华盛顿州的西雅图。是网络上最早开始经营电子商务的公司之一,亚马逊成立于1995年,一开始只经营网络的书籍销售业务,现在则扩及了范围相当广的其他产品,已成为全球商品品种最多的网上零售商和全球第二大互联网企业,在公司名下,也包括了AlexaInternet、a9、lab126、和互联网电影数据库(InternetMovieDatabase,IMDB)等子公司。eBayeBay是一个管理可让全球民众上网买卖物品的线上拍卖及购物网站。ebay于1995年9月4日由PierreOmidyar以Auctionweb的名称创立于加利福尼亚州圣荷西。人们可以在ebay上通过网络出售商品。速卖通全球速卖通(英文名:AliExpress)正式上线于2010年4月,是阿里巴巴旗下唯一面向全球市场打造的在线交易平台,被广大卖家称为“国际版淘宝”。全球速卖通面向海外买家,通过支付宝国际账户进行担保交易,并使用国际快递发货。是全球第三大英文在线购物网站。沃尔玛沃尔玛百货有限公司,即沃尔玛公司(WalMartInc.)(NYSE:WMT),是一家美国的世界性连锁企业,以营业额计算为全球最大的公司,其控股人为沃尔顿家族。总部位于美国阿肯色州的本顿维尔。沃尔玛主要涉足零售业,是世界上雇员最多的企业,连续5年在美国《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企业中居首位。沃尔玛公司有8500家门店,分布于全球15个国家。沃尔玛在美国50个州和波多黎各运营。沃尔玛主要有沃尔玛购物广场、山姆会员店、沃尔玛商店、沃尔玛社区店等四种营业方式。乐天创办于1997年,目前已成为日本最大的电子商务网站,市值达到135亿美元,年营收超过40亿美元。乐天也是全球最大的网络公司之一。在美国市场,乐天斥资2.5亿美元收购了Buy.com,在2013年公司更名为“乐天购物”(Rakuten.comShopping)。乐天购物聚集了3000卖家,超过8000万客户和2300万产品。客户群年龄在25和54之间,男性和女性各占一半。Rakuten.com最初专门从事计算机及电子产品,但它现在提供体育用品,健康和美容,家居和园艺,珠宝和玩具等。wishWish平台市场定位的是欧美发达地区,一个高速增长的新兴移动电商平台,访问量已跻身同类型客户端全球前五。Wish平台所售商品价格较低,限制仿冒品,拥有独特的产品推荐方式。平台开店简单、界面友好,可以开多家店,很受中国卖家欢迎。Wish上已经积累了成千上万的卖家,但是因为该平台更致力于低价,而不是方便和质量,因此,几乎所有卖家都来自中国,占94%。美国卖家占4%,其次是英国占0.3%,加拿大占0.2%,印度占0.1%,澳大利亚占0.1%,其余的遍布世界各地,即使在国际卖家中也有很多人都在销售中国制造的商品。shopeeShopee是东南亚与台湾领航电商平台,覆盖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台湾、印度尼西亚、泰国和越南市场,同时在中国深圳、上海和香港地区设立跨境业务办公室。2018年ShopeeGMV达到103亿美金,同比增长149.9%,App下载量超过2亿,员工遍布东南亚与中国超8000人。根据权威移动数据分析平台AppAnnie,Shopee为2018年东南亚购物类App下载量第一名。lazadaLazada,东南亚地区最大的在线购物网站之一。获得德国创业孵化器RocketInternet桑威尔兄弟(SamwerBrothers)支持,Lazada的目标主要是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以及泰国用户。leboncoinLeBoncoin免费分类广告网是法国本土知名的生活分类广告网站,类似于中国的58、赶集。该网站深受法国民众喜爱,四年来该网站网民数量增加逾4倍,单月平均浏览量由400万增加至1720万人次。LeBoncoin是法国10个访问量最大的网站之一,迄今有超过2600万条广告信息。网站每天约有50万条的信息更新,每月有超过2200万独立访问者。女性网民数量占比略高于男性,为51%。35-49岁年龄段网民数量最为集中,占到总数量的34.5%。OttoOtto是德国第二大电子商务公司,仅次于亚马逊,主营包括6800个品牌,180万件商品,包括服装、家具、厨具、玩具、家居用品和电子产品等。Otto建立与1949年,现已扩张到欧洲、亚洲和美洲等20个国家,收购了包括法国公司3Suisses在内的多个品牌。Otto在1995年推出了在线商店,现已成为德国和整个欧洲电商领域的主流平台之一。“Naturloft.de"是Otto旗下的另一家德国家具零售电商。这个网站专营高级乡村别墅家具,价格合理。其实,每一个跨境电商平台都有自己的行业优势和忠实的客户群,或者在某个国家或地区具有重要的或者特别的影响力。对于跨境电商来说,在线渠道多元化是拓展网络渠道和规模的重要途径。
一起惠返利网2019-09-06 10:10:50634 次
沃尔玛推出新的食杂配送订阅服务——“无限配送”(DeliveryUnlimited),欲挑战生鲜杂货配送服务平台Instacart、塔吉特旗下杂货配送服务Shipt和亚马逊的PrimeNow/WholeFoods服务。用户每年缴纳98美元即可享受不限次数的食杂配送服务。沃尔玛提供第三种食杂网购选择沃尔玛正在推出一种新的杂货配送订阅服务,名为“无限配送”。此前,沃尔玛客户可以在线订购食品杂货,并在当地商店免费取货,他们也可以选择每笔订单支付9.95美元(有时更低)的配送费。该零售商目前提供2450个提货点,在近1000个地点提供配送服务,预计到2019年底将分别增加到3100个和1600个。无限配送的增加为客户提供了第三种选择,可以免去每个订单的配送费,选择每月或每年订阅一次。目前,该零售商提供每月12.95美元的计划或每年98美元的订阅服务,这两种模式都包括15天的试用期(见下图)。除了时间长度,按月缴费和按年缴费享受的服务范围是一样的。买家仍可在沃尔玛官网上或食杂(WalmartGrocery)应用中购物,创建一个购物篮,并为订单选择一个时间段。配送时间也没有任何限制。这只是在线订单运费的另一种支付方式——如果每月从沃尔玛网购食杂产品超过一次,这可能会是一种省钱的方法。沃尔玛的无限配送服务年费只有98美元,极具竞争力。Shipt每年收取99美元,而Target本周首次宣布了Shipt购物者每笔订单可以支付9.99美元运费的方式。与此同时,Instacart于去年11月将年费降至99美元。PrimeNow是最昂贵的选择,每年119美元。当然,它不限于食品杂货配送,还包括亚马逊快速配送、访问流媒体服务、免费的电子书等等。目前尚不清楚无限配送的范围。沃尔玛网站上只是含糊其辞地说“您所在的地区有可能提供无限配送服务”。与配送服务商合作提供该服务3月份发布的一篇Instagram帖子也提到了这项服务,该帖子来自犹他州一家沃尔玛商店的账户,这个商店很可能是沃尔玛早期测试的市场之一。零售商没有提供关于无限配送服务的更多信息,也没有提到该服务已经存在多久。沃尔玛官方的食品杂货FAQ目前没有提到该服务选项,也没有发布正式的公告。与一些食杂配送公司不同的是,沃尔玛并没有运营自己的配送人员队伍,或者采用独立承包商,而是与配送服务提供商合作,包括PointPickup、Skipcart、AxleHire、Roadie、Postmates和DoorDash等,该公司也曾尝试与Deliv、Uber和Lyft建立合作关系,但合作随后终止。沃尔玛对在线食杂业务的大力投资增强了其盈利能力,食杂业务与家居时尚品类一道,共同促进了其电商销售额增长。第一季度,沃尔玛电商销售额增长了37%,每股收益为1.13美元,超出1.02美元的预期,收入也超过预期的1239.3亿美元,达到1250.3亿美元。
2019-06-17 09:31:48470 次
“在电商这件事上,老零售巨头怎么甘心常年被亚马逊挤压,一份“复仇计划”实施了8年,还未挽回局面,沃尔玛还将继续加大,但这事不是靠钱就能解决的。”近日,沃尔玛宣布再度收购一家墨西哥电商配送服务平台,用以巩固其在拉美地区的线下物流能力。而在过去几年中,沃尔玛收购电商企业的消息也从未间断。回头看,互联网电商行业的浪潮对于曾经的沃尔玛来说,好像是一场在看似平和的海平面上渐渐升起的海啸巨浪。沃尔玛曾经麻痹自大,所以巨浪来临时,调转船头的动作在外界看来,总显得有几分慌张。沃尔玛的电商之路开启于2010年。彼时,竞争对手亚马逊创造的奇迹已经被全美商学院搬上教科书,大洋彼岸的淘宝和京东也已经在中国家喻户晓,在这样的背景下,沃尔玛的入场显得姗姗来迟。不仅如此,由于沃尔玛数十年来在传统线下零售领域扎根太深,整个组织非常缺乏互联网的基因和思维,所以在面对像亚马逊这样互联网技术资源深厚的对手时,一时间显得捉襟见肘。2017年,55岁的沃尔玛以5003亿美元的年度营收,连续第五年蝉联美国财富500强榜首,然而当前23岁的亚马逊以9340亿美金,相当于3.3个沃尔玛,显然沃尔玛不甘落后。为了挽回劣势,沃尔玛在2010年成立电子商务部门后,就开始在全球电商领域疯狂“买买买”,以此弥补自身在互联网基因和电商运营上的短板。据不完全统计,沃尔玛自2010年成立统一的电子商务部门后,迄今为止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大约26笔电商相关的收购(投资)。备注:沃尔玛2010年~2018年的收购、投资概览,由虎嗅·高街高参制图;表中收购的互联网技术企业主要用于沃尔玛电商平台的运营。下文,虎嗅·高街高参主要根据沃尔玛在全球几个重点国家(市场)的电商业务布局,为大家进行盘点总结。美国:收购超15家公司,Jet.com成最强武器沃尔玛的电商之路是从收购互联网技术企业、电商运营团队开始的。在2010年至2016年间,沃尔玛共进行了超15次并购以取得相关电的商技术,其中包括Torbit的云网站加速器、Inkiru的情报预测平台、OneOps的云自动化科技、Adchemy营销搜寻引擎、Vudu视频串流科技、以及Jet.com的消费比价平台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2016年8月收购的电商平台Jet.com,这场收购将沃尔玛从电商领域的寒冬带入了春天。Jet.com的创始人马克·劳尔(MarcLore)被沃尔玛视为不可多得的悍将。在收购Jet.com后,沃尔玛大胆起用劳尔作为电商业务的负责人,并为其开出10倍于集团CEO董明伦的天价年薪。Jet.com后,沃尔玛很快又进行了一系列并购举措以扩充自己在服饰、家居领域的SKU。2016年12月中旬,Jet以约7000万美元收购了鞋类电商网站ShoeBuy,随后又收购了户外用品品牌Moosejaw、男装成衣电商Bonobos、家具电商Hayneedle、时尚女装品牌ModCloth等等。这些收购主要用以提升Jet和Walmart电商平台在垂直领域的服务能力。2017年,沃尔玛与亚马逊战火继续升温,当年9月底,沃尔玛完成对“最后一公里物流平台「Parcel」”的收购,进一步巩固平台的物流配送能力。事实证明,大胆起用劳尔是明智之举,一系列的收购和整合也渐渐发力。在劳尔的带领下,沃尔玛电商的收入和GMV开始飞速增长。2017年首季激增69%,创下至少5年以来的最佳绩,增幅超过亚马逊的16%,是另一竞争对手塔吉特的3倍。沃尔玛2016.Q1~2017.Q3的营收和GMV此外,沃尔玛2018年将对Walmart.com主站进行全面改版,重点关注时尚和家居产品,同时和百货公司Lord&Taylor合作攻入高收入的城市消费人群。