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一起惠资讯>站点帮助>网店店主在别的网店进行购物时会注意什么?
网店店主在别的网店进行购物时会注意什么?
一起惠2015-09-15 09:52:55718 次

第一部分:怎么买到好的

首先,目前最高票的匿名用户所说情况在目前基本属实,很实在。只额外补充一点,譬如拉杆箱的用产地找同款比价法,其实也有风险。因为即使是同款(外面或者说是图片上看起来是完全一样的同款),很有可能有好几家不同的工厂都在生产,不同的工厂在原材料、制作工艺上的不同,导致成本和质量的不同,是很常见的。也就是说,你在阿里巴巴上找到的可能和天猫上的完全不是个工厂,那就更不是一样的玩意儿了。 

回正题,说我自己怎么购物的,和一些购物建议。

1.只在正规b2c商城买,是正品和服务的保证,免去很多后续麻烦。为什么我不用同款比价法,一是上面所说也有风险,二是嫌麻烦,我经济状况还算好,而且我也知道怎么在天猫上鉴别是不是真的低价,就不高兴了这么做了。

2.标准产品去京东买或天猫品牌旗舰店或者1号店易迅等正规b2c商城,非标准产品去天猫。什么是标准产品,就是手机、数码、家电这种有型号的,市面上产品种类是绝对有限的。非标就是服装、家具这种没型号的类别,市面上的产品种类近乎无限的。至于为什么,原因非常多,只要是和京东天猫的商业模式有关系,就不展开了。作为我多年的购物习惯和给大家的建议,但也不绝对。

3.知名品牌的旗舰店专卖店绝对正品不用思考,返修再卖已经算是逆天了但绝对不可能是假货(非知名品牌除外),专营店大部分也是正品但要谨慎。因为以前碰到过专营店拿着品牌授权结果卖假货的,现在已经很少了但还是有,而且专营店就是卖货的,返修货再卖不在少数。就要看评价等综合因素了

4.看评价一看dsr,就是页面最上面3个四点几在一起的那个。除了物流速度,前两个任何一个是绿色的(即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这家我就绝对不买。因为除了第三项商家不是完全可控,前两项基本是可控的。第一项代表产品靠不靠谱页面上写的是真的还是忽悠消费者的,第二项代表商家对消费者体验的重视程度,就是态度问题。和行业持平,及格分数;超过20%,良好;超过40%,牛逼;超过50%,神一般的存在;超过60%,我已经很久很久没见到了。

5.看评价二看这款产品的单款宝贝评分,就是在宝贝详情页,点评价详情后左上角那个分数。还是给一个标准吧:4.6及以下,绝对不买;4.7,产品不会有大问题,但谨慎,可能拿到手会有小失望;4.8,不错的产品,价格合适就值得一试;4.9,牛逼;5.0,从未见过一个产品真实卖出100件以上还能满分的,如果有,肯定是刷的。

6.看评价三看退款率,就是鼠标点dsr,会挑出一个页面,显示这个店铺退款率的,这个每个行业各个店铺具体情况各不相同,大家要求不要太高,只要别超出行业平均2个点以上就行。

7.看评价最后才看文字评价,除了高票答案的建议,再补充下。其实上面dsr、单款产品评分,以及退款率,只要满足条件,基本上已经能确定这是一件好产品了,最后看评价已经不是看已经买的人说到底有多好,这是毫无意义的信息了,何况还可能是刷的。看文字评价是为了通过其他用户的体验来预见这件产品可能在某方面的不足之处,做好心理预期,毕竟世界上是没有绝对完美的产品的,何况众口难调。

最后补充很重要的一点,为什么看dsr,宝贝评分和退款率,是因为这些数据延续性很强,都是商家近3到6个月的评分汇总,商家不可能在短时间通过刷单大幅改变分数,所以参考性较强。当然,前提是这个数据有一定的基数,即已经1000以上的客户参与了评价,dsr那个页面那里会有写共有多少人评价的

说实话,怎么买便宜的,实在是一个太大太复杂的问题,牵涉到太多的相关专业知识,譬如
成本结构:消费者花的钱是在给产品的哪些部分买单?到底是原材料、人工、研发成本、还是别的?而其中哪些费用是商家有可能让给消费者的?
店铺运作模式:一家店铺(品牌)中的产品,为什么有些比别的品牌便宜好多,但还有一些产品比别的品牌贵好多?为什么有些产品在做促销?有些产品从来不做?
产品商业模式:为什么同一个品牌的同一个产品,有些时候便宜有些时候贵?我刚买的就降价了,我去什么情况?
平台商业模式:为什么同一个品牌的同一个产品,有些京东便宜,有些天猫便宜,有些淘宝集市便宜?那还有没有更便宜的地方?
………
………
等等

互联网最重要的本质之一,就是消灭信息沟通成本。理论上,沟通成本越低,价格就应该越低。电子商务前期仅仅因为消灭了我们所熟知的品牌商和消费者之间的代理商经销商,就已经给我们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更别说阿里集团已经消灭的、正在消灭的,以及即将消灭的其他各种沟通成本了。但副作用就是让我们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不知道何去何从,不知道该选择什么
只有搞清楚这些,那么每次购物才能知道到底买一件产品应该花多少钱是合理的,花多少以内算是赚到了

