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一起惠资讯>购物资讯>有数字有真相:用手机结账成了关乎GDP的大事
有数字有真相:用手机结账成了关乎GDP的大事
一起惠2016-09-28 09:18:05483 次

    与信用卡曾经颠覆了消费世界一样,你在便利店、外卖或订票平台买单所使用的移动支付功能现在开始接替信用卡,成为推动消费社会的关键因素。



    麦肯锡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在发展中国家,还有20亿人未曾接触过数字金融服务(digital finance)。假如这些人能在线完成支付或是转账等业务,到2025年,发展中国家的GDP会平均上涨6%。


    除了能砍掉银行在雇佣人力或转账时产生的大量服务开支,以及减少政府贪腐行为,数字金融拉动经济增长最显著的方式还是促进消费。


    一个可参考的例子,是信用卡的渗透率对消费及GDP的促进作用。拥有信用卡等于通过负债的方式拥有了更多总资产。我们对未来的还款信心可以转变为提前消费的动力。


    来自Moodys Analytics的报告指出,一个国家的信用卡越普及,对GDP的贡献度相应也越大。



    在线支付让我们多花钱的原理其实与信用卡类似。在中国,我们似乎绕过了西方国家大量使用信用卡的阶段。信用卡所代表的透支生活方式没有说服老一辈消费者。而近几年,开始有一定经济实力且拥抱预支的年轻人恰好遇上了数字金融的发展期。


    他们也经历过不插U盾就没法在网上付钱的尴尬过渡期,但很快,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兴起,就把这一过程完全转移到了更便捷的手机上。这个时候,信用卡在移动支付面前已经缺乏竞争力。


    各种因素推动中国成为了全球最大也是增长最快的移动支付市场。根据《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报告(2016)》,2015年,我国互联网支付加速普及,用户规模达到4.16亿。而这个数字还不包括利用NFC技术或是扫码这样的近距离移动支付。



    而在移动支付的高渗透率基础上,像“花呗”或是京东白条这样创新性的金融业务,甚至已经开始直接对标传统的信用卡。


    这也导致银行发现自己的信用卡发卡量减少了——虽然在每一笔消费和支出中,他们依然能赚取手续费。


    对比其他实体经济建设,移动金融的确是拉动GDP最快捷又实惠的方法。几乎人手一部手机的现状、以及已经基本完成覆盖的高速移动网络是发展移动支付的基础,政府和企业不用在实体建设进行太多的额外投资,就能获得回报。


    尽管增长空间并不如那些起始位置低的国家高,但按照麦肯锡的说法,中国的GDP有4%-5% 的增长潜力。




上一篇:阿里高管创业“卖电缆” 拿下上市集团要干啥

下一篇:VR也要内容付费?第一视频推VR付费平台榴莲VR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推荐商家更多
京东商城
最高返利56%
京东商城wap端
最高返利56%
苏宁易购
最高返利5.6%
荣耀商城
最高返利3.5%
拼多多
最高返利35%
考拉海购
最高返利7%
华为商城
最高返利3.5%
当当网
最高返利4.2%
爱奇艺
最高返利10.5%