值得注意的是,沃尔玛在2017年四季度减少了Jet.com的市场营销开支,更专注于主网站Walmart.com获客。同时,加大力度投资生鲜食物的家庭配送、扩大在线商品的SKU、收购小型在线零售商等。印度:耗资160亿美金买下Filpkart2018年5月,沃尔玛宣布以160亿美元收购Flipkart77%的股份,这是沃尔玛电商之路上最大的一笔收购。在印度电商市场中,Flipkart的市场份额是44%,Amazon印度是38%。美国市场中的沃尔玛仍然在追赶亚马逊,但印度市场的沃尔玛已经挑起了一场完全正面的交锋。印度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但其电商市场仍然处于早期阶段,2017年全国网上购物人数大约在1.3亿左右,而中国有5.14亿。相比之下,印度电商市场的发展空间极大。Flipkart在印度大约拥有1亿的用户,月活用户数在1000万左右,经营模式和国内的京东相似,主攻自营电商,重视物流和仓储,同时允许第三方商家在平台上销售商品。值得注意的是,Flipkart在2017财年(截至2017年3月31日)实现营收30.9亿美元,增长29%,亏损13亿美元,亏损扩大了68%。显然,在收购Flipkart之后,沃尔玛将面临更大的挑战。中国:折戟1号店,最终握手于京东2011年6月,沃尔玛在中国市场开启电商之旅,收购1号店是其试水电商平台的第一站。但是,当时中国电商领域竞争激烈,格局渐定,加上沃尔玛水土不服、策略有误,这场电商试水最终以失败告终。2016年6月,沃尔玛放弃1号店,牵手京东,用1号店主要资产换来了京东5%的股份。随后,沃尔玛增持京东股份至12.1%,成为京东的第三大股东。不仅如此,2016年10月,沃尔玛还与京东到家达成战略合作。目前,中国大约200家沃尔玛门店上线了京东到家,覆盖全国30个重点城市,为顾客提供1小时送达服务。在2016年10月沃尔玛向达达-京东到家投资5000万美元后,今年9月沃尔玛再度追加大约3.20亿美元投资。这笔增加投资之后,沃尔玛将在达达-京东到家持股10%,并在董事会享有席位。墨西哥:买下配送平台Cornershop2018年9月,沃尔玛又宣布启动对墨西哥电商配送平台Cornershop的收购交易。这次收购主要用以进一步巩固沃尔玛在拉美范围内的日用百货配送业务。Cornershop是一家来自墨西哥和智利的线上零售电商,与美国本土的Instacart类似,Cornershop采取与承包商合作的O2O模式,配送人员到店取货,随即进行用户订单配送,服务范围涵盖超市、药房和特色食品零售商。据介绍,这家公司目前的业务增长较快,过去一年用户数量翻了一番。此次收购交易完成后,沃尔玛将会维持Cornershop原有的整个团队独立运作。总结虽然沃尔玛在美收购了超15家电商相关的企业让人眼花缭乱,但从中不难看出沃尔玛电商之路的发展策略——先横向收购电商平台获得一定的市场,再纵向整合垂直领域的电商品牌以提升该领域的竞争力。针对沃尔玛在电商转型之路上的马不停蹄,美国业界有褒有贬。沃尔玛曾在过去十年中进行过多次的转型尝试,比如为了提高服装定价而给纽约时装周提供赞助,在时尚杂志Vogue中投放广告;为了改变形象提升超市门店的服务品质等等,但这些尝试最后都以失败告终。因为沃尔玛在用户心目中的形象太深刻了。“说起沃尔玛,人们的联想是非常清晰明确的。有些人要的就是沃尔玛,也有人压根就不想跟它沾上边。“(道格·斯蒂芬斯,《再造零售:后数字时代销售的未来》)如今沃尔玛正在电商这条路上狂奔,有人看好,认为这是理性决策,正在缩小其与亚马逊之间难以逾越的“鸿沟‘。"收购Jet.com是明智的决策,ShoeBuy、Moosejaw、Bonobos、Hayneedle、ModCloth这些品牌的收购也极大地扩充了沃尔玛的SKU,让沃尔玛获得更广泛的客户群。同时,这些品牌也将共享沃尔玛的渠道,获得更好的竞争力。"但也有人看衰。零售分析师NickEgelanian警告说,”沃尔玛拼命在追求带不来太多回报的电商销售额,这可能会损害到核心业务的稳定。“在他看来,沃尔玛进入了一个成本高企的市场,这恰好背离了沃尔玛最为重要的平价策略。“在零售总额里,电商的贡献也才占比不到10%。”但沃尔玛仍能坚持加大对电商业务的投入,其信心主要来自在线业务的增速远高于线下,据沃尔玛2018年Q2在线业务收入增长达40%,高于Q1的33%。同样,在沃尔玛电商业务投入加大的同时,该业务亏损也将随之扩大。随着互联网电商对线下零售市场的侵占进一步加剧,沃尔玛的颓势可能会进一步扩大,分析师们认为沃尔玛正在背离曾经带领它问鼎五百强榜首的“平价策略”,或许正是现在的、未来的沃尔玛想要极力摆脱的。消费在升级,服务也在升级,人们正在追寻更高质量的商品和服务,在这样的趋势之下,沃尔玛一次又一次摆脱“廉价”标签的尝试也许是对的。但对于沃尔玛这艘“巨船”来说,就算方向对了也不一定会有好结果。毕竟方向之下,重要的还有策略和玩法。等到沃尔玛完成线上电商业务的全球布局后,线上线下如何全渠道打通,或许才是他们下一阶段要战略性攻克的难题。
一起惠2018-09-26 09:06:26360 次
主要内容·印度零售业近十年来保持高速增长,市场成熟度低,潜力巨大印度零售行业近十年来保持7.82的复合增长率稳定增长。到目前为止,印度零售业仍绝大部分以零散的小店为主,主要消费品为食品,高度离散的市场和低成熟度的消费环境预示着未来巨大发展潜力,也越来越吸引全球投资者的目光·手机数码带动电商,人均收入稳步提升,农村地区零售增长日益显著自2015年以来,由于手机产业带动,印度电商行业发展迅速,到2017年GMV以达200亿美元;印度人均GDP为1534美元,竺帆估计一二线城市居民人均GDP以达2500-3000美元,已经达到黑白家电销售量的跃迁区域,量变引发质变;容易被忽视的农村地区,零售行业持续高增长,随着基建的完善,未来价值不容忽视。·政策开放力度虽小,春江水暖鸭先知2017年末,印度开放了单一品牌零售的FDI限制,但30%的本土采购限制仍较为严格。而市场的表现较为积极,沃尔玛收购印度电商龙头Flipkart进入印度;宜家历时28年终于落户印度,苹果也在跃跃欲试……1、印度零售行业概况1.1过去十年保持稳定高增长印度零售业近十年来一直保持7.82%的复合增长率稳定增长,是全球零售行业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根据A.T.Kearney新报告“2017年全球零售业发展指数(GRDI)”,印度因为近年来零售业高速的发展和低市场占有率,超越中国成为零售投资方面评分最高的国家。预计在未来零售业发展速度回继续提速,预计到2020年,零售业市场规模将从2017年的6800亿美元增长到11000亿美元。图1:印度零售市场规模(十亿美元)数据来源:竺帆整理1.2市场高度离散,消费环境成熟度低图2:印度各类消费品占比数据来源:竺帆整理从消费品的角度看,印度零售消费中有超过70%为食品消费,其他类型消费品占比偏低,消费者方面挖掘空间较大。从零售商的角度看,印度的零售业主要由小零售店的组成,占印度零售市场的93%,印度有超过1500万家本土小店。这些商店的规模通常较小,销售从当地批发商批发来的货物;超市、大型商店和连锁店仅占印度零售市场的7%,这一数值在美国为85%,市场高度离散的现状也预示着印度零售市场超高的发展潜力。图3:小零售店和连锁店市场份额(%)数据来源:IBEF2、印度零售行业发展潜力2.1数码产品带动电商崛起近年来,印度零售行业快速增长的一大因素是电子商务在印度的崛起。由于互联网普及率的不断提高以及国内外企业在印度的快速发展,预计印度电商在2018-2020年的增长率将超过30%,2020年电商的的规模将超过600亿美元;到2020年,互联网渗透率将由2017年的2.6%增长到5.45%。图4:印度电商行业规模(亿美元)数据来源:PwC,Redseer2.2城镇人均收入增加,量变引发质变印度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根据竺帆的实际了解,由于黑钱的存在,保守估计印度总GDP被低估30%以上。预计2018年人均GDP将以5.49%的速度整张到1534美元;对一、二线城市而言,人均GDP将达到2500-3000美元,根据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城市居民已经接近黑白家电消费的跃升阶段。图5:印度人均GDP(美元)数据来源:IBEF2.3消费金融助力零售业发展除了购买力之外,印度年轻消费者逐渐开始形成品牌意识,消费习惯也由价格敏感、追求极致的性价比转而开始注重质量。2017年,印度消费金融增长速度为17.8%,预计在2018-2019财年将继续保持17%-18%的增速。较为完善的征信、银行体系,使消费贷初创公司可以方便的提供各种消费信贷服务,同时也推动了印度高单件商品零售业的发展。除了NBFCs和银行之外,印度人的信用卡的持有量和使用量也在增加。图6:印度消费金融规模(百万美元)数据来源:Creditvidya2.4农村地区已成为零售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消费品在农村的增长速度远快于城市地区,如快速消费品行业,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价格上,其增长速度都高于城市地区。这也凸显了农村地区的增长机会。图8:零售市场增长速度(%)数据来源:Livemint3、在印主要零售企业及主要政策3.1外资对零售市场的投资情况全球各地的投资者都十分关注印度零食市场,尤其是印度电子商务。2017年,外资对印度电商领域的投资达8亿美元;2018年,沃尔玛以160亿美元收购Flipkart,同时亚马逊加大20亿美元对印投资到70亿美元。政府允许外资对电商平台持股100%,这对外国投资者来说非常具有吸引力,但对2C的业务中,印度政府还没有放开外资的限制。目前,印度电商领域主要由Flipkart(沃尔玛)和亚马逊主导,阿里巴巴通过Paytm也占有一定市场份额。表1:印度零售行业投融资情况数据来源:竺帆整理3.2印度零售业的企业印度主要连锁超市有:Moresupermarket(AdityaBirlaRetail)-523家店SpencerDaily-120家店RelianceFresh-502家店BigBazaar-259家店印度主要专卖店有:Croma:3C数码店,在印度的21个城市有110家商店RelianceDigital:3C数码店,在印度有600家专卖店Pantaloons:服装专卖店,有超过77家商店ShoppersStop:服装专卖店,在印度有超过83家商店批发商城:这是在印度出现的一种新的零售业态。因为政策限制,这类商城只做2B业务。主要企业有:Metro:遍及孟买、加尔各答、德令哈市和旁遮普24家商店RelianceMarket(RelianceRetail):经营43家商店BestPrice(Walmart):在9个州经营21家商店3.3政府政策多品牌零售在多品牌零售中允许51%的外国直接投资,最低投资上限为100美元。30%的制造或加工产品的采购必须来自印度。投资于后端基础设施(后勤、土壤测试实验室、种子农业和农业加工单元)的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的至少50%。50%的工作机会可以留给农村青年,某些农产品可能需要从贫穷的农民手中购买。为了确保公共分配制度和粮食安全制度,政府紧缩储备以采购一定数量的货物。目标应该是确保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更实惠的价格给消费者以及更好的服务。单一品牌零售允许100%的外国直接投资在单一品牌零售。五年后,必须有30%的原材料采购自印度。表2:印度零售业FDI限制数据来源:竺帆整理