咳咳……大道理说的有点多了,下面来点实际点的

1. 成本结构
两家都是旗舰店,厂家直供,一件衣服吊牌价800,商家打5折卖400;一个电饭煲吊牌价500,商家打8折卖400,现在两个产品都是400,你觉得那个产品卖家赚的钱多?很多人会想,衣服商家让利了800-400=400元,而且折扣力度这么大,手机只让利了500-400=100元,而且只有8折,肯定卖电饭煲的赚的钱多。但是事实恰巧相反,大部分服装,成本价(原材料成本+研发成本+人工成本+税)只有吊牌价的25折左右,而小家电的成本价在5折左右,也就是说,卖衣服打5折还是赚了400-200=200元,而卖电饭煲的只赚了400-250=150元。
到这里我想很多一看到双十一衣服5折就买很多的要哭了,I'm sorry
这也是为什么双十一很多服装都轻松的打5折卖的火热,而数码家电打六七折已经算是凤毛麟角的原因了
下面是我一些略有了解的一些行业的固定(固定”两字为最新添加更新成本比例(吊牌价上的,且非奢侈品,非恶意提高吊牌价)
服装鞋包:20%~25%
小家电:30%~60%
化妆品:10%~25%
3C数码:40%~70%
(爆料这些,非匿名表示压力很大……怕被揍)
而且一般来说,品牌逼格越高,成本比例就越低,如果奢侈品,简直可以说是下不封底了
所以说,千万不要以折扣论便宜与否,市面上主流的服装卖5折,商家照样赚的大把大把,但要是一台市面上主流的笔记本5折(要是真有这样的事),我打赌买上1000台,可以再卖给当地的经销商,自己赚上一大笔
所以要去了解各个行业的成本结构,这样才能对商家是不是在薄利多销甚至亏本卖有一个大致的判断

2. 店铺/品牌运作模式
(下面这些爆料,虽然是零售商业的常识,但我还是担心我会被揍……)
一个品牌的所有产品,其中10-20%是基础款,就是很多人都能接受的,虽然质量不是顶尖但也绝对靠谱,款式不是最潮但也绝不丢脸,商家用它们来吸引用户或打击竞争对手,所以利润会比较低甚至很低;而其中60%-80%是正常的产品,利润率是比较正常的,消费者也能接受;而剩下的10%-20%就是品牌的旗舰款了,代表了品牌技术研发设计的最高水平,利润率往往很高,然后价格死贵。怎么鉴别?如果你是新客户(只要别装出自己是高帅富故意勾引商家想赚你更多钱),商家往往会把自己的基础款推荐给你,你进入店铺(实体也好,线上也好),最显眼的往往要么是基础款,要么是旗舰款(这两个怎么区分我就不用说了吧)。
说到这个可以顺便说说淘宝上人们提到的爆款。爆款商家都是赚钱的,99%,只是赚的多少问题,爆款有哪些特点?
特点如下:
价格在这个品牌里算偏低的
款式不是最潮但也不怎么丢脸
质量不是顶尖但也比较靠谱
……
对,就是这个品牌的基础款
所以,如果你买一个产品只是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或者功能需要,譬如一条牛仔裤用来百搭,譬如一个电熨斗熨衣服,譬如一个收纳箱收衣服,或者是一个入门级用户,那就可以买爆款,因为虽然爆款没创意也不怎么潮,但它经受过市场检验(能在淘宝这个竞争激励的环境下做到爆款,经受过市场检验这词不夸大),质量再一般也基本过得去,价格也合理,能满足大部分人的基本需求,往往能有一个较高的性价比(不代表所有爆款都是啊,还是要再用我前面第一部分写的怎么买好的方法再确认下)
但是如果你想追求完美质量、极致做工、个性设计这些高端要求,那就算了吧

3. 产品运作模式
在有电子商务之前,线下都是这么来的:新品最贵,少数热销品较便宜,少数过季清仓的最便宜,剩下大部分正常产品在大部分时间都是正常的。但有了电子商务爆款这玩意儿后,就稍微有点不一样了
爆款能卖很多,能给商家带来流量带来用户等等其他潜在的收益,所以很多商家为了打造爆款不惜一切代价,甚至以接近成本、低于成本的价格卖,那怎么判断怎么找出来?
第一,要找准时间,譬如羽绒服,热卖时间是冬季11-12月份,那么商家往往在8-10月份就开始准备了,早的甚至提前半年准备的,那么如果你想以最低的价格入手,又不想买清仓货,就要提早关注了
第二,要找准产品,如果要提早买,岂不是很容易买到去年的清仓款?这问题不必太担心,因为如果是运作良好的正规品牌,半年下来库存基本已经消化的差不多了;二是可以看产品的历史成交件数/评价数,这就简单了。
第三,要勤快。因为商家可能短时间少赚一点或者亏一点,但是不能一直这么亏,商家是想着等热卖的时候要能赚钱的,但同时价格成交记录又不能太大变动省的之前买的消费者来找麻烦,所以商家很多时候的促销,都是偷偷摸摸变着法来的。常见的变相促销手法有:高赠(赠送比平常时间价值高/多很多的赠品)、高额满减(满XX减XX,减得额度比平时高)、等等……不过即使有些商家像我所说的搞了高赠或者满减,他们往往还是赚钱的,只是比平时少一点,或者赚同样的钱,但让你消费的更多而已。

