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 8 月 1 日下午,滴滴官方宣布收购 Uber 中国,此前传了很久的合并消息终于尘埃落定,滴滴收购了 Uber 中国的品牌、业务、数据等全部在大陆运营的资产,滴滴出行和 Uber 全球将相互持股成为对方的少数股权股东(Uber 将持有滴滴 5.89% 的股权,滴滴出行创始人兼董事长程维将加入 Uber 全球董事会,而 Uber 创始人 Travis Kalanick 则将加入滴滴出行董事会),Uber 中国将继续保持品牌的独立性。
两强合并,真是个潮流
对于资本市场来说,这无疑是又一次的狂欢,滴滴成为最大赢家,成为唯一一家腾讯、阿里巴巴和百度共同投资的企业。对于 Uber 来说也并非坏事,在中国这个复杂的环境当中 Uber 能够迅速成长付出的东西比表面上看到的更多。当然,租车行业当中的亲戚关系——Uber 中国区负责人柳甄是“联想之父”柳传志的侄女,滴滴打车总裁柳青是柳传志女儿,神州专车最大的股东是联想控股,这也可以作为一些笑谈了……
那么重要的是,对于我们普通用户来说,这次的两家合并有可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呢?我们先看看 没那么好的方面:
1. 叫车价格可能抬头
这次合并让曾经竞争激烈的两家变成了一家,两个公司原有的资源全部合并几乎可以说是垄断了整个专车市场(有意思的是,数据上看此前滴滴说占有率 80%,Uber 说自己是 30%,这加在一起都超过 100% 了),没有了竞争,这个市场不再需要“杀价”,未来能给消费者的补贴必然更少,费用恐怕也将随之上涨,这对于因为价格便宜选择打车软件的消费者恐怕会失望了。
想想之前快的和滴滴合并,之前两家狂飙优惠,合并之后优惠嘎然而止。而同时,前几天刚通过的“专车合法”的条款也将为叫车价格上涨保驾护航。
你还想得起两个应用谁比谁更便宜的过去吗?
2. 司机的质量可能下降
缺少了竞争之后一系列连带反应之一,过去两家还需要靠服务质量争取用户,现在家大业大,只有这一家,司机是否还能得到更好的培训,这得打个大大的问号。同时过去司机还可以从两个平台当中二选一,不管是因为佣金还是体验不好,至少有选择权,现在一家独大,很多司机只有乖乖听话——事实上出租车行业饱受质疑就是来源于垄断,出租车公司永远赚钱,乘客不满的同时实际上司机也各种怨言,滴滴和 Uber 合并,这方面很难讲。
或者换个角度,如果遇到问题是否能得到第一时间快速的处理,这会是个问题(比如 Uber 的「快速邮件回复」机制已经越来越被诟病)。
3. 我们热爱的 Uber 的市场活动还会有吗?
对很多年轻人来说,Uber 让我们留下印象的还是一个接一个的营销活动,Uber 团队让很多人开了脑洞,「原来还可以这么玩」,Uber 的核心团队带着实习生们玩出了非常多的花样,这成功地让 Uber 遍地开花并且成为各路品牌效仿的对象,相比之下,滴滴在玩法方面就少了很多,被收购之后,那些玩法还会有吗?每年我们还能吃得到冰淇淋吗(指 Uber 的冰淇淋日)?那些可爱的实习生们还会继续吗(裁员情况也成为受关注度最高的问题之一)?
Uber 在中国成长起来经历的可不只是企业本身要经历的事情
不过 从好方面来看,我们还是可以期待两点:
1. 没有了竞争会使得两个打车应用的整体效率得到提升 ,两家过去在竞争方面的投入的资源和费用哪怕只是挪一部分放到产品开发上,也将为用户的体验带来直接的帮助,比如对于 Uber 来说本地化的部分可以得到更进一步的完善,滴滴在技术上也可以得到来自全球领头羊的支持,那些诸如定位不准、导航不聪明、搜索不到目的地等等问题有望得到更多改善。
2. 这次合作或许成为其它叫车服务的一个机会 。虽然两家合并成为了一个寡头,但对于神州专车、易到用车、首汽约车这些公司来说未必是坏事,它们有了更大的空间和机会来体现自己的特色(事实上此前这几家公司就在不断地通过特色服务来分流人群),出头的机会反而比此前两强争霸的时候更大。
事实上在我们看来,在新政策推出、滴滴和 Uber 中国合并之后,这个市场的竞争或许才刚刚开始。用户用自己每一次的用车来给出自己的选择,两强合并也并非是市场份额的简单加和,想想我们是因为什么才从出租车换到叫车软件,这样的转变的背后原因,也仍然将不断提醒着服务提供商们对待每一个用户都仍然得小心谨慎。
本文图片来自 CNN、福布斯、TechNewsToday、PANDO。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