一起惠2018-09-05 09:34:37333 次
据国外媒体报道,路透社看到的一份政策文件草案显示,印度正在考虑设立一个单独监管机构并进行立法,以解决该国所有与电子商务相关的问题,消除目前监管该行业的法律不成体系现象。这份政策文件即《国家政策框架草案》中提出的一些措施包括:本地数据存储、强制使用国内用卡支付网络Rupay进行网上交易,以及推动微型、小型和中型企业提供网上零售服务。该文件还表示,印度还将采取措施,发展数据存储能力,并鼓励在印度国内存储数据。这份文件还称,将给予时间让电子商务行业“在本地化成为强制性要求之前进行调整”。该政策草案表示,“在遵守隐私、许可等相关规定情况下,印度政府将有权让数据存储在印度国内,以实现国家安全和公共政策目标。”该文件表示,印度反垄断监管机构将考虑改变外资投资的进入规则,以便对可能扭曲竞争的电子商务市场的并购行为进行强制审查。Flipkart是印度重要电子商务公司之一。美国零售巨头沃尔玛(Walmart)、电商巨头亚马逊旗下印度子公司,以及由日本软银(SoftBank)支持的Snapdeal,目前正在展开对Flipkart的收购。
一起惠2018-08-01 09:49:17416 次
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自动驾驶技术初创公司Waymo周三表示,未来Waymo将在亚利桑那州凤凰城展开一项测试服务:使用Waymo自动驾驶汽车,往返接送那些在沃尔玛商店购物的客户。Waymo表示,住在凤凰城地区的沃尔玛购物客户,通过Walmart.com下单订购食品后,在商店为他们准备订单的同时,Waymo自动驾驶汽车会把客户接到商店,取货完毕后再把他们送回家中。Waymo还与美国购物中心DDR公司展开合作,让购物者和用餐者乘坐Waymo公司的自动驾驶汽车,往返亚利桑那州钱德勒市(Chandler)的阿瓦图基(Ahwatukee)山麓小镇中心。此外,Waymo还扩大了与美国最大的汽车零售商——AutoNation公司以及汽车租赁服务商——艾维士·巴吉集团(AvisBudgetGroup,Inc.)的合作。AutoNation将提供Waymo车辆;而艾维士·巴吉集团将面向购物者提供自动驾驶汽车服务的“最后一英里”的解决方案。全球汽车制造商、供应商和诸如Waymo和Uber在内的科技公司,正投入大量资源开发自动驾驶系统,并推出测试车队网络,从而推动这项技术向前发展。因自动驾驶技术本身的复杂性所带来的挑战以及研发成本高企,已令汽车制造商、供应商和其他公司之间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
一起惠2018-07-26 10:08:05258 次
4月底,全球四大知名快时尚品牌Zara、H&M、Uniqlo、Gap已经悉数开通了小程序,鉴于四个品牌与阿里巴巴的关系亲疏不同,以及各自的中国战略和自我主张不同,四个品牌开通的小程序的个数、功能也不尽相同,但至少可以看到,没有一个品牌愿意去承担不开通小程序可能带来的遗憾,因此,不难判断,一旦小程序能让四大品牌尝到甜头,对于阿里巴巴的零售基础,可能是雪崩式的坍塌。实际上,除了四大快时尚品牌之外,近期本土的海澜之家、都市丽人等垂直行业龙头公司,都开始和腾讯联袂,接受其投资,拥抱其程序,这既是“二选一”的结果,也是某种程度的分裂,阿里巴巴在与京东的竞争中尽占风头,但与腾讯的竞争中,却不得不甘拜下风。相对于超过10亿的用户,以及全中国人已经基本离不开的微信,阿里巴巴没有任何一个“武器”可以拿来与微信“交战”,相反,阿里巴巴的天猫淘宝银泰代表的零售、蚂蚁金服代表的金融支付、优酷土豆代表的视频文娱以及增长迅猛的云,腾讯都有相应的“武器”或者投资的“军队”与之一战。当微信不可能被阿里巴巴打死时,它就有机会吞噬阿里巴巴的一切,当然,最重要的是吞噬阿里巴巴的心脏和疯狂造血“机器”――零售业务。小程序下的四大快时尚品牌中国战略在分析宏观的胜负之前,作为在线零售行业基石的仍然是传统零售品牌,而四大快时尚品牌比任何中国本土品牌都要起到示范作用,特别是目前在中国市场销售额第一的Uniqlo。四大快时尚品牌目前在中国都有自营电商、天猫店,而其中Gap和Uniqlo曾经都开设过京东店,但是已经双双关闭。其中Uniqlo京东店2015年4月开业,当年7月关闭,双方合作3个月即告夭折。坊间传闻,马云为Uniqlo在京东开店亲自去到日本拜访迅销老板柳井正,中间人是软银的孙正义。三方利益牵连,软银是阿里巴巴的大股东;柳井正是软银的董事会成员,也是孙正义的老大哥兼老友。Uniqlo京东开店的利害关系,不仅仅是天猫被分流了一个客户,更糟糕的是天猫立的一个旗帜可能“叛变”。Uniqlo是天猫“双11”的常年冠军,“叛逃”京东的影响力和示范作用可能是核爆级别的。最终,阿里巴巴顺利让Uniqlo“排他”,在中国将天猫作为唯一第三方平台。这一个小小的插曲,今天看来对于天猫和京东的竞争可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直接让京东无力追赶天猫。从最近京东和阿里巴巴的季报来看,双方的GMV开始倒挂,而在Uniqlo京东开店、撤店事件时,京东的服饰业务高歌猛进,GMV增长比天猫快,与此同时陆逊递卡、丝芙兰、联合利华等大量巨头入驻京东,其中丝芙兰彼时更是弃天猫择京东。2014-2015年,是两间公司最剑拔弩张以及竞争焦灼之时,与今天不断的正规“声明”互相谴责不同,彼时的阿里巴巴和京东几乎用尽最下作和下流的手段互相对骂,宛若在阴沟里摔跤的两个小混混。2014年“双12”促销,京东和天猫更是在各自客户端首页玩起文字游戏,用“拒绝假货,不玩猫腻”和“真心便宜,不然是狗”讽刺对方“猫”、“狗”。在京东和阿里巴巴最新的官方说辞中,这种“猫狗”大战虽然进一步升级,但强弱对抗其实已经降级。阿里巴巴已经通过天猫的声明,暗示“某电商”是“碰瓷式”竞争,而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和首席财务官黄宣德在过去两季财报上都坦诚,大量服饰品牌与天猫的独家合作对京东服饰业务造成了严重打击。除此之外,为推动GMV的增长,京东加大平台业务,而曾经让阿里巴巴乌云遮头的“假货”问题如今反倒成为京东挥之不去的阴影,无论是近期的假茅台、六六事件,还是此前的Gucci眼镜,每一次都引发了舆论极大关注,更更更重要的是,即使这样,京东的GMV增速还远不如天猫。2017年的“618”,京东更进一步失去了Gap,也让其想大力发展的服饰业务瞬间停滞,甚至倒退。作为美国品牌,长期在亚马逊的环境下生长,深知平台合作、竞争的厉害关系,Gap在中国是三箭齐发开展的在线业务,自营、天猫、京东。最终,去年10月,妥协于天猫更多的用户和更大的流量,Gap从京东撤店。从此,四大快时尚与京东渐行渐远。至于Zara和H&M,都是在自营一段时间后,发现中国国情有别于欧美成熟市场,最终加入天猫,开设网店,其中H&M直到今年才刚刚加入。无论从品牌号召力、流量、GMV增速,阿里巴巴在中国市场的平台业务目前已经没有对手,曾经的直接竞争对手京东基本没有还手能力和任何超越的可能了。至于,京东为何失去对阿里巴巴的追赶能力,并不在本文的研究范围之内,因此不再对此做出分析。阿里巴巴在平台业务方面看不到任何对手,不过,中国平台业务确有大量的玩家,除了京东、唯品会,近期关注度最高的肯定是拼多多,另外还有小红书、美丽说蘑菇街联合,还有不得不提但通常被忽视掉的苏宁易购,而这些垂直领域的竞争对手背后,几乎都有腾讯的影子。一个市场拥有这么多大的平台玩家,即是拥有最大零售市场的美国也不曾出现,美国市场除了亚马逊、eBay外,大的平台玩家寥寥,更多是品牌或公司自营电商,比如walmart.com、macys.com、gap.com。很多人可能会将中国特殊的电商行情总结为,阿里巴巴形成巨大的闭环,让消费者和商家养成了依赖性的习惯。但是,在美国,同样有巨大,甚至比阿里巴巴对零售行业更具威慑力和压迫感的亚马逊,但是品牌和公司自营电商同样风生水起,并最终从去年末开始见到收获。中国电商行业特殊的国情,我更愿意总结为服饰行业的不成规模以及人口红利。中国年销售100亿元的服饰集团一双手就可以数得过来,因此在电商上的大规模基础投资变得完全不可能,这不但会削弱公司的盈利能力,甚至可以将一个公司拖进泥沼。此前美邦和百丽都曾试图进行自营电商的尝试,但结果都是非常苦涩的,一个主营业务连年亏损、一个退市。在中国,勇敢者可能不但不能收获掌声,反而是躺在地上迎来避无可避的脚踩,行业对美邦和百丽的嘲讽反而一浪接一浪。这当然是一种悲哀,当在“二选一”的环境下毫无话语权的时候,相信,或多或少有一点这种感觉吧。刘强东在1Q的分析师电话会上也曾谈到此事,认为中国品牌在压迫底下会更愿意探索各种新的途径。中国的服饰品牌和公司,当然不会甘愿接受阿里巴巴越来越高的费用,仅仅是敢怒不敢言而已,因为自己所有的努力,最后都转化为阿里巴巴的增长和利润,任谁都不愿意。所以,微信的出现,给了品牌真正的曙光。不仅仅是腾讯和马化腾过去7年重新塑造的价值观和个人性格,让腾讯成为中国最伟大、最受尊敬、最值得信赖的企业,同时还有背后巨大的流量工具和甘愿、承诺做“助手”的共赢策略。在京东只能赢得两个快时尚品牌的合作之后,微信小程序很容易就迎来四大快时品牌的全面入驻。Gap毫无疑问,开通了小程序的销售功能,在常规的小程序外,还开通了一个精选产品小程序;而Zara的小程序也是采取自营,其拥抱微信的策略与品牌在中国自营在线策略碰壁后的求变一样的敏锐。Uniqlo尽管目前还没有开通小程序销售,但是必然,只是时间问题。在京东撤店之后第二年,Uniqlo就在2016年“双11”发生了吊诡的“售罄”事件,将大量的天猫客户导流至线下门店,推广起“C2C”服务。H&M在中国的在线策略相对保守,不过其开设了两个以社交为主的小程序。一边是阿里巴巴,一边是腾讯,一边是收钱营销和佣金模式的线上百货模式,一边是自主经营和借助平台开发自主的独立旗舰店模式,四大快时尚显然已经爬上墙头,静待销售型小程序进一步的规模化和微信用户的接纳。社交型电商不仅仅是拼多多和微商,实际上真正的社交型电商正需要将拼多多和微商挤压出去,至少成为微信生态电商中的小众。微信朋友、群、朋友圈之间的信任,相对于纯电商平台,转化率孰高孰低并不需要太多证明。人口红利的特殊国情不仅仅在与智能手机的爆发,同时还让电商行业的基建成本降低,从血汗工厂走出来的工人,骑上不归路的电单车,就成为机器人一样的快递员。特朗普在谴责美国邮政对亚马逊的优惠时可能并不知道中国快递员的真实状况,但人口红利的使用都是“需要还的”,制造业南移现状就是“先知”。香港经济日报特写冯国纶的文章截图4月份香港经济日报一篇特写利丰主席冯国纶的文章非常有意思。有一段讲冯国纶回忆利丰物流总裁彭焜耀跟内地物流巨头谈合作的经历,内地巨头认为利丰应该在物流上亏一半,然后在股市上“割韭菜”。上面经历就是“旧经济”和“新经济”的对比,香港实业家和内地创业家的对比,当然,港股的“老千股”可能比内地更不堪,包括一些传统零售股。但总体香港零售商更具务实精神,不会追求电商规模,更看重利润,而不像更多的内地商人,动不动就喊出多少亿的电商规模。那么微信小程序是不是那个腾讯颠覆阿里巴巴电商业务“真命天子”呢?如果是,如何去颠覆?如果不是,那应该是其他的什么工具吗?