4. 合适的购物渠道
譬如一个品牌的化妆品100元(譬如一瓶眼霜),在传统B2C品台(譬如天猫)、特卖平台(譬如唯品会)、传统线下商场(譬如银泰)、渠道品牌商(譬如屈臣氏),消费者购买后,这100元里,多少给了这些平台,还剩下多少是给品牌商的呢?
说出来吓你一跳
天猫4%,剩下94%给品牌商,传统B2C平台佣金一般10%以内
唯品会30%,剩下70%给品牌商,特卖平台佣金一般在15-30%
银泰30%,剩下70%给品牌商,传统线下商场佣金一般在20-40%
屈臣氏?%(这个我真不知道),但渠道商里产品整体比其他渠道会高5-10%

消费者:“卧槽。。。为什么我花了100,居然只有70块钱买的产品,30块钱这么没了,为什么!!!”
品牌商:“卧槽。。。这些特卖平台、传统线下商场、渠道品牌商赚的前最多,我们赚的最少,但还是要和他们合作啊。。。”
众人:“WHY!!!!”

到底是为什么,那要看不同的购买渠道给了你什么价值

唯品会:集中卖尾货(就是清仓)的地方,商家在上面卖本来就不是为了赚钱的,只是把本来卖不出去的东西变现,总比烂在仓库好吧
传统线下商场:当场看中了这东西,当场看到这效果,当场体验,难道你不想马上拥有?加上商场那氛围,那灯光、那感觉。。。不买简直没天理啊。。。天猫上买最快还要隔天到货啊!再说你带个女朋友去逛,你好意思开口说网上看看?
屈臣氏:我能确保100%正品(的确不虚),别的能保证么?而且我把好的东西集中的一起,可以让消费者省的一家家挑啊找啊,不然多麻烦(也有道理)

SO...如果你想买一件东西,而且有空不是特别急,想省钱,那看看各个购物渠道,说不定有惊喜
传统B2C平台除了天猫,还包括京东、当当等等等等
BUT...现在很多品牌的同一个产品在各个渠道的价格完全一样啊,咋整?那没办法,说明这个品牌在线上线下运作的已经很成熟了,对各个渠道都有足够的话语权,能够保证各个渠道价格一致,那如果真需要买,也没太大办法了。
BUT...现在电子商务才发展十年,还是有大把的品牌线上线下运作的不成熟,所以各位还是有机会的。另外很多品牌为了各个渠道价格不冲突,不是把价格强行统一,而是用一个折衷的办法:同一个产品,颜色改一改型号名称改一改,其他功能材料都不变,然后不同的渠道卖,价格还不一样。譬如一台XX牌豆浆机,线下买399,线上改了颜色型号,卖299,便宜了25%,对于小家电这个类目,这个折扣比例已经是很高了。当然,前提是你对这个类目很了解,购买前做过充分的了解。
顺便补充一句,品牌商这么做,改个颜色型号卖不同价格,真不是故意的,真往往是被逼的。。。具体就不展开了

5. 用返利/返利型网站
返利是什么,可以百度,类似教程说明很多,不展开了
可惜现在普通消费者已经不能注册淘客账号了,但还是通过返利型网站实现(返利型网站会抽返利的10%左右)
可以长期性的在已经很优惠的产品上再帮你省3-10%,虽然不多,但积少成多

6. 正确的消费理念
最后一点,也是我最想说的
省钱的方法只能帮你省一点点钱,而且往往成本很高,但正确的消费理念却能帮你免去一大把冤枉钱
我自己就是做营销做零售的,所以我向来对品牌的各种广告各种促销各种忽悠不感冒(咳咳……其实也有一点,只是不那么严重而已),要不被商家忽悠,请记住以下几点:
√ 明确自己到底需要什么,不要为了一个花哨而不适用的功能多花愿望钱
√ 羊毛永远出在羊身上(譬如包邮真是亏了江浙沪的用户,便宜了新疆西藏的家伙啊……)
√ 忘掉折扣,史上最低等字眼,只把价格和产品对比。就是你花了多少钱,买了什么样的产品

如果你是土豪,买的是奢侈品,或者是品牌所代表的身份品味,请无视我以上所有文字

完。

上一篇:天猫拉澳洲乳品NO.1入伙 但非唯一通路

下一篇:快递网点免费派件要取消?落地配机会来了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推荐商家更多
京东商城
最高返利56%
京东商城wap端
最高返利56%
苏宁易购
最高返利5.6%
荣耀商城
最高返利3.5%
拼多多
最高返利35%
考拉海购
最高返利7%
华为商城
最高返利3.5%
当当网
最高返利4.2%
爱奇艺
最高返利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