一起惠2018-05-29 10:33:01351 次
1月11日,沃尔玛旗下的山姆会员商店中国业务总裁文安德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透露,到2020年拟将中国区山姆会员商店翻倍至40家左右,同时会加速与京东的电商业务整合,对于即将“杀入”中国市场的COSTCO则并不畏惧。“目前我们在中国市场有19家山姆会员商店,我们的目标是到2020年达到40家门店。山姆采取的是会员制,而且我们也看到根据现在的消费升级和市场情况,会员制模式发展正当时。”文安德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未来一二线城市将是山姆会员商店扩张的主要选址区域,2018年,该业态会在苏州、沈阳、成都、南通等地区选址布点。值得注意的是,与一般沃尔玛大卖场所不同的是,山姆会员商店是服务中高端客户的卖场,采取会员制经营,其所销售的商品一般都以大箱包装或者组合包装,是仓储式商场。而作为竞争对手的美国大型连锁会员制仓储量贩店COSTCO即将进入中国市场,面对这样的强劲对手,文安德表示并不担忧。“我们山姆店会员商店的主要客户群是中高端定位,目标很专注。我们也听说了COSTCO即将进入中国市场,但我们并不担忧,我们在中国市场这么多年,自然有自己的优势,我们对中国会员的消费习惯也很了解。我们的竞争策略不会因为对手的改变而改变。”文安德表示。而在沃尔玛与京东结盟后,两者在电商领域的合作也是业界关注的焦点。第一财经记者采访了解到,山姆会员商店的电商业务有三个渠道,一是山姆自身网站,二是京东全球购,三是山姆在京东的旗舰店。“我们看到如今越来越多的电商都知道必须要有实体业务支撑,所以线上线下的合作非常重要。山姆独立的电商业务发展很成功,从2016年以来山姆电商业务实现三倍以上增长。山姆店自身网站在2017年的增长速度是市场平均速度的2倍。且消费者的复购率也很高,部分门店的复购率可达50%。”文安德透露,目前山姆会员商店有约600种自有品牌商品,独家商品占20%~30%,未来希望自有品牌商品可达700~800种。谈及与京东的合作,文安德表示,京东全球购和山姆在京东的旗舰店都可以在采购和商品上合作打通,比如通过京东的合作,从美国山姆直接采购商品,品类直接覆盖健康和美妆等。“我们在京东的旗舰店,借助京东的供应链和物流去送货,在我们实体店还未进入的地区可以借助京东的力量让当地消费者了解山姆会员商店并通过电商平台实现购物。尤其在春节前夕,在异地工作的人可以通过京东平台下单订购山姆会员店的货物,然后通过京东物流配送到自己的家乡。”文安德说。就在近期,沃尔玛宣布从2018年2月1日起将公司法定名称由“沃尔玛百货公司(Wal-MartStores,Inc.)”变更为“沃尔玛公司(WalmartInc.)”。本次变更公司法定名称,表明了沃尔玛越来越重视为顾客提供无缝连接的零售服务,包括在门店、网上、移动设备上购物,或是以门店取货和接受送货上门的方式购物。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这种线上线下的融合不仅体现在沃尔玛向线上发展,也体现在亚马逊向线下发展,亚马逊收购全食超市就是典型案例。因此沃尔玛此次公司更名也被业界视作是加码与亚马逊等电商的竞争。业界预计沃尔玛在2018年会在与京东的电商合作方面持续加码。
一起惠2018-01-12 09:22:52365 次
做跨境没有人才,不懂物流,不懂平台,不懂支付,有代运营啊,可是这家公司并不叫自己代运营。大篇幅的报道有说他们的模式,他们进驻的平台,他们进入新市场,可是他们的优势是什么以及到底怎么挣钱的?ESG创始人兼CEOAlanLim说出了他们的秘密。文化差异显著尤其是中国人的含蓄ESG于2014年10月正式进入中国内地市场,一方面,专注于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全球优质的电商渠道,助力跨境电商企业通过绿色通道迅速打开海外市场,另一方面专注为中国制造提供一站式的品牌出海解决方案,帮助中国制造实现中国品牌全球化。在过去的2017年,相信做跨境的人也经常听到ESG和谁谁牵手进入某市场的消息。国外的电商平台很多,为什么他们都相信ESG呢?Alan告诉小编,这些主要的平台其实都是海外最大的电商平台,你把他们当作本地的京东就好了。据Alan介绍,这些平台其实很想进入中国市场,但是他们不是很相信中国人。他们觉得进入中国市场有很多坑,而且要关系等等,因此,他们对中国这个市场比较担心,一直不敢进入。这里面有几点阻碍外国人自己来华招商:第一,他们听了很多负面的故事,他们觉得有很多陷阱;第二,中国人的交流方式比较含蓄,并不会直接告诉你正确的答案。这样的局面下,ESG中西结合的基因就为外国人来华创造了条件。首先,Alan个人创业15年,跟这些平台以及平台的领导人接触了很多年,建立了较强的信任度;第二,Alan在电商这个行业已经积累了自己的关系网以及平台比较认可的地方;第三,平台对于中国好的产品很感兴趣。ESG在中国有一定的背景,在国外也有一些背景,致使外国人相信ESG是一个可靠的合作伙伴,但是,前行的脚步依旧沉重。没有案例新进者还是步履维艰“2014年、2015年刚开始招商的两年,有很多问题出现,因为我们也没有做过这一块业务,平台会问中国的产品、中国的卖家靠不靠谱。”Alan告诉小编。最初刚进入的时候,ESG并没有案例,也没有跟平台对接过,服务方面也没有成功的案例,第一个合作谈了两年,合约审了一年。Alan告诉小编,我们这是策略合作,平台的数据会导给ESG。我们基本上就代表平台在中国,因此,我们可以以平台的名义来做很多事情。当然,前期平台是有疑虑的毕竟这么大品牌在中国乱做的话,风险很大,所以有很多的门槛。ESG第一年的时候只有美国的新蛋一个平台,而在2015年的时候,ESG将Lazada引进中国,在半年内帮lazada招了上千家卖家,并让lazada在国内火了起来。从前期跨境电商并不了解Lazada以及对东南亚市场的抵触到后来Lazada在中国有一席之地,并被阿里收购。可以说,这是ESG的一个很成功的案例。Alan告诉小编,截至2017年ESG已经有15个平台官方授权,其中包括法国:Cdiscount、Fnac和PriceMinister;德国:Rakuten;美国:OpenSky、Walmart、Newegg、Tanga、Rakuten;印度:Paytm;东南亚:Lazada;拉美:MercadoLibre、俄罗斯:Yandex、新加坡:Qoo10、新西兰:Trademe。大多数为该区域本土最大的电商平台,通过ESG能有绿色通道入驻,且多数为独家授权ESG在华招商。从没有案例到各国大平台纷纷主动勾搭,ESG实现了从草根到明星的逆袭。ESG取胜的点主要是在各国搭建本地化的电商运营团队跟平台进行对接,或者是对平台的策略比较了解的项目经理在本地化运营。希望尽早被卖家抛弃?逻辑居然是为了挣更多钱谈论到ESG目前的定位的时候,Alan告诉小编,“我们不把自己叫做代运营,我们不想帮人代运营。ESG的模式是只要有好产品,ESG希望让新进商家在ESG快速成长,而这些公司、厂家或者制造业越早抛弃ESG越好。”转型后的ESG其实是作为平台和商家之间的一个桥梁。向上从平台拿来平台数据以及资源,向下给商家提供服务并孵化商家的各种技能。每个产品适合的地方、渠道都不同,就比如价格、产品的重量、产品的类型都有各自合适的平台。ESG站在商家这端,首先要为商家选择合适的渠道、国家;第二,选择合适的平台,在这方面ESG对平台的了解,以及平台的资源就会成为优势;第三,ESG会给商家对商品进行定价;第四,根据产品选择合适的物流模式;第五,本地化客服回复服务等。产品定价:不做市场的破坏者Alan介绍称,定价很重要,一定要跟随市场能接受你产品的价格来制定,而并非根据中国的成本价来定。例如,商品是一个智能滑板,厂家的逻辑是如果成本是1000块钱的话,卖1200块钱,从中赚取200块就会很满足,但并不是这样算的。那么到底如何来给商品定价呢?首先,要了解商品在平台某一类别的佣金;其次,要算出支付的费用、物流的费用、海外仓的费用或者是自营的费用,还要算上各种税务的费用、退货的费用、运营的费用等等,综合起来,才是商品的定价,比如,就是这个智能滑板定价5000元,商家可以赚多少,成本是多少,ESG都会呈现给商家。物流模式:视产品而定定价搞定以后,ESG会根据商家的产品设计物流模式等。如果是重货的话,就需要放到海外仓,这里要规避掉库存积压的风险。此时,ESG根据平台给到的数据会给卖家一些意见,比如,某一个产品一共有50个SKU,其中45个不做了,只做销量好的5个SKU。当然这里面的销量好也只是相对平台的数据而言,保险起见可以先放20台产品过去,真实的销量数据如果理想,可以继续铺货等。前期物流模式可以选择空运等等,后期根据产品在市场的销售请款进行调整。Alan告诉小编,ESG不会自己设立海外仓的。物流以及海外仓方面ESG会和其深入战略合作伙伴递四方合作,从某种意义上讲,ESG是“有”海外仓的。“现在很多海外仓服务跟平台是没有挂钩的,2018年ESG会为平台提供很多类似FBA的服务,将海外仓外包给平台。另外,卖家可以直接将货物放到海外仓。这是一种双向盈利的事情,平台看到商家数据会给到更多的流量,而商家也可以更快的将商品送到消费者手中提高用户体验。”Alan说。据Alan介绍,目前ESG大概有16个海外仓,另外,头程物流以及最后一公里配送ESG和递四方也都在做。目前中国商家直发到消费者手中的商品占到八成,但是海外仓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渠道、平台运营:不单是买流量目前,ESG大约有两万多的顾客以及卖家在中国。Alan告诉小编,ESG要做的是帮助更多的公司做成功,而不是只做那10家。代运营其实是一件非常重的活动,要设计合适的模版,之后做每个SKU的优化,本地的客服、本地的翻译,再到后期还要教卖家的团队怎么做好新市场。最难的部分其实是选平台、选品、定价格、物流优化、客服回复以及什么渠道要买哪些流量会带来最大的盈利。这部分由ESG专门的团队来做,在做的过程中,对卖家或者商家的运营团队进行孵化。“帮他们做成功,把这些产品做成品牌。我希望通过跟ESG合作3-12个月之后,她们能自己运营,而不是由ESG的团队继续运营。这样,我一个月可以做100家、200家,一年可以做几千家,我就不再需要对现有的商家做两到三年”Alan说道,“我希望,他们在ESG快速成长,然后越快抛弃我们越好。”双向赚取利润,合作共赢“很多商家会问,为什么你们平台做很多东西是免费的。其实,我们主要的费用来自平台而非商家。ESG是平台委托运营的合作方,我们通过给平台找好的产品,引入好卖家,提升平台销售额的GMV,平台会给ESG部分提成。”Alan说如是。据了解,ESG对入驻商家有两种模式,第一种模式ESG为商家开账号,通过ESG的绿色通道快速入驻,但是由商家自己运营,这种情况,ESG不收取商家费用,但是平台会给ESG费用;第二种模式就是前面提到的,如果卖家想要做成一个品牌,作为厂家没有电商能力,没有运营人员,只要有好的产品,ESG为卖家设计合适的模式,代运营3-12个月时间,这其中只是一次性收取卖家的费用。3-12个月以后,卖家自己运营,ESG不再收取费用,只提供技术支持,在平台上遇到的问题都可以找ESG解决。Alan告诉小编,ESG一直以来做的都是国际品牌的代运营,像美泰、飞利浦等,但是很重。不过这种模式在2017年就开始弱化了,目前ESG两万多家的卖家都是中国品牌,99%的顾客都想变成品牌,这是ESG最大的优势。中国制造向中国品牌转化这点,eBay和亚马逊殊途同归,这就是大家认可的M2C。但是M2C目前最大的问题是M,就是没有人才,也没有电商。Alan称,ESG要做的事分为两部分。第一,ESG帮厂家设计合适的模式,教给厂家怎么做,将这部分发展成厂家的一个业务。ESG要在这个过程中培养这些M真的会运营,即培养M2C怎么做。第二部分,ESG受平台委托,有数据的支持以及流量的支持。3-12个月以后,虽然厂家不再付给ESG费用,但是平台会给ESG费用,并且卖家做的越好,平台给ESG的提成会随之增加,这是互利共赢的一个生意。2018ESG要做两件事当谈及2018年ESG是否有变动的时候,Alan告诉小编2018年ESG要做两件事:第一件事,以半代运营的模式,全权管理企业账户,帮助厂家出海。用最快的速度帮他把整个跨境电商的渠道都搭建好,培养其自己运营的能力。ESG将现有的卖家以其GMV将其划分为银、金和钻石三个等级。例如针对钻石卖家或大卖家,将给予专属的流量等全力支持,针对不同等级的卖家,提供不同的服务,对每个卖家做数据分析,从而提升卖家的GMV。第二件事,ESG打算跟平台进行一系列沟通,做一套系统。然后ESG帮平台卖站内的流量,比如在法国的Cdiscount上买CPC等。ESG将专门组建一个新的团队,帮平台去介绍这些流量、推广的模式给卖家,从而卖家直接对接ESG就能知道在哪个平台应该用怎样的推广模式以及付费流程,并且将站内流量包的服务带给ESG的卖家。
一起惠2018-01-10 09:26:20377 次
传统零售业升级如火如荼,实体店内的收银效率问题作为一个长期存在的痛点,成为了首要改造目标,“自助结算”便应运而生,同时也促进了无人零售商业模式的发展。在国内,无人值守零售店已然异军突起,从淘咖啡到缤果盒子、TakeGo、天虹WellGO等都是无人商店最具代表性的一代产物;而在海外市场,不少巨头玩家也已入局各种无人零售模式。日前,美国食品杂货零售商KeyFoodMontague通过与商业解决方案服务商ToshibaGlobalCommerceSolutions以及STCR合作,在其店内推出无现金自助结算系统。据悉,该零售商在店铺中心设置了一条配备4个自助结算装置的快捷结算通道。这些自助设备目前已经解决20%以上的用户结算问题。KeyFoodMontague方面指出,自助结算设备不仅改善了用户消费体验,还节省了店内的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相当于节省零售环节20%至30%的薪水支出。其表示,投入这些自助结算设备后,可在18个月内回本。当然,不仅仅是KeyFoodMontague,使用这种自助结算设备的零售商越来越多。据咨询公司RBR研究发现,去年,美国自助结算终端设备在市场上的使用量已创下历史新高。而除了自助结算终端之外,探索其他无人工收银环节购物体验的案例也有很多,比如,沃尔玛就在研究并推广各种可避免消费者排队结账的购物方式。据了解,沃尔玛于今年8月在店内推出一项新技术,可以帮助消费者通过沃尔玛的Walmart’sScan&Go应用扫描商品条形码,以一键支付的方式完成结算,离店时向店员展示消费电子收据即可。整个过程消费者无需排队,而沃尔玛也无需在店里设置收银员。而没有携带智能手机的用户也可通过沃尔玛提供的手持扫描仪使用类似的功能。另外,沃尔玛还在6月和8月分别推出了自动售货亭和自助取货塔,也都免除了用户到店排队结算的麻烦。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无人零售产物是AmazonGo。它的运作原理是消费者在进入超市的入口处会有人脸识别,货架上的摄像头、红外传感器和压力感应装置来判断顾客拿走的商品以及放回多少商品,店内的麦克风可以根据环境声音判断消费者的位置,这些信息会传输至AmazonGo的信息中心,离店时传感器扫描用户所购商品并进行自动结算。整个过程无需导购员以及收银员,同时也不需要消费者排队结算。尽管目前AmazonGo还未公开投入使用,但它的出现无疑为无人零售奠定了一定基础。其于去年年底推出后便掀起一股热浪,目前中国国内各种无人便利店也都或多或少是受它启发。此外,正在践行转型策略的梅西百货事实上也已投身于无人零售模式的探索中。早去年年初,梅西百货便针对其鞋类部门推出了一个开放式的销售方式,也是一种自助试穿服务,即不在鞋靴销售区配置任何销售人员,尽量把同一款式不同尺码、不同颜色的鞋都放在货架上,让消费者自行按需挑选来试穿,这样就不需要销售人员不停奔往仓储室给客人找尺码。目前,这一运营方式已经由最初在一些小型商店测试扩大到不少梅西百货的中型商场。而为了与美妆连锁零售商丝芙兰、Ulta相竞争,梅西百货还计划不久后将类似的自助服务推广至其美妆部门。在快节奏、高度碎片化的时代,消费者都在追求一种更高效、更便捷的购物体验,这是无疑的。但是,目前国内追捧的完全无人的零售门店是否可行,我们还要打个问号,而像上述几个案例针对购物过程中的某个环节取消人工而用自助服务代替,似乎是更加实用而有效的方式,它不仅迎合了消费者的需求,还在人力成本上省了一笔。你怎么看呢?
一起惠2017-09-07 09:20:17389 次
6月14日消息,据彭博社报道,为了与新东家沃尔玛(Walmart)融合得更加顺畅,Jet.com(去年8月被沃尔玛以33亿美元收购)正计划逐步剔除自己平台上所售的Costco旗下品牌产品。据了解,自2015年成立以来,Jet就大量销售KirklandSignature品牌的产品,而该品牌隶属于沃尔玛的竞争对手Costco。根据最新的调查,在Jet网站搜索关键词“KirklandSignature”可以找到229个结果,包含了从灌装坚果到袋装烤紫菜在内的丰富的产品。(Jet.com所售的Kirkland产品)不过,不久之后,用户可能就无法在Jet买到Kirkland的产品了。日前,Jet公司新闻发言人MeredithKlein在一封邮件中提到,Jet将剔除该品牌,但部分由第三方卖家提供的Kirkland产品暂时不会受此影响。据悉,此举是由于沃尔玛旗下的山姆会员店(Sam’sClub)是今年的重点发力方向,它也和Costco一样,主要靠自有品牌业务拉动整体销售。目前,Sam’sClub的自有品牌Member’sMark共拥有20个商标,并增加了海盐焦糖、全天然猪肉等300种新品。而Jet作为沃尔玛麾下的一员,放弃竞争对手Costco旗下品牌而代之以自家亲戚Sam’sClub旗下品牌,这一举动并不奇怪。事实上,当初沃尔玛收购Jet的时候就有评论指出,这桩交易看来是很讨好的,Jet既有沃尔玛线下劲敌Costco的模式,也有沃尔玛线上死对头亚马逊的影子。一方面Jet需要沃尔玛提供必要的SKU、仓储与物流,另一方面沃尔玛也有机会借助Jet在线上零售扳回一局。Jet曾被喻为“线上版Coscto”,最初依靠基于会员关系的购物模式一炮而红,并因此积累了大量用户。其会员需支付50美元/年的费用,作为回报将获得各种价廉物美的商品资讯,以及比任何电商便宜10-15%的商品价格。尽管后来Jet适度上调部分商品价格,但基于对自身商业模式的信心,预计到2020年将拥有1500万付费会员,会员费收入将达7.5亿美元。不过,随着盈利压力的上升,Jet的策略是否会变化、是否能保持其用户粘性,以及Costco思路是否会与沃尔玛的购物中心进货策略有冲突等,一直都是沃尔玛与Jet的融合过程中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打廉价牌登场的Jet,此前一直跟Kirkland合作是合情合理的,现在要断绝与该品牌的关系的确显得有点生硬。不过,可以看出,Jet仍在努力地与沃尔玛各方面进行整合,而隶属于Costco的Kirkland成了横亘在他们中间的一个障碍,不得不割舍。”一位零售业分析师这样评论道。
一起惠2017-06-14 09:01:00460 次
根据咨询公司F&D的一份报告,自2017年1月以来,美国零售业已关闭3600多家商店,预计到年底关店总数将达1万家。与此同时,美国评级机构标普称,零售百货业的频频关店还导致了就业不景气,今年2、3月份,美国零售业已裁员超过5万人。据彭博社预测,未来几年内,美国超过10%(即接近10亿平方英尺)的零售面积可能需要关闭,转为其他用途。股神巴菲特也指出说,零售业目前环境很艰苦,未来可能会变得更艰苦,尤其传统零售业深陷泥潭,苦苦挣扎。无疑,关店、裁员、营收下降,成了美国零售业这几年的关键词,阵亡名单还在不停地向商家们招手。而随着各大商超百货公司在5月份先后发布了Q1财报,很多人又开始感慨美国零售业所遭遇的滑铁卢。不过,梳理了包括Walmart、Macy’s、Target、TheHomeDepot、BestBuy在内的9家美国知名商超百货公司财报后,我们看到,除了关店大潮和业绩缩水之外,还有一些重要的信息值得你关注。9家美国商超百货公司本财年开局情况如何?Walmart(沃尔玛)沃尔玛财报显示,在第一季度(2017年2月1日-4月30日)中,公司总营收为1175亿美元,同比增长1.4%,剔除汇率影响,总营收1188亿美元,增长2.5%;每股收益为1美元。沃尔玛在美国地区的电商业务比较抢眼,销售量及销售总额分别增长63%和69%,主要来源于其自有电商平台。按照区域划分来看,Q1沃尔玛北美同店销售(除燃料)增长1.4%,山姆会员店同店销售(除燃料)增长1.6%,均率高于分析师预期。在国际市场,沃尔玛的销售额为271亿美元,同比下滑3.5%,剔除汇率因素,销售额283亿美元,同比增长0.8%,符合预期。值得一提的是,在以往引以为豪的中国市场,沃尔玛Q1的表现有点不如意。沃尔玛中国Q1总销售额增长0.7%,可比客单价增长2.8%,营业利润也有增长,但与前两年同期相比,销售增幅有所下降。Sears(西尔斯)Sears继续面临笼罩在“同比下降”的阴云之下,但总算是有超出分析师预期的表现了。在第一季度中,Sears的营业收入达43亿美元,同比减少20.2%,超出分析师的预期。归属股东的净收入为2.44亿美元,即每股2.28美元(去年同期为),调整为一次性收益和成本后,每股亏损2.15美元,比预期高出0.9美元。在这期间,Sears美国商店的同店销售额下降了12.4%。J.C.Penney(彭尼百货)在刚刚过去的本财年第一季度中,J.C.Penney经调整后每股亏损0.06美元,略好于分析师预期的亏损0.21美元;同店销售下降3.5%,而市场预期为下降0.7%。据悉,J.C.Penney在2017年第一季度的经调整净收入为1.17亿元,其中包括经营资产的出售,即今年3月完成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分销设施的销售(与该设施出售相关的第一季度净收益约为1.11亿美元)。Macy’s(梅西百货)Macy’s一直是纽约精品百货公司的代表,但本财年一季度(2017年1月底-4月底),其表现也堪忧。据悉,在该季度中,公司总营收为53.38亿美元,同比下跌7.5%,净利润为7100万美元,同比暴跌38.79%。而这已是该公司连续8个季度下滑了,其通过削减成本来改善收益的方案并没有在第一季度中看到效果。Target(塔吉特)今年Q1,Target的客流和客单量继续下降,但跌幅低于ConsensusMetrix的综合预期3.6%。在该季度中,Target的销售额同比下跌1.1%至160.17亿美元,超过市场预期的156.2亿美元;净利润为6.81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6.32亿美元增长7.7%;每股收益也从1.05美元上升至1.23美元;经调整后每股收益为1.21美元,比市场预期的0.91美元高出33%。Nordstrom(诺德斯特龙)本财年第一季度,Nordstrom的业绩实际上超出了华尔街的预期。在截止4月29日的第一季度中,Nordstrom营收同比增长3.2%至33.54亿美元;净利润同比增长37%至6300万美元;同店可比销售额同比下滑0.8%,而分析师的预测是应该与去年同期维持持平状态;稀释每股收益37美分,同比增长19%。值得一提的是,Nordstrom第一季度线上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24%。其中,nordstrom.com官网销售同比增长11%,折扣网站nordstromrack.com/HauteLook同比增长19%。销售表现最好的品类是男女装,全美业绩最佳的区域是西部市场。总而言之,虽然Nordstrom第一季度的同店可比销售额出现下滑,但利润增长符合预期水平,表现优于其他百货同行。BestBuy(百思买)BestBuy是如今美国衰败的实体零售业中的一股清流。在截至4月29日的第一季度中,BestBuy同店销售增长1.6%;总体营收增长1.1%至85.3亿美元;净利润为1.88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2.29亿美元有所下降;经调整后每股收益60美分,同比增长40%,高于分析师预期。按区域市场划分,BestBuy美国本土市场增长1%至79.1亿美元,国际市场也从一年前的6.14亿美元增至6.16亿美元。同时,在第一季度中,受游戏和移动产品需求上升的影响,百思买在线销售保持了连续好几个季度的良好态势,大涨22.6%至10.2亿美元。TheHomeDepot(家得宝)TheHomeDepot本财年第一季度的销售额和净利润均实现了增长,主要原因是住房市场继续增长给室内装饰材料零售商带来一定的红利。在该季度中,TheHomeDepot营收增长4.9%至238.9亿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237.6亿美元;净利润为20.1亿美元,每股收益1.67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18亿美元和1.44美元。截至季度末为止,TheHomeDepot在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市场上总共运营着2281家零售店,每平方英尺销售额增长4.6%,每交易顾客平均支出增长3.9%。Lowe’s(劳氏)同样是室内装饰材料零售商的Lowe’s,第一季度表现就没那么如意了——销售额和调整后的盈利均未能达到华尔街分析师此前的预期。Lowe’s第一季度销售额为168.6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152.3亿美元,但低于FactSet调查中分析师平均预期的169.5亿美元;同店销售增长1.9%;净利润为6.02亿美元,每股收益70美分,而去年同期的净利润和每股收益分别为8.84亿美元和98美分。透过这9家公司的表现,我们能得到什么信息?1、说他们在“黑暗”中苦苦挣扎,一点也不假在以上9家公司中,除了Nordstrom和TheHomeDepot之外,另外7家Q1的营收和净利润均有不同幅度的下滑。其中,只有Target是营收虽同比下跌,但净利润是增长的,其余则是营收和净利润双双下跌,或者营收增长但净利润却在下跌。而且,有的已连续多个季度深陷业绩大跌的泥潭。以梅西百货、诺德斯特龙为首的美国旗舰性百货公司公布Q1财报后,美国媒体几乎对它们用上了一切不抱希望的评价,比如“可能挺不过去了”“糟透了”。而5月份这个集体公布财报的时间,大概也成了美国百货业本世纪以来最黑暗的时期之一。梅西百货CEOJeffGennette也感叹道:“这是零售业不同寻常的艰难时刻,尤其是以商场形式为主的百货公司。”《华尔街日报》曾估计,美国零售商2017年关店的情况比2008年金融危机时还要严重。2、关店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此前大幅扩张导致过剩有数据显示,在从1970年至2015年的45年里,美国商场扩张速度比人口增长速度要快2倍。美国人均购物空间比加拿大多出40%,是英国的5倍,是德国的10倍。据不完全统计,美国一座大城市目前约有1200家颇具规模的购物商场,加上小型品牌零售店,数量将以万家计算。扩张过剩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关店。在我们统计的9家公司中,今年内已陆续关闭部分门店或已公布关店计划的包括Walmart、Sears、J.C.Penney、Macy’s、Nordstrom。而根据权威机构的统计,2016年美国有4000家实体零售店关张,2017年关店数量预计会翻倍。“美国有太多商场,关闭门店是必要的。”JeffGennette此前在宣布梅西百货的关店计划时承认。鉴于梅西百货占据着不少中心地段,其持有的房地产资产将比商场更有价值。“由于人们购物方式的变化,这些零售门店仍然落脚在不合适的地段,或者说在规模以及布局上已经变得落伍。”零售业顾问公司Conlumino的CEONeilSaunders谈道。3、实体零售的市值已经被打残,可被瓜分的肉不多了近年来,在美国股市持续走高的背景下,很多百货零售商的股价却“跌跌不休”。2015年5月20日,梅西百货的市值为232.35亿美元,2017年5月20日,其市值仅剩70亿美元,蒸发了近七成。J.C.Penny的股价更是从2007年的82.98美元跌至4.54的地板价,市值缩水了近20倍。这正是美国零售业的一个缩影10年前,美国主要实体零售店市值曾一度高达4000亿美元,彼时亚马逊的市值仅175亿美元。而到了2017年年初,亚马逊市值已高达3581亿美元,超过了美国主要上市实体零售店约2978亿美元的总市值。不得不说,实体零售仍在,但带来的大级别财富机会很可能已经到了阶段性的尾声。4、采取积极电商策略的公司得到了相应的回报从9家公司的财报中可以看到,沃尔玛是发展电商比较积极的,在第一季度中,其美国地区的电商销量及销售总额双双增长。去年它斥资33亿美元收购了新锐电商企业Jet.com,今年又表示要收购男装在线零售商Bonobos,这些都成了其电商业务增长的催化剂。Target也不惜牺牲10亿美元的潜在利润,下调杂货等品类的售价,并推动毛利较低的数字渠道销售,以对抗亚马逊等电商劲敌以及沃尔玛等实体零售同行的夹击。在线上渠道的建设上,Nordstrom的投入也是相对超前的。它2005年便开始做电商,每年建设预算为1.5亿美元。官网Nordstrom.com对应线下的全产品线高端商城,主营中档和折扣商品的NordstromRack则整合到旗下的会员制闪购电商HauteLook中。2009年,该公司彻底打通线上线下库存系统,并提供网上订购、线下门店取货的服务。如今,电商业务为Nordstrom带来的销售占比已达23%。第一季度中,虽然实体店销售下降了6.4%,但其官网却增长了10.9%,HauteLook更是增长了19.1%。零售咨询公司GlobalDataRetail董事总经理尼尔·桑德斯评论到,以奢侈品品牌见长的Nordstrom虽然无法在全球时尚行业转型的压力下彻底免疫,但接下来几年,它的前景可能比其他百货公司都要光明。5、这些公司的情况堪忧,但并非没有希望了无数证据表明传统的线下商超百货公司已难以招架电商的增长和消费行为的快速变迁,加之全球政治与经济环境不确定因素上升,更坏的日子可能还在后头。但任何事物的发展总有两面性,零售业的溃败导致业界加速转型带来的新一轮竞争,可能会从另外一个角度推动美国经济的下一轮发展。而这些陷入泥沼中的零售商也并不是没有出路了。遭遇全面唱衰的梅西百货正在努力转型。它正在关注商场未来演变的趋势:计划把线上下单、线下自提的服务铺得更广;翻修高级珠宝和女鞋区,增加自助服务;在60家门店内增加家具和床垫的销售区;看到折扣店发展势头好,就试验名为“梅西后台”的优惠闪购店中店等。此外,梅西百货也尝试通过跨境电商的方式挖掘中国市场,目前已入驻天猫国际,并在去年天猫国际的“黑五”销售节获得成交额第三名的成绩。在美国众多零售商陷入困境之时,BestBuy还是完成了很多华尔街曾经认为不可能的任务。自2015年以来,营业额和营业利率便开始回升、增长。其为此付出的努力包括:推出价格匹配政策,保证和亚马逊价位一致;进一步完善网站和手机应用程序;利用实体店推进电商运营;不断引进新品,专注自身特色等等。有分析指出,实体零售线下流量其实是被低估了,而线上的流量红利可能就快到头。目前,美国的一些百货已经开始想办法来聚集和利用线下的客流,比如改变店铺的形态,有不少向打折店和多功能店靠拢。比如,专门卖打折产品的T.J.Maxx,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同店销售保持了32个季度的增长。Target首席执行官BrianCornell也认为,目前零售业的关店潮和破产潮对集团业务长远来说是个商业机会,他相信会释放高达450-600亿美元的销售空间。为此,Target计划在未来3年内投入70亿美元用于600多间门店的翻新、在市区和大学校园开设100间小型商店以及推出十多个新的独家品牌。
一起惠2017-06-02 09:18:34456 次
北京时间2月16日凌晨消息,据CNBC报道,沃尔玛已经收购了另一家在线零售商,这是该公司五个月以来第三次开展收购行动,原因是其希望填补自身与亚马逊之间的差距。这家全球最大的零售商周三宣布,该公司旗下在线零售部门已经以大约51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户外服装和商品在线零售商Moosejaw。沃尔玛发言人RaviJariwala向CNBC表示,Moosejaw在户外产品领域中的“强大遗产”及其与400多个品牌之间的关系使其对沃尔玛的业务组合来说是很有利的。这些品牌中包括Patagonia和TheNorthFace等沃尔玛目前并未经销的品牌,但Jariwala表示,有意在沃尔玛其他网站(包括Walmart.com)上出售产品的Moosejaw供应商将可选择这样去做。在美股市场周三的早盘交易中,沃尔玛股价小幅下跌至68.49美元附近。自2016年底以来,沃尔玛已经收购了两家在线零售商。在去年8月份,沃尔玛以3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Jet.com,从而将后者的创始人马克·劳尔(MarcLore)带到了沃尔玛,其结果是促使该公司的数字团队进行了改组。随后,Jet在去年12月底以大约70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在线鞋装零售商ShoeBuy。Jariwala称,沃尔玛将继续寻找并购机会并推动有机增长。在上个月,沃尔玛取消了ShippingPass订阅计划,改为向其客户提供免费的两日送货服务,前提是购物者的消费达到35美元。“这项战略是为了发展扩大电子商务业务。”Jariwala说道。在去年第三季度,沃尔玛的电子商务销售额增长了20.6%,与此前一个季度相比加速增长。沃尔玛将在下周二公布第四季度财报。
一起惠2017-02-16 09:42:08320 次
如果你这几天打开Walmart.com,会看到新出现的“免费两日达,无需会员费”的大字。沃尔玛上周宣布其电商(Walmart.com,以下统称线上沃尔玛)推出两日达的送货服务,满35美元消费金额即可免运费,不需要会员年费。与之相比的是,在亚马逊购物“两日达无运费”需要一次消费满金额50美元,或者支付99美元的Prime会员年费。“沃尔玛在持续地传递信号——它要在电商上继续下注。”电商咨询公司BoomerangCommerce的CEOGuruHariharan说。这次线上沃尔玛“满35美元免运费两日达”的政策适用于200万个产品(主要是基本生活用品,如清洁产品和宠物用品),远少于亚马逊Prime4000多万个免运费的产品。线上沃尔玛的CEOMarcLore说新政策会鼓励消费者一次多买一点——这有利于提高客单价。MarcLore同时也是Jet.com——去年8月份沃尔玛刚刚收购的新兴电商平台的创始人。值得一提的是,Jet的物流配送政策和线上沃尔玛的新策一样(两日达的快递,35美金免运费)。“这不会影响我们的定价策略,未来会减价会更大刀阔斧。”他称沃尔玛未来会有更多电商政策宣布,有人猜测他们未来会继续借鉴Jet的政策,延伸至线上沃尔玛。这是MarcLore上任成为线上沃尔玛CEO之后的第一个大动作。在创立Jet之前,Marc推出过销售尿布等婴幼儿产品的Diaper.com,该网站成立6年后被亚马逊收购,MarcLore得以有了两年为亚马逊工作的经历。沃尔玛同时取消了2015年线上沃尔玛曾推出的会员计划ShippingPass(交纳49美金的年费可任意消费免运费)。当时物流送达一般需要3~5天,这次新政策也为物流提了速。之所以取消原有的会员制是因为沃尔玛直接跟亚马逊Prime竞争没有太大优势。根据Kantar零售,三分之一的沃尔玛消费者有Prime会员。这些人没有理由更换会籍。投资公司Cowen&Co估计亚马逊Prime会员的人数在5000万人左右,留存率约90%——可以说是美国零售业最成功的付费会员系统之一。亚马逊的会员制度提供的不止是“免运费两日达”的物流。99美元年费还包括了一些增值附加的服务:在线影视,还能看亚马逊自制节目。零售价格监测机构Profitero的副主席KeithAnderson认为沃尔玛的新政策或许能分流一部分不怎么使用Prime会员附加服务、纯粹追求低价和免运费的消费者。
一起惠2017-02-06 10:11:05359 次
如果沃尔玛想要和线上零售巨头展开竞争,那它的门店将成为一个重大的优势(而不是一个累赘)——这是这家美国实体零售巨头在周五未向外界宣布的一件事。作为本次调整的一部分,沃尔玛将会拓展其两大关键高管的角色,赋予他们对电子商务网站和实体零售门店的新监督权限。沃尔玛美国区电子商务CEOMarcLore在一份致员工的备忘录中表示:欲叫板亚马逊?沃尔玛正精简其零售与Web团队“负责沃尔玛美国电子商务网站运营的前首席技术官JeremyKing,现在也要负责监督沃尔玛实体门店的技术团队”。与此同时,前沃尔玛美国区实体店首席营销官TonyRogers,现也将主管Walmart.com和Jet.com两个电商网站的营销工作。由Lore创立的这个年轻的在线百货网站,于去年被沃尔玛以3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在这次纷乱的人事调整中,沃尔玛还宣布其电子商务部门首席运营官MichaelBender离职。而本周早些时候,其首席信息官KarenannTerrell也已离职。沃尔玛CEODougMcMillon在另一份备忘录中称:我们将开始让实体店和电子商务团队携手解决许多同样的问题,当下所精简的、正是在为未来做准备。我们知道改变并不容易,但我坚信沃尔玛未来会变成一家更加依赖于科技的企业并取得成功,无论是在实体店、会员俱乐部、以及客户能见到的其它方面。
一起惠2017-01-17 10:00:03444 次
1月5日,Wal-MartStoresInc.(NYSE:WMT)沃尔玛宣布通过集团去年收购的电商公司Jet.com收购鞋履在线零售商,交易价格为7000万美元,且该交易在2016年12月30日已经完成。据Wal-MartStoresInc.沃尔玛公告称,ShoeBuy销售鞋履、服装、配件,拥有800个品牌和超过100万个SKU,涵盖男、女、童装、配饰等多个类别。建立于1999年的ShoeBuy总部位于波士顿。交易完成后,ShoeBuy仍独立运营,公司首席执行官MikeSorabella及200+员工仍继续留在波士顿工作。ShoeBuy的供应商根据自身意愿可以进驻Jet.com。上年8月初,Wal-MartStoresInc.沃尔玛以现金30亿美元加价值3亿美元WalMart沃尔玛股票对电商Jet.com进行收购。WalMart沃尔玛表示,交易可以建立和补充集团在快速增长的电商行业的基础建设。该交易已经获得两间公司董事会批准,预计年内完成交割。不过业内人士表示,上述交易恰恰反映了实体零售和电商两个行业的双重困境。WalMart沃尔玛面对Amazon.comInc.(NASDAQ:AMZN)亚马逊的激烈竞争,后者尽管此前连年亏损,但是该公司股价一直坚挺,而在连续获得季度盈利后,Amazon.comInc.亚马逊已经成为最后华尔街亲睐的公司。尽管已经自建电商,甚至移动支付程序,WalMart沃尔玛不得不面对电商业务的高投资和逐年放缓的现实。至于Jet.com,尽管电商行业增长仍高于传统零售业,但是同样面对激烈的竞争和资本寒冬,此前Gilt等多间公司选择卖身。在收购Jet.com之前,WalMart沃尔玛于2016年6月底将中国电商Yihaodian一号店出售予中国第二大电商JD.comInc.(NASDAQ:JD)京东,并换取后者5%的股权和一系列合作条款。仅仅上线1年的变相折扣电商Jet.com据悉过去一年GMV录得10亿美元,有1200万SKUs,每月新增40万用户和2.5万件订单。Jet.com在创立之初采取50元年费模式,不过三个月后即宣告失败,取消该盈利模式。该电商的“折扣”模式根据一系列算法,为用户提高不同商家相同产品的价格+运费以及收获地点最佳的购买模式,达到实际的最低价格效果。Jet.com由MarcLore,MikeHanrahan和NateFaust创立,MarcLore担任首席执行官。MarcLore曾经创立过电商集团Quidsi,集团包括Diapers.com,Soap.com和Wag.com,并于2010年以5.45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Amazon.comInc.亚马逊。MarcLore此前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预计Jet.com在2020年可实现全面盈利,GMV达200亿美元,同时拥有1500万客户。Jet.com在2015年10月最新一轮3.5亿美元融资中的估值仅有13.5亿美元,离MarcLore20亿美元的希望相去甚远,更是远低于WalMart沃尔玛33亿美元的收购总价。因此,业内人士均对此次交易的高价持怀疑态度。Jet.com的投资者包括中国的AlibabaGroupHoldingLtd.阿里巴巴集团、美国GoldmanSachsGroupInc.高盛集团和GoogleInc.上市实体AlphabetInc.旗下投资部门。WalMart沃尔玛在2015年的电商业务为137亿美元,为其总收入4820亿美元年的约3%,而其竞争对手Amazon.comInc.亚马逊年收入为1070亿美元。WalMart沃尔玛电商收入紧随Amazon.comInc.亚马逊和AppleInc.苹果公司。
一起惠2017-01-06 09:46:20648 次
4月26日,瑞士信贷发布报告称,2016年全球零售业裁员数量预计将超过3.7万人,创下自2010年以来新高(2010年全球零售业裁员数量为3.03万人),在2011年至2015年间,零售业每年的裁员数量远低于这一水平。根据彭博社的统计数据,今年迄今为止,零售业宣布的裁员数量已超过2.4万。在零售行业中,大约2/3的裁员活动倾向于在每年的前四个月中发生。但瑞士信贷集团分析师则认为,实际的裁员数字可能会超过彭博社的预期,因为最近以来已有多家零售公司申请了破产保护。过去几个月零售业的裁员几乎已成为常态,裁员通常发生在企业利润率下滑和销售放缓之际。此外,传统的零售职位还因为消费者转向电商而受到影响。关店,是导致裁员最直接的原因。1月15日,沃尔玛对外宣布将在全球范围内关闭269家店铺,其中美国本土门店154家,海外市场115家。此举将影响1.6万名沃尔玛员工,其中1万人来自美国。2月26日,沃尔玛又在总部裁员超过100人。本次裁员针对的是信息系统部门,该部门隶属于沃尔玛近期创建的WalmartTechnology,集中了为公司网站工作的员工以及门店的技术部员工。同月,美国第一大百货公司梅西百货宣布将关闭约40家门店、并裁员近4000人。缩减开支则是裁员的目的之一。美国三大青少年服饰零售商之一的Aéropostale也在今年1月宣布裁减100个职位,裁员人数占员工总数的13%,目的就是缩减开支。在全美拥有610家连锁店的Aéropostale,近年来受大环境影响,2013、2014财年连续亏损甚至到了濒临破产的地步。4月22日,彭博社援引消息人士称,Aéropostale正在寻求进入破产保护程序,最快4月宣布,此前,Aéropostale已经连续13个季度亏损。。4月21日,美国西尔斯(Sears)百货也宣布为降低成本、增加盈利,今年夏天将关闭68家Kmart和10家西尔斯店。西尔斯的销量一直在下降,在节日旺季的销售也令人失望。最近一个财季,西尔斯的销售额更是减少了5.8亿美元,同比下滑趋势进一步扩大。美国高档百货公司Nordstrom也在4月18日宣布将于第二季度结束前裁员350-400人。Nordstrom预期2016年度同店销售成长率为2%以下,逊于2015年的2.7%。据英国《泰晤士报》2月的一则消息,英国超市巨头Tesco的一份文件遭到泄密,文件显示Tesco正在考虑在2017年之前裁员1/6,相当于3.9万人,此举将为其节省5亿英镑的成本。Tesco表示,该文件所书的计划只是模拟,未必会真正实施。但是根据英国零售协会表示,英国零售行业面临巨大挑战,2016年至今,英国共减少了大约4万家零售商店。亚太地区同样不能幸免。受内地游客减少影响,香港官方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香港零售业营业收入合计下跌13.6%。2月同比下跌更是超过20%,香港本土零售商莎莎国际、永旺、周大福等业绩均出现下跌。另一个可以佐证的信息是,今年1至3月,香港大部分行业的失业率均在上升,尤其以建造业及零售业的升幅最为明显。而上述零售商在关店的声明中几乎都提到了原因之一:遭受电子商务的冲击。不过零售商在放弃了一部分线下渠道的同时,也在将更多的资源用于实现线上线下的更好结合。例如沃尔玛和梅西百货,支持在线购买、线下提货或者在线下单、实体店发货,帮助实体零售更好地整合门店与电商渠道,以实现线下门店和线下渠道资源的优化配置。
一起惠2016-04-28 09:00:19653 次
7月15日消息,1号店昨日晚间发布消息宣布创始人兼董事长于刚、以及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刘峻岭离职,正在寻找合适的继任者。于刚和刘峻岭在联名发布的内部信中表示,相信这是一次理性的选择,是经过数个月内心煎熬和充分思考后的选择。沃尔玛全球电子商务总裁尼尔·阿什(NeilAshe)在内部信中表示,1号店已成为沃尔玛顾客服务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非常信任王路领导电子商务业务的能力,同时对填补其他重要领导岗位充满信心。在目前的过渡期,Roger和Daisy将作为临时领导和协调人。”以下为内部信全文:亲爱的1号店人:我们在此怀着感恩之心与不舍之情向和我们一起走过精彩创业历程的小伙伴们告别!所有的舞会都会有最后的一首曲,我们带走的是美好的回忆,留下的是创造中国电商历史的足迹,是厚爱1号店的顾客,是共赢的合作伙伴,是诚信、顾客、执行、创新的企业文化,是1号店精神!自八年前我俩在一间小屋里一张桌上孵化网上超市的概念,1号店走过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历程,进入了中国电商的第一梯队,成为中国top100品牌。在我们记忆里珍藏的事和大家一起在仓库通宵盘点的激情,送货时看到顾客收到满意商品的喜悦,在客服中心解决了顾客问题的欣慰,每次创造吉尼斯纪录时的开心,打造业界一流供应链的自豪,在全球领取各种奖项时的骄傲,看到大家在事业上不断成熟和成长的成就感。我们决定离开1号店去追求新的梦想。这次选择是我们人生事业中最艰难的一次,也是最难以割舍的一次。我们把1号店看成我们的孩子,倾注了所有的心血和情感,我们吃饭,走路,做梦都想到1号店,1号店是我们的一切,我们用“心”而不仅是用“脑”做1号店。但我们相信这是一次理性的选择,是经过数个月内心煎熬和充分思考后的选择,我们也坚信1号店的精神会被大家传承,1号店的品牌会被顾客爱戴,我们也会永远支持1号店。是缘分让我们相聚,是互联网时代让我们共运,是共同的事业让我们同行。和大家在人生中有过交集是我们的幸运,我们会无比珍惜。预祝大家生活和事业一切顺利,预祝1号店的明天更美好!刚\峻岭1号店的同事们,YihaodianTeam,过去的四年,刚和峻岭以创业的精神带领着大家用不懈的努力使1号店在较短的时间内成为中国市场上领先的电子商务公司之一和深受很多顾客眷爱的购物平台。同时,1号店也成为沃尔玛顾客服务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Forthepastfouryears,YihaodianhasbeenanimportantpartofWalmart’sstrategytoservecustomersinChina.Inarelativelyshorttime,Yihaodianhasbecomeoneoftheleadinge-commercebusinessesinChinaandoneofthemostadmiredbyitscustomers.AllofthishasbeenmadepossiblebyyourtirelesseffortsandbytheentrepreneurshipandleadershipofGangandJunling.在此,我要通知大家:刚和峻岭已经决定离开1号店去开创他们下一个事业。自从沃尔玛投资1号店以来,我有幸和二位共事,对他们创新的勇气、专注顾客服务的激情以及为1号店的业务所打下的世界级的基础深表敬意和感激。IwanttosharewithyouthatGangandJunlinghavedecidedtoleaveYihaodiantopursuetheirnextventure.IhavehadthepleasureofworkingwiththemsinceWalmartbeganitsinvestmentinYihaodian.Ican’tthankthemenoughfortheirinnovationandtheirpassionforservingcustomers,andforcreatingaworld-classfoundationforthisbusiness.然而,令我最为心存感激的是两位创始人将你们带入1号店。你们是我们业务发展的核心驱动,拥有你们让我们振奋不已。我们的顾客依靠你们每一个人的努力让他们的生活更美好。But,IammostthankfultothemforbringingallofyoutogetherinYihaodian.Youaretheheartbeatofthebusinessandwearethrilledtohaveyouontheteam.Ourcustomersdependonallofyoueachdaytomaketheirlivesbetter.我们非常信任王路领导电子商务业务的能力,同时对填补其他重要领导岗位充满信心。在目前的过渡期,Roger和Daisy将作为临时领导和协调人。WeareconfidentintheleadershipWangLuisprovidingfromWalmartGlobaleCommerce,andwearebackfillingotherkeyleadershippositions.WehaveaskedRogerSongandDaisyDaitoprovideinterimleadershiptotheorganization.请大家再次和我一起感谢并祝福刚和峻岭。他们一定会被铭记在心。放眼1号店的未来,新的旅程正在开始,巨大的机会正等待我们全身心的投入。我们坚信1号店的未来,沃尔玛将继续投资中国,投资电商,这是我们对全体1号店同仁的承诺。Again,pleasejoinmeinthankingGangandJunlingandwishingthemthebest.Theywillbedeeplymissed,butthereisagreatopportunitytocontinuebuildingonthesuccessatYihaodian.WearepleasedwiththesuccessYihaodianhashadinChina,andwillworktoacceleratethatgrowth.WebelieveYihaodianhasaverybrightfutureandWalmartcontinuestobecommittedtoinvestinginChinaandine-commerce.Weareexcitedaboutthepossibilitieslookingforward,and,wearecommittedtoallofyou.NeilAshe,沃尔玛全球电子商务总裁及首席执行官NeilAshe,PresidentandCEO,WalmartGlobaleCommerce
一起惠2015-07-15 09:24:07785 次
美国媒体近日报道称,纽约州总检察长办公室致函美国沃尔玛、GNC、塔吉特公司(Target)以及沃尔格林四大零售商,称其欺骗性出售具有潜在危险的植物添加剂,并要求他们要将这些产品立即撤下货架。五分之四涉假报道称,纽约州当局在两年前就开始对四大零售商最畅销的保健品进行抽样调查,共对78个样本进行测试。结果发现,近五分之四的产品不含标签上所说的植物成分或含有其他成分。此外,抽查还发现所谓的草药片剂里不过是米粉、芦笋和庭院常见植物成分,某些成分对于有过敏反应的病人还具潜在危险性。纽约州当局宣布消息称,执法部门首次对最大零售商和药品连锁店发出信函,指出其出售产品标签具有误导性。纽约州总检察长史奈德曼要求这四大零售商立即停售被抽查的产品,并要求其提供这些产品从生产到加工以及检测的详细信息,这些零售商还要解释采取了怎样的质量把控措施。FDA介入调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经针对某些含有危险成分的添加剂发起调查。报道称,这一调查行动让部分卫生专家顿感欣慰,因为他们长期投诉食品添加剂的品质和安全性问题,并称这些所谓的保健品不像处方药那样受到严格的监管。目前,塔吉特公司和沃尔格林还没有作出回应,GNC公司则为其产品辩护称,产品都经过“被证明有效并广泛使用的检验方式”检测。GNC认为当局的检测方式有问题,但表示将会依照命令下架。沃尔玛也回应说,希望其供货商依法行事,并表示已经与供货商联络,希望找出更多的相关资讯,可能会采取下一步行动。争议:测试可能有错?哈佛大学医学院助理教授科恩表示,涉案的全是知名连锁品牌,公共普遍信任其产品,此事件让人难以置信。不过,报道也称,一家营养补充剂行业贸易集团理事会成员表示,此次检察长的命令是一次“借着保护公众健康的幌子,而自我宣传”,并称测试有可能是错误的。这位成员表示,植物补充剂在处理过程可以去掉或者毁坏DNA,那些质疑这些产品有问题的测试,是基于被植物学家诟病的检验方式,那些DNA条码技术对于检验植物补充剂内的草本成分是否有效还存在疑问。连线国内:相关品牌网站有售沃尔玛中国总部工作人员在接受《法制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该款产品在中国很少销售,它定位为高档产品,而面向中国消费者的多为中档产品。不过,具体中国区哪家店有售,还要具体联系各个地区的店。记者搜索发现,MYDAY代购服务平台、淘宝网、一淘网等购物网站均有SpringValley品牌产品销售信息。其中SpringValley大蒜精华素1000mg100粒装在淘宝网售价58元/瓶左右,银杏精华胶囊60mg240粒装,售价在112至150元/瓶不等;人参胶囊100mg150粒装定价128元/瓶。此外,在Walmart.com上被抽查的6个产品仍然可见,每瓶售价从3美元至10美元不等。银杏成分被指是萝卜粉报道称,抽查发现,沃尔格林出售的人参片,声称能“增强耐力和生命力”,其实里面只有大蒜粉和米粉。沃尔玛出售的银杏,据说能提高记忆力,里面却只有萝卜粉和小麦粉,而签上却说它没有小麦或面筋。此外,塔吉特公司的6种植物产品中,其中三个产品都不含有标签中的成分,却含有米粉、豆粉和野生胡萝卜粉。在著名的维生素商店GNC,所谓的保健片剂中含有对过敏病人有危险的豆粉和花生粉。“人参”不含人参根据报道,沃尔玛共被抽查了6个SpringValley品牌的产品,包括银杏(GingkoBiloba)、金丝桃草(St.John’sWort)、人参(Ginseng)、大蒜素(Garlic)、紫锥菊(Echinacea)和锯棕榈(SawPalmetto)。这些产品分别从三个不同的沃尔玛店购买,抽查发现,除了一瓶大蒜素和一瓶锯棕榈含有少量的大蒜素DNA和锯棕榈DNA外,其他被抽查产品全部没有检测出商标上标出的成分。报道称,被抽查产品中所含物质和商标所写吻合度很低,检测出的成分包括小麦、柑橘、龙血树以及木薯等。
一起惠2015-02-09 09:21:47584 次
【编者按】本周,Costco下嫁天猫消息传来,业界又哗然了。这不仅仅是一次跨国合作,更像是一次传统零售的倒戈。天猫到底哪里吸引了这条“美帝大鳄”?作为美国第二大传统零售商,落地中国之前先借电商试探市场的策略是否可靠?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先让一起惠驻美编辑张弦带领业界小伙伴领略一下Costco在美国本土的风采。据说Costco让人钟爱到“罄竹难书”的地步,是这样吗?Costco在天猫开了旗舰店,看到这条消息的第一时间,兴奋!兴奋的是,我最爱的仓储超市也开到祖国去了,以后亲朋好友要吃个美国大杏仁,再来个鱼油维生素奶粉什么的就方便了。随后我马上登录了天猫观摩了一下页面,虽然产品线不够丰富,但是价格优势还是挺吸引人的。总之我觉得此举挺好的,只不过有不少小伙伴们对于此并不太理解。下面我简单说说我有多爱Costco,关键是,为什么爱。第一次去Costco的时候,觉得咋这么土,不就跟北京的Sam’sClub(山姆会员)、麦德龙差不多么,不就是仓储式超市么,不就是以量大取胜么。按我妈的话说,不就是“明贵暗便宜”么,因为量大所以摊下来就比较合算么,至于一车一车的往家搬么。大概三年过去了,Costco已经成为了我心目中的最爱超市,习惯了每周必须去一到两次的,而且你在Sam和麦德龙见过卖Chanel的包、卡地亚的表么?有一天突然被问道:如果有天Costco没了,比如垮了,或者不可控力,消失了,咋办?我想了想,居然有想哭的冲动。为什么这么喜欢,作为消费者,原因无非就是两点:物美+价廉。先说物美。Costco的货品产品线非常丰富,但是相对来说,一条产品线给人的选择不见得太多,通常就是2-3个牌子的选择。比如洗厕所的清洁剂,相比Walmart、Target这样的超市来说,Costco提供的选择就比较少了。但是,Costco提供的这2-3个选择,一定是市面上所有的牌子里面属于Top等级的。也就是说,在Costco购物,消费者最不用担心的是质量,因为他们提供的货品,本身就不是走低价的路线,质量相对来说很有保障。这个特点在某些产品线来说,优势不明显,但是在某些产品上来说,优势就很突出:我最爱的,就是蔬菜水果肉蛋奶等等生鲜产品。虽然Costco的生鲜产品并不像WholeFoods或者TraderJoe’s大打有机牌,但是其产品质量还是非常有保证的。例如我曾经在朋友圈晒过两个皮薄的跟纸一样的无籽儿小西瓜,水分甜度,真的爱上加州分分钟。再比如说,Costco卖的鸡蛋,比外面的鸡蛋都要大,等级都要高,多出一个A。简单来说,在Costco,你不用怎么挑,随便拎起来的货物都是属于传说中的“中上”水平的。当然,追求有机农场这个那个的另说。所以话说回来,当消费者生活的全部方面,吃喝拉撒睡各种需求的产品,都可以在Costco找到比较高质量的成熟货品时,购物相对来说真的简单了很多。我自己的经验是,如果这款产品在Costco卖了,那基本上就能说明其产品质量是比较上乘的了。再来就是大家最为关注的“价廉”。作为一个号称“鸡贼”的平时以网购为主的,各种优惠方式途径都烂熟于心的主妇来说,还是那句话,如果没有特殊的大型折扣,看上的东西在Costco出现了,那就从了吧。比如Dyson吸尘器(我没有想打广告)——我在想换吸尘器的时候做了很多调研,最后基本锁定这个牌子,当时盛传另外一家知名商场黑色星期五打折的时候折扣很诱人,但考虑等不到那个时候,而且还得额外办信用卡,果断放弃转而投奔Costco。结果运气好,遇见厂家提供了折扣不说,买回家的产品我一看配置,在其他商场里是根本不可能打折的,心里顿时那个美。虽然明面上看Costco的产品价格标价也不低,但是我觉得一来本身这些产品的质量就很好,在外买不到这个价钱;二来赠品多、配置高、或者包装大,这样算下来就相当的便宜。比如某个牌子的电动牙刷,在外面卖79.99美元,Costco同样的产品套装卖119.99美元,但是包含两把牙刷,两个刷头,另外还附赠一个便携式旅行消毒盒子……这些算在一起在外单卖就39.99美元,聪明如你们,还能算不出来?有人会说,怎么不想想每年最少还要掏55美元的会费呢。是的,一个家庭的Costco会员费用基础卡每年是55美元,包含两张卡。那我说,我掏的还不止55美元,我掏的是110美元办的“高级会员”呢。但是高级会员的好处是,每一笔我的消费,哪怕是买盒盐,都会有2%的“返点”,每年年底,返点的钱我能拿到90多块。说实际上,我才花了十几二十刀就办了这个卡了。当然,前提是你得知道你在Costco的消费量大不大,不过由此也可见它确实是我的真爱。话说回来,啥事儿都不是完美的,加上Costco这次是在天猫上开店,有几点还是得说说的。1.Costco的货品包装通常来说都很大,比较适合家庭购买,毕竟单身一人抱着一个特别大桶的干果罐默默地边看电视边,吃吃到过期还吃不完可能也凄凉了点;2.一般情况下,Costco能提供的品牌、款式选择不多,当然对我这种土人来说是能满足要求了,比如80美元7牛仔裤,你非要要求SmokeNavySuperSkinny,可能也不太合适了;3.天猫上的这个店,我觉得目前看选择还是太少,比如个人护理我只看见了S牌的脱敏牙膏和C牌的洗面奶,但是相信慢慢选择会多起来的,毕竟都从台湾发货,不少日韩品牌还叫北美“土狗们”羡慕呢。当然我也就懒得说偶尔我能找到Sisley这样的货了。最后再说一点,北美Costco每家店外面的foodcourt中售卖的食品也很合算,1.99美元的大热狗还配可乐哪儿去找,2.99美元三个球的Gelato别地儿也少,而且新出的4.99美元的牛肉汉堡还是现做的,微辣带点甜我也就不说了,反正你们的煎饼果子秒杀所有啊!
一起惠2014-10-17 09:11:251150 次
1-20/21 记录1/2 页首页12下一页尾页
推荐商家更多
京东商城
最高返利56%
京东商城wap端
最高返利56%
苏宁易购
最高返利5.6%
荣耀商城
最高返利3.5%
拼多多
最高返利35%
考拉海购
最高返利7%
华为商城
最高返利3.5%
当当网
最高返利4.2%
爱奇艺
最高